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4223-2021 无损检测仪器充电式交流磁轭探伤仪

JB/T 14223-2021 无损检测仪器充电式交流磁轭探伤仪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16:57:40



推荐标签: 仪器 jb 无损检测 交流 充电式 探伤仪 14223

内容简介

JB/T 14223-2021 无损检测仪器充电式交流磁轭探伤仪 ICS 19.100 N 7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223—2021
无损检测仪器 充电式交流磁轭探伤仪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Rechargeable AC yoke flaw detector
2022-04-01实施
2021-12-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4223—202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环境与工作条件 4.2基本要求.

n
4.3 电源系统.. 4.4 磁化系统... 4.5环境适应性. 4.6外壳防护等级. 5试验方法 5.1试验用主要仪器和器材 5.2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6.3 验收准则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文件 7.1 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和贮存 7.4 质量证明文件.
图1 有效磁化范围,图2 传感器与磁场方向垂直图3 磁场波形示意.. 图4 表面切向磁场强度测量,图5 单一方向磁化有效磁化范围试验图6 垂直磁化有效磁化范围试验
4
.4
表1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 JB/T14223—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昌探伤器材有限公司、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辽宁仪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贵州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优尔特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艾默生过程管理(天津)阀门有限公司、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磁通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安徽华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北京国电电科院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创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斌、唐经源、陈翠丽、李绪丰、潘强华、邹国伟、王琳、侯志强、夏海涛、 毕波、蔡耀辉、孙忠波、刘军、曾德武、李增润、陈乐、刘彬、肖忠来、王、葛林涛、李博、朱从斌。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ⅡI JB/T14223—2021
无损检测仪器充电式交流磁轭探伤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充电式交流磁轭探伤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电池组供电的充电式交流磁轭探伤仪(以下简称探伤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11一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2604.5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 GB/T23907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JB/T6063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材料 JB/T6147一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磁极间距 magneticpolespacing 探伤仪两磁轭内侧边缘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应可根据检测需要进行调节。
3.2
有效磁化范围effectivemagnetizationscope 使用标准试片进行评价,用于确定探伤仪磁化性能的特定矩形区域。
3.3
暂载率dutycyclerate 磁化时间占全周期工作时间(磁化持续时间与休息时间之和)的比例。
4技术要求
4.1环境与工作条件
探伤仪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温度范围为0℃~40℃; b)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 c)电池组电量大于10%额定容量。 JB/T14223—2021
4.2基本要求
探伤仪的基本要求和外观质量应符合GB/T2611一2007中3.3和第10章的规定。 4.3电源系统
探伤仪电源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a)电源系统主要由电池组和DC/AC转换电路集成,如果采用分体式电源系统,输出接口应使用配
套电缆线与磁化装置进行连接; b)电池组电压不大于36V,在室温条件下,暂载率为100%时工作时间应不少于60min; c)电池组应具有过电压、欠电压、过电流、短路等保护功能; d)电源系统充电接口应唯一性设计,并使用专用配套充电器; e)电源系统应具有电量显示功能; f)电源系统接通后,静置(无任何操作)条件下,应具有自动切断整机电源的功能; g)电池组在电量不低于10%额定容量时,输出磁场波形应保持基本不变,在电量低于10%额定容
量时探伤仪应能自动关机:注:波形变化的量化指标由合同双方商定。 h)输出频率与额定值偏差应不超过士5%。
4.4磁化系统 4.4.1磁极间距宜不小于75mm,最大允许磁极间距宜不大于200mm。 4.4.2磁轭中心连线上中心位置处的试块表面切向磁场强度Hm由合同双方商定。 4.4.3探伤仪的有效磁化范围:其长度为磁极间距S,其宽度应不小于两磁轭中心连线两侧各1/4磁极间距,如图1所示。
,有效磁化范围磁轭

图1有效磁化范围
4.4.4在标称最大磁极间距时,探伤仪提升力应不小于45N。 4.4.5探伤仪应能连续磁化,工件磁化状态下暂载率应能达到100%。 4.4.6探伤仪连续工作时,手柄最高温度应不超过45℃。 4.5环境适应性
按5.2.6进行温度试验、湿度试验、振动试验、跌落试验和包装运输试验,试验后的探伤仪应按照表1进行所有的项目试验且满足要求。 4.6外壳防护等级
对磁化系统外壳有特殊防护要求时,经合同双方商定,磁化系统应进行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2 JB/T14223—2021
5试验方法
5.1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器材 5.1.1仪器
试验使用的主要仪器包括:
温度计;高、低温试验箱:一振动台;数字示波器:带模拟输出的霍尔效应磁强计。
5.1.2器材
试验使用的主要器材应包括: a)符合JB/T6063要求的磁粉。 b)满足下列要求的磁悬液:
1)以水或煤油为载液。 注:以水为载液时,磁悬液内可放入适量的分散剂和消泡剂。
2)非荧光磁悬液的配制浓度应不小于2g/L,沉淀浓度宜在12mL/L~24mL/L范围内:荧光磁
悬液的配制浓度应不小于0.5g/L,沉淀浓度宜在1mL/L~5mL/L范围内。
c)符合GB/T23907的A1-15/100标准试片。 d)两种试块:
1)试块1:尺寸为500mm×250mm×10mm的20号优质碳素结构钢; 2)试块2:面积为300mm×100mm、质量为4.5kg的20号优质碳素结构钢。
5.2试验方法 5.2.1输出磁场波形和频率偏差试验
磁强计设置为AC模式,打开模拟输出功能,与示波器连接,磁强计探头端部的传感器放置于磁轭中心连线上的中心位置处并与磁场方向垂直,如图2所示。
磁场方向
图2传感器与磁场方向垂直
示波器上应能读取图3所示的磁场正弦波(虚线)、锯齿波(实线)或其他周期性的波形。
U
图3 磁场波形示意 JB/T14223—2021
相邻两条上升曲线与时间坐标轴相交的两点A、B间的时间差即为周期T,频率偏差Af按公式(1)计算。
--1/l 100%
(1)
f
式中: Af——频率偏差; f一额定频率,单位为赫(Hz); T——周期,单位为秒(s)。
5.2.2表面切向磁场强度测量
将磁极间距调整到最大标称值,并将磁轭放在试块1上,通过磁强计测量磁轭中心连线上中心位置处的试块表面最大切向磁场强度H来确定磁化状况,如图4所示。
500 mm
MP
磁轭
磁轭
wu 0
说明: MP- 表面切向磁场强度测量点; S—磁极间距。 注1:实际检测时,对于正弦波磁场,磁轭中心连线上中心位置处工件表面的切向磁场强度(有效值)通常要求不
低于2400A/m;对于锯齿波磁场,适当提高峰值和降低频率,工件表面切向磁场强度的要求可显著降低,可由合同双方进行试验确定,
注2:可通过调节磁极间距或磁极长度来实现工件表面切向磁场强度的调整。
图4表面切向磁场强度测量
5.2.3有效磁化范围试验 5.2.3.1单一方向磁化
在试块1上固定磁轭的位置,按4.4.3画出矩形有效磁化范围,按图5所示放置A1-15/100标准试片,试片人工刻槽面向下并紧贴试块表面,必要时使用胶带粘贴。
500 mm
国画磁轭
磁轭
昌 0
呼啤
10
25mm
注:磁极间距较小时,2、4、8和10位置处的标准试片可不考虑放置。
图5单一方向磁化有效磁化范围试验
4 JB/T14223—2021
启动探伤仪工作开关,在标准试片上施加磁悬液,磁悬液施加完毕后再停止磁化,确保每个试片的磁化时间均不少于3s,标准试片应能清晰显示直线形磁痕。
注:磁化前可预先施加磁悬液对试片进行润湿。 5.2.3.2垂直磁化
垂直放置磁轭,沿5.2.3.1矩形中心按4.4.3画出与其垂直的矩形有效磁化范围,这两个相互垂直的矩形有共同的中心和四个交点。分别在中心和四个交点按图6所示放置A1-15/100标准试片,试片人工刻槽面向下并紧贴试块表面,必要时使用胶带粘贴。
500 mm


ww 0
磁轭
图6垂直磁化有效磁化范围试验
启动探伤仪工作开关,在标准试片上施加磁悬液,进行相互垂直两个方向的磁化,磁化时间分别不少于3s,磁悬液施加完毕后停止磁化,标准试片应能清晰显示十字和圆形磁痕。 5.2.4提升力试验
将磁极间距调整到最大标称值,并将磁轭放在试块2上,启动探伤仪工作开关,应可提起试块2 并保持至少5s。 5.2.5暂载率和温度试验
在试块1上固定磁轭的位置,电池组为100%额定容量,工作开关接通,探伤仪保持连续工作,直到电池组电量小于10%额定容量时自动关机,手柄温度应符合4.4.6的要求,此时暂载率即为100%。 5.2.6环境适应性试验 5.2.6.1温度试验
温度试验按GB/T6587一2012的5.9.1中第ⅡI组的规定。 注:工作条件超出0℃~40℃时的温度试验,可由合同双方商定。
5.2.6.2湿度试验
湿度试验按GB/T6587—2012的5.9.2中第II组的规定。 注:空气相对湿度超出90%时的湿度试验,可由合同双方商定。
5.2.6.3振动试验
振动试验按GB/T6587一2012的5.9.3中第ⅡI组的规定。 ICS 19.100 N 7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223—2021
无损检测仪器 充电式交流磁轭探伤仪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Rechargeable AC yoke flaw detector
2022-04-01实施
2021-12-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4223—202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环境与工作条件 4.2基本要求.

n
4.3 电源系统.. 4.4 磁化系统... 4.5环境适应性. 4.6外壳防护等级. 5试验方法 5.1试验用主要仪器和器材 5.2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6.3 验收准则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文件 7.1 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和贮存 7.4 质量证明文件.
图1 有效磁化范围,图2 传感器与磁场方向垂直图3 磁场波形示意.. 图4 表面切向磁场强度测量,图5 单一方向磁化有效磁化范围试验图6 垂直磁化有效磁化范围试验
4
.4
表1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 JB/T14223—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昌探伤器材有限公司、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辽宁仪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贵州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优尔特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艾默生过程管理(天津)阀门有限公司、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磁通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安徽华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北京国电电科院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创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斌、唐经源、陈翠丽、李绪丰、潘强华、邹国伟、王琳、侯志强、夏海涛、 毕波、蔡耀辉、孙忠波、刘军、曾德武、李增润、陈乐、刘彬、肖忠来、王、葛林涛、李博、朱从斌。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ⅡI JB/T14223—2021
无损检测仪器充电式交流磁轭探伤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充电式交流磁轭探伤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电池组供电的充电式交流磁轭探伤仪(以下简称探伤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11一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2604.5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 GB/T23907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JB/T6063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材料 JB/T6147一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磁极间距 magneticpolespacing 探伤仪两磁轭内侧边缘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应可根据检测需要进行调节。
3.2
有效磁化范围effectivemagnetizationscope 使用标准试片进行评价,用于确定探伤仪磁化性能的特定矩形区域。
3.3
暂载率dutycyclerate 磁化时间占全周期工作时间(磁化持续时间与休息时间之和)的比例。
4技术要求
4.1环境与工作条件
探伤仪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温度范围为0℃~40℃; b)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 c)电池组电量大于10%额定容量。 JB/T14223—2021
4.2基本要求
探伤仪的基本要求和外观质量应符合GB/T2611一2007中3.3和第10章的规定。 4.3电源系统
探伤仪电源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a)电源系统主要由电池组和DC/AC转换电路集成,如果采用分体式电源系统,输出接口应使用配
套电缆线与磁化装置进行连接; b)电池组电压不大于36V,在室温条件下,暂载率为100%时工作时间应不少于60min; c)电池组应具有过电压、欠电压、过电流、短路等保护功能; d)电源系统充电接口应唯一性设计,并使用专用配套充电器; e)电源系统应具有电量显示功能; f)电源系统接通后,静置(无任何操作)条件下,应具有自动切断整机电源的功能; g)电池组在电量不低于10%额定容量时,输出磁场波形应保持基本不变,在电量低于10%额定容
量时探伤仪应能自动关机:注:波形变化的量化指标由合同双方商定。 h)输出频率与额定值偏差应不超过士5%。
4.4磁化系统 4.4.1磁极间距宜不小于75mm,最大允许磁极间距宜不大于200mm。 4.4.2磁轭中心连线上中心位置处的试块表面切向磁场强度Hm由合同双方商定。 4.4.3探伤仪的有效磁化范围:其长度为磁极间距S,其宽度应不小于两磁轭中心连线两侧各1/4磁极间距,如图1所示。
,有效磁化范围磁轭

图1有效磁化范围
4.4.4在标称最大磁极间距时,探伤仪提升力应不小于45N。 4.4.5探伤仪应能连续磁化,工件磁化状态下暂载率应能达到100%。 4.4.6探伤仪连续工作时,手柄最高温度应不超过45℃。 4.5环境适应性
按5.2.6进行温度试验、湿度试验、振动试验、跌落试验和包装运输试验,试验后的探伤仪应按照表1进行所有的项目试验且满足要求。 4.6外壳防护等级
对磁化系统外壳有特殊防护要求时,经合同双方商定,磁化系统应进行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2 JB/T14223—2021
5试验方法
5.1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器材 5.1.1仪器
试验使用的主要仪器包括:
温度计;高、低温试验箱:一振动台;数字示波器:带模拟输出的霍尔效应磁强计。
5.1.2器材
试验使用的主要器材应包括: a)符合JB/T6063要求的磁粉。 b)满足下列要求的磁悬液:
1)以水或煤油为载液。 注:以水为载液时,磁悬液内可放入适量的分散剂和消泡剂。
2)非荧光磁悬液的配制浓度应不小于2g/L,沉淀浓度宜在12mL/L~24mL/L范围内:荧光磁
悬液的配制浓度应不小于0.5g/L,沉淀浓度宜在1mL/L~5mL/L范围内。
c)符合GB/T23907的A1-15/100标准试片。 d)两种试块:
1)试块1:尺寸为500mm×250mm×10mm的20号优质碳素结构钢; 2)试块2:面积为300mm×100mm、质量为4.5kg的20号优质碳素结构钢。
5.2试验方法 5.2.1输出磁场波形和频率偏差试验
磁强计设置为AC模式,打开模拟输出功能,与示波器连接,磁强计探头端部的传感器放置于磁轭中心连线上的中心位置处并与磁场方向垂直,如图2所示。
磁场方向
图2传感器与磁场方向垂直
示波器上应能读取图3所示的磁场正弦波(虚线)、锯齿波(实线)或其他周期性的波形。
U
图3 磁场波形示意 JB/T14223—2021
相邻两条上升曲线与时间坐标轴相交的两点A、B间的时间差即为周期T,频率偏差Af按公式(1)计算。
--1/l 100%
(1)
f
式中: Af——频率偏差; f一额定频率,单位为赫(Hz); T——周期,单位为秒(s)。
5.2.2表面切向磁场强度测量
将磁极间距调整到最大标称值,并将磁轭放在试块1上,通过磁强计测量磁轭中心连线上中心位置处的试块表面最大切向磁场强度H来确定磁化状况,如图4所示。
500 mm
MP
磁轭
磁轭
wu 0
说明: MP- 表面切向磁场强度测量点; S—磁极间距。 注1:实际检测时,对于正弦波磁场,磁轭中心连线上中心位置处工件表面的切向磁场强度(有效值)通常要求不
低于2400A/m;对于锯齿波磁场,适当提高峰值和降低频率,工件表面切向磁场强度的要求可显著降低,可由合同双方进行试验确定,
注2:可通过调节磁极间距或磁极长度来实现工件表面切向磁场强度的调整。
图4表面切向磁场强度测量
5.2.3有效磁化范围试验 5.2.3.1单一方向磁化
在试块1上固定磁轭的位置,按4.4.3画出矩形有效磁化范围,按图5所示放置A1-15/100标准试片,试片人工刻槽面向下并紧贴试块表面,必要时使用胶带粘贴。
500 mm
国画磁轭
磁轭
昌 0
呼啤
10
25mm
注:磁极间距较小时,2、4、8和10位置处的标准试片可不考虑放置。
图5单一方向磁化有效磁化范围试验
4 JB/T14223—2021
启动探伤仪工作开关,在标准试片上施加磁悬液,磁悬液施加完毕后再停止磁化,确保每个试片的磁化时间均不少于3s,标准试片应能清晰显示直线形磁痕。
注:磁化前可预先施加磁悬液对试片进行润湿。 5.2.3.2垂直磁化
垂直放置磁轭,沿5.2.3.1矩形中心按4.4.3画出与其垂直的矩形有效磁化范围,这两个相互垂直的矩形有共同的中心和四个交点。分别在中心和四个交点按图6所示放置A1-15/100标准试片,试片人工刻槽面向下并紧贴试块表面,必要时使用胶带粘贴。
500 mm


ww 0
磁轭
图6垂直磁化有效磁化范围试验
启动探伤仪工作开关,在标准试片上施加磁悬液,进行相互垂直两个方向的磁化,磁化时间分别不少于3s,磁悬液施加完毕后停止磁化,标准试片应能清晰显示十字和圆形磁痕。 5.2.4提升力试验
将磁极间距调整到最大标称值,并将磁轭放在试块2上,启动探伤仪工作开关,应可提起试块2 并保持至少5s。 5.2.5暂载率和温度试验
在试块1上固定磁轭的位置,电池组为100%额定容量,工作开关接通,探伤仪保持连续工作,直到电池组电量小于10%额定容量时自动关机,手柄温度应符合4.4.6的要求,此时暂载率即为100%。 5.2.6环境适应性试验 5.2.6.1温度试验
温度试验按GB/T6587一2012的5.9.1中第ⅡI组的规定。 注:工作条件超出0℃~40℃时的温度试验,可由合同双方商定。
5.2.6.2湿度试验
湿度试验按GB/T6587—2012的5.9.2中第II组的规定。 注:空气相对湿度超出90%时的湿度试验,可由合同双方商定。
5.2.6.3振动试验
振动试验按GB/T6587一2012的5.9.3中第ⅡI组的规定。
上一章:GB/T 41856.1-2022 无损检测 工业内窥镜目视检测 第1部分:方法 下一章:GB/Z 41476.3-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3部分:450kV以下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的计算公式和图表

相关文章

JB/T 741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电磁轭磁粉探伤仪技术条件 JB/T 8290-2011 无损检测仪器 磁粉探伤机 JB/T 6220-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射线探伤用密度计 JB/T 11234-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 JB/T 7808-2010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主参数系列 JB/T 11608-2013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探伤装置 JB/T 11278-2012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 通用技术条件 JB/T 622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电气通用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