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1197-2014 无机化工产品杂质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GB/T 31197-2014 无机化工产品杂质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5 15:54:43



相关搜索: 离子 色谱 产品 测定 杂质 无机化工 阴离子 产品 阴离子 杂质 31197

内容简介

GB/T 31197-2014 无机化工产品杂质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ICS 71.060.01 G 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197—2014
无机化工产品 杂质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Inorganic chemicals for industrial use-Determination of impurity anions-
Ionchromatographymethod
2015-05-01实施
2014-09-0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O GB/T 3119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烟台市金河保险粉厂有限公司、青岛检验检疫技术
发展中心、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衢州氟硅技术研究院、青岛普仁仪器有限公司、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江西核工业兴中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无机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凤鑫、王国清、王骏、崔鹤、谢友才、张庆华、侯倩慧、张锦梅、叶明立、赵祖亮、 胡昌文。
- GB/T31197—2014
规定制备。 5.1.2本标准所用杂质标准溶液、淋洗液、再生液及衍生化试剂均用优级纯试剂配制。处理样品所用到的试剂应为优级纯。 5.1.3杂质标准溶液应储存于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PTFE)材质的容器中。 5.1.4杂质标准溶液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期一般为2个月,当出现浑浊、沉淀或颜色有变化时应重新制备。 5.1.5氰根离子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离子标准溶液、碳酸盐离子标准溶液和亚氟酸盐离子标准溶液应现用现配。 5.1.6稀释的杂质标准溶液应现用现配 5.1.7 混合稀释标准溶液应现用现配,制备时应注意不要将混合后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溶液相互混合。 5.2水
符合电导率(25℃)不大于0.0055mS/m相当于电阻率18.2Mcm)的去离子水。 5.3 杂质标准溶液
杂质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测定方法见附录A
6仪器
离子色谱仪各部分结构离子色谱仪通常包括输液系统 样系统、分离系统、抑制或衍生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及控制
6.1
系统、废液收集槽,还可以包括梯度淋洗装置,气泡消除器(如真空脱气装置)等附属装置。 标准离子色谱仪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输液系统
进样系统
分系统
检测系统
抑制或衍生系统
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
废液收集植
离子色谱仪结构示意图
6.2 各部分的构成 6.2.1 输液系统 6.2.1.1 储液罐
储液罐用于储存足够数量的淋洗液,应具备下面的性能要求: a) 应具有足够的容量; b) 材质应具有一定的耐压防爆能力; c) 应耐淋洗液腐蚀并不污染淋洗液,一般可采用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 d) 结构便于脱气。
6.2.1.2 脱气装置
溶解于淋洗液中的空气能影响离子色谱系统的操作性能,在泵中产生气泡使系统的压力和流速不
2 GB/T31197—2014
稳,增加检测器的噪音,降低响应信号,影响定量结果的准确性,淋洗液在使用前应尽量除去溶解的气体。常用的脱气方法参见附录B。 6.2.1.3输液泵 6.2.1.3.1 恒流泵
离子色谱仪的恒流泵将淋洗液均匀地、无脉冲地送到分离系统。恒流泵应具备下面的性能要求: a) 流速均匀且精度高; b) 具有足够的输液压力; c) 脉动流速小; d) 可调节流量; e) 接触液体的连接部件应耐淋洗液腐蚀并不污染淋洗液; f) 易于更换淋洗液; g) 根据情况可具有梯度淋洗功能。
6.2.1.3.2 梯度泵
采用淋洗液在洗脱过程中连续或间断改变组成的方式进行梯度淋洗,可以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提高柱效,缩短分析时间。
根据溶液混合的方式,梯度淋洗可以分为高压梯度淋洗和低压梯度淋洗,其工作原理如下: a) 高压梯度淋洗:通过梯度程序分别控制两台高压泵,将两种淋洗液按比例输送至混合器,在高
压状态下进行混合,最后将混合液送入分离系统 b) 低压梯度淋洗:一台高压泵通过泵前的四元比例电磁阀控制梯度所需的流量,各路流量的控制
是通过控制器程序直接控制电磁阀的开关频率,达到需要的梯度曲线
6.2.2进样系统
进样器应具有良好的再现性,离子色谱仪进样方式分为以下2种: a)3 手动进样:采用六通阀进样,样品首先以低压状态充满定量管,当阀沿顺时针方向旋至另一位
置时,即将贮存于定量管中固定体积的样品送入分离系统。六通阀进样器的工作原理见附录C。
b) 自动进样:为了将多个测定试样溶液依次自动注人,可以使用自动进样系统。操作者将试样溶
液按顺序装入贮样机(或样品盘)中,在色谱工作站控制下,自动进行取样、进样、清洗等一系列操作。
6.2.3分离系统 6.2.3.1管柱部分
分离系统包括保护柱和分离柱,应具有符合分析要求的性能。保护柱置于分离柱之前,防止样品中的污染物直接进人分离柱。将符合6.4.2规定的填充剂装填于分离柱中,用于分离各种杂质阴离子。
注:根据使用的要求考虑是否设置保护柱。
6.2.3.2管柱槽部分
管柱槽具有可容纳管柱的容积,并具有温度控制设备,可保持任意一定的温度。 6.2.4抑制或衍生系统
抑制器和衍生化装置是为了提高待测离子检测的灵敏度或选择性,应设置于检测器之前。
3 GB/T31197—2014
抑制器一般设置在分离柱和检测器之间,使用抑制器可以降低淋洗液的背景电导,增加被测离子的电导值,改善信噪比,消除反离子峰对弱保留离子的影响。抑制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参见附录D。
衍生化装置一般设置在分离柱和检测器之间,在分离柱流出液中混合衍生化试剂,进人柱后反应器
进行充分反应,生成带有吸光基团的衍生物后进人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注:如果不妨碍分析要求,可以不设置抑制器和衍生化装置。 6.2.5检测系统
离子色谱常用的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安培检测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等,检测器由不被淋洗液和试样溶液腐蚀的材质构成。检测器应具备较高的灵敏度、较宽的定量检测限范围、较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杂质阴离子测定中常用检测器的检测原理及应用范围参见附录E。 6.2.6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 6.2.6.1 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记录或显示色谱图、保留时间、峰面积、峰高、对称因子、分离度等色谱参数。 6.2.6.2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 充由色谱工作站来实现,色谱工作站 一般应包数据处理和仪器控制两方面功能。 6.3 淋洗液 6.3.1 淋洗液基本要求
选择淋洗液的基本要求如 下 a)对填充剂应为惰性; b) 适合于待测高子的分 离 c) 适合于检测器检测 d) 使用抑制器时,可以充分满足其性能要求; e) 不含待测离子成分, f) 可保持长时间的化学稳定
6.3.2 淋洗液的制备
淋洗液制备后应进行脱气,或使用预先脱气的水进行制备。为了避免细菌或藻类的繁殖,淋洗液应储存于阴凉处,并应每2天~3天进行更换。常用淋洗液参见附录F。 6.4 分离柱及填充剂 6.4.1 分离柱
分离柱通常为内径0.2mm9mm、长度10mm~250mm的管柱,由情性合成树脂或不锈钢等金属材质制成,内部装填填充剂。 6.4.2填充剂
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分离柱填充剂,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剂示例见表1所示。
4 GB/T 31197—2014
7.3.1.3盛装试样溶液的容器(玻璃瓶或聚乙烯塑料瓶)应预先用10%的硝酸充分浸泡,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 7.3.1.4用于测定的试样溶液应可溶解于淋洗液,并不与淋洗液发生化学反应。 7.3.1.5可将试样溶液进行稀释和浓缩,使待测各种离子成分达到分析所要求的适当浓度。 7.3.1.6对未知样品最好先稀释100倍后进样,之后根据所得结果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稀释剂可以选用水或淋洗液。 7.3.1.7可在试样溶液中添加标准溶液作为认定准确度的测定方法。添加时应预先确认不会因添加成分而使试样溶液生成沉淀物,或产生形成其他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7.3.2 2分析条件的设定
根据其他产品标准或分析方法标准的条件,在测定时对下列项目做出适当的选择和调节: a) 淋洗液的种类及流量(梯度淋洗法应明确淋洗液的初期组成、组成变化率、最终组成等); b) 试样注入量; c) 管柱温度; d) 管柱种类; e) 抑制器的设定; f) 检测器的灵敏度; g) 数据处理的设定。 离子色谱法测定条件实例参见附录H。
7.3.3 3系统运转时基线稳定度与噪音水平的确认
按7.3.2所列的条件设定运转系统,以确认基线的变动是否会影响测定。基线稳定度是以漂移的大小来表示的,噪音水平是以基线稳定状态来确认的,具体方法见第11章的规定。通过空白试验可确定引起误差的原因。 7.3.4 标准溶液的注入
使用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从进样系统注人稀释的标准溶液或混合稀释标准溶液。 7.3.5 测定用试样溶液的注入
使用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从进样系统注人试样溶液。 7.3.6 色谱图的记录 7.3.6.1 使用数据处理系统时应注意不要输人过大,并注意输出的饱和情况。 7.3.6.2 使用记录器时应在注人测定用试样溶液的同时记录试样注人的时间。 7.3.6.3 通过调节衰减器使待测离子成分峰不超过记录的上限,并使待测离子成分浓度的对应峰较大。 7.3.7 色谱图的处理
处理色谱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 测定日期及测定者姓名; b) 离子色谱仪的型号名称;
c) 试样的名称; 6 ICS 71.060.01 G 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197—2014
无机化工产品 杂质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Inorganic chemicals for industrial use-Determination of impurity anions-
Ionchromatographymethod
2015-05-01实施
2014-09-0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O GB/T 3119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烟台市金河保险粉厂有限公司、青岛检验检疫技术
发展中心、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衢州氟硅技术研究院、青岛普仁仪器有限公司、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江西核工业兴中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无机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凤鑫、王国清、王骏、崔鹤、谢友才、张庆华、侯倩慧、张锦梅、叶明立、赵祖亮、 胡昌文。
- GB/T31197—2014
规定制备。 5.1.2本标准所用杂质标准溶液、淋洗液、再生液及衍生化试剂均用优级纯试剂配制。处理样品所用到的试剂应为优级纯。 5.1.3杂质标准溶液应储存于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PTFE)材质的容器中。 5.1.4杂质标准溶液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期一般为2个月,当出现浑浊、沉淀或颜色有变化时应重新制备。 5.1.5氰根离子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离子标准溶液、碳酸盐离子标准溶液和亚氟酸盐离子标准溶液应现用现配。 5.1.6稀释的杂质标准溶液应现用现配 5.1.7 混合稀释标准溶液应现用现配,制备时应注意不要将混合后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溶液相互混合。 5.2水
符合电导率(25℃)不大于0.0055mS/m相当于电阻率18.2Mcm)的去离子水。 5.3 杂质标准溶液
杂质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测定方法见附录A
6仪器
离子色谱仪各部分结构离子色谱仪通常包括输液系统 样系统、分离系统、抑制或衍生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及控制
6.1
系统、废液收集槽,还可以包括梯度淋洗装置,气泡消除器(如真空脱气装置)等附属装置。 标准离子色谱仪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输液系统
进样系统
分系统
检测系统
抑制或衍生系统
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
废液收集植
离子色谱仪结构示意图
6.2 各部分的构成 6.2.1 输液系统 6.2.1.1 储液罐
储液罐用于储存足够数量的淋洗液,应具备下面的性能要求: a) 应具有足够的容量; b) 材质应具有一定的耐压防爆能力; c) 应耐淋洗液腐蚀并不污染淋洗液,一般可采用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 d) 结构便于脱气。
6.2.1.2 脱气装置
溶解于淋洗液中的空气能影响离子色谱系统的操作性能,在泵中产生气泡使系统的压力和流速不
2 GB/T31197—2014
稳,增加检测器的噪音,降低响应信号,影响定量结果的准确性,淋洗液在使用前应尽量除去溶解的气体。常用的脱气方法参见附录B。 6.2.1.3输液泵 6.2.1.3.1 恒流泵
离子色谱仪的恒流泵将淋洗液均匀地、无脉冲地送到分离系统。恒流泵应具备下面的性能要求: a) 流速均匀且精度高; b) 具有足够的输液压力; c) 脉动流速小; d) 可调节流量; e) 接触液体的连接部件应耐淋洗液腐蚀并不污染淋洗液; f) 易于更换淋洗液; g) 根据情况可具有梯度淋洗功能。
6.2.1.3.2 梯度泵
采用淋洗液在洗脱过程中连续或间断改变组成的方式进行梯度淋洗,可以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提高柱效,缩短分析时间。
根据溶液混合的方式,梯度淋洗可以分为高压梯度淋洗和低压梯度淋洗,其工作原理如下: a) 高压梯度淋洗:通过梯度程序分别控制两台高压泵,将两种淋洗液按比例输送至混合器,在高
压状态下进行混合,最后将混合液送入分离系统 b) 低压梯度淋洗:一台高压泵通过泵前的四元比例电磁阀控制梯度所需的流量,各路流量的控制
是通过控制器程序直接控制电磁阀的开关频率,达到需要的梯度曲线
6.2.2进样系统
进样器应具有良好的再现性,离子色谱仪进样方式分为以下2种: a)3 手动进样:采用六通阀进样,样品首先以低压状态充满定量管,当阀沿顺时针方向旋至另一位
置时,即将贮存于定量管中固定体积的样品送入分离系统。六通阀进样器的工作原理见附录C。
b) 自动进样:为了将多个测定试样溶液依次自动注人,可以使用自动进样系统。操作者将试样溶
液按顺序装入贮样机(或样品盘)中,在色谱工作站控制下,自动进行取样、进样、清洗等一系列操作。
6.2.3分离系统 6.2.3.1管柱部分
分离系统包括保护柱和分离柱,应具有符合分析要求的性能。保护柱置于分离柱之前,防止样品中的污染物直接进人分离柱。将符合6.4.2规定的填充剂装填于分离柱中,用于分离各种杂质阴离子。
注:根据使用的要求考虑是否设置保护柱。
6.2.3.2管柱槽部分
管柱槽具有可容纳管柱的容积,并具有温度控制设备,可保持任意一定的温度。 6.2.4抑制或衍生系统
抑制器和衍生化装置是为了提高待测离子检测的灵敏度或选择性,应设置于检测器之前。
3 GB/T31197—2014
抑制器一般设置在分离柱和检测器之间,使用抑制器可以降低淋洗液的背景电导,增加被测离子的电导值,改善信噪比,消除反离子峰对弱保留离子的影响。抑制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参见附录D。
衍生化装置一般设置在分离柱和检测器之间,在分离柱流出液中混合衍生化试剂,进人柱后反应器
进行充分反应,生成带有吸光基团的衍生物后进人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注:如果不妨碍分析要求,可以不设置抑制器和衍生化装置。 6.2.5检测系统
离子色谱常用的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安培检测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等,检测器由不被淋洗液和试样溶液腐蚀的材质构成。检测器应具备较高的灵敏度、较宽的定量检测限范围、较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杂质阴离子测定中常用检测器的检测原理及应用范围参见附录E。 6.2.6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 6.2.6.1 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记录或显示色谱图、保留时间、峰面积、峰高、对称因子、分离度等色谱参数。 6.2.6.2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 充由色谱工作站来实现,色谱工作站 一般应包数据处理和仪器控制两方面功能。 6.3 淋洗液 6.3.1 淋洗液基本要求
选择淋洗液的基本要求如 下 a)对填充剂应为惰性; b) 适合于待测高子的分 离 c) 适合于检测器检测 d) 使用抑制器时,可以充分满足其性能要求; e) 不含待测离子成分, f) 可保持长时间的化学稳定
6.3.2 淋洗液的制备
淋洗液制备后应进行脱气,或使用预先脱气的水进行制备。为了避免细菌或藻类的繁殖,淋洗液应储存于阴凉处,并应每2天~3天进行更换。常用淋洗液参见附录F。 6.4 分离柱及填充剂 6.4.1 分离柱
分离柱通常为内径0.2mm9mm、长度10mm~250mm的管柱,由情性合成树脂或不锈钢等金属材质制成,内部装填填充剂。 6.4.2填充剂
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分离柱填充剂,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剂示例见表1所示。
4 GB/T 31197—2014
7.3.1.3盛装试样溶液的容器(玻璃瓶或聚乙烯塑料瓶)应预先用10%的硝酸充分浸泡,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 7.3.1.4用于测定的试样溶液应可溶解于淋洗液,并不与淋洗液发生化学反应。 7.3.1.5可将试样溶液进行稀释和浓缩,使待测各种离子成分达到分析所要求的适当浓度。 7.3.1.6对未知样品最好先稀释100倍后进样,之后根据所得结果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稀释剂可以选用水或淋洗液。 7.3.1.7可在试样溶液中添加标准溶液作为认定准确度的测定方法。添加时应预先确认不会因添加成分而使试样溶液生成沉淀物,或产生形成其他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7.3.2 2分析条件的设定
根据其他产品标准或分析方法标准的条件,在测定时对下列项目做出适当的选择和调节: a) 淋洗液的种类及流量(梯度淋洗法应明确淋洗液的初期组成、组成变化率、最终组成等); b) 试样注入量; c) 管柱温度; d) 管柱种类; e) 抑制器的设定; f) 检测器的灵敏度; g) 数据处理的设定。 离子色谱法测定条件实例参见附录H。
7.3.3 3系统运转时基线稳定度与噪音水平的确认
按7.3.2所列的条件设定运转系统,以确认基线的变动是否会影响测定。基线稳定度是以漂移的大小来表示的,噪音水平是以基线稳定状态来确认的,具体方法见第11章的规定。通过空白试验可确定引起误差的原因。 7.3.4 标准溶液的注入
使用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从进样系统注人稀释的标准溶液或混合稀释标准溶液。 7.3.5 测定用试样溶液的注入
使用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从进样系统注人试样溶液。 7.3.6 色谱图的记录 7.3.6.1 使用数据处理系统时应注意不要输人过大,并注意输出的饱和情况。 7.3.6.2 使用记录器时应在注人测定用试样溶液的同时记录试样注人的时间。 7.3.6.3 通过调节衰减器使待测离子成分峰不超过记录的上限,并使待测离子成分浓度的对应峰较大。 7.3.7 色谱图的处理
处理色谱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 测定日期及测定者姓名; b) 离子色谱仪的型号名称;
c) 试样的名称; 6
上一章:HG/T 4207-2011 工业循环冷却水异养菌菌数测定 平皿计数法 下一章:GB/T 29341-2012 水处理剂用铝酸钙

相关文章

GB/T 35925-2018 水溶性化工品中杂质氟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 35925-2018 水溶性化工品中杂质氟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SN/T 2994-2011 有机化工产品中氟、氯和硫酸根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G/T 4199-201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氟含量测定离子色谱法 YS/T 1497-2021 铂化合物分析方法 杂质阴离子含量测定 离子色谱法 YS/T 1496-2021 钯化合物分析方法 杂质阴离子含量测定 离子色谱法 GB/T 37861-2019 电子电气产品中卤素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 37861-2019 电子电气产品中卤素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