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9454-2015 毛发湿度计技术条件

JB/T 9454-2015 毛发湿度计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1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7 11:23:01



相关搜索: jb 技术 条件 毛发 9454 湿度计

内容简介

JB/T 9454-2015 毛发湿度计技术条件 ICS 07.060 N 95 备案号:51919—-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454—2015 代替JB/T9454—1999
毛发湿度计 技术条件
Hair hygrograph--Specifications
2016-03-01实施
2015-10-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94542015
目 次
前音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结构与外观.. 4.2测量性能. 4.3环境适应性 5试验方法. 5.1 结构与外观 5.2 测量性能. 5.3 环境适应性 5.4标志、包装 6 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2型式试验、 7标志、包装、运输、则存 7.1标志. 7.2包装... 7.3运输、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 湿度计放大倍率的调整方法
1
t
表1 检验项目和顺序 JB/T945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94541999《毛发湿度计技术条件》,与JB/T9454一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自计钟、工作环境等的试验方法:修改了原标准4.3.3“记录整理”,改为“数据处理”,并用公式说明数据处理方法;修改了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增加了“表1检验项目和顺序”;增加了“附录A湿度计放大倍率的调整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T业气象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22)归I1。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气象仪器研究所、国家气象仪器质最监督检验中心、长春希迈气象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正启万、刘文芝、吴展、干明蕊、梁婧。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477—1964: ZBY135—1983; JB/T9454—1999。
II JB/T9454—2015
毛发湿度计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毛发湿度计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本标准适用毛发湿度计(以下简称湿度计)。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川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25480一2010仪器仪表运输、览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B/T9452 气象仪器用机械式钟机旋转自记钟 JB/T10073气象仪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JB/T1007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毛发湿度计hairhygrograph 以一束毛发作为感应元件白动连续记录相对湿度随时间变化的仪器。
3.2
总变量totalvariable 最高湿度检定点与最低湿度检定点问,毛发湿度计的示值变化量。
3.3
实际变量 actualvariable 最高湿度检定点与最低湿度检定点问,湿度标准器所测量结果的变化量。
3.4
区间变量 intervalvariable 某一规定测量范围两检定点问,毛发湿度计的示值变化量。
3.5
实际区间变量 actual intervalvariable 某一规定测量范围两检定点问,湿度标准器所测量结果的变化量。
4技术要求
4.1结构与外观 4.1.1湿度计的每根毛发都应粗细均匀,无弯折、分叉、倒刺、粘污等现象。 JB/T9454—2015
4.1.2毛发束内的毛发应粗细一致、排列整齐,不应有相互交扭、松紧不一等现象。毛发束两端应扎紧,不应有松散、滑脱、折断等现象。 4.1.3传动系统应准确、灵活,当湿度变化时,笔尖在白记纸上能平稳地移动。由于传动系统的问隙和摩擦等而引起的笔尖在自记纸上的最大阶梯差值不应超过1%。 4.1.4笔杆应平直、光洁,具有弹性,且能使笔尖对白记纸有适当的床力。笔尖划线应流利、不刮纸、 不断线,划线宽度不应超过0.3mm。 4.1.5笔挡应能在极限位置之间平稳地移动,其极限位置允许笔尖离开自记纸不小」6mm,且不碰外壳;笔挡离开笔杆不小了2mm。 4.1.6笔尖的调节螺钉应转动灵活,使笔尖在自记纸的企程范围内平稳移动,并可固定笔尖于任意位置而不松动。 4.1.7白记钟的中心轴应与底板垂直。当笔尖在白记纸.1全程范围内划弧线时,弧线应与时问标度线吻合或平行,其最大偏差不应超过相邻两时问标度线间隔的1/3(日记型)或1/4(周记型)。 4.1.8湿度计在打开外壳取下白记钟后,仪器不得翻倒。 4.1.9白记钟应符合JB/T9452的规定。 4.1.10湿度计零部件应安装正确、牛常,不应有松脱、变形及其他影使用的现象。 4.1.11湿度计零部件的涂层应牢固、均匀、光洁,不应有脱层、锈蚀等现象。 4.2测量性能 4.2.1在相对湿度30%~100%范内,湿度计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土10%。 4.2.2湿度计示值的总变量误差:当相对湿度由30%上升至100%,或由100%下降至30%时,湿度计示值的总变量与实际变量的差值,不应超过土5%。 4.2.3区问变量误差:当相对湿度由90%上升至100%,或由100%下降至90%时,湿度计的区间变量与实际区问变量之差,不应超过实际区问变量的土1/2。 4.2.4升降差值误差:在相对湿度为30%100%范围内,湿度计在上升和下降经过同一湿度点时,其示值与通风干湿表测得的实际值的差值之差,在100%的湿度点上不应超过2%,在其他各点上不应超过5%。 4.3环境适应性 4.3.1工作环境
湿度计应能在温度为-35℃~45℃、相对湿度为30%~100%(30℃)的环境下正常T作。 4.3.2储运环境
湿度计在运输包装条件下应符合GB/T25480一2010的规定,其中高温试验参数为45℃,低温试验参数为-35℃,自由跌落高度应符合GB/T25480一2010中表1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结构与外观 5.1.1采用目测、实际操作方法或用游标-卡尺进行逐项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4.1.1、4.1.2、4.1.4~4.1.6、 4.1.8、4.1.10、4.1.11的要求。 5.1.24.1.3的试验方法:将笔尖调到相对湿度50%标度线上,轻击仪器底座后,转动钟筒,使笔尖划一横线,然后向上抬或向下压笔杆,使笔尖位置点所对应的相对湿度值变化相对湿度10%~15%,当笔
2 JB/T94542015
尖回复后,观察笔尖与横线的差值是否超过4.1.3规定的阶梯差值:再以同样的方法,观察相对湿度100% 点上的阶梯差值。 5.1.34.1.7的试验方法:将笔尖调到相对湿度100%线上的任--时间标度线上,然后调节笔尖沿时问标度线移动,观察弧线与时间标度线的差值是否符合4.1.7的要求。 5.1.4本标准4.1.9的试验方法:按JB/T9452规定的方法执行。 5.2测量性能 5.2.1试验设备:
a)湿度箱1个,箱内湿度应可调节,湿度稳定时,箱内相对湿度变化在20min内不应超过土2%: b)二等铂电阻通风干湿表或相同等级的湿度标准器1支: c)毛发湿度表1支: d)玻璃温度表0℃50℃1支,50℃~100℃1支。
5.2.2试验要求:
a)试验前,湿度计应在相对湿度95%以1:的高湿度下,放置6h以上: b)增湿用的水的温度不应超过70℃: c)读数和读数前的稳定期问,应尽量降低风扇转速; d)各试验点的稳定时问不应少于15min: e)任一相对湿度点上的不稳定度不应超过2%: f)试验点的偏差(相对湿度):100%点的偏差为-2%~0:其他各点均不得超过土3% g)试验点顺序(相对湿度):100%,90%,80%,70%,30%,70%,80%,90%,100%: h)试验过程应保持湿度变化趋势的一致性: i)通风干湿表读数准确到0.1℃,湿度计读数(相对湿度)准确到1%。
5.2.3 数据处理:
a)按公式(1)计算每个试验点上通风干湿表测得的混度计示值与相对湿度值之差,即为湿度计的
示值误差。
(1)
AU=U.-Uh
式中: AU—示值误差: Us——湿度计示值: Up一标准湿度值。
b)按公式(2)计算相对湿度下降时100%与30%两点以及湿度上升时30%与100%两点的总变量
误差。
U30=(Us100-Us30)-(UB100-UB30)
(2)
式中: AU30 总变量误差; Us100 湿度计在相对湿度100%试验点的示值; Us30 湿度计在相对湿度30%试验点的示值; UB100 在相对湿度100%试验点时标准湿度值; UB307 在相对湿度30%试验点时标准湿度值。
c)按公式(3)计算相对湿度下降时100%与90%两点以及相对湿度上升时90%与100%两点的
问变量误差。
3 JB/T9454—2015
(3)
△U90 =(Us100Us90)(UB100UB90)
式中: AUo0 区间变量误差: Us90 混度计在相对湿度90%试验点的示值: Ug90 在相对湿度90%试验点时标准湿度值。
d)按公式(4)计算湿度计示值在各试验点上的升降差值的误差。
(4)
AU; =(Usi Ubi) (Ussi Ubsi)
式中: AU 升降差值误差; Usi 降湿时,该试验点的湿度计的示值: Ubji——降湿时,该试验点的标准湿度值; Ussi 升湿时,该试验点的湿度计的示值: Uirsi - 一升降湿时,该试验点的标准湿度值。
5.2.4 试验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 5.2.5 相对湿度的实际变量(标准表)与被检表的示值变量相比较,被检表的示值变量不得超过相对湿度实际变量的土5%,否则应进行放大倍率调整,湿度计放大倍率的调整方法参见附录A。 5.3环境适应性 5.3.1工作环境 5.3.1.1试验设备为高低温试验设备。 5.3.1.2试验方法如下:
a)高温试验:将湿度计置」高温试验箱内,以不大」1℃/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40土2)℃,保
持4h,白然恢复8h,试验过程中湿度示值应正常,试验结束后湿度计的各部件应正常; b)低温试验:将湿度计置」低温试验箱内,以不大」1℃/min的速度将温度降至(-35土2)℃,
保持4h,白然恢复8h,试验过程中湿度示值应正常,试验结束后湿度计的各部件应正常; c)湿热试验:将湿度计置」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设备内,温度调至(30土2)℃,相对湿度调至(98
土2)%,保持4h,试验过程中湿度计的工作应正常,试验结束后湿度计的各部件应正常。
5.3.2储运环境
按GB/T25480一2010的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中4.3.2的要求。 5.4标志、包装
目测逐项检查,其结果应符合7.1、7.2的要求。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每支湿度计都应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质量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1.2每支湿度计的出厂检验项目应按表1的规定执行。
4 JB/T9454—2015
表1 1检验项目和顺序
序珍 - 2 3
检验项日日测等检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山厂检验 型式试验
4.1.1、4.1.2、4.1.4~4.1.6、
5.1.1 5.1.2 5.1.3 5.1.4 5.2 5.3.1 5.3.2 5.4
.
.
4.1.8、4.1.10、4.1.11
4.1.3 4.1.7 4.1.9 4.2 4.3.1 4.3.2 7.1、7.2
结构与外观 弧线"时间标度线的
传动系统
. . . . 0 0 .
. . . . . . .
最人偏差白记钟
7
测量性能
5 6 7 适应性 8 注:“。"为必检项日:“O”为品要时进行检验的项目。 6.2 型式试验 6.2.1型式试验在下列情况时进行:
环境
T.作环境储运环境
标志、包装
a)连续生产时定期进行,·般为三年: b)新研制的产品; c)老产品转厂生产: d)停产二年以上再生产; e)设计、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
6.2.2型式试验的样本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按GB/T2829--2002中次抽样方法,判别水平III,不合格质量水平(RQL)为30。 6.2.3 若无合同规定,宜按表1规定的项目和顺序进行型式试验。
标志、 包装、运输、存
>
7.1 标志 7.1.1每支湿度计应在适当位置固定铭牌,其内容如下:
a)制造厂名称; b)产品名称及型号: c)产品编号: d)使用自记纸的编号: e)生产日期。
7.1.2内包装盒上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 b)产品名称及型号: c)生产日期: d)“向上”及t符号。
7.1.3在外包装箱适当位置上应有鲜明、清晰、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
a)制造厂名称及地址: b)产品代号或名称:
5
上一章:JB/T 9456-2015 机械通风干湿表技术条件 下一章:GB/T 2878.3-2017 液压传动连接带米制螺纹和O形圈密封的油口和螺柱端 第3部分:轻型螺柱端(L系列)

相关文章

JB/T 9455-2015 毛发湿度表技术条件 JB/T 9377-2010 超声硬度计 技术条件 JB/T 7410-2010 塑料球压痕硬度计 技术条件 JB/T 9453-2015 气象用双金属温度计技术条件 JB/T 7409-2015 塑料洛氏硬度计 技术规范 DB44/T 1835-2016 透射式烟度计技术条件 HG/T 2644-2011 胶辊赵氏(P.J)硬度计技术条件 HG/T 2368-2011 邵尔A型橡胶硬度计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