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00 H 1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702.3—2016 代替GB/T4702.3—1984
金属铬 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Chromiun metal-The determination of phosphorus content- Bismuth phosphate molybdenum blu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2017-07-01实施
2016-08-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 和 国
国家标准金属铬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4702.3—2016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6年10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1-55123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GB/T4702.3—2016
前言
GB/T4702分为16个部分:
第1部分:金属铬 铬含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第2部分:金属铬 硅含量的测定 高氯酸重量法第3部分:金属铬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第4部分:金属铬 铁含量的测定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5部分:金属铬 铝含量的测定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6部分:金属铬 铁、铝、硅和铜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7部分:金属铬 氮含量的测定 蒸馏分离-奈斯勒试剂分光光度法第8部分:金属铬化学分析方法 蒸馏-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砷量第9部分:金属铬化学分析方法 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锑量第10部分:金属铬化学分析方法 铜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第11部分:金属铬化学分析方法茜素紫分光光度法测定锡量第12部分:金属铬 氧、氮、氢含量的测定情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法和热导法第13部分:金属铬化学分析方法示波极谱法测定铅量第14部分:金属铬化学分析方法 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量第15部分:金属铬铅、锡、铋、锑、碑含量的测定等离子体质谱法第16部分:金属铬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
-
本部分为GB/T4702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4702.3一1984《金属铬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光度测定磷量》。 本部分与GB/T4702.3一1984比较,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金属铬 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增加了“警告”用语;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和“试验报告”部分;试料量由根据磷含量的不同分别称样,改为称取试料0.500g,精确至0.0001g;测定波长由825nm改为700nm;以亚硫酸钠代替亚硫酸氢钠还原试液;采用钼酸铵和硝酸铋混合液为显色试液;以抗坏血酸代替硫酸耕进行还原;显色温度由沸水浴改为20℃30℃显色;将允许差由三个水平改为四个水平。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信锦州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
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爱娣、孙小飞、顾锋、李亚光、周强、陈自斌、卢春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4702.3—1984。
1
GB/T4702.3—2016
金属铬 各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警告一一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GB/T4702的本部分规定了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磷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金属铬中磷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2%~0.04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T 4010 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料的采取和制备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7729 冶金产品化学分析分光光度法通则 GB/T 12806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刻线容量瓶 GB/T12807 实验室玻璃仪器 分度吸量管 GB/T 12808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刻线吸量管
3原理
试料用高氯酸溶解,加热至冒高氯酸烟,使磷氧化成正磷酸,用盐酸和氯化钠除铬。在硫酸介质中,磷与铋及钼酸铵生成黄色铋磷钼杂多酸,用抗坏血酸将其还原为铋磷钼蓝杂多酸,于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
4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的分析纯试剂所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应符合GB/T6682二级水的规定, 4.1 氯化钠,固体 4.2 高氯酸,p=1.70g/mL。 4.3 盐酸,p=1.19g/mL 4.4 氨水,p=0.90g/mL。 4.5 硫酸,1十1。 4.6 抗坏血酸,20g/L,用时配制。 4.7 亚硫酸钠,5g/L。 4.8 钼酸铵溶液,24g/L。
1
GB/T4702.3—2016
4.9 硫酸-硝酸铋溶液,6g/L。于400mL硫酸(1十7)中加人2.4g硝酸铋,使其溶解。 4.10显色溶液:将钼酸铵溶液(见4.8)和硫酸-硝酸铋溶液(见4.9)等体积混合 4.11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混合溶液,5g/L。称取0.50g硫代硫酸钠和0.50g亚硫酸钠,溶解于100mL 水中,混匀。 4.12磷标准溶液 4.12.1称取0.4394g在105℃~110℃烘干至恒量磷酸二氢钾(KH.PO4,含量≥99.5%),用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0.10mg磷 4.12.2移取50.00mL磷溶液(见4.12.1),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 1mL含0.01mg磷。
5仪器
5.1 使用实验室一般分析仪器。 5.22 分光光度计应符合GB/T7729的规定。 5.3月 所用单标线移液管、分度移液管和单刻度容量瓶应分别符合GB/T12806、GB/T12807、GB/T12808 的规定。
6 取样和制样
按照GB/T4010的规定进行取制样,试样应通过1.68mm筛孔。
7分析步骤
7.1试料量
称取试料0.500g,准确至0.0001g 7.2 测量次数
对同一个试样至少独立测量两次。 7.3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进行两份空白试验。 7.4 试料溶液的制备及确定 7.4.1试料溶液的制备
将试料(见7.1)置于300mL烧杯中,加10mL20mL水,加20mL的高氯酸(见4.2),加热溶解
试样,继续加热至冒高氯酸烟,使铬全部氧化至高价,反复缓慢分次加人盐酸(见4.3)和氯化钠(见4.1)挥散铬,直到铬基本除尽为止。继续冒烟至近干,以驱除氯,取下稍冷,加40mL~50mL水,加热使盐类溶解,取下,用氨水(见4.4)调节溶液pH为6~7。加人5mL硫酸(见4.5),用亚硫酸钠溶液(见4.7)调节溶液,使铬由高价全部还原至低价,加热至沸1min~2min,取下,冷却至室温。移人100mL容量瓶中,稀释定容,混匀。
7.4.2显色与测定 7.4.2.1 分取20.00mL试液两份,分别于两个50mL容量瓶中。
2
GB/T4702.3—2016
7.4.2.2 显色溶液:于一份试液中,加5mL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混合溶液(见4.11),加10mL显色溶液(见4.10),混匀后,加5mL抗坏血酸溶液(见4.6),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7.4.2.3 参比溶液:于另一份试液中,加5mL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混合溶液(见4.11)及5mL抗坏血酸溶液(见4.6),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作为参比溶液 7.4.2.4 1将显色溶液与参比溶液在20℃~30℃显色20min,移人适当的吸收皿中,以参比试液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7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减去空白的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磷量。 7.5 校准曲线的绘制
移取20.00mL空白试验溶液五份,分别置于一组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mL、0.50mL、 1.00mL、1.50mL、2.00mL磷标准溶液(见4.12.2),以下按7.4.2进行。
校准曲线系列每一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为磷校准曲线系列溶液的净吸光度,以磷的质量(ug)为横坐标,净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表示
X
按式(1)计算磷的含量(质量分数),用%表示:
m1 mXr
X100
......(1)
Wp=
式中: m- 自校准曲线上查得显色溶液中的磷量,单位为克(g); m2 试样量,单位为克(g);
试液分取比,20/100。
A
9 允许差
两次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1所列允许差
表1允许差
%
允许差 0.001 0.002 0.003 0.005
磷含量(质量分数) 0.002~0.005 >0.005~0.010 >0.010~0.020 >0.020~0.040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测试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b) 试验报告发布日期; c) 本部分编号;
9
GB/T4702.3—2016
d) 试样本身必要的详细说明; e) 分析结果; f) 标准样品名称和结果; g) 测定过程中存在的任何异常特性和在本部分中没有规定的可能对试样或标准样品的分析结
果产生影响的任何操作。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
书号:155066·1-55123
GB/T 4702.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