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6507.5-2013 水管锅炉 第5部分:制造

GB/T 16507.5-2013 水管锅炉 第5部分:制造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8 11:07:44



相关搜索: 锅炉 制造 水管 部分 16507

内容简介

GB/T 16507.5-2013 水管锅炉 第5部分:制造 ICS27.060.30 J 98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507.5—2013 部分代替GB/T16507—1996
水管锅炉第5部分:制造 Water-tube Boilers-
Part 5:Fabrication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23 GB/T16507.5—2013
目 次
125 127 127 127 128 128 129 141 144 148 154 156 158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5
标记 6 冷热加工成形 7 胀接 8 焊接 9
热处理附录A(资料性附录) 管子弯管工艺试验附录B(规范性附录) 锅炉膜式管屏焊接工艺评定附加要求附录C(规范性附录) 锅炉焊接工艺评定材料分类分组
124 GB/T16507.5—2013
前言
GB/T16507《水管锅炉》分为以下8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材料;第3部分:结构设计;第4部分: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第5部分:制造;第6部分:检验、试验和验收;第7部分:安全附件和仪表;第8部分:安装,
本部分为GB/16507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部分代替GB/T165071996支GB/T165071996相比:主要技米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基本要求”见第4章)删除了原第7章锅壳锅炉的制造部翁一细化了对弯管的考核要求,增加了管子弯管工艺试验”(见附蒙;增加了锅炉膜式管屏焊接工艺评定附加要求见附录
B
增加了“锅炉焊接工艺评定材料分类分组”(览附录C)本部分电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1C262)提出开归品。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
同、哈尔滨锅炉广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巴
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叶上云、蒋秀华、顾卫红、王冬平、周强、张旗、张瑞、陆毅、付春辛、张水星、马红、 罗飞。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507-—1996。
125 GB/T16507.5—2013
水管锅炉第5部分:制造
1范围
GB/T16507的本部分规定了水管锅炉在制造过程中的标记、冷热加工成形、胀接、焊接和热处理等的各项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GB/T16507.1范围界定的水管锅炉的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 985.2 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2652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 3101.1 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螺栓和螺母 GB/T16507.1 水管锅炉 第1部分:总则 GB/T16507.2 水管锅炉 第2部分:材料 GB/T16507.3 水管锅炉 第3部分:结构设计 GB/T 16507.4 水管锅炉 第4部分: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GB/T16507.6水管锅炉第6部分:检验、试验和验收 JB/T3223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B/T9626 锅炉锻件技术条件 NB/T 47014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 47016 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 NB/T 47018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TSGG0001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1650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冷成形coldforming 在工件材料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 在工程实践中,通常将环境温度下进行的塑性变形称为冷成形;介于冷成形和热成形之间的塑性变
形加工称为温成形(warmforming)。 3.2
热成形hotforming 在工件材料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
127 GB/T16507.5—2013
3.3
管子成形tubeforming 管子的弯管、镦厚、缩颈、扩口等加工过程。
4基本要求
4.1锅炉制造单位应具有GB/T16507.1要求的相应制造许可资格,焊接、无损检测人员应具有特种设备人员的相应资质,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和管理,起吊、运输人员也应符合岗位安全操作的资格要求。 4.2锅炉受压元件的结构应符合GB/T16507.3的规定,强度计算应符合GB/T16507.4的要求。 4.3制造工艺文件和经鉴定合格的图纸应符合本单位的生产条件。 4.4受压元件的制造应采用适宜的工艺和方法,不应产生影响安全和使用的附加应力、有害缺陷。 4.5锅炉受压元件制造中所涉及到的设备、仪器仪表应符合规定精度,并定期进行检定或校正。 4.6原材料应符合GB/T16507.2和设计图样的要求。
5标记
5.1材料标记 5.1.1应制订受压元件和主要承载构件用材料的材料标识程序。 5.1.2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用的材料(锅筒、封头、集箱类、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219mm的管子)的材料标记应能追溯到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其他受压件(公称外径小于219mm的管子)和承受载荷的非受压元件(锅筒上、集箱类产品上的支吊件)的材料标记应便于识别,以防止材料混用。 5.2材料标记移植
应在制造过程中保留材料标记。锅炉受压元件用的材料切割下料前,应当作标记移植,并且便于识别。 5.3制造过程中的标记 5.3.1产品制造过程中有临时性的标记和永久性的标记。 5.3.2焊工标记和无损检测标记应作为永久性的标记保留,生产过程中标记被覆盖或因加工而丢失标记时应作标记移植。 5.4标记方法 5.4.1宜采用下列标记方法或下列方法的组合:
a)4 钢印; b) 震动蚀刻或其他蚀刻工具; c) 涂漆或用标记笔标记; d) 其他不损坏锅炉安全性的方法(如贴票签等)。
5.4.2 2下列情况不应用钢印标记:
a) 不锈钢管及壁厚小于5mm的管子; 128 GB/T16507.5—2013
b)在管子弯头内外弧区域不应用钢印标记; c)客户要求不允许用钢印标记的材料。
5.4.3无法在焊缝附近标注焊工标记和无损检测标记的可以用定位图表示。
6冷热加工成形
6.1概述 6.1.1制造单位应确保受压元件成形后的实际厚度不小于设计需要的最小壁厚。 6.1.2采用冷成形时,应考虑所用钢材的冷脆性。 6.1.3采用温成形时,应避开钢材的回火脆性温度区 6.1.4材料成形工艺应考虑材料的应变量。冷成形所采用的制造方法不应使元件产生不允许的附加应力,否则应进行相应的成形后热处理 6.1.5 用于制造端盖、法兰、管件等的材料应符合GB/T16507.2和设计图样的规定。 6.2 材料的切割(下料) 6.2.1 根据材料特性和规格选撞材料切制方法 采用的切制方法应保证工艺要求的加工精度。
根据钢材的类型和厚度,大定材料的然切割是香带要预热,最低顶热温度按第9章的相关要求。 6.2.3热切割表面应通过机械加主或打屏的方法去除所有进烧全屏,道有害刻痕及多余金属等。 对于合金钢,热切割后应留有加工裕量除非能表萌材料的塑织没有损坏 6.3 锅筒、集箱类筒体和封头
6.2.2

用钢板制造锅筒、集箱类尚体和封头时,不应采用铺击的方送加成成形。当采用锻制、拉伸或
6.3.1
冲压方式制造时,应根据锻造加热产制要求进行,拜与炉制造单位的生产条件相符合。 6.3.2封头的热成形或冷成形制造应是连续成形工艺 6.3.3成形后热处理的要求按妞规
a)奥氏体钢应按照制造单位的工艺确定是否进行热处理,但要保证不损害材料的使用性能; b) 其他材料,受压元件钢板冷成形如图1,当变形率大于5%时,应于成形后进行相应热处理恢复
材料的性能,热处理按第9章的规定进行;单向拉伸变形率按式(1)双向拉伸变形率按式(2)进行计算:
单向拉伸变形率=500L1-(R/R)/R×100% 双向拉伸变形率750[1(R/R/R:×100%
.(1 ) ...( 2)
式中: 8 板材厚度,单位为毫米(mm); Rt——成形后中面半径,单位为毫米(mm); R。成形前中面半径(对于平板为o),单位为毫米(mm)。
129 GB/T16507.5-—2013
a) 单向拉伸
b)双向拉伸
图1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成形
6.3.4成形后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卷制或压制后的筒体和压制后的封头应清除内外表面的氧化皮、凹陷和疤痕,当其深度不影响
设计最小成形厚度且呈圆滑过渡时,可不予修磨;若底部呈尖锐状态应修磨成圆滑过渡。深度影响最小成形厚度的应按评定合格的焊补工艺进行焊补及修磨,并经无损检测合格;
b)人孔扳边加工完后应经表面检查,不应有裂缝。 6.4管子成形 6.4.1 一般要求 6.4.1.1 若管子采用冷成形不能满足产品技术要求时应采用热成形。 6.4.1.2 铁素体材料管子成形后热处理的要求按第9章。 6.4.1.3 奥氏体材料管子成形后热处理工艺应避免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 6.4.2弯管 6.4.2.1 管子的弯管成形应根据材料、规格、弯曲半径、弯管形状和弯管设备选用热成形(即热弯,包括内侧加热弯及热挤压成形及中感应加热弯等)或冷成形(即冷弯)。 6.4.2.2 2采用热弯时应严格控制加热规范和加热范围。不锈钢管采用热弯时应避免加热时的渗碳和避开引起晶间腐蚀的敏化温度。 6.4.2.3弯管成形宜进行工艺试验,以验证所采用的弯管工艺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弯管工艺试验可参照附录A。 6.4.2.4管子弯管后应检测减薄率弯头内、外侧最小壁厚、弯头圆度、弯曲角度偏差及表面质量。 6.4.2.4.1 减薄率弯头内、外侧最小壁厚应符合如下要求:
a)弯头外侧减薄管子弯后弯头外侧任何一点的厚度不得小于式(3)的计算值:
130
上一章:GB/T 16507.4-2013 水管锅炉 第4部分: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下一章:GB/T 16507.6-2013 水管锅炉 第6部分:检验、试验和验收

相关文章

GB/T 16507.5-2022 水管锅炉 第5部分:制造 GB/T 16507.2-2022 水管锅炉 第2部分:材料 GB/T 16507.1-2022 水管锅炉 第1部分:总则 GB/T 16507.1-2013 水管锅炉 第1部分:总则 GB/T 16507.2-2013 水管锅炉 第2部分:材料 GB/T 16507.2-2022 清晰版 水管锅炉 第2部分:材料 GB/T 16507.1-2022 清晰版 水管锅炉 第1部分:总则 GB/T 16507.8-2022 水管锅炉 第8部分:安装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