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 180 H 99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 4344--2013
矩形焦罐 Rectangular bucket
2013-04-25发布
201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4344—2013
前 T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冶金机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树新、邢卫平、王厉刚、刘振宇、李桂敏、杨凤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YB/T4344—2013
矩形焦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矩形焦罐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型焦炉配套下法熄焦工艺采用的矩形焦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一2008,ISO 9692-1:2003,MOD)
GB/T985.2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T985.2—2008,ISO9692-2:1998,MOD) GB/T1348球铸铁件(GB/T1348--2009,ISO1083:2004,MOD) GB/T4237—200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8492 一般用途耐热钢和合金铸件 GB/T23934热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 JB/T5000.1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部分:产品检验 JB/T5000.2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火焰切割件 JB/T5000.3一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JB/T5000.4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 JB/T 5000.5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5部分:有色金属铸件 JB/T 5000.6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JB/T 50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7部分:铸钢件补焊 JB/T5000.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8部分:锻件 JB/T5000.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9部分:切削加工件 JB/T5000.10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0部分:装配 JB/T5000.11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1部分:配管 JB/T5000.12—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 JB/T5000.13 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3部分:包装 JB/T5000.15-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锻钢件无损检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矩形焦罐rectangularbucket 矩形焦罐主要由焦罐本体(内带衬板)、底闸门装配、开门装置、导向装置、裙罩等几部分组成,是装载
炽热焦炭的近似长方体容器。在矩形焦罐运载车、提升机、装入装置等的作用下,矩形焦罐能够完成按焦、底闸门的打开和关闭动作,从而完成焦炭的运输及排焦功能,如图1所示。
1
YB/T 4344—2013
9
8
1-—底闸门;
一衬板;
2 -
3——罐体; 4—吊杆; 5一导向辊; 6—侧辊;
一拉杆;缓冲装置;裙罩。
7-
8- 8
图 1
3. 2
容积volume 指矩形焦罐内腔焦炭所占有的体积。
3. 3
有效容积activevolume 矩形焦罐接焦在保证焦罐盖能够正常密封的前提下所能自然装载的焦炭的体积。
4型号与基本参数 4.1型号
矩形焦罐型号编制规则如下:
J
XX
000
焦化设备
矩形焦(建议选用GF)
容积的圆整值(单位:m)
例:配套4.3m焦炉,出焦量为14.5t,容积为40m3的方焦罐,型号表示为:JGF040。 4.2基本参数 4.2.1矩形焦罐技术性能参数见表1。 2
YB/T4344—2013
表1 有效容积 m3 34 38 51
容积 m 40 54 90
装焦量 t 13~15 17~19 20~23
型号 JGF040 JGF050 JGF090
适用炉型
4.3m焦炉 4.3m捣固焦炉 5m、5.5m、6m焦炉
4.2.2 矩形焦罐主要尺寸见表2。
表2
单位为毫米
型号 JGF040 JGF050 JGF090
L 6280 7480 6280
Li 5700 6900 5780
L2 3930 4410 5400
L3 3460 4000 5400
H 3760 3980 4660
H 2900 3020 4660
H2 3580 3830 4510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产品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5.1.2矩形焦罐的有效容积应达到设计要求。与矩形焦罐有关的技术参数应符合用户在订货合同及接口尺寸图中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矩形焦罐的有效容积、焦罐自重、装焦量、吊钩中心距、吊轴直径、吊轴有效宽度、导向辊直径、相邻侧辊中心距、罐口与焦罐盖配合尺寸、装人装置上放焦行程、底闸门打开角度、缓冲座尺寸、最大外形尺寸等。 5.1.3凡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订货技术协议无特殊要求的零部件、配套件及半成品(原材料的一般检验要求应符合JB/T5000.1的规定。 5.1.4火焰切割件应符合JB/T5000.2的规定。 5.1.5焊接件应符合JB/T5000.3的规定。 5.1.6铸铁件应符合JB/T5000.4的规定。 5.1.7有色金属铸件应符合JB/T5000.5的规定。 5.1.8 铸钢件应符合JB/T5000.6的规定。 5.1.9 铸钢件的补焊应符合JB/T5000.7的规定。 5.1.10 锻件应符合JB/T5000.8的规定。 5.1.11 切削加工件应符合JB/T5000.9的规定。 5.1.12 产品装配应符合JB/T5000.10的规定。 5.1.13 润滑管路配管应符合JB/T5000.11的规定。 5.1.14 锻件无损探伤应符合JB/T5000.15的规定。 5.2材料及热处理 5.2.1 矩形焦罐金属结构件所用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5.2.2底闸门、焦罐锥段、中间梁上的衬板采用耐热钢衬板,材料应符合GB/T8492的规定。 5.2.3焦罐直段衬板推荐采用球墨铸铁件,材料应符合GB/T1348的规定。用户如有特殊要求,应在合同中注明。 5.2.4底闸门所用不锈钢板材质推荐采用06Cri9Ni9NbN,应符合GB/T4237—2007的规定。 5.2.5衬板应进行去应力退火。
3
YB/T4344—2013 5.3焊接 5.3.1图样上焊接件的未注尺寸公差、角度公差和形位公差等级应符合JB/T5000.3的规定,有特殊要求时单独标注。 5.3.2焊接坡口应符合GB/T985.1、GB/T985.2的规定。 5.3.3主要焊缝质量评定级别不低于JB/T5000.3—2007表10中Ⅱ级要求,焦罐本体、底闸门等焊后去应力处理,要求对对接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 5.4零件要求 5.4.1吊杆上的起吊轴优先选用锻钢件,锻钢件无损检测应优于JB/T5000.15一2007中表1中Ⅲ级的规定。 5.4.2耐热钢衬板及球墨铸铁衬板尺寸偏差为(一4~0)mm。 5.4.3缓冲弹簧应符合GB/T23934的规定。 5.5部件要求 5.5.1焦罐本体 5.5.1.1焦罐在装人装置上四个支撑面应共面,平面度公差≤4mm。 5.5.1.2焦罐本体的各面的平面度公差≤14mm。 5.5.2导向辊、侧辊装配 5.5.2.1同侧侧辊的四个顶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平面度公差≤2mm。该平面应与罐体中心对称面平行,平行度公差<4mm。 5.5.2.2同侧导向辊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内,平面度公差≤2mm。 5.5.2.3同侧侧辊的四个顶面所在平面应与对侧侧辊的四个顶面所在平面平行,平行度公差≤6mm。 5.5.2.4四个导向辊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内,平面度公差4mm。 5.5.2.5吊杆上两起吊位置的中心距偏差士10mm。 5.5.2.6吊轴轴线应共线,同轴度公差≤2mm。 5.6装配要求 5.6.1装配应符合JB/T5000.10的规定。 5.6.2焦罐村板和本体之间铺设陶瓷纤维布(耐热1250℃),并用高温黏结剂(耐热1400℃)粘牢。 5.6.3衬板装配后衬板之间间隙为8mm~12mm。 5.6.4总装尺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总长:士5mm;总宽:士10mm;总高:士10mm。 5.6.5底闸门能够打开的角度应≥42°,并且运动灵活,无卡阻。 5.7涂装 5.7.1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
吊杆、拉杆、焦罐本体等重要结构件应进行喷(抛)丸的除锈处理,达到JB/T5000.12一2007中的 Sa21/2级,其余构件应达到Sa2级或St2级(手工除锈)。 5.7.2涂漆质量 5.7.2.1要求涂料耐热温度≥300℃,推荐的漆膜总厚度为75um~100μm。 5.7.2.2涂层脱离底材的抗性应符合JB/T5000.122007表C.1中规定的1级质量要求。 6试验方法 6.1总则
本标准提供的常用检查和检测方法,适用于矩形焦罐的最终检验、试验。 6.2原材料的检验
制作设备的金属材料应具有质量合格证、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报告,应符合5.2及相关标准规定。
龙午网www.1ongniu.com
4
YB/T4344—2013
6.3焊接件检验
焦罐本体、底闸门等焊缝检验应符合5.3.3的规定。对接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长度为全长的 20%,交叉部位探伤长度为100%。 6.4主要零件检验 6.4.1吊轴按JB/T5000.15进行超声波探伤,符合5.4.1的要求。 6.4.2球墨铸铁衬板、耐热钢衬板,应符合5.4.2及图样要求。 6.5主要部件检验
主要部件应符合5.5的规定及图样的要求。 6.6整机试验 6.6.1空载试验 6.6.1.1吊杆、拉杆与底闸门配合良好,各运动部件间隙均匀,无卡阻、干涉现象。 6.6.1.2底闸门打开试验
将矩形焦罐用起重设备提起,调整矩形焦罐位置,使缓冲装置落座于固定支座上。缓慢下降吊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底闸门逐渐打开。要求底闸门的打开与吊杆的下移同步,无滞后、卡阻,吊杆无明显外移。 用角度尺测量底闸门打开角度。 6.6.1.3矩形焦罐放置于矩形焦罐运载车上时,下落平稳,无卡阻、无明显冲击。 6.6.1.4矩形焦罐与提升机的动作检验
提升机吊钩下落进人矩形焦罐吊杆提升装置时应无卡阻、碰撞,动作顺畅。提升时,罐体无倾斜,无窜动,运行平稳,无明显冲击。 6.6.1.5矩形焦罐与装入装置的动作检验
在提升机作用下,落罐正确,底闸门能够顺利启闭。 6.6.2负载试验 6.6.2.1负载试验分三次进行,从额定值的1/3起始,每次递增1/3。制造厂无条件时,可在使用现场进行。 6.6.2.2负载条件下,按6.6.1.1对矩形焦罐相互位置关系进行检查。吊杆、拉杆与罐体间无偏斜、审动,罐体无倾斜。底闸门、吊杆、拉杆无明显变形。 6.6.2.3负载条件下,按6.6.1.3进行矩形焦罐落罐试验。 6.6.2.4负载条件下,按6.6.1.2检查底闸门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可在使用现场借助提升机、装人装置进行。底闸门打开动作顺畅,打开角度正确,排焦顺利,关闭无卡阻。 6.6.3热装负载试验
在矩形焦罐运载车、提升机、装人装置的作用下,完成矩形焦罐的移动接焦、运输、起吊、平移、落罐、 放焦等动作。矩形焦罐应无干涉、卡阻,底闸门放焦及关闭动作顺畅,无明显变形。 6.7涂装检测 6.7.1漆膜质量及厚度的检测按JB/T5000.12的规定执行。 6.7.2涂层脱离底材的抗性(漆膜的附着力)评定按JB/T5000.12的规定执行。
7检验规则
7.1每台产品的出厂检验项目必须由质检部门按本标准和技术协议规定逐项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现场检验项目由用户及供货双方共同进行。 7.2出厂检验项目
a)衬板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分析; b)底闸门的打开角度;
5
YB/T4344--2013
c) 涂装的检测; d) 矩形焦罐与运载车的配合。
7.3现场检验项目
a) 矩形焦罐与运载车的配合; b) 矩形焦罐与提升机的动作; c) 矩形焦罐与装入装置的动作; d) 负载试验。
8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1标志
每台矩形焦罐应在适当明显的位置设制造铭牌,其上注明: a) 制造厂名称; b) 产品型号; c) 产品名称; d) 自重; e) 主要技术参数(有效容积、装焦量); f) 产品编号; g) 制造日期。
8.2包装 8.2.1 产品的包装应按供需双方协议或按JB/T5000.13的规定进行。 8.2.2 矩形焦罐在发货时应包括下列随机文件:
a) 产品合格证明书; b) 产品使用操作维护说明书; c) 装箱单; d) 安装图; e) 备件及易损件清单; f) 主要外购件的合格证和说明书; g) 专用工具、仪器清单(如有时); h)其他。
8.3运输及贮存 8.3.1产品在运输时严防倾倒和碰撞、倒置。装卸时必须按起吊位置使用吊具吊装 8.3.2贮存期间不允许放置在有腐蚀性的环境中,要防水、防潮、注意通风。大型构件必须垫平放置,以免变形。产品在安装使用前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清洗和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