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4372-2012 化工用复合材料管及管件

HG/T 4372-2012 化工用复合材料管及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6 18:06:47



推荐标签: hg 化工 复合材料 管件 4372

内容简介

HG/T 4372-2012 化工用复合材料管及管件 ICS71.120;83.140 G 94 备案号:37900—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72—2012
化工用复合材料管及管件
Composite pipes and fittings for chemical industry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72—2012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及定义 .. 3. 1 3. 2 原材料要求 4.1树脂 4.2增强材料 5设计及制作要求 5.1层合结构
4
5.1.1 组成 5.1.2 内表层 5.1.3 防渗透层 5.1.4 结构层… 5.1.5 外保护层 5.2管道 5.2.1 壁厚计算 5.2.2 管道最小厚度 5.3管件 5.3.1 法兰 5.3.2 弯头 5.3.3 异径管 5.3. 4 三通 5.4 管道连接 5. 4.1 管道连接方法 5.4.2 O形圈承插连接 5.4.3 套管(简)连接 5.4.4 承插胶接 5.4.5 手糊对接 5.4.6 法兰连接. 尺寸和性能要求
..
.
1
11
6
6.1尺寸 6.1.1 内径偏差· 6.1.2 长度 6.1.3 壁厚 6.1.4 椭圆度· 6.1.5 端部垂直度
11 11 11 11 11 I HG/T4372—2012
6.1.6 角度偏差: 6.1.7 法兰密封面… 6.1.8 法兰垂直度
12 12 12 12
6.2 外观 6.3 树脂含量· 6.4 巴氏硬度· 6.5 树脂不可溶分含量. 6. 6 力学性能 6.7 水压渗漏· 6.8 短时失效水压· 6. 9 尺寸 6. 9.1 内径· 6.9.2 长度· 6.9.3 壁厚· 6.9.4 椭圆度· 6.9.5 管端面垂直度 6.9.6 外观. 6.10 树脂含量 6.11 巴氏硬度 6.12 树脂不可溶分含量 6.13 力学性能 6.13.1 环向强度 6.13.2 轴向强度 6.14 水压渗漏 6.15 短时失效水压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12 1 12 12 12 12 12 12 12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5 15 16
7.1.1 检验项目 7.1.2 抽样与组批 7.1.3判定规则 7.2型式检验 7.2.1检验条件 7.2.2检验项目…. 7.2.3 抽样与组批: 7.2.4 判定规则…. 8产品标志及运输 8.1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 8.4 装卸. 8.5 贮存 8.6 出厂证明书附录A(资料性附录) 管道接头连接操作方法 I HG/T 4372—2012
16 16 16 16 16 16 17 17
A.1要求 A.2接头连接安装 A.2.1 O形圈承插连接 A.2.2 套管(筒)连接 A.2.3 承插胶接 A.2.4 手糊对接 A.2.5 法兰连接 A.2.6 其他连接方法
..
I HG/T4372—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乔光辉、程艾琳、田超凯、许华明、李娜、王志伟。
V HG/T4372—2012
化工用复合材料管及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工用复合材料管道及管件(以下简称管道及管件)的术语及定义、原材料、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标志及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为基体,低压接触成型或纤维缠绕成型的玻璃钢管道和管件。压力等级不大于2.5MPa,设计温度不大于150℃(当设计温度超过 110℃时,应适当提高设计安全系数,安全系数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或呋喃树脂制作的玻璃钢管道及管件,亦不适用于采用离心浇注成型、模塑成型或拉挤成型的玻璃钢管道及管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7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2576 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 GB/T257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GB/T3854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T5349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5351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短时水压失效压力试验方法 GB/T 8237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GB13115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 GB/T17470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 GB/T18369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18370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低压接触成型contactmolding 一种以短切毡或短切毡和方格布交替铺层的方式手糊到模具上,同时用毛刷刷上树脂,并辊压加固
的生产工艺。 3. 2
纤维缠绕成型fiberglasswinding 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或纱带根据管件的形状在模具轴或衬垫上缠绕而成的管件,增强材料可预浸
也可在缠绕时浸胶。
4原材料要求 4.1树脂 4.1.1制作管道及管件的树脂应符合GB/T8237的规定。依据使用要求经供需双方商定也可使用适合缠绕及手糊的其他树脂。输送食品及饮用水的管道及管件内衬层用树脂必须符合GB13115的有关
1 HG/T4372—2012
要求。 4.1.2 管道及管件用于贮存或输送化学介质时,应选择合适的耐化学树脂体系。 4.1.3树脂通常应不含有颜料、染料、着色剂或填料。但下述情况除外:
a)为了控制黏度而添加的不干扰制品质量视觉检验或不影响制品耐腐蚀性要求的触变剂,触变剂加人量不得超过树脂量的5%;
b)如供需双方同意,树脂中可以加入颜料,染料或着色剂;
管道及管件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时,表面会发生老化变色,树脂中可加人0.1%~0.3%的紫
外线吸收剂以提高抗紫外线辐射能力;
d)外表层喷涂胶衣或刷漆以提高表面耐老化能力。 4.1.4 制作管道和管件的树脂浇铸体需满足表1中的力学性能。
表1环境温度下树脂浇铸体力学性能
单位 MPa GPa % %
项目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
指标 ≥60 ≥2. 5 ≥3. 5 ≥2. 5
断裂伸长率(内衬层树脂)断裂伸长率(结构层树脂)
4.2增强材料 4.2.1制作管道及管件用无捻玻璃纤维纱必须符合GB/T18369的规定,短切原丝毡必须符合GB/ T17470的规定,无捻玻璃纤维布必须符合GB/T18370的规定。 4.2.2制作管道及管件用的增强材料应附有与树脂系统化学性相容的浸润剂。 4.2.3也可采用有机纤维表面毡或其他材料。 5设计及制作要求 5.1层合结构 5.1.1组成
组成管体的层合结构应由内表层、防渗透层、结构层和外保护层构成。管道内表层和防渗透层总称为内衬层,总厚度不少于1.5mm;管件内衬层总厚度应不少于2.0mm。 5.1.2内表层
内表层应为厚0.25mm0.5mm的富树脂层,树脂必须耐化学腐蚀。增强材料可以是耐化学腐蚀的玻璃纤维表面毡或有机纤维表面毡。 5.1.3防渗透层
防渗透层由耐化学腐蚀的树脂及无碱玻璃纤维喷射纱或短切原丝毡增强。 5.1.4结构层
管道结构层采用连续无捻粗纱或纱带增强,必要时可以采用单向布增强轴向强度。管件结构层采用方格布和短切毡增强。 5.1.5外保护层
在户外使用或其他暴露在紫外线条件下的管道及管件,应采取防紫外线老化措施。可在管道及管件外表面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或遮掩剂,或在外表面涂上不透明颜料糊或采用本身具有抗紫外线老化性能的树脂。
外保护层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层合结构,也可用结构层的最外层。 外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0.3mm。
2 HG/T4372—2012
5.2管道 5.2.1壁厚计算
内压下玻璃钢管道壁厚按下式计算:
≥碧×F+t:
20
式中:
管道厚度,单位为毫米(mm);
t-
p- -设计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d 管道内径,单位为毫米(mm); F一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不低于6.3; a一一内压失效环向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ti一内衬层厚度,单位为毫米(mm)。
5.2.2 管道最小厚度
纤维缠绕成型的管道最小厚度见表2。
表2不同压力等级下管道最小厚度
不同压力等级下壁厚/mm
公称直径DN
/mm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600 700 800 900 1 000
1. 6 MPa 3. 0 3. 0 3. 0 3. 0 3. 0 3. 5 3. 5 4. 0 4. 5 5. 5 6. 0 7. 0 8. 0 8. 0 8. 5 9. 0 10. 5 12. 0 13. 5 15. 0 16.5
2.5 MPa 3. 5 3. 5 3. 5 3. 5 4. 0 4. 0 4. 5 5. 5 6. 0 7. 5 8. 5 10. 0 11. 0 11. 0 12. 0 13. 5 15. 5 18. 0 20. 0 22. 5 24.5
0.6 MPa 3. 0 3. 0 3. 0 3. 0 3. 0 3. 0 3. 0 3. 0 3. 0 3. 5 3. 5 4. 0 4. 5 4. 0 4. 5 4. 5 5. 5 6. 0 7. 0 8. 0 8. 5
1. 0 MPa 3. 0 3. 0 3. 0 3. 0 3. 0 3. 0 3. 0 3. 5 3. 5 4. 0 4. 5 5. 0 5. 5 5. 5 6. 0 6. 5 7. 5 8. 5 9. 0 10. 0 11. 0
注:缠绕管道的最小总壁厚应不小于3.0mm,并且要保证管体的最小刚度,见表3。
3
上一章:DL/T 695-2014 电站钢制对焊管件 下一章:GB/T 29168.1-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道输送系统用感应加热弯管、管件和法兰 第1部分:感应加热弯管

相关文章

HG/T 4373-2012 化工用塑料衬里复合管和管件 GB/T 24672-2009 喷灌用金属薄壁管及管件 GB/T 28897-2021 流体输送用钢塑复 合管及管件 GB/T 38105-2019城镇供热 钢外护管真空复合保温预制直埋管及管件 GB/T 38105-2019 城镇供热 钢外护管真空复合保温预制直埋管及管件 GB/T 38105-2019 城镇供热钢外护管真空复合保温预制直埋管及管件 SY/T 6662.8-2016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 第8部分:陶瓷内衬管及管件 HG/T 4370-2012 化工用复合材料气体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