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5054-2016 胶粘制品用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

HG/T 5054-2016 胶粘制品用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92.7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30 18:06:49



相关搜索: hg 胶粘剂 胶粘剂 5054 丙烯酸酯 压敏 压敏 胶粘制品

内容简介

HG/T 5054-2016 胶粘制品用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 ICS 83. 180 G 39 备案号:56419—201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5054—2016
胶粘制品用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of water-based acrylic in adhesive products
2017-04-01实施
2016-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505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T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艾迪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平市齐裕胶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橡胶
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宁波大榭开发区综研化学有限公司、宁波胶粘剂及制品行业协会、浙江永和胶粘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和平、曹灿、罗吉尔、张建庆、张韬、胡守杨、宋磁民,
(15)
- HG/T5054—2016
胶粘制品用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粘制品用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分类,要求,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胶粘制品用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生产、管理和检测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92 胶粘带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 GB/T 2794 胶粘剂粘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粘度计法 GB/T4851—2014 胶粘带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GB/T4852—2002 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 (滚球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1175 合成树脂乳液试验方法 GB/T 13354 液态胶粘剂密度测定方法 重量杯法 GB/T 14518 胶粘剂的pH值测定 GB/T 20740 胶粘剂取样 GB/T22396 压敏胶粘制品术语 GB/T26125 电子电气产品 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
的测定
GB30982—2014 建筑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 GB/T31125 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 环形法 HG/T 2406 通用型压敏胶标签 HG/T3075 胶粘剂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规定
3术语和定义
GB/T2239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不同、主要分为包装、保护、标签三大类
(17)
1 HG/T5054—2016
5 要求 5.1外观
乳白色,均匀无分层,无凝胶,无杂质。 5. 2 2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性能
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性能
指 标
项 日
保护 6.5~8.5 30~200 300~3000(纸类);200~800(膜类)
标签 6.5~9.0
包装 6.5~9.0 50~150
用途 pH值黏度/(mPa·s) 不挥发物含基/% 残存单体/% 稀释稳定性/% 机械稳定性/% 冻融稳定性
标称值土2
≤0.05
≤0.05
≤0. 02
Ub≤1.0 p≤3.0 ≤3.0 ≥1
供需双方可另外协定。 上层清液容积比。 沉降部分容积比。
5. 3 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应用性能
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应用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应用性能
指 标保护 0.02~10 ≥10(纸类);≥6(膜类)
项 日
标签
包装 >5 ≥24 5
用途 180°剥离强度/(N/24mm)持粘性(24mm×24mm.1kg础码)/h 初粘性(斜坡法)/cm 初粘性(环形法)/(V/24mm)
≥5
M4
≥0. 02
供需双方可另外协定。
5. 4 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见表3。
(18)
2 HG/T5054—2016
表3 3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项 日
指 标 0. 2 1. 0 1. 0 0. 5 100
≤ < N ≤ N < N ≤ N ≤ N
苯/(g/kg) 甲苯/《g/kg) 二甲苯/(g/kg) 游离甲醛/(g/kg)总挥发性有机物/(g/L) 铬(Ph)/(g/kg) 汞(Hg)/(g/kg) 6价络(Cr+")/(g/kg)镉(Cd)/(g/kg) PBB(多溴联苯)/(g/kg) PBDE(多溴二苯醚)/(g/kg)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 1 0. 1 I 1
RoHS指令
6 试验条件
6.1 实验室条件
实验室的温度为23℃土1℃,相对湿度为50%士5%。 6. 2 样品的状态调节
样品在进行测试前,一般停放时间为24h以上。 6. 3 试样结果的数值整理
按GB/T8170进行处理。
7试验方法 7.1取样
按GB/T20740规定的方法执行。 7. 2 外观
将样品倒人干净、干燥、透明的玻璃杯中,在正常光线下目视检验。 7. 3 性能试验
7. 3. 1 pH值
按GB/T14518规定的方法检测。 7.3.2黏度
按GB/T2794规定的方法检测。
(19)
3 HG/T5054—2016
7.3.3不挥发物含量
按GB/T11175规定的方法检测。 7.3.4残存单体
按GB/T11175规定的方法检测。 7.3.5稀释稳定性
按GB/T11175规定的方法检测。 7.3.6机械稳定性
按GB/T11175规定的方法检测。 7.3.7冻融稳定性
按GB/T11175规定的方法检测。 7.4应用性能 7.4.1试验粘接材料
双向拉伸聚丙烯(B()PP)薄膜:厚25um,涂胶面电晕处理,表面张力大于38m.V/m。 低密度高压聚乙烯(PE)薄膜:厚40um,涂胶面电晕处理,表面张力大于38mV/m。
7.4.2试样制备
7.4.2.1用于包装领域的试样制备
取20cm×30cm厚度为25um的B()PP薄膜,确认电晕面朝上,放在水平面板上,在BOPP薄膜一端放置适量水性压敏胶水,将50um线棒(或其他能够达到同样涂布精度的涂膜器)放在胶水的上端,匀速拉动线棒,将胶水均匀地涂布在B()PP薄膜上,然后将其烘干至薄膜完全透明(烘干温度为105℃,时间为3min~5min),制成试样。也可采用其他涂膜器,保证试样符合要求。
将试样取出,冷却到室温,保持胶层厚度为22um土2um,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将制备好的试样在温度23℃士1℃、相对湿度50%土5%的实验室环境内放置24h,再进行应
用性能测试。
7.4. 2.2 2用于保护领域的试样制备
取20cm×30cm厚度为40um的PE薄膜,确认电晕面朝上,放在水平面板上,在PE薄膜一端放置适量经过调配的水性压敏胶水,将20um线棒放在胶水的上端,匀速拉动线棒,将胶水均匀地涂布在PE薄膜上,然后将其烘干至薄膜完全透明(烘干温度为105℃,时间为3min5min),制成试样。也可采用其他涂膜器,保证试样符合要求,
将试样取出,冷却到室温,检测其厚度,总厚应为50um土2μm(即胶层厚10uμm土2um),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将制备好的试样在温度23℃土1℃、相对湿度50%土5%的实验室环境内放置24h,再进行应用性能测试。
(20)
+ HG/T5054—2016
7.4.2.3 3用于标签领域的试样制备
按HG/240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制备。 7.4. 3 剥离强度
按GB/T2792规定的方法检测。 7.4.4持粘性
按GB/T4851一2014规定的方法A进行检测,试样尺寸为24mm×24mm。 7.4.5 初粘性
包装用胶按GB/T4852一2002规定的方法B进行检测。 保护用胶和标签用胶按GB/T31125规定的方法检测。
7.4.6 苯、甲苯、二甲苯
按GB30982--2014附录B规定的方法检测。 7.4.7游离甲醛
按GB30982一2014附录A规定的方法检测。 7.4.8 3总挥发性有机物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检测,其中水分的测定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7. 4. 9 96种有害物质(铅、汞、镉、6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
按GB/T26125规定的方法检测。
8检验规则
8. 1 组批与取样
以每釜产品为一批,在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按GB/T20740规定的要求抽样3份样品,每份不少于 500g,盛于干燥、洁净、带盖的试剂瓶中,瓶上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等。 8. 2 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不挥发物含量、pH值。 8. 3 型式检验
本标准所列的全部技术要求均为型式检验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生产配方、工艺及原材料有较大改变时或停产3个月后又恢复生产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按HG/T3075的规定执行。
(21) HG/T5054—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A.1概述
本方法规定了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A. 2 原理
胶粘剂样品经稀释后,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使样品中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离,定性鉴定被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后用内标法测定其含量。
A. 3 :材料和试剂
A.3.1载气:氮气,纯度≥99.995%。 A. 3. 2 燃气:氢气,纯度≥99.995%。 A.3.3助燃气:空气。 A.3.4辅助气体(隔垫吹扫和尾吹气):与载气具有相同性质的氮气 A.3.5内标物:试样中不存在的化合物,而且该化合物能够与色谱图上其他成分完全分离,纯度至少为99%(质量分数)或已知纯度。例如异丁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 正十一烷、正十四烷等。 A.3.6校准化合物:正已烷、庚烷、环已烷、环己酮、环已醇、乙酸戊酯、乙酸丁酯、苯、甲苯、 乙苯、二甲苯、三乙胺、二甲基乙醇胺、2-氨基-2-甲基-1-丙醇等,纯度至少为99%(质量分数)或已知纯度。 A.3.7稀释溶剂:用于稀释试样的有机溶剂.不含有任何干扰测试的物质,纯度至少为99%(质量分数)或已知纯度。例如乙腈、甲醇、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等溶剂。
A.4仪器和设备
气相色谱仪。配置如下: · 分流装置的进样口,并且汽化室内衬可更换, . 程序升温控制器。 · 检测器,可以使用下列3种检测器中的任意一种:
a)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b) 已校准并调谐的质谱仪或其他质量选择检测器; c) 已校准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注:如果选用b)检测器或c)检测器对分离山的组分进行定性鉴定,仪器应与气相色谱仪相连并根据仪器制造
商的相关说明进行操作。
·色谱柱:应能使被测物完全分离,如聚二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6%睛丙苯基/94%聚二甲基
硅氧烷毛细管柱、聚乙二醇毛细管柱或相当型号。
(22)
6
上一章:HG/T 5075-2016 橡胶防老剂 N-(1,4-二甲基戊基)-N,-苯基对苯二胺(7PPD) 下一章:HG/T 5053-2016 有机硅灌封胶

相关文章

HG/T 5754-2020 可直接印刷聚丙烯膜(BOPP)压敏胶粘带 HG/T 6102-2022 通用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膜压敏胶粘带 HG/T 5754-2020 可直接印刷聚丙烯膜(BOPP)压敏胶粘带 HG/T 4139-2010 压敏胶粘制品用防粘材料 HG/T 3658-2018 双面压敏胶粘带 HG/T 3658-2018 双面压敏胶粘带 HG/T 5913-2021 高分子防水卷材用热熔压敏胶粘剂 HG/T 4914-2016 上光膜压敏胶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