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100.80 G 7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627—2014 代替GB/T22627—2008
水处理剂 聚氯化铝
Water treatment chemical-Poly aluminium chloride
2015-05-01实施
2014-12-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2627—201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示性式 4 要求 5 试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
2
16 16 1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混凝性能的判定
7
GB/T 2262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2627--2008《水处理剂聚氯化铝》,与GB/T22627-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水处理剂聚氯化铝的指标(见表1,2008年版表1);一删除了密度的测定(见2008年版4.3);
将砷含量测定中的砷斑法改为原子荧光法测定(见5.7.1,2008年版4.7.2); —将铅含量测定中的电加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改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见5.8,2008年版4.8);增加了镉、汞、铬含量的测定(见5.9、5.10、5.11)。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深圳市中润水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中科天泽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衡阳市建衡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科泰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慧信环保有限公司、嘉善绿野环保材料厂、 常州市清流水处理剂有限公司、嘉善海峡净水灵化工有限公司、南昌水业集团南昌工贸有限公司、巩义市永兴生化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章单位:海南中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南通市华清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巩义市富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河南省华泉自来水材料总厂、河声新世纪净化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润生、刘庆运、何青峰、周秋涛、谭铭卓、俞明华、蒋晚春、沉烈郑、金平、 曹克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说为:
-GB/T22627—2008。
I
GB/T22627—2014
水处理剂 聚氯化铝
警告一一本标准所使用的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使用时应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溅到身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严重时应立即就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处理剂聚氯化铝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水处理剂用聚氯化铝。该产品主要用于工业给水、废水和污水及污泥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E/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3/T610—2008 化学试剂砷测定通用方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T22592 2008 水处理剂 pH值测定方法通则
3示性式
Al,(OH)mCl(3nm) 0
4要求
4.1外观
液体:无色至黄色或黄褐色液体,无异味。 固体:白色至黄色或黄褐色颗粒或粉末。
4.2 2指标
聚氯化铝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1
GB/T22627—2014
表 1
指 标
试验方法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5.10 5.11
指标名称
液体 6.0
固体 28.0
>
氧化铝(Al,O:)的质量分数/% 盐基度/% 水不溶物的质量分数/% pH值(10g/L水溶液)铁(Fe)的质量分数/% 砷(As)的质量分数/% 铅(Pb)的质量分数/% 镭(Cd)的质量分数/% 汞(Hg)的质量分数/% 铬(Cr)的质量分数/%
30.0~95.0
≤
0.4 3.5~5.0 3.5 0.000 5 0.002 0.001 0.000 05 0.005
≤ ≤ ≤ ≤ ≤ ≤
注:表中所列水不溶物、铁、砷、铅、镉、汞、铬的质量分数均指Al2Os10%的产品含量,Al.0:含量≠10%时,应按
实际含量折算成Al20;10%产品比例计算出相应的质量分数。
5 试验方法
5.1 通则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三级水的规定。 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特殊注明时,均按GB/T601、
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 5.2 氧化铝含量的测定 5.2.1 氯化锌标准溶液滴定法(仲裁法) 5.2.1.1 方法提要
用硝酸将试样解聚,在pH值为3时加人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使其与铝离子络合,然后
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回滴过量EDTA溶液。 5.2.1.2 试剂和材料 5.2.1.2.1 硝酸溶液:1十12。 5.2.1.2.2 氨水溶液:1十1。 5.2.1.2.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c(EDTA)约0.05mol/L。 5.2.1.2.4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5):称取272g乙酸钠(CH:COONa·3HzO)溶于水中,加 19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L,摇匀。 5.2.1.2.5氧化铝标准溶液:1mL含0.001gAl2O3。称取0.5293g高纯铝(纯度≥99.99%),精确至 0.2mg,置于200mL聚乙烯杯中,加20mL水和约3g氢氧化钠,使其全部溶解透明(必要时在水浴上加热),用盐酸溶液(1十1)调节至酸性后再加10mL,使其透明,冷却,转移至1000mL容量瓶,用水稀
2
GB/T22627—2014
至刻度,摇匀。 5.2.1.2.6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c(ZnCl2)约0.025mol/L]按下列步骤制备:
a) 配制:称取3.5g氯化锌(ZnCl2),用体积分数为0.05%的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L,摇匀。 b) 标定:移取20mLEDTA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以下按5.2.1.3步骤进行操作,读出氯
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V。。再移取20mLEDTA溶液和40mL氧化铝标准溶液,置于 250mL锥形瓶中,以下按5.2.1.3步骤进行操作,读出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V。
c)全 结果计算: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浓度c(ZnCl2),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按式(1)计算:
VipX10
c(ZnCla)=7 (V。-V)M/2
..*( 1 )
-.
式中: Vi 移取的氧化铝标准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P 氧化铝标准溶液的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V。 空白消耗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 返滴定时消耗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 氧化铝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01.96)。 5.2.1.2.8 二甲酚橙指示液:5g/L。 5.2.1.3 分析步骤
5.2.1.2.7 百重香酚蓝指示液:1g/L乙醇溶液。
称取约13g~14g液体试样或2.5g~3g固体试样,精确至0.2mg。用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转移至250r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勾。若稀释液浑浊,用中速滤纸干过滤,此溶液为试液A,
移取10mL试液A,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10mL硝酸溶液,煮沸1min,冷起至室温后加 20.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加3滴~4滴百星香酚蓝指示液,用氨水溶液中和至试液从红色到黄色,煮沸2min。冷却后加人1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和两滴二甲酚橙指示液,加50mL水,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5.2.1.4结果计算
氧化铝(Al2Os)含量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
(V。- V)cM× 10-* /2 、
..(2)
× 100
Wi =
mV/VA
式中: V。 空白试验消耗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 -试样消耗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
-
M 氧化铝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01.96); m - 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i 移取试液A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10); VA-i 试液A的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250)。
5.2.1.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产品不大于0.1%;固体产品不大于0.2%。
3
GB/T22627—2014
5.2.2硫酸铜标准溶液滴定法 5.2.2.1方法提要
用盐酸将试样解聚,在pH值约为4.3时加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使其与铝离子络合,以PAN 为指示剂,用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回滴过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 5.2.2.2 试剂和材料 5.2.2.2.1盐酸溶液:1+1。 5.2.2.2.2 硫酸溶液:1十1。 5.2.2.2.3 氨水溶液:1十1。 5.2.2.2.4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3)。称取42.3g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80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L,摇匀。 5.2.2.2.5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c(EDTA)~~0.05mol/L 5.2.2.2.6 氧化铝标准溶液:1mL含0.001gAlO3,配制方法同5.2.1.2.5。 5.2.2.2.7 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c(CuSO.)~0.025mol/L]按下列步骤制备:
a) 配制:称取6.3g硫酸铜(CuSO,·5H2O)溶于水,加两滴硫酸溶液,用水稀释至1L,摇匀。 b)标定:移取20.00mLEDTA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以下按5.2.2.3步骤进行操作,读出
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V。。再移取20.00mLEDTA溶液和20mL氧化铝标准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以下按5.2.2.3步骤进行操作,读出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V。
c)结果计算: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浓度c(CuSO4),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按式(3)计算:
VipiX103
c(CuSO,)=7 (V。--V)M/2
.....(3)
式中: V,——氧化铝标准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P1——氧化铝标准溶液的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V. 空白消耗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 -返滴定时消耗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氧化铝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01.96)。
5.2.2.2.8 3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指示液:将0.3gPAN溶于100mL95%乙醇中。 5.2.2.2.9 甲基橙指示液:1g/L。 5.2.2.3分析步骤
移取10mL试液A(见5.2.1.3),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mL盐酸溶液,煮沸1min,加 20.00mLEDTA溶液,加水至约100mL,滴加两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氨水溶液将试液颜色调至红色突变为黄色,再加两滴盐酸溶液,加15.0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煮沸2min,加4滴5滴PAN指示液,稍冷(约95℃)以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紫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5.2.2.4结果计算
氧化铝(Al2O)含量以质量分数w1计,数值以%表示,按式(4)计算:
(V。-V)cM×10-3 /2
×100
WI =
....(4)
..
mV,/VA
式中: V。—空白消耗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4
GB/T22627—2014
V-i 试样消耗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 M 氧化铝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01.96);
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 移取试液A(5.2.1.3)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10); VA—试液A(5.2.1.3)的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A=250)。
5.2.2.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产品不大于0.1%;固体产品不大于0.2%。 5.3盐基度的测定 5.3.1方法提要
在解聚后的试样中加人定量盐酸溶液,以氟化钾掩蔽铝离子,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5.3.2试剂和材料 5.3.2.1氟化钾溶液:500g/L。称取500g氟化钾,以2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后,稀释至1L。 加人两滴酚酞指示液并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调节溶液呈微红色,滤去不溶物后贮于塑料瓶中。 5.3.2.2盐酸标准溶液:c(HCl)~0.5mol/L。 5.3.2.3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5mol/L。 5.3.2.4酚酞指示液:10g/L乙醇溶液, 5.3.3分析步骤
移取25mL试液A(见5.2.1.3),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00mL盐酸标准溶液,盖上表面血,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腾后立即取下,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氟化钾溶液,摇匀。加入5滴酚酸指示液,立即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即为终点。同时用不含二氧化碳的水做空白试验。 5.3.4结果计算
盐基度以质量分数w2计,数值以%表示,按式(5)计算:
(V。-V)cM× 10-3
M V,2M,/M2
(5)
×100
W2=-
mwlVM,/3
式中: V. V c M - 氢氧根[OH-]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6.99); m 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W1 -5.2测得的氧化铝的质量分数; V, 移取试液A(5.2.1.3)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25); VA- 试液A(5.2.1.3)的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A=250);
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测定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