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7314-2017 金属材料 室温压缩试验方法

GB/T 7314-2017 金属材料 室温压缩试验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5 15:37:59



相关搜索: 方法 金属材料 试验 室温 7314 7314

内容简介

GB/T 7314-2017 金属材料 室温压缩试验方法 ICS 77.040.10 H 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314—2017 代替GB/T7314—2005
金属材料 室温压缩试验方法
Metallic materialsCompression test method at room temperature
2017-02-28发布
2017-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7314—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N
2
原理符号和说明试样试验设备
5
6 T 8 试验条件 9
0
性能测定 10 性能测定结果数值的修约 11 试验结果处理 12 试验报告
13 13 14 GB/T 731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7314一2005《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与GB/T7314一2005相比主要技术
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英文名称;增加了GB/T8653和GB/T10623两个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修改了原理表述(见第4章);修改了试样的图例,统一采用新的粗糙度标注方法(见图1、图2、图3、图4);修改了试验条件(见第8章);修改了性能测定结果的数值修约间隔(见第10章);删除了性能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要求(见2005年版第11章);修改了试验结果处理(见第11章,2005年版第12章);修改了试验报告部分内容(见第12章,2005年版第13章);删除了附录A(见2005年版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国防科技大学、冶金工业标准信息研究院本标准起草人:周峰峦、高怡斐、郑文龙、董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7314—1987、GB/T7314—2005。
1 GB/T7314—2017
金属材料 室温压缩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原理、符号和说明、试样、试验设备、试验
条件、性能测定、性能测定结果数值的修约、试验结果处理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金属材料在室温下单向压缩的规定塑性压缩强度、规定总压缩强度、上压缩屈服强度、下压缩屈服强度、压缩弹性模量及抗压强度。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0623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T 12160 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 GB/T16825.1 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 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 测力系统的检验与
校准
3术语和定义
GB/T106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屈曲 buckling 除通过压溃方式引起压缩失效外,以下几种方式也可能发生压缩失效: a) 由于非轴向加力而引起柱体试样在其长度上的弹性失稳; b) 柱体试样在其全长度上的非弹性失稳; c) 板材试样标距内小区域上的弹性或非弹性局部失稳; d) 试样横截面绕其纵轴转动而发生的扭曲或扭转失效。这几种失效类型统称为屈曲。
3.2
单向压缩 singlecompression 试样受轴向压缩时,弯曲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标距内应力均匀分布,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发生届曲。
3.3
试样原始标距 specimen original gauge length Lo 用以测量试样变形的那一部分原始长度,此长度应不小于宽度或直径
3.4
实际压缩力 realcompressionforce F 压缩过程中作用在试样轴线方向上的力;对夹持在约束装置中进行试验的板状试样,是标距中点处
1 GB/T 7314—2017
扣除摩擦力后的力。 3.5
摩擦力 friction force Ff 被约束装置夹持的试样,在加力时,两侧面与夹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3.6
规定塑性压缩强度 proof strength;plastic compression Rp 试样标距的塑性压缩变形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压缩应力。表示此压缩强度的符号应以
下脚标说明,例如Rpc0.01,Rpec0.2分别表示规定塑性压缩应变为0.01%、0.2%时的压缩应力。
4 原理
通过对试样轴向施加递增的单向压缩力,测定相关压缩力学性能
5 符号和说明
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和相应的说明见表1。
表 1 符号和说明
符号
单位
说明
试样 α b d L Lo H h S。 变形 AL Lev ete n 力 F。 F Ft F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试样原始厚度试样原始宽度试样原始直径试样长度试样原始标距约束装置的高度板材试样无约束部分的长度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mm % %
原始标距段受力后的变形规定塑性压缩应变规定总压缩应变变形放大倍数
-
N N N N
试样上端所受的力实际压缩力;无侧向约束的试验,F=F。 摩擦力规定塑性压缩变形的实际压缩力
2 GB/T7314—2017
表1(续)
符号
单位
说明
FaHe Fale Fue 规定强度-屈服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 R ye
N N N
屈服时的实际上屈服压缩力屈服时的实际下屈服压缩力对于脆性材料,试样压至破坏过程中的最大实际压缩力;或对于塑性材料,指规定应变条件下的压缩力
N/mm N/mm N/mma N/mm* N/mma N/mma
规定塑性压缩强度规定总压缩强度上压缩屈服强度下压缩屈服强度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或者塑性材料的规定应变条件下的压缩应力压缩弹性模量
Rte ReHe Rac R mc E
注: 1 N/mm=1 MPa。
试样 6.1 试样形状与尺寸 6.1.1 试样形状与尺寸的设计应保证:在试验过程中标距内为均匀单向压缩,引伸计所测变形应与试样轴线上标距段的变形相等;端部不应在试验结束之前损坏。本标准推荐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试样,凡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其他试样也可采用。其中:
6
图1、图2为侧向无约束试样。L=(2.5~3.5)d和L=(2.5~3.5)b的试样适用于测定Rpc) Rte、RHe、R。Lc、Rme;L=(5~8)d和L=(5~8)b的试样适用于测定R01、E。;L=(1~2)d 和L=(1~2)6的试样仅适用于测定Rme。 图3、图4为板状试样,需夹持在约束装置内进行试验
6.1.2 试样原始标距两端分别距试样端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试样直径(或宽度)的二分之一。
//0.00054 0. 0018
8o ?
/Ra1. 6
/ Ra0. 8
L ± 0. 1
说明: L 试样长度[L=(2.5~3.5)d或(5~8)d或(1~2)d],单位为毫米(mm);
试样原始直径[d=(10~20)±0.05],单位为毫米(mm)。
d-
图1 圆柱体试样
3 GB/T7314—2017

//1:0.00054 1 : 0. 001 /B
/Ra1.6
Ra0.8
1.± 0. 1
说明:
—试样长度[L=(2.5~3.5)b或(5~8)6或(1~2)6],单位为毫米(mm);
L-
6、 试样原始宽度[b=(10~20)±0.05],单位为毫米(mm)。
图2 正方形柱体试样
其余
V/ Ra1. 6
1>2
/1 : 0.000 5A
10.00
0
?
?
说明: L
试样长度[L=(H十h)士0.1],单位为毫米(mm);试样原始宽度(b=12.5±0.05),单位为毫米(mm)。
h
图3矩形板试样
6.1.3板状试样长度按式(1)计算:
L=H+h
+..............(l)
板材试样无约束部分长度应根据被测材料的相关力学性能和约束装置高度进行计算,保证压头在压缩过程中不接触约束装置。
4
上一章:GB/T 3203-2016 渗碳轴承钢 下一章:GB/T 4702.6-2016 金属铬 铁、铝、硅和铜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相关文章

GB/T 7314-2017 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 GB/T 34108-2017 金属材料高应变速率室温压缩试验方法 GB/T 34108-2017 金属材料 高应变速率室温压缩试验方法 JC/T 2406-2017 室温下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 32498-2016 金属基复合材料 拉伸试验 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实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