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0.080.10 G 17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1788—2015
工业用碳五烯烃中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
C, olefins for industrial use-Determination of carbonyls
-Volumetricmethod
2016-01-01实施
2015-07-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SH/T 1788—2015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灵燕、江若平、朱瑶婴、徐旭峰、陈欢、潜森芝。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
SH/T1788—2015
工业用碳五烯烃中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容量法
警告:本方法并不是旨在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容量法测定工业用碳五烯烃中炭基化合物的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碳五烯烃中炭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200)mg/kg(以乙醛计)。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T3723—1999,ISO3165:1976,IDT) GB/T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据的表示和判定
3方法概要
试样中的羰基化合物与盐酸羟胺反应释放出盐酸,反应方程式如下:
R
R
NOH+HCI+H,0
O+NHOH·HCI
(H)R
(H)R'
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盐酸,以百里酚蓝为指示液。测定结果以每千克含羰基(以乙醛计)的毫克数表示。
试样、试剂中存在的酸性、碱性物质均干扰测定,应作空白滴定
4试剂与溶液
4.1一般规定
除另有注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若使用其他级别试剂,则以其纯度不会降低测定准确度为准。所用水均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的规格。 4.2盐酸。 4.3氢氧化钾。 4.4无水甲醇。 4.5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 4.6盐酸羟胺-甲醇溶液(10g/L):将10.0g盐酸羟胺溶解在1L无水甲醇中。 4.7 酚-甲醇指示液(10g/L):将1.0g酚酞溶解在100mL无水甲醇中。
SH/T1788—2015
4.8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滴定溶液「e(KOH)=0.1mol/LJ:将约6.5g氢氧化钾溶于适量无水甲醇中,移人1L容量瓶中,并用无水甲醇稀释至刻度。称取0.6g经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
L 的纯水中,加人2滴~3滴酚酞-甲醇指示液(4.7),用氢氧皇粉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此溶液有效期为一周。氢氧化钾-甲
甲酸氢钾,精确至0.0001 化钾-甲醇标准滴定溶液滴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PRES
m
c (KOH)
(1)
(V,-V。)×0.2042
式中:
邻苯 酸氢钾的质量,单位为克(g):消耗 气氧化钾 一甲醇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试验时消耗氢氧化钾一甲醇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mL); 00mL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滴定溶液 (K0H)=1.000mol/L 恰好反应的以克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0.2042
4. 9 氧化 甲醇标准滴定溶液[c(KOH =0.01mol /L]:准确吸取10mL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滴定溶
至100mL容量瓶中,并用无水甲醇稀释至 刻度,此溶液临用前配制。
4. 10 氢氧 -甲醇标准滴定溶液[。(KOH)=0.025mol/L]:准确吸取25mL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滴定
至100mL容量瓶中,并用无水甲醇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临 临用前配制。 甲醇标准滴定溶液[c(HCI)=0.1mol/L]:在1L容量瓶中用无水甲醇将9mL盐酸稀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滴定溶液(4.8)标定,此溶液有效期为 一周。 甲醇标准滴定溶 萨液【c(HCl)=0.01mol/L]:准确吸取10 nL盐酸-甲醇 享标准滴定容液 00mL容量瓶中,并用无水甲醇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临用前配制。 蓝-甲醇指示液(0.4g/L):将0.04g百里酚蓝溶解在100mL无水甲醇中
4. 1 请世
释至 4. 1 (4. 4.18
生
与电瓶: 250mL。
5
5. 1
5. 2 量瓶: 00mL,1L A级 5.3
50
100 mL mL, 25ml ML
LL 5.6 滴定 管容量 2mL, 10mL,25mL,50mL,A级。
5. 4 5.5 吸
5.7 分析 感量为0.1mg
CNIHO
6 采样
6680所规定的安全和技术要求采取样品。
7测定步骤
7.1试样溶液的滴定 7.1.1根据试样中羰基化合物含量(不考虑试样中酸碱的影响)的情况,可按表1选用滴定管和标准滴定溶液: 2
SH/T1788—2015
表1推荐使用的滴定管和标准滴定溶液
C 前定管规格/mL +
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羰基化合物含量/(mg/kg)
1~ 10 10~ 30 30~150
0. 010 0.025 0.025 0. 025
2 10 25
RES
50
7.1.2在液。若溶液为 红色, 表明溶液呈酸性,逐滴滴加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滴定溶 液 直至出现带有明显浅橙色的黄色 此滴定终点处( 以下简称“终点”)的橙色十分重要,应予以 注意。若溶液为黄色,表明溶液呈碱 则用盐酸-甲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 7. 1. 3 准确量取 100mL试样,加人至7.1.2的碘量瓶中,并称重,记下试样质量 7.1. 4 若试 羊溶液为红色,用氢氧化钾-甲 醇标准滴定溶 液滴定至终点,加塞静置, 若溶液变为红色,则继续
碘量瓶中加人50mL盐酸羟胺-甲醇溶液,再加入约 0.5mL百里臀蓝-甲醇指示
是, 直至碘量瓶内溶液在静置5min后不再变为红工色,记录所消耗标准滴定浴液的体积样溶液为黄色,用盐酸-甲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所消耗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将该
值记作 7. 1. 将该 直记作 7. 2 试样室
台
自溶液的滴定
7. 2 示液黄色 7. 2. 7. 2. 若 空白溶液为红色,表明试样中含游离酸,用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
量瓶中加人50mL无水甲醇代替盐酸羟胺-甲醇溶液,再加人约0.5mL百里酚蓝-甲醇指离加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滴定浴液或盐酸一 甲醇标准滴定溶液,直至出现带有明显浅橙色的
7. 2. 准痛
量取100mL试样,加人至碘量瓶中羊空白溶液与终点颜色一致, 表明试样中无游离酸或游离碱, 则不必滴定。
栋 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将该 直记作
记录 7. 2. 5 若试样 羊空白溶液为黄色,表明试 式样中含游离碱, 则用盐酸-甲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所消耗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将该值记作V
结果计算[ 试样中 基化合物含量w以乙醛计,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可根据试样溶液及试样空白溶液的酸碱 分别按式 (2) ~式(5)计算:
8
糕
a)当试样溶液为红色 且试样空白溶液与终点颜色 一致(试样无游离酸或游离减)时,按式(2)计算:
一
VNIH
V,×C,×44.05×103
(2)
W
m
空白溶液呈红色(试样中含游离酸)时, (3)计算:
b)当试样溶液为红
式
XG×44.05×103 m
(3)
c)当试样溶液为红色,且试样空白溶液呈黄色(试样中含游离碱)时,按式(4)计算:
(V,×C+V×C,)×44.05×103
.... (4)
W :
m
3
SH/T1788—2015
d)当试样溶液为黄色,且试样空白溶液呈黄色(试样中含游离碱,且其含量大于羰基化合物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的酸含量)时,按式(5)计算:
(V,-V)×C,×44.05×103
(5)
m
式中: C, 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2 盐酸-甲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 滴定试样溶液时消耗的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 滴定试样空白溶液时消耗的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滴定试样空白溶液时消耗的盐酸-甲醇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4 滴定试样溶液时消耗的盐酸-甲醇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44.05 乙醛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9 分析结果的表述
取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报告其分析结果,按CB/T8170规定进行修约,精确至0.1mg/kg。
10精密度 10.1重复性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对炭基化合物含量不低于1mg/kg(以乙醛计)的试样相互独立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其算术平均值的10%,以大于其算术平均值的10%的情况不超过5%为前提。 10.2再现性
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操作者操作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羰基化合物含量不低于1 mg/kg(以乙醛计)的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测试所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其算术平均值的20%,以大于其算术平均值的20%的情况不超过5%为前提。
11报告
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有关样品的全部资料,例如样品名称、批号、采样地点、采样日期、采样时间等。 b)本标准编号。 c)分析结果。 d)测定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的细节及其说明。 e)分析人员的姓名及分析日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