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2597-2014 再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

GB/T 22597-2014 再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9.4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1 10:15:43



相关搜索: 再生 测定 水中 重铬酸钾 化学需氧量 22597

内容简介

GB/T 22597-2014 再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 ICS 71.040.40 G 76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597—2014 代替GB/T22597—2008
再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
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of reclaimed wastewater-
Potassium dichromatemethod
2015-05-01实施
2014-12-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2597—2014
前 創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2597-2008《再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与GB/T22597一
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范围修改为5mg/L~100mg/L(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将具塞锥形瓶修改为锥形瓶(见5.1,2008年版的5.1);对水样的测定步骤进行了修改(见7.1,2008年版的7.5)。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研究院、南京御水科技有
限公司、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景玉、陈伟、吴加富、李红、李博伟、李琳、杜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2597—2008。
I GB/T22597-2014
再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
警告本标准所使用的强酸具有腐蚀性,使用时应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溅到身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严重时应立即就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再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00mg/L(以O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03-2002,ISO6353-1:1982, NEQ)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3方法提要
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在强酸介质下以硫酸锰、硫酸高作催化剂,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再以1,10-菲啰琳-亚铁指示液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4 试剂和材料
4.1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规定,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定。 4.2试验中所需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3的规定制备。 4.3硫酸(H2SO,)。 4.4硫酸汞(HgSO,)。 4.5 硫酸锰(MnSO,·H2O)溶液:50g/L。 4.6硫酸高铺[Ce(SO,)2·4H2O]溶液:50g/L。 4.7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称取0.4251g预先于105℃~110℃干燥至恒量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混匀。再稀释10倍得到理论COD值为50mg/L的标准溶液。 4.8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zCr2Oz)=0.05000mol/L。称取2.4516g预先于120℃±2℃干燥至恒量的基准试剂重铬酸钾,溶于水中,定量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勾备用。
9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c[(NH)2Fe(SO.)2·6H2O]~0.020mol/L。
4.9
配制:溶解8g硫酸亚铁铵[(NH)Fe(SO)·6HzO]于水中,加人20mL硫酸,待其溶液冷
a)
却后稀释至1000mL。每次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准确标定此溶液的浓度。
1 GB/T22597—2014
b)标定: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用水稀释至约100mL,加人30mL硫
酸,混匀。冷却后,加3滴(约0.15mL)1,10-菲啰啉-亚铁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体积V(mL)。
c)结果计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以c计,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按式(1)
计算:
C=S
.....(1)
V
式中: C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一一移取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4.101,10-菲啰啉-亚铁指示液。
5仪器、设备
5.1锥形瓶:250mL。 5.2酸式滴定管25mL或50mL。 5.3干燥箱:0℃~255℃,精度1℃。 5.4烧杯:40mL。
6采样
采集水样的体积不得少于100mL,采集后应贮存于洁净干燥的玻璃瓶中。采集的水样应尽快测定,否则,应加人硫酸调节水样pH值小于2,在0℃~4℃下保存,并尽快测定。
7分析步骤
警告一一硫酸遇水释放大量热能,切总快速一次倒入,以免酸液溅出;锥形瓶切勿直接放入升温至 155℃的干燥箱中,避免锥形瓶中液体暴沸,酸液溅出;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可能有气相产生,所以不可使用具塞锥形瓶,避免瓶塞被压力顶出,导致酸液溅出,因此使用小烧杯倒扣在锥形瓶上,平衡压力,防止气体大量蒸发。 7.1水样的测定
将水样充分摇匀后,移取10.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人5.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摇匀。 缓慢加入3.3mL硫酸锰溶液和1.00mL硫酸高铈溶液,再缓慢加人18mL硫酸,边加边轻轻摇动锥形瓶,使之混合均匀。若加人硫酸后或在干燥箱中加热后试液颜色呈绿色,表示耗氧量过高,应稀释水样或追加重铬酸钾量进行测定。
锥形瓶口上倒扣小烧杯,放人温度不高于120℃干燥箱中,干燥箱继续升温到155℃开始计时,在 155℃~160℃加热35min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用水瓶沿瓶壁从瓶口冲一下,并冲洗小烧杯,调整溶液体积至约70mL,加人3滴1,10-菲啰啉-亚铁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毫升数V1。
2 GB/T225972014
7.2空白试验
按相同步骤以10.00mL水代替水样进行试验,记录下空白滴定时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 7.3校核试验
按相同步骤以10.00mL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代替水样进行试验,用以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操作技术及试剂纯度。该溶液的理论COD值为50mg/L,校核试验的结果在其测定误差士5%范围内,即可认为试验步骤是适宜的,否则必须寻找失败的原因,重复实验,使之达到要求。 7.4干扰
本方法的主要干扰物为氯化物。可加入适量硫酸汞约80mg(参考氯离子含量),在加热时氯离子与硫酸汞结合成可溶性的氯汞络合物,去除氯化物的干扰。无机还原性物质如亚硝酸盐、硫化物及二价铁盐将使结果增加,将其需氧量作为水样COD值的一部分是可以接受的。
8结果计算
再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以质量浓度β计,数值以毫克每升(mg/L)表示,按式(2)计算:
(V。-V,)c M/2
×103
..(2)
p=
V
式中: V。—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测定水样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 -
M——氧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靡尔(g/mol)(M=16.0); V一一水样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9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单个平行测定结果与算术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不超过 ±5%。
上一章:SY/T 7408-2018 油气集输管道缓蚀剂涂膜及连续加注技术规范 下一章:GB/T 14235.2-2018 熔模铸造低温模料 第2部分:使用性能试验方法

相关文章

GB/T 14420-2014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快速法 HG/T 4327-2012 再生水中总铁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HG/T 4325-2012 再生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HG/T 4326-2012 再生水中镍、铜、锌、镉、铅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0574.7-2017 锡铅焊料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银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氰酸钾电位滴定法 GB/T 10574.7-2017 锡铅焊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银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氰酸钾电位滴定法 GB/T 8151.7-2012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溴酸钾滴定法 GB/T 1819.10-2017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0部分∶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和碘酸钾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