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7.020;43.060.40 J94 备案号:40531—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736—2013 代替JB/T9736—1999
喷油嘴偶件、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
磁粉探伤方法 Injection nozzle, plunger and delivery valve -Magnafluxmethod for the inspection
2013-09-01实施
2013-04-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9736—2013
次
目
前言 1 范围.
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磁粉探伤对零件表面的要求
探伤设备
4
5 磁粉.. 6 磁悬液.
磁化方法.. 7.1 周向磁化法. 7.2 纵向磁化法 7.3 复合磁化法, 8探伤方法.. 8.1 连续法. 8.2 剩磁法 9磁化规范 9.1连续法的磁场强度和剩磁法的电流, .2连续法周向磁化时的电流 9.3用螺管线圈纵向磁化时磁场强度的确定, 10探伤灵敏度的校验 11 退磁.
7
JB/T973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9736一1999《喷油嘴偶件、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磁粉探伤方法》,与JB/T
9736—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GB/T23907一2009(见第2章,1999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应清除零件表面的物质,增加了“金属屑、氧化皮”(见3.2,1999年版的3.2);增加了盛装磁悬液的箱内要装搅拌器的要求(见4.3);增加了采用荧光磁粉探伤时,要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的要求(见4.4):修改了原标准4.3为本标准4.5(见4.5,1999年版的4.3);修改了对磁粉颜色的要求(见5.2,1999年版的5.2);修改了对磁粉性能、 质量、粒度和尺寸的要求(见5.3,1999年版的5.3 增加了 “磁粉的其他相关要求按GB/T15822”的要求(见5.4)
修改了磁粉的含量要求,并增加了荧光磁粉含量的要求(见6.3,1999年版的6.3;修改了探伤时 寸“痕迹不能被流动的磁悬液冲刷掉”的要求(见8.1,1999年版的8.1);
修改 “GB/T15822 1995"为 “GB/T23907 2009” (见10.2,1999年版的10.2)本标准由 国机械工业联 会提出本标准由 全国燃料喷射系 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O/TC396)归本标准起 草单位: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锡芬 钱闯、 东、 唐立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
NJ284- 1982 ZBJ94019 1990; JB/T97361999.
II
JB/T9736—2013
喷油嘴偶件、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
磁粉探伤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磁粉探伤对零件表面的要求、探伤设备、磁粉、磁悬液、磁化方法、探伤方法、磁化规范、探伤灵敏度校验和退磁。
本标准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造的柴油机喷油嘴偶件、喷油泵柱塞偶件、喷油泵出油阀偶件的磁粉探
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53 煤油 GB/T 15822.2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 第2部分! 检测介质 GB/T23907— -2009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用试片
3磁粉探伤对零件表面的要求
3.1零件表面粗糙度值不大于Ra3.2μm。 3.2应清除零件表面的油脂、锈斑、金属屑、氧化皮、粘砂、纤维及其他能粘住磁粉的物质。 3.3需要进行表面处理的零件,在表面处 前进行磁粉探伤, 如必须在表面处理后进行,则覆盖层不应影响探伤效果。
心
4探伤设备
4.1探伤设备应具备对零件安全 可靠的完成磁化、施加磁悬液、观察零件及退磁等功能。 4.2探伤设备应合理布置,退磁机的安装方向应使退磁机产生的磁场垂直于地磁场,设备照明装置的光照度不低于5001x。 4.3盛磁悬液的箱内要安装搅拌器,以使磁粉均匀分布,磁稳定悬液应能用于零件,且不干扰已经生成的磁粉痕迹。 4.4采用荧光磁粉探伤时,要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紫外线的波长应在320nm400nm之间,使用时应具有明显识别荧光磁粉痕迹的紫外线强度 4.5退磁装置应使零件的剩磁减少到磁感应强度不大于2X10-4T(2Gs)。
5磁粉
5.1磁粉的材料为四氧化三铁,或按探伤机说明书的规定。 5.2磁粉的颜色应与被检零件的表面有较好的对比度,可以是在可见光使用的白色、黑色、红色等普
1
JB/T9736—2013
通磁粉,也可以是在紫外线探伤灯下使用的荧光磁粉。 5.3磁粉应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剩磁、分散性及悬浮性。用磁性称量法测定磁粉质量不小于 7g,荧光磁粉质量不小于6g:粒度应均勾,平均直径为5um~10um,磁粉尺寸范围:最小直径 ≥1.5μm,最大直径≤40μm;荧光磁粉的粒度为2μm~5μm。 5.4磁粉的其他相关要求按GB/T15822的规定。
6磁悬液
6.17 磁悬液由磁粉和液体介质油配制而成。 6.2液体介质油具有挥发率低、闪点高、容易清洗、对零件无腐蚀和对人体无害等特性,允许采用符合GB253中规定的煤油。 6.3磁悬液中磁粉含量为10g/L~20g/L,荧光磁粉含量为1g/L~5g/L。 6.4磁悬液使用时应搅拌均匀,根据使用情况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
7磁化方法
7.1周向磁化法
将零件直接通以电流或电流穿过零件内孔的芯棒(逆磁性材料),使零件中产生周向磁力线,用以检查零件表面的轴向与接近轴向的缺陷。 7.2纵向磁化法
将零件置于通电线圈或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内,使零件表面产生纵向磁化,用以检查零件表面与轴线相垂直的和接近垂直的缺陷。 7.3复合磁化法
使零件能同时进行周向磁化和纵向磁化,用来检查零件表面任何方向的缺陷。 磁化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零件所产生的缺陷方向而定,使施加磁场的方向与所欲发现的缺陷方向垂
直。
8探伤方法
8.1连续法
在零件上浇注磁悬液使整个零件均匀湿润,在继续浇注磁悬液的同时连续通电数次,每次1s~3s。 停止浇注后,再通电数次,每次0.5s~1s。应注意,磁化结束时形成的痕迹不能被流动的磁悬液冲刷掉,切断电流,检查零件缺陷,磁化时一般采用交流电。 8.2剩磁法
将一定的电流瞬时(约0.5s)通过零件,断电后放入搅拌好的磁悬液中20s~40s后缓慢取出,或断电后浇洒磁悬液2次~3次,静止1min~2min,然后进行检查。磁化时一般使用直流电,如用交流电,则应使用断电相位控制器。
选择探伤方法时,应根据材料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剩磁感应强度及矫顽力来决定,当剩磁感应强度在0.8T以上,矫顽力在800A/m以上者,均可采用剩磁法检查。
2
JB/T9736—2013
9磁化规范
9.1 连续法的磁场强度和剩磁法的电流
在用连续法时,磁场强度一般应大于出现最大磁导率的磁场强度而小于饱和磁场强度。在用剩磁法时,电流应使之达到饱和状态。电流不宜过大,零件与探伤机铅版应接触良好,以免烧伤零件,溶化铅板。 9.2连续法周向磁化时的电流
用连续法周向磁化时,电流一般规定如下:当D>20mm时,I=8 D~15D; 当D≤20mm时,I=10D~25D。 式中: D—零件被检部分最大直径,单位为毫米(mm); I一电流的有效值,单位为安(A)。
9.3用螺管线圈纵向磁化时磁场强度的确定 9.3.1用剩磁法时,在装有被探伤零件的情况下,螺管线圈的中心磁场强度H一般规定如下:
当L/D>10时,H为11940A/m; 当2
9.3.2用连续法时,按剩磁法充磁强度的三分之一选定。
10探伤灵敏度的校验
10.1探伤前必须以标准试片用连续法校验磁悬液浓度及电流等,校验时标准试片上必须清晰显示出刻痕,否则应检查上述中某个环节是否正常。 10.2本标准选用GB/T23907—2009中规定的A-15/100型标准试片。 10.3由于A型标准试片使用频繁易损坏,可以使用有自然缺陷的样件校验探伤灵敏度。但样件灵敏度的正确可靠性须经标准试片定期校验。 10.4标准试片应定期检查、校验,以免失效。
11退磁 11.1经探伤后的零件均须退磁。 11.2零件退磁后,其剩磁不超过2×10-4T(2Gs),可用磁强计进行测定。
1 9626 L/ar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喷油嘴偶件、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
磁粉探伤方法 JB/T97362013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X×297mm·0.5印张·11千字
201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2.00元
*
书号:15111·10875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973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