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4849.6-2014 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

GB/T 14849.6-2014 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2 09:46:55



相关搜索: 化学分析 红外 方法 工业 部分 测定 含量 含量 14849

内容简介

GB/T 14849.6-2014 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 ICS 77.120.10 H 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849.6—2014
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
Methodsforchemicalanalysisof siliconmetal-
Part6:Determinationof carbonInfraredabsorptionmethod
2014-12-05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4849.6—2014
前言
GB/T14849《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分为9个部分:
第1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第2部分: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第3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偶氮氯麟I分光光度法;第4部分: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第5部分: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第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第7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第8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PADAP分光光度法;第9部分:钛含量的测定 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14849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
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云南出人境检验检疫局、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合盛硅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建为、张云晖、赵德平、亢若谷、周杰、王云舟、王宏磊、谢秦、金波、杨晓静、 刘英波、唐飞、陈科彤、聂长虹。 GB/T14849.6—2014
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
1 范围
GB/T14849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业硅中碳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工业硅中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10%~0.50%。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 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 主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 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方法提要
试样 高频感应炉的氧 高温燃烧,其中的碳杂质转化为 氧化碳气体,由氧气载至红外检测器的测量室,检测吸收特定波长的红 外光强度,其吸收强度与二氧化碳浓度成正比根据检测器接受光强度的变化测得碳含量。
4 试剂和材料
4.1 氧气,纯度不小手99.995%。 4.2 助熔剂(质量比,钨:锡:铁=1.5:0.15:0.3),含碳量小于0.001%,粒度0.5mm~1.0mm。 4.3 标准样品:有证系列国家标准样品(碳含量为0.010%~0.50%)。 4.4 :超低碳硫分析专用,预先子1100℃的高温马弗焰中灼烧4h,冷却后放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4.5 甘埚钳。
5 仪器
5.1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 5.2 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1g。 5.3 马弗炉,额定温度不小于1200℃。
6试样
应能通过0.149mm标准筛。 GB/T14849.6—2014
7 分析步骤 7.1试料 7.1.1称样量
称取0.15g~0.20g试样,精确至0.0001g。 7.1.2 称样方法
在瓷中先加入0.8g助熔剂(4.2)垫底,放试样于中间,然后再覆盖上1.2g助熔剂(4.2)。 7.2 测定次数
至少称取两份试料进行同时测定,取其平均值,结果的波动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7.3 空白实验
在埚(4.4)中加人2.0g助熔剂(4.2),于同一通道内,按仪器操作要求进行三次以上的测定,得到空白值。 7.4工作曲线的校准
在相应的量程和通道曲线范围内,采用碳含量与待测样品相当的标准样品进行三次以上的测定,测得结果的波动应在允许差范围内,输人标准样品的标准值,完成碳工作曲线的校准。 7.5测定
将称取后好的试料用钳(4.5)放到燃烧炉的托上进行测定。
8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1)计算碳元素质量分数,按GB/T8170修约,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mi-m) X100%
(1)
w=
m
式中: w m; 试样中总碳的含量,单位为克(g); mo 空白中总碳的含量,单位为克(g);
试样中碳的质量分数(%);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9精密度
9.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1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2 GB/T14849.6—2014
表1
重复性限r/%
碳质量分数/%
0.003 0.005 0.020 0.030 0.040
0.010 0.030 0.10 0.30 0.50
9.2 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2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2
碳质量分数/%
再现性限R/%
0.010 0.030 0.10 0.30 0.50
0.004 0.006 0.030 0.040 0.050
10 质量保证与控制
每月用自制的控制标样(如有国家级或行业级标样时,应首先使用)校核一次本部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重新进行校核。
11 试验报告
内容如下:
试样;本标准编号(包括发布或出版年号和本部分编号);分析结果及其表示;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试验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 国
国家标准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
GB/T14849.6—2014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 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6千字 2015年1月第一版 2015年1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50044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GB/T14849.6-2014
上一章:GB/T 14849.5-2014 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 下一章:YB/T 4476-2014 不锈钢复合板球形储罐施工验收规范

相关文章

YB/T 109.6-2023 硅钡合金分析方法 第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GB/T 20975.26-2013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 GB/T 14849.8-2015 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第8部分∶铜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4849.8-2015 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YS/T 1550.4-2022 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 YS/T 1509.2-2021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加热红外吸收法 YS/T 1562.4-2022 钨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碳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YS/T 424.4-2022 二硼化钛粉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