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3.060 D 4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19.9—2017 代替GB/T1819.9—2004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三氧化钨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in concentrates- Part 9:Determination of tungsten trioxide content-
Thethiocyanate spectrophotometricmethod
2017-09-29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 国
国家标准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三氧化钨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1819.9—2017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7年10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1-58276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GB/T1819.9—2017
前言
GB/T1819《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分为以下21个部分:
第1部分:水分的测定 热干燥法;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第3部分:铁量的测定 硫酸滴定法;第4部分:铅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第5部分:砷量的测定 砷锑钼蓝分光光度法和碘滴定法;第6部分:锑量的测定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7部分: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8部分:锌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9部分:三氧化钨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第10部分: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和碘酸钾滴定法;第11部分:三氧化二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第12部分:二氧化硅量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和氢氧化钠滴定法;第13部分:氧化镁、氧化钙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4部分: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5部分:氟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第16部分:银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7部分:汞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第18部分:镍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9部分:钻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20部分:镉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21部分:钙、镁、铜、铅、锌、砷、锑、铋、银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部分为GB/T1819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T1819.9—2004《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三氧化钨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与GB/T1819.9一2004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动:
测定范围由原来的"0.020%~25.00%”修改为"0.050%~35.00%”;方法提要中增加了干扰元素的允许量描述;还原剂由三氯化钛-氯化亚锡改为三氯化钛;修改了三氧化标准溶液的配制内容; “注1~注4”内容归并至相应条款;量化了6.4.2中的含钙量;增加了6.4.2中含氟量高的试样处理方法;工作曲线由原来的3条曲线改为2条,并对适用范围作了相应调整:对精密度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了“试验报告”条款。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1
GB/T 1819.9—2017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云南锡业集团(控
股)有限责任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尹昌慧、王蒋亮、李敏、杨春林、周存款、古行乾、张丽、张红玲、禄妮、李波、佟伶、 王立。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19.9—2004; —GB/T1828—1979。
=
GB/T1819.9—2017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三氧化钨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1范围
GB/T1819的本部分规定了锡精矿中三氧化钨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锡精矿中三氧化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50%~35.00%。
2方法提要
试料以过氧化钠熔融,用水浸出,使钨与大部分金属元素分离。在盐酸介质中,用三氯化钛将钨还原成五价与硫氰酸盐生成黄色络合物,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在显色体系中,不大于40mg锡、12mg硅、6mg锑、3mg铅、2mg铁、1mg铋、1mg磷、1mg砷、 0.5mg锰、0.2mg氟、0.1mg铜不干扰测定。
3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试剂和二级水。 3.1 过氧化钠。 3.2 氯化铵。 3.3 硫酸联胺。 3.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zEDTA)。 3.5 无水乙醇。 3.6 盐酸(p=1.19g/mL)。 3.7 盐酸(3十2)。 3.8 三氯化钛盐酸溶液:移取2mL三氯化钛溶液(市售,15%),用盐酸(3.7)稀释至30mL,混匀。用时配制。 3.9 氢氧化钠溶液(50g/L)。 3.10硫氰酸钾溶液(500g/L)。 3.11三氯化铝溶液(500g/L)。 3.12 三氧化钨标准溶液A:称取0.2000g预先于800℃灼烧40min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三氧化钨(ww0s99.99%),置于25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人50g氢氧化钠、100mL水,微热至溶解完全,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贮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 200uμg三氧化钨。 3.13三氧化钨标准溶液B:移取20.00mL三氧化钨标准溶液A(3.12)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氢氧化钠溶液(3.9)稀释至刻度,混匀。贮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40μg三氧化钨。 3.14铁埚:30mL。
1
GB/T1819.9—2017
4 仪器
分光光度计。
5 试样
试样粒度应不大于0.074mm。 试样应在105℃土5℃干燥1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分析步骤
6
6.1 试料
按表1称取试样,精确到0.0001g。
表1 试料量、体积及比色皿厚度
试液总体积/mL 分取试液体积/mL 比色Ⅲ厚度/cm
2WwO3 / % 0.050~0.20 >0.20~1.00 >1.00~5.00 >5.00~10.00 >10.00~25.00 >25.00~35.00
试料量/g 0.50 0.50 0.20 0.20 0.20 0.15
100 100 100 100 250 250
20.00 20.00 10.00 5.00 5.00 5.00
5 1 1 1 1 1
6.2 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2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6.3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6.4测定 6.4.1 将试料(6.1)置于铁增(3.14)中含砷量高的试样,加入0.2g氯化铵(3.2).混匀.置于300℃~ 400℃高温炉中灼烧20min除砷。],加入约4g过氧化钠(3.1),用细玻棒搅匀,并以小毛刷扫净玻棒(或用小片滤纸拭净,投人埚),再覆盖1g过氧化钠(3.1),置于750℃高温炉中熔融至红色透明,取出冷却。 6.4.2将埚置于预先盛有约50mL沸水的250mL烧杯中[含铜量高的试样,在浸取时加入0.3g硫酸联胺(3.3);试样含钙量大于30mg时,在浸取时加入1gNazEDTA(3.4)。,立即盖上表面皿,待熔块浸出完全,用水洗净表面皿及埚[如浸取液呈现紫色或绿色,应趁热滴加无水乙醇(3.5)至颜色消失。],冷却。按表1将试液移人相应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干过滤。按表1分取滤液于 50mL容量瓶中[含氟量高的试样,分取滤液后加人1mL三氯化铝溶液(3.11),消除其干扰。」,用氢氧化钠溶液(3.9)补足至20mL。 2
GB/T1819.9—2017
6.4.3加人2.0mL硫氰酸钾溶液(3.10)、20mL盐酸(3.7),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三氯化钛盐酸溶液(3.8),用盐酸(3.7)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10min。 6.4.4按表1将部分溶液移入相应的比色皿中,以空白试验溶液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三氧化钨量。 6.5工作曲线的绘制 6.5.1工作曲线A的绘制(适于wwos=0.050%~0.20%)
移取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6.00mL三氧化钨标准溶液B(3.13)置于一组50mL容量瓶中,用氢氧化钠溶液(3.9)补足至20mL,以下按6.4.3进行,
将部分溶液移人5cm比色皿中,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以三氧化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6.5.2工作曲线B的绘制(适于wwos>0.20%)
移取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6.00mL三氧化钨标准溶液A(3.12),分别置于一组50mL容量瓶中,用氢氧化钠溶液(3.9)补足至20mL,以下按6.4.3进行。
将部分溶液移人1cm比色皿中,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以三氧化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7分析结果的计算
三氧化钨量以质量分数wwo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_ml·V。X10-6
X 100
.(1)
WwO:
mo·V
式中: m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测定溶液中三氧化钨的量,单位为微克(ug); V。 试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o-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V,- 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三氧化钨量小于0.10%时,保留至小数点后3位。
8精密度
8.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2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两个测试结果的
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2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2重复性限
wwos /% r/%
0.71 0.04
0.050 0.008
2.03 0.07
6.02 0.16
13.24 0.24
21.22 0.30
33.35 0.35
1066181 /
GB/T1819.9—2017
8.2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3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两个测试结果的
绝对差值不大于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3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3 再现性限
wwo, / % R/%
0.050 0.012
0. 71 0. 05
33.35 0.50
21.22 0.40
2. 03 0.13
6.02 0.24
13. 24 0.35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样;使用的标准(GB/T1819.9—2017);分析结果及其表示;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试验日期。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
GB/T1819.9-2017
书号:155066·1-5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