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7.020 J93 备案号:56624—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890—2016
柴油机 排气制动可靠性试验方法 Diesel engines-Test methods of exhaust braking reliability
2016-10-22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 国
机械行业标准
柴油机 排气制动可靠性试验方法
JB/T12890-2016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1印张32千字 2017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8.00元
+
书号:1511114152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399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399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12890-201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试验准备及条件 4测量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1
4.1 温度.. 4.2 压力. 4.3 其他 4.4 测试台架 4.5 测量设备 5试验方法.
试验程序 6.1 磨合. 6.2 性能试验.. 6.3 整机倒拖功试验 6.4 制动功试验 6.5 可靠性试验. 6.6性能试验复试. 6.7整机倒拖功试验复试 6.8 制动功试验复试. 7试验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 零部件及测量参数, A.1零部件及测量参数 A.2检测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 测量设备的精度附录C(规范性附录) 安装、拆卸测量参数, C.1 安装、拆卸测量参数. C.2 试验前的参数要求,附录D(规范性附录) 零部件及试验数据的评价.. D.1零部件及试验数据的评价. D.2 保养的时间间隔. D.3 试验过程中发动机及零部件故障记录 D.4 主要验证零部件及潜在失效模式
6
.8
8
8
10 11
JB/T1289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浙江
宇太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黎华文、林铁坚、乔亮亮、罗志坚、姚必武、谢亚平、王志坚、邱伟冰、李文广、孟红霞。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890-2016
柴油机排气制动可靠性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柴油发动机排气制动可靠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置缸内制动器及排气制动蝶阀的车用柴油发动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297一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3试验准备及条件
3.1装配柴油发动机,测量检测相关零部件的尺寸和装配参数,见附录A。 3.2检测确认进/排气门与活塞顶间隙(在进/排气对应的活塞顶部放上铅丝,在调整气门间隙状态下盘车转动柴油发动机2圈~4圈)。 3.3检测、调整、确认柴油发动机气门间隙及配气相位,安装缸内制动器并调整、确认其间隙。 3.4发动机进排气系统按汽车标准配置,或者达到同等条件下的进气阻力、排气背压 3.5按柴油发动机设计标准配置冷却液和润滑油。 3.6排气管中制动蝶阀需装在距排气管总管(或增压器涡后)出口600mm内。 3.7柴油发动机在最高制动转速及对应排气背压值下,喷油器球头实测最高温度不超过其许用温度值。 3.8柴油发动机最高制动转速推荐小于或等于1.15倍额定转速。
4测量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4.1温度
应测量下列温度:进气总管气体温度;主油道机油温度;一排气总管气体温度(涡前和涡后);一中冷器前/后温度:冷却液进/出口温度。
JB/T12890—2016
4.2压力
应测量下列压力:
增压器压气机入口和出口压力(增压柴油发动机):一进气总管气体压力一主油道机油压力:一缸内制动器组件机油进油压力:
一排气总管气体压力(涡前及涡后排气制动蝶阀前):一曲轴箱压力;
中冷器前/后的压力:一冷却液进/出口压力。
4.3其他
还应测量下列参数:一发动机转速:
一发动机转矩;燃油消耗量;一进气流量。
4.4测试台架
测试台架应具有以下功能:一具备热试和倒拖功能:
额定功率与转矩,超过发动机额定最大值20%:一最大转速能力,超过发动机额定功率转速60%
4.5 5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的精度见附录B。
5试验方法
5.1排气制动可靠性试验前/后按GB/T18297一2001的规定进行外特性测试、曲轴箱漏气量及压力测试、机油消耗量测试、整机倒拖功测试、排气制动功测试。发动机性能指标在开始试验时就应控制在允许值的土3%以内。可靠性试验后发动机制动功下降势化率充许范围为土10%以内。 5.2发动机最大制动功率、最大制动功率对应的最高制动转速和最大排气背压值,根据设计技术要求确定。
2
JB/T12890—2016
6试验程序
6.1磨合
按柴油机生产厂规定的磨合程序对发动机进行磨合。磨合结束后取油底壳机油油样和未使用过的机油油样一起进行分析。
6.2性能试验
按GB/T18297一2001的规定,进行外特性测试、曲轴箱漏气量及压力测试、机油消耗量测试。机油消耗量测试要求发动机在额定转速全负荷下运行24h。
6.3整机倒拖功试验
按GB/T18297一2001中第7章的规定安装附件,并控制冷却液温度和机油温度,进行整机台架倒拖试验,通过电力测功机测出发动机外特性各转速点的摩擦损失功率Pr。即用整机台架电力测功机拖动发动机,用辅助加热设备,将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冷却液温度控制在90℃土2℃,从额定转速到急速每隔100/min记录数据,记录发动机转速、转矩、功率、出水温度、机油温度等参数。 6.4制动功试验
发动机热机进入额定转速全负荷工况,持续运行至冷却液出口温度、油底壳机油温度持续稳定 5min后,从最高制动转速至最低制动转速1100r/min每隔100r/min~200r/min转速测试各对应转速下的制动功,并做出制动性能曲线。按上述步骤完成三种状态制动功试验,即:缸内制动器单独工作的制动功试验、排气制动蝶阀单独工作的制动功试验、缸内制动器和排气制动蝶阀联合工作的制动功试验。
6.5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时间:轻型车用发动机为250h,中型车用发动机为500h,重型车用发动机为750h~ 1000h
可靠性试验工况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油门位置 制动器工作/ 排气蝶阀关 持续时间 数据
转速 r/min 怠速怠速额定转速额定转速最高制动转速最高制动转速
步骤
主动/ 被动
发动机发动机 主动测功机 被动发动机 主动测功机 被动发动机 被动测功机 主动
闭/打开打开
不工作不工作
记录 4 4 4 V 4 J
% 0 0 100 0 0 0
120 120 60 60 300 3.00
不工作 - 工作
打开
一
关闭
3
JB/T12890—2016
表1(续)油门位置 制动器工作/ 排气蝶阀关 持续时间 数据
转速 r/min 怠速急速额定转速额定转速
步骤
主动/ 被动
发动机发动机 主动测功机 被动发动机 主动测功机 被动发动机 被动 最高制动转速测功机 主动 最高制动转速发动机 主动
不工作不工作 - 不工作 - 工作一不工作一不工作 - 工作 - 工作一不工作
闭/打开打开一打开
记录 4 y
% 0 O 100 0 0 0 0 0 100 0 0 一 0
s 60 60 120 120 300 300 60 60 120 120 180 180 180 180 30 30
4
5
4 J
一
关闭一打开一打开
6
怠速急速额定转速额定转速额定转速额定转速
/ 4 J
测功机 被动发动机 主动测功机 被动发动机 被动测功机 主动发动机 被动 80%额定转速测功机 主动
8
关闭 - 关闭一打开 -
1 4 / + 1 T
9
10
80%额定转速
发动机 主动测功机 被动注1:最大制动功率(对应最高制动转速)根据设计技术要求确定。 注2:可靠性试验工况为步骤1~步骤11,每循环时长为25分30秒。
1100 1100
50
11
6.6 性能试验复试
按6.2的规定进行。
6.7 整机倒拖功试验复试
按6.3的规定进行。 6.8 3制动功试验复试
按6.4的规定进行。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发动机(安装)详细说明: b)贯穿整个可靠性试验循环的发动机试验数据图表; c)排气制动可靠性试验前/后外特性测试、曲轴箱漏气量测试、曲轴箱压力测试、机油消耗量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