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 77.150. 60 H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890—2012 代替GB/T68902000
锌粉
Zinc powder
家 2012-12-31发布
201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6890—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6890—2000锌粉》。本标准与GB/T6890一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化学成分中增加了对砷的要求;粒度规格的表示方法修改为:30μm、45μm、90μm、125μm;附录中增加了砷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铅盐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巴彦淳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如中、李遵义、孔祥征、李秀静、王健、刘斌莲、向德磊、贺护林、冷希学、郭新玲、
翟保珍、孟庆武、胡渊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6890—2000; GB/T6890—1986.
I
GB/T 6890-2012
锌 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锌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和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金属锌或含锌物料为原料,用蒸馏法、雾化法、电热还原法生产的金属锌粉。主要供冶金、涂料、染料、化工及制药等工业部门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14 粉末冶金用粉末取样方法 GB/T6524 金属粉末粒度分布的测量 量重力沉降光透法 HG/T3852颜料筛余物测定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锌粉按化学成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 3.1.2锌粉按粒度分为30um、45μm、90μm、125um四种规格。 3.2化学成分
3.2.1 锌粉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锌粉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等级
主品位,不小于全锌
杂质,不大于
Cd 酸不溶物 0. 1
Pb 0. 1 0. 2 0. 3
Fe 0. 05 0. 2
As 0. 000 5 0.000 5 0. 000 5
金属锌 96 94 92 88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注:以含锌物料为原料生产的四级锌粉,其蔬含量应不大于0.5%。
0. 2 0. 2 0. 2 0. 2
98 98 96 92
0. 2
-
3.2.2锌粉用作与饮用水接触的涂料时,杂质铅和镉的含量应分别不大于0.01%。 3.2.3生产立德粉用的锌粉,铅含量可不做规定;生产保险粉用的锌粉,除金属锌和筛余物外,其他成分可不做规定。
1
GB/T6890—2012
3.3 粒度及筛余物
锌粉的粒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锌粉的粒度
筛余物,不大于
粒度分布/%,不小于
规格/μm
30 μm 以下 99, 5
10 μm以下
最大粒径/μm
含量/%
30 45 90 125
45 90 125 200
80
0. 3 0.1 1, 0
-
3.4 外观质量
锌粉外观呈灰色,锌粉内不应混人外来夹杂物。 3.5其他
需方如对化学成分或粒度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4试验方法
4.1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锌粉的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的规定进行, 4.2粒度的测定方法 4.2.1锌粉粒度分布的仲裁测定方法按GB/T6524的规定进行。 4.2.2:锌粉筛余物的仲裁测定方法按HG/T3852中的规定进行。 4.3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用目视法检测。
5检验规则
5.1检查和验收 5.1.1锌粉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0d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在方,由供需方共同进行。 5.2组批
锌粉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规格、等级的锌粉组成(若干个生产批构成一个检验批的时间应不超过7d)。每批净重不超过60t。 2
GB/T6890—2012
5.3 检验项目
每批锌粉应进行化学成分、粒度、筛余物和外观质量的检验。 5.4仲裁取样和制样 5.4.1仲裁取样按GB/T5314的规定进行。 5.4.2将所有试样混勾,并缩分至1kg,均匀分成四等份,1份供供方分析用,1份供需方分析用,1份供仲裁分析用,1份备用。 5.5检验结果判定 5.5.1锌粉的化学成分、粒度的检测结果与本标准或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判该批为不合格。 5.5.2锌粉的额色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判该批为不合格;有外来夹杂物时,判该桶为不合格。
6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6.1 包装
锌粉用铁桶包装,内衬塑料袋,袋口封紧,桶盖应牢固并密封。每桶净重分为25kg、40kg、50kg。 需方如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6.2标志 6.2.1 包装桶表面应涂上不易脱落的颜色标志,各包装桶的颜色标志规定如表3所示。
表31 包装桶的颜色标志
规格/μm 30 45 90 125
颜色标志黑色黄色绿色蓝色
6.2.2 包装桶上应注明:
a) 生产厂名称及厂址; b) 产品名称; c) 净重; d) 注册商标; e) 防潮、防火、轻放标志。
6.2.3 每个包装桶上应有产品合格证,其上注明:
a) 生产厂名称及厂址; b) 产品名称; c) 批号; d) 规格、等级; e) 标准编号; f) 生产日期。
3
GB/T6890—2012
6.3运输和贮存 6.3.1锌粉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防火、轻放,避免撞击和跌落。 6.3.2锌粉应贮存在通风、于燥、防火的库房内。 6.4 质量证明书
每批锌粉出厂时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其上应注明: a) 生产厂名称及厂址; b): 产品名称; c) 批号: d). 规格、等级、批净重和桶数; e). 主要技术指标检验结果及技术监督部门印记; ):标准编号; g) 出厂日期。
6.5 使用说明书
每批锌粉出厂时应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内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特点; b).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c):主要参数; d):使用注意事项; e):生产厂名称、厂址等。
7 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合同(或订货单)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7.1产品名称; 7.2规格; 7.3等级; 7.4数量; 7.5本标准编号; 7.6其他。
GB/T 6890—201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全锌量的测定 NazEDTA滴定法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锌粉中全锌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附录适用于锌粉中全锌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90.00%~99.50%。
.
A.2方法提要
用盐酸和过氧化氢溶解试料,在pH5~6的乙酸-乙酸钠的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 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由紫红色变亮黄色为终点。
A.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A.3.1抗坏血酸。 A.3.2无水乙酸钠。 A.3.3 盐酸(pl.19g/mL)。 A.3.4 氨水(p0.90g/mL)。 A.3.5 冰乙酸(pl.049g/mL)。 A.3.6 过氧化氢(30%)。 A,3.7 盐酸(1十1)。 A,3.8 氮水(1+1)。 A,3.9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5):称取150g无水乙酸钠(A.3.2)溶于水中,加人18mL冰乙酸(A.3.5),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A.3.10 硫代硫酸钠溶液(100g/L)。 A.3.11氟化钾溶液(200g/L)。 .A.3..1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zEDTA)标准滴定溶液Lc(C。HuNzO,Naz·2HzO)=0.00005mol/mi] A.3.12.1配制:称取18.6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少量水中,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放置3d后标定。 A.3.12.2标定:称取3份0.1000g金属锌(wzm≥99.99%)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10mL盐酸(A3.7),盖上表Ⅲ,低温溶解,取下冲洗表ⅢL,冷至室温,稀释至50mL,加1滴甲基橙溶液(A3.13),用氨水(A3.8)和盐酸(A.3.7)调至溶液恰变红色,加人15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A3.9),加人2滴二甲酚橙溶液(A.3.14),用待标定的Na.EDTA标准滴定溶液(A,3.12)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亮黄色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