
ICS 77.150.30 H 6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9612014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内螺纹铝包铜管
Inner grooved aluminum clad copper tube for air conditioner and
refrigerationequipment
2014-12-02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961—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参照GB/T20928一2007《无缝内螺纹铜管》,并结合铝包铜管的实际情况而
制定。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兴荣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祁威、田福生、陆正良、曹海斌、熊云峰、陈国曙、王月彬、蒋仁荣。
I
YS/T961—2014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内螺纹铝包铜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缝内螺纹铝包铜管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与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和合同(或订货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非电解质为制冷剂的空调与制冷用无缝内螺纹铝包铜管。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42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5121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126 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探伤方法 GB/T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 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20928—2007无缝内螺纹铜管 YS/T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66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YS/T815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无缝内螺纹铝包铜管 Fseamless innergrooved aluminum clad copper tube 管材外表面为铝,内表面为铜,铝与铜在界面上达到冶金结合,且内表面有一定数量、一定规格螺纹
的无缝管材,简称无缝内螺纹ACC管。冶金结合层如图1和图2所示。
1
YS/T961—2014
CUKT
图13003/T2界面区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
100
A1
%/
50
0
0. 0 0.5 1.01.5 2.0 2.53.0
长度/μm
图23003/T2界面区域的成分扫描
4要求
4.1产品分类 4.1.1管材的牌号、状态和供货形式
管材的牌号、状态和供货形式应符合表1的规定;规格尺寸范围符合表2的规定;表3为推荐规格。
表1 产品的牌号、状态
种类盘管(LWC)、直管
状态软化退火(060)
牌号 3003/T2
材料铝合金(外层)/ 铜(内层)
表2规格尺寸范围
外径D 底壁厚TW 齿高H 总壁厚TWT 齿顶角α 螺旋角β 螺纹数n 直管长度L
条 30~70 400~10000
(°)
(°) 0~50
mm
mm
mm
mm
mm 5~13 0.30~0.60 0.06~0.15 0.36~0.75 30~80 2
YS/T961—2014
表3 本标准推荐的普通齿形规格的名义尺寸
外径 内径 底壁厚 齿高 总壁厚 齿顶角 螺旋角 螺纹数 D d TW H TWT a
序号
规格
β
n
mm mm mm mm mm (°) (°) 条 5.00 4,28 0.30 0.06 0.36 50 18 40
I 2 3 4 5
$5.00×0.30+0.06-50-18 $7.00X0.40+0.08-60-18 $7.94X0.45+0.08-60-18 $9.52×0.45+0.0850-18 $12.70×0.60+0.15-60-18
60
18
65
7.00 6.04 0.40 0.08 0.48 7.94 6.88 0.45 0.08 0.53 60 18 50 9.52 8.46 0.45 0.08 0.53 50 18 65 12.70 11.20 0.60 0.15 0.75 60 18 70
注:内径的计算方法为d=D-2×TWT。
4.1.2 标记示例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状态、外径、底壁厚、齿高加齿顶角、螺旋角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
示例1:用3003铝合金和T2铜制造的软化退火态(O60)、外径为9.52mm、底壁厚0.45mm、齿高0.08mm、齿项角为50°、螺旋角18°、螺纹数为65条的无缝内螺纹ACC盘管,标记为:
无缝内螺纹盘管YS/T961-3003/T2O60-$9.52×0.45+0.08-50-18/65 示例2:用3003铝合金和T2铜制造的软化退火态(O60)、外径为9.52mm、底整厚0.45mm、齿高0.08mm、齿顶角
为50°、螺旋角18°、螺纹数为65条的左旋无缝内螺纹盘管,标记为:
无缝内螺纹盘管YS/T961-3003/T2O60-$9.52X0.45+0.08-50-L18/65 注:螺旋角为左旋的无缝内螺纹ACC管标示在螺旋角前加“L”。 示例3:用3003铝合金和T2铜制造的软化退火态(O60)、外径为7.00mm、底壁厚0.40mm、齿高0.08mm、齿顶角
为60°、螺旋角18°、螺纹数为65条、长度为3000mm的无缝内螺纹直管,标记为:
无缝内螺纹直管YS/T961-3003/T2O60-$7.00×0.40+0.08-60-18/65×3000 4.2 化学成分
无缝内螺纹ACC管所用3003铝合金和T2铜的化学成分应分别符合GB/T3190、GB/T5231的要求。 4.3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4.3.1外形尺寸及米克重
无缝内螺纹ACC管的外形尺寸及米克重的允许偏差见表4。 无缝内螺纹ACC管的齿型示意图见图3。
表4: 外形尺寸、米克重的允许偏差
名称
尺寸 5≤D<7 7≤D<10 10≤D<13
允许偏差 ±0.03 ±0.04 ±0.05
平均外径D/mm
3
YS/T 961—2014
表4(续) 尺寸 5≤D<10 10≤D≤13 0.30~0.40 >0.40~0.60 0.06~0.08 >0.08~0.15 0.36~0.48 >0.48~0.75 30~50 >50~80
名称圆度/mm
允许偏差 ≤外径的2.5% ≤外径的4%
± 0.03 ±0.03 ±0.02 ±0.03 ± 0.04 ±0.05 ±7 ±5 ±3 ±1 g/m ±1.5 g/m ±2 g/m
底壁厚TW/mm
齿高H/mm
总壁厚TWT/mm
齿顶角α/(°) 螺旋角β/°)
0~50 5mm≤D≤7mm 7mm
米克重
注1;米克重理论值由供需双方认可。 注2:对齿型、尺寸及允许偏差等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
p
Ef
360*
说明: D TW 底壁厚; TWT- 总壁厚;
螺旋角;槽底宽;螺纹数;一内径。
β W n d
-外径;
齿高;齿顶角;
Hf a
图3 无缝内螺纹ACC管的齿型示意图
4
YS/T961—2014
4.3.2直管的长度
直管的不定尺长度为400mm~10000mm,管材的定尺或倍尺长度应在不定尺范围内,倍尺长度应加人锯切量,每一锯切量为5mm,直管定尺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直管定尺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长度 400~600 >600~1800 >1800~4000 >4000~10000
允许偏差 +1.6
。 +2.0 。 +5.0 0
+8.0
4.3.3直管端部切斜度
管材端部应锯切平整,允许有轻微的毛刺,直管的切斜度不大-于0.6mm。
4.4 室温力学性能
管材的力学性能和晶粒度应符合表6规定。
表6 管材的室温力学性能与晶粒度要求
规定非比例延伸
抗拉强度R.
断后伸长率A
牌号
强度Rpe.2 MPa
状态
MPa
%
3003(外层) T2(内层)
软(060)
≥110
45~70
≥30
4.5 晶粒度
管材的晶粒度应符合表7规定。
表7 管材的平均晶粒度
牌号 3003(外层) T2(内层)
平均晶粒度/mm
≤0.045 0.005~0.035
4.6扩口试验
管材扩口试验应符合表8要求,试验后,试样不应产生肉眼可见的裂纹或裂口。
5
YS/T961—2014
表8管材的扩口率
外径/mm ≤10 >10
扩口率/%
冲头锥角/(°)
状态软(060)
35 32
60
4.7 涡流探伤 4.7.1 管材应逐根进行涡流探伤检验。涡流探伤方法应采用穿过式探头。探伤过程中直管不允许有探伤缺陷,盘管的探伤缺陷数由供需双方商定,探伤缺陷深色标记长度不小于300mm。 4.7.2采用穿过式探头探伤时,标准样管人工缺陷为通孔,在保证探伤信噪比10dB的情况下,其孔径应符合表9的规定。孔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士0.02mm。
表9标准样管人工标准缺陷孔径
单位为毫米
管材底壁厚 0.25~0.4 0.4~0.6 0.6~0.8
人工标准缺陷孔径
管外径 5.00~7.00 >7.00~10.00 >10.00~13.00
0.3 0.4 0.5
4.8 清洁度
管材内表残留物应不大于0.025g/m。 4.9 盘卷的外形尺寸
管材供货应为层绕盘管(需方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盘卷的内外径直径见表10。
表10 盘卷的内外径直径
单位为毫米
卷高 ≥120
最大外径 1 060
类型盘管
最小内径 610
4.10 铜的质量分数
管材中铜的质量占总质量比例为25%土2%。 4.11 铜层的厚度比
管材中不含齿高的铜层厚度占底壁厚(TW)的比例为10%土2%。 4.12 铜铝的结合层厚度
管材的铜、铝界面应达到冶金结合。结合层厚度占底壁厚(TW)的比例为1%士0.5%。 4.13传热性能
传热性能由供需双方商定,在订货合同中规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