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741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电磁轭磁粉探伤仪技术条件

JB/T 741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电磁轭磁粉探伤仪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6 17:29:46



相关搜索: 仪器 电磁 jb 技术 无损检测 条件 磁粉 7411 探伤仪

内容简介

JB/T 741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电磁轭磁粉探伤仪技术条件 ICS 19.100 N 77 备案号:36554—201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411—2012 代替JB/T7411—1994
无损检测仪器
电磁轭磁粉探伤仪技术条件
Non-destructivetesting instruments
-Specification of electricity magnetic yoke magnetic particle flaw detectior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7411—2012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 5.1工作条件 5.2 试验时使用的主要仪器和器材 5.3 额定电压误差、额定电流误差 5.4 额定频率误差、输出电压波形. 5.5 有效磁化范围, 5.6 提升力, 5.7 活动关节磁极灵活性 5.8 绝缘电阻 5.9 耐压试验. 5.10 其他要求... 5.11 温度试验 5.12 耐温、耐湿性能试验 5.13 碰撞和跌落试验 5.14 检查项目 6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6.3 判定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1 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与贮存... 图1有效磁化范围表 1 试验电压. 表2 耐温、耐湿试验参数,表3.碰撞和跌落试验表4探伤仪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
C
C
- JB/T7411-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7411一1994《电磁轭探伤仪技术条件》,与JB/T7411一199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在“电磁轭探伤仪技术条件”前加引导要素“无损检测仪器”,并在其中加入“磁粉”两字。改为“无损检测仪器电磁轭磁粉探伤仪技术条件”。 增加了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4年版的第2章)。 将术语“吸力”的名称修改为“提升力”(见3.3,1994年版的3.3)。 增加了术语“重复使用率”及其定义(见3.4)。 修改了“图1有效磁化范围”的图样(见图1,1994年版的图1)。 修改了探伤仪的磁化时间和重复使用率的技术指标(见4.7,1994年版的4.7)。 修改了跌落试验中的跌落高度指标(见表3,1994年版的表3)。 增加了直流探伤仪的直流输出电压波形要求(见4.15)。 删除了试验方法中工作条件如产生疑义时的试验条件(见1994年版的5.1)。 规范了检验仪器中有关仪器的名称(见5.2.1,1994年版的5.2.1)。 修改了试验器材中试片材料的名称(见5.2.2,1994年版的5.2.2)。 修改了有效磁化范围检测方法中有关直流和交流探伤仪对试片和标准试片的选择条款(见 5.5.1,1994年版的5.5.1)。 修改了有效磁化范围检测方法中在试片上浇洒磁悬液和开启励磁开关的先后顺序(见5.5.2, 1994年版的5.5.2)。 修改了有关“温度试验”的条标题名称(见5.11,1994年版的5.11)。 删除了温度试验方法中必要时采取的措施(见1994年版的5.12.1)。 增加了“表4探伤仪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见6.2.2)。 合并了第7章和第8章,标题改为:7标志、包装、运输及存(见第7章,1994年版的第7章和第8章)。 增加了探伤仪铭牌中的内容(见7.1.1)。 增加了随行文件中的内容(见7.2.2)。
-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东电检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射阳盛捷达探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华测
检测技术股份公司、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宁鲁科检测器材有限公司、辽宁仪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奇夫、李纯健、孙华山、刘智力、崔儒静、李洪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4111994。
IⅡI JB/T741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电磁轭磁粉探伤仪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磁轭磁粉探伤仪(以下简称探伤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直流电磁轭式磁粉探伤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611-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2604.5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 GB/T23907—2009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JB/T6147-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JB/T6063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材料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磁轭electricitymagneticyoke 轭状的电磁铁。通常是由V字形或Ⅱ字形的实体或叠层的软磁性材料周围绕以电流线圈组成。
3.2
有效磁化范围 effectivemagnetizationscope 满足探伤灵敏度要求的最大磁化面积。
3.3
提升力liftingpower 电磁轭探伤仪的磁轭磁极端面与探伤面之间产生的能提起规定质量的吸引力。
3.4
重复使用率 repeatutiliztion 磁化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磁化时间和间歇时间)的比例。
4技术要求 4.1在下列条件下探伤仪应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为-10℃40℃; b)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0%; c)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应在额定电源电压的土10%以内; d)电源频率波动范围应在额定电源频率的土1%以内; e)周围环境不得有大量尘埃,易燃或腐蚀性气体。 JB/T7411—2012
4.2探伤仪的输出电压误差的最大允许值为其额定值的土5%。 4.3探伤仪的输出电流误差的最大允许值为其额定值的土5%。 4.4探伤仪的输出频率误差的最大允许值为其额定值的土10%。 4.5探伤仪的有效磁化范围应不小于长为磁极间距与磁极边长之差、宽为1/4磁极间距的长方形面积,如图1所示。
1-1,
磁极
磁轭中心线
长方形中心线
一磁极间距; I,- 一磁极边长。
图1有效磁化范围
4.6交流探伤仪的提升力应不小于44N(被提物的质量约为4.5kg),直流探伤仪的提升力应不小于 177N(被提物的质量约为18.1kg)。 4.7探伤仪的磁化时间不低于5s,重复使用率应不小于10%。 4.8带有活动关节磁极的探伤仪,在松开紧固件后,其活动关节应转动灵活自如。 4.9探伤仪整机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Q。 4.10探伤仪的电源进线与外壳、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应能承受表1规定的试验电压,历时1min而无飞弧和击穿现象。
表1 试验电压
回路电压V
试验电压kv
220 380
1.5 2
4.11探伤仪的基本要求和外观质量等应符合GB/T2611一2007中3.3和第10章的规定。 4.12探伤仪按重复使用率连续工作2h时:
a)手柄最高温度应不超过45℃,磁轭表面温度应不超过80℃; b)变压器和磁极线圈温度应不超过105℃。
4.13 3按表2规定的参数进行耐温、耐湿试验后,探伤仪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表2耐温、耐湿试验参数
工作范围
极限条件温 度
温 度
湿 度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持续时间 相对湿度 持续时间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持续时间 恢复时间 ℃
℃ 40
h 4
% 80(40℃) 24
h
℃ -15
℃ 50
h 4
h 4
-10
2 JB/T7411—2012
f)试块3:面积为300mm×100mm,质量为4.5kg的Q235A钢板; g)试块4:面积为300mm×100mm,质量为18.1kg的Q235A钢板,
5.3额定电压误差、额定电流误差 5.3.1测试仪器包括:
一调压变压器:交流、直流电压表;一交流、直流电流表。
5.3.2调压变压器接于电源和探伤仪之间,在探伤仪输出端并接电压表,串接电流表。 5.3.3接通仪器电源,根据探伤仪的额定电源电压值,分别将调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至最大允许误差的最低端和最高端。开启探伤仪励磁开关,分别测量输出电压U、输出电流I。 5.3.4·设探伤仪的额定输出电压和额定输出电流分别为U、I。由公式(1)和公式(2)分别算出相对误差应符合4.2、4.3的要求:
UU
(1)
AU:
100%
U
式中: AU-.额定工作电压误差; U一额定工作电压,单位为伏(V); U实测T作电压,单位为伏(V)。
I-I
AI
(2)
×100%
式中: △I额定工作电流误差;
额定工作电流,单位为安(A)
Ia-实测工作电流,单位为安(A)。 5.4额定频率误差、输出电压波形
.5:4.1..测试仪器包括:
" -
频率计;示波器。
4,:, 34
5.4.2用频率计测试探伤仪工作频率,然后,用实测工作频率和额定工作频率计算相对误差。 5.4.3使用示波器,观察交流探伤仪或直流探伤仪输出电压波形方法如下:将探伤仪输出接示波器的垂直输入端。观察交流探伤仪输出电压波形应为正弦波。观察直流探伤仪输出电压波形应为非滤波的全波整流波形或半波整流波形。 5.5有效磁化范围 5.5.1直流探伤仪用试块1,A1-15/100标准试块;交流探伤仪用试块2,A1-30/100标准试块。在试块上画一个图1所示的长方形,在所画的长方形中心和任意2个对角处各贴上一片标准试片(标准试块上的人工刻槽面紧靠在试块平面上),并将标准试片倾斜15°。 5.5.2将探伤仪磁轭置于此试块上,使磁轭中心线与所画长方形中心线重合(见图1),接通探伤仪电源,在标准试片上浇洒磁悬液,之后开启励磁开关,当磁悬液从标准试片上自然消下后,标准试片应能清晰显示直线形磁痕。 5.6提升力
将探伤仪磁轭放在试块3(或试块4)上,接通探伤仪电源,开启励磁开关,则磁轭应提起此试块并保持3s~5s。 5.7活动关节磁极灵活性
松开活动关节紧固件,用手转动探伤仪活动关节,应灵活自如。
4 JB/T7411—2012
5.8绝缘电阻
探伤仪处在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位置,用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电源进线与机壳间绝缘电阻,应符合4.9的要求。 5.9耐压试验 5.9.1探伤仪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位置,在电源进线与机壳之间,一次侧与二次侧间施加表1规定的试验电压进行试验。 5.9.2耐电压测试仪产生的试验电压应为正弦波形,其失真系数不超过5%,频率为(50士2.5)Hz 最大输出电流应小于5mA。 5.9.3当探伤仪试验电压回路中有不能承受试验电压的元件时,应先行拆除后再施加试验电压。 5.10其他要求
用目测法检查。 5.11温度试验
将探伤仪按重复使用率连续工作2h后,用点温计测量手柄、磁轭表面、变压器和磁极线圈温度应不超过4.12的要求。 5.12耐温、耐湿性能试验 5.12.1进行温度试验时,高、低温试验箱内的温度应保持恒定均匀,温差不超过土2℃,容积至少应为受试探伤仪的3倍。 5.12.2工作范围上限温度试验:将探伤仪放入高温箱内,使其处于断电状态,箱内温度升至表2规定值,经规定的保温时间后,进行性能检查。 5.12.3极限条件上限温度试验:使探伤仪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箱内温度升至表2规定值,经规定的保温时间后,探伤仪由箱内取出,在工作范围条件下恢复4h后,进行性能检查。 5.12.4工作范围下限温度试验:将断电状态探伤仪放入低温箱内,箱内温度降至表2规定值,经规定的保温时间后进行性能检查。 5.12.5极限条件下限温度试验:探伤仪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箱内温度降至表2规定值,经规定的保温时间后,箱内温度以0.5℃/min~1℃/min的速度上升至工作范围下限温度值,取出探伤仪,在工作范围条件下恢复4h后,进行性能检查(在做低温试验后,如探伤仪有凝水现象,则应适当延长预热时间,或者采用风扇等其他方法迅速地去潮后,再进行性能检查)。 5.12.6潮湿箱中空气应能均匀循环,容积至少为探伤仪的3倍,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箱内的温度变化在土2℃以内,湿度变化在土3%以内,并防止凝水落到探伤仪上。 5:12.7探伤仪如有对湿度影响特别敏感的元件,允许取出或采用其他措施代替。 5.12.8工作范围的潮湿试验:探伤仪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放入高温箱内,先将温度升至表2规定值,保温1h,然后开始输入水汽,并在1h内使箱内湿度达到表2规定值,经规定的持续时间后进行性能检查。 5.13碰撞和跌落试验
按表3的规定对探伤仪进行碰撞和跌落的试验。 5.14检查项目
在5.12和5.13的环境试验后的性能检查项目,至少对探伤仪的外观质量、绝缘电阻和耐压等项进行检查。其他性能,必要时由质量检验部门按需要进行抽测。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每台探伤仪须经制造厂质量部门,按本标准出厂检验项目的要求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的主要项目的实测数据应记入随行文件中。
5 ICS 19.100 N 77 备案号:36554—201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411—2012 代替JB/T7411—1994
无损检测仪器
电磁轭磁粉探伤仪技术条件
Non-destructivetesting instruments
-Specification of electricity magnetic yoke magnetic particle flaw detectior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7411—2012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 5.1工作条件 5.2 试验时使用的主要仪器和器材 5.3 额定电压误差、额定电流误差 5.4 额定频率误差、输出电压波形. 5.5 有效磁化范围, 5.6 提升力, 5.7 活动关节磁极灵活性 5.8 绝缘电阻 5.9 耐压试验. 5.10 其他要求... 5.11 温度试验 5.12 耐温、耐湿性能试验 5.13 碰撞和跌落试验 5.14 检查项目 6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6.3 判定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1 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与贮存... 图1有效磁化范围表 1 试验电压. 表2 耐温、耐湿试验参数,表3.碰撞和跌落试验表4探伤仪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
C
C
- JB/T7411-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7411一1994《电磁轭探伤仪技术条件》,与JB/T7411一199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在“电磁轭探伤仪技术条件”前加引导要素“无损检测仪器”,并在其中加入“磁粉”两字。改为“无损检测仪器电磁轭磁粉探伤仪技术条件”。 增加了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4年版的第2章)。 将术语“吸力”的名称修改为“提升力”(见3.3,1994年版的3.3)。 增加了术语“重复使用率”及其定义(见3.4)。 修改了“图1有效磁化范围”的图样(见图1,1994年版的图1)。 修改了探伤仪的磁化时间和重复使用率的技术指标(见4.7,1994年版的4.7)。 修改了跌落试验中的跌落高度指标(见表3,1994年版的表3)。 增加了直流探伤仪的直流输出电压波形要求(见4.15)。 删除了试验方法中工作条件如产生疑义时的试验条件(见1994年版的5.1)。 规范了检验仪器中有关仪器的名称(见5.2.1,1994年版的5.2.1)。 修改了试验器材中试片材料的名称(见5.2.2,1994年版的5.2.2)。 修改了有效磁化范围检测方法中有关直流和交流探伤仪对试片和标准试片的选择条款(见 5.5.1,1994年版的5.5.1)。 修改了有效磁化范围检测方法中在试片上浇洒磁悬液和开启励磁开关的先后顺序(见5.5.2, 1994年版的5.5.2)。 修改了有关“温度试验”的条标题名称(见5.11,1994年版的5.11)。 删除了温度试验方法中必要时采取的措施(见1994年版的5.12.1)。 增加了“表4探伤仪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见6.2.2)。 合并了第7章和第8章,标题改为:7标志、包装、运输及存(见第7章,1994年版的第7章和第8章)。 增加了探伤仪铭牌中的内容(见7.1.1)。 增加了随行文件中的内容(见7.2.2)。
-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东电检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射阳盛捷达探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华测
检测技术股份公司、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宁鲁科检测器材有限公司、辽宁仪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奇夫、李纯健、孙华山、刘智力、崔儒静、李洪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4111994。
IⅡI JB/T741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电磁轭磁粉探伤仪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磁轭磁粉探伤仪(以下简称探伤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直流电磁轭式磁粉探伤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611-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2604.5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 GB/T23907—2009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JB/T6147-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JB/T6063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材料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磁轭electricitymagneticyoke 轭状的电磁铁。通常是由V字形或Ⅱ字形的实体或叠层的软磁性材料周围绕以电流线圈组成。
3.2
有效磁化范围 effectivemagnetizationscope 满足探伤灵敏度要求的最大磁化面积。
3.3
提升力liftingpower 电磁轭探伤仪的磁轭磁极端面与探伤面之间产生的能提起规定质量的吸引力。
3.4
重复使用率 repeatutiliztion 磁化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磁化时间和间歇时间)的比例。
4技术要求 4.1在下列条件下探伤仪应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为-10℃40℃; b)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0%; c)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应在额定电源电压的土10%以内; d)电源频率波动范围应在额定电源频率的土1%以内; e)周围环境不得有大量尘埃,易燃或腐蚀性气体。 JB/T7411—2012
4.2探伤仪的输出电压误差的最大允许值为其额定值的土5%。 4.3探伤仪的输出电流误差的最大允许值为其额定值的土5%。 4.4探伤仪的输出频率误差的最大允许值为其额定值的土10%。 4.5探伤仪的有效磁化范围应不小于长为磁极间距与磁极边长之差、宽为1/4磁极间距的长方形面积,如图1所示。
1-1,
磁极
磁轭中心线
长方形中心线
一磁极间距; I,- 一磁极边长。
图1有效磁化范围
4.6交流探伤仪的提升力应不小于44N(被提物的质量约为4.5kg),直流探伤仪的提升力应不小于 177N(被提物的质量约为18.1kg)。 4.7探伤仪的磁化时间不低于5s,重复使用率应不小于10%。 4.8带有活动关节磁极的探伤仪,在松开紧固件后,其活动关节应转动灵活自如。 4.9探伤仪整机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Q。 4.10探伤仪的电源进线与外壳、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应能承受表1规定的试验电压,历时1min而无飞弧和击穿现象。
表1 试验电压
回路电压V
试验电压kv
220 380
1.5 2
4.11探伤仪的基本要求和外观质量等应符合GB/T2611一2007中3.3和第10章的规定。 4.12探伤仪按重复使用率连续工作2h时:
a)手柄最高温度应不超过45℃,磁轭表面温度应不超过80℃; b)变压器和磁极线圈温度应不超过105℃。
4.13 3按表2规定的参数进行耐温、耐湿试验后,探伤仪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表2耐温、耐湿试验参数
工作范围
极限条件温 度
温 度
湿 度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持续时间 相对湿度 持续时间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持续时间 恢复时间 ℃
℃ 40
h 4
% 80(40℃) 24
h
℃ -15
℃ 50
h 4
h 4
-10
2 JB/T7411—2012
f)试块3:面积为300mm×100mm,质量为4.5kg的Q235A钢板; g)试块4:面积为300mm×100mm,质量为18.1kg的Q235A钢板,
5.3额定电压误差、额定电流误差 5.3.1测试仪器包括:
一调压变压器:交流、直流电压表;一交流、直流电流表。
5.3.2调压变压器接于电源和探伤仪之间,在探伤仪输出端并接电压表,串接电流表。 5.3.3接通仪器电源,根据探伤仪的额定电源电压值,分别将调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至最大允许误差的最低端和最高端。开启探伤仪励磁开关,分别测量输出电压U、输出电流I。 5.3.4·设探伤仪的额定输出电压和额定输出电流分别为U、I。由公式(1)和公式(2)分别算出相对误差应符合4.2、4.3的要求:
UU
(1)
AU:
100%
U
式中: AU-.额定工作电压误差; U一额定工作电压,单位为伏(V); U实测T作电压,单位为伏(V)。
I-I
AI
(2)
×100%
式中: △I额定工作电流误差;
额定工作电流,单位为安(A)
Ia-实测工作电流,单位为安(A)。 5.4额定频率误差、输出电压波形
.5:4.1..测试仪器包括:
" -
频率计;示波器。
4,:, 34
5.4.2用频率计测试探伤仪工作频率,然后,用实测工作频率和额定工作频率计算相对误差。 5.4.3使用示波器,观察交流探伤仪或直流探伤仪输出电压波形方法如下:将探伤仪输出接示波器的垂直输入端。观察交流探伤仪输出电压波形应为正弦波。观察直流探伤仪输出电压波形应为非滤波的全波整流波形或半波整流波形。 5.5有效磁化范围 5.5.1直流探伤仪用试块1,A1-15/100标准试块;交流探伤仪用试块2,A1-30/100标准试块。在试块上画一个图1所示的长方形,在所画的长方形中心和任意2个对角处各贴上一片标准试片(标准试块上的人工刻槽面紧靠在试块平面上),并将标准试片倾斜15°。 5.5.2将探伤仪磁轭置于此试块上,使磁轭中心线与所画长方形中心线重合(见图1),接通探伤仪电源,在标准试片上浇洒磁悬液,之后开启励磁开关,当磁悬液从标准试片上自然消下后,标准试片应能清晰显示直线形磁痕。 5.6提升力
将探伤仪磁轭放在试块3(或试块4)上,接通探伤仪电源,开启励磁开关,则磁轭应提起此试块并保持3s~5s。 5.7活动关节磁极灵活性
松开活动关节紧固件,用手转动探伤仪活动关节,应灵活自如。
4 JB/T7411—2012
5.8绝缘电阻
探伤仪处在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位置,用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电源进线与机壳间绝缘电阻,应符合4.9的要求。 5.9耐压试验 5.9.1探伤仪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位置,在电源进线与机壳之间,一次侧与二次侧间施加表1规定的试验电压进行试验。 5.9.2耐电压测试仪产生的试验电压应为正弦波形,其失真系数不超过5%,频率为(50士2.5)Hz 最大输出电流应小于5mA。 5.9.3当探伤仪试验电压回路中有不能承受试验电压的元件时,应先行拆除后再施加试验电压。 5.10其他要求
用目测法检查。 5.11温度试验
将探伤仪按重复使用率连续工作2h后,用点温计测量手柄、磁轭表面、变压器和磁极线圈温度应不超过4.12的要求。 5.12耐温、耐湿性能试验 5.12.1进行温度试验时,高、低温试验箱内的温度应保持恒定均匀,温差不超过土2℃,容积至少应为受试探伤仪的3倍。 5.12.2工作范围上限温度试验:将探伤仪放入高温箱内,使其处于断电状态,箱内温度升至表2规定值,经规定的保温时间后,进行性能检查。 5.12.3极限条件上限温度试验:使探伤仪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箱内温度升至表2规定值,经规定的保温时间后,探伤仪由箱内取出,在工作范围条件下恢复4h后,进行性能检查。 5.12.4工作范围下限温度试验:将断电状态探伤仪放入低温箱内,箱内温度降至表2规定值,经规定的保温时间后进行性能检查。 5.12.5极限条件下限温度试验:探伤仪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箱内温度降至表2规定值,经规定的保温时间后,箱内温度以0.5℃/min~1℃/min的速度上升至工作范围下限温度值,取出探伤仪,在工作范围条件下恢复4h后,进行性能检查(在做低温试验后,如探伤仪有凝水现象,则应适当延长预热时间,或者采用风扇等其他方法迅速地去潮后,再进行性能检查)。 5.12.6潮湿箱中空气应能均匀循环,容积至少为探伤仪的3倍,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箱内的温度变化在土2℃以内,湿度变化在土3%以内,并防止凝水落到探伤仪上。 5:12.7探伤仪如有对湿度影响特别敏感的元件,允许取出或采用其他措施代替。 5.12.8工作范围的潮湿试验:探伤仪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放入高温箱内,先将温度升至表2规定值,保温1h,然后开始输入水汽,并在1h内使箱内湿度达到表2规定值,经规定的持续时间后进行性能检查。 5.13碰撞和跌落试验
按表3的规定对探伤仪进行碰撞和跌落的试验。 5.14检查项目
在5.12和5.13的环境试验后的性能检查项目,至少对探伤仪的外观质量、绝缘电阻和耐压等项进行检查。其他性能,必要时由质量检验部门按需要进行抽测。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每台探伤仪须经制造厂质量部门,按本标准出厂检验项目的要求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的主要项目的实测数据应记入随行文件中。
5
上一章:GB 28241-2012 液压机 安全技术要求 下一章:JB/T 6309.1-2013 热室压铸机 第1部分:基本参数

相关文章

JB/T 14223-2021 无损检测仪器充电式交流磁轭探伤仪 JB/T 8290-2011 无损检测仪器 磁粉探伤机 JB/T 11278-2012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 通用技术条件 JB/T 622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电气通用技术条件 JB/T 13936-2020 无损检测仪器 磁粉检测用磁化设备技术要求 JB/T 12727.4-2016 无损检测仪器试样第4部分∶磁粉检测用试样 JB/T 12727.4-2016 无损检测仪器 试样 第4部分:磁粉检测用试样 JB/T 6220-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射线探伤用密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