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31.2-201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231.2-201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7 16:54:47



相关搜索: 硬度 231 金属材料 硬度计 检验 试验 部分

内容简介

GB/T 231.2-201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ICS 19.060;77.040.10 N 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1.2—2012 代替GB/T231.2—200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Metallic materials-..Brinell hardness test-
Part 2 : Ver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
(ISO6506-2:2005.MOD)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31.22012
前言
GB/T23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第1部分:试验方法;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一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第4部分:硬度值表。 本部分为GB/T23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231.2-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与
GB/T231.2一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名称;
修改了引言(见引言,2002年版的引言);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中用GB/T4340.1—2009代替了GB/T7997—1987(见第 2章,200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硬度计示值相对重复性和示值相对误差的计算公式(见5.6和5.8);
一修改了附录A并增加了有关“硬度计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内容(见附录A,2002年版
的附录A)。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6506-2:2005《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
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第二版),在文本结构和技术内容方面与ISO6506-2:2005一致。
本部分与ISO6506-2:200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删除了ISO6506-2:2005的前言,重新编写了前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内容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31.1代替ISO6506-1(见第1章、4.2.4、4.5、5.4和附录A);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31.3代替ISO6506-3(见5.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340.1代替ISO6507-1(见4.3.4.2);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3634代替ISO376(见4.2.3);将4.5中“时控误差最大允许值的指标”由“士1.0s”修改为“士0.5s”,以改正IS06506-2: 2005原文中4.5与A.1.4中该项技术指标不协调的错误(见4.5和附录A的A.1.4);由于5.3的注中含有要求,故将该注变成了正文(见5.3);改正了附录A的表A.1和A.5中一些错误的计算结果和数据,并在做过改正的地方用下划线注明;规范了附录A中向公式里代人数值的一些计算式的表达方法;一将附录A的公式(A.10)、公式(A.13)和表A.9中的符号“”用符号“E"替换;删除了参考文献。 本部分与ISO6506-2:2005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
位置的垂直单线(I)进行了标示。
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将“ISO6506的本部分”一词改为"本部分”;
I GB/T231.2—2012
用中文的小数点符号“”代替英文的小数点符号“,”。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莱州华银试
验仪器有限公司、上海泰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尚材试验机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陶泽成、王学智、杨凤鸣、马国义、马财棵、杨琼、郭冰。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
GB6269—1986,GB/T6269—1997; GB/T231.2—2002。
= GB/T 231.2—2012
引言
在GB/T231的本部分中规定只使用硬质合金球压头。 布氏硬度符号是HBW,不要与以前使用钢球压头时的符号HB或HBS混淆。 GB/T 231.2—2012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1范围
GB/T231的本部分规定了按GB/T231.1测定布氏硬度用的布氏硬度计(以下简称硬度计)的检验和校准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检查硬度计工作基本功能的直接检验法和对硬度计综合检查的间接检验法。间接检验法可独立地用于使用中硬度计的定期常规检查。
如果硬度计还用于其他方法的硬度试验,则应分别按每一种方法单独对硬度计进行检验。 本部分也适用于便携式硬度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31.1一2009,ISO6506-1: 2005,MOD)
GB/T231.3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231.3-2012, ISO6506-3:2005,MOD)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4340.1一2009,ISO6507- 1:2005,MOD)
GB/T13634单轴试验机检验用标准测力仪的校准(GB/T13634—2008,ISO376:2004,Metallic materials--Calibration of force-proving instruments used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uniaxial testing ma- chines,IDT)
3一般要求
在检验硬度计以前,应对其进行检查以确保硬度计按制造者的说明书正确地安装,并要特别检查: a)安装球压头的主轴在其导向装置中能正常滑动; b)在主轴孔中牢固安装带有球(取自按4.3检验合格的同一批中)的压头; c)施加和卸除试验力时,无冲击、振动或过冲且不影响读数; d)对于测量装置与主机为一体的硬度计:
一从卸除试验力到测量压痕的转换过程不影响读数;一照明不影响读数;一需要时,压痕中心要位于视场中心。
1 GB/T231.2—2012
4直接检验
4.1通则 4.1.1直接检验宜在(23士5)℃范围内进行。如果在此温度范围以外进行检验,则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 4.1.2 用于检验和校准的器具应溯源到国家基准。 4.1.3直接检验包括:
a)i 试验力的校准; b) 压头用球的检测; c) 压痕测量装置的校准; d)i 试验循环时间的检测。
4.2试验力的校准 4.2.1对硬度计工作范围内的每一个试验力均应进行检测。只要可行,应选择在试验过程中主轴整个移动范围内至少3个间隔相等的位置对每个试验力进行检测。 4.2.2应在主轴的每个位置上对每个试验力进行3次测,每次测量即将读数之前,主轴的移动方向应与试验时的移动方向一致。 4.2.3应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测量试验力:
一使用满足GB/T13634要求的1级标准测力仪;一用校准过质量的础码或具有相同准确度的其他方法施加一个准确到土0.2%的力,使该力与被
测试验力相平衡。
4.2.4力的每--次测量的误差均应在GB/T231.1规定的试验力标称值的士1.0%以内。 4.3压头用球的检测 4.3.1压头由一个球和压头座组成。仅需对球进行检测。 4.3.2应从一批球中随机抽取一个样品,检测其尺寸和硬度。做过硬度检测的球应予以剔除。 4.3.3所有的球均应抛光,且无表面缺陷。 4.3.41 使用者应对球进行测量以保证其满足下述要求,或者从球的供应方获得能证明满足下述要求的球。 4.3.4.1球的直径应为在球的不少于3个位置上测量的单个测量值的平均值。每一个单个测量值与其标称直径之差均应在表1给出的允差之内。
表1不同球直径的允差
单位为毫米
允差 ±0.005 ±0. 004 ±0. 003 ±0,003
球直径 10 5 2. 5 1
4.3.4.2硬质合金球的特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2 GB/T231.2—2012
以d的百分比表示的相对重复性rrl按公式(3)计算:
dsd, X 100
(3)
Trel
d
5.7硬度计的相对重复性rrel应符合表2的规定。 5.8在规定的检验条件下,硬度计的示值误差E按公式(4)计算:
E-H-H.
-(4)
以百分比表示的硬度计示值相对误差E按公式(5)计算:
_H- H×100
Erel =
·( 5)
H.
式中: H。一标准块校准证书给出的标定硬度值。 以标准块标定硬度值的百分比表示的硬度计示值相对误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硬度计的重复性和示值相对误差
硬度计示值相对重复性rd
硬度计示值相对误差E.
标准块硬度 HBWa
的最大允许值
的最大允许值
% 3. 0 2. 5 2. 0
% ±3. 0 ±2.5 ±2. 0
≤125 >125~225 >225
*HBW- 布氏硬度。 5.9 硬度计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见附录A。
6检验周期
硬度计直接检验项目和检验周期见表3。 间接检验的周期不应超过12个月并应在直接检验完成以后进行。
表3 硬度计直接检验
直接检验要求
力 测量装置 试验循环时间 压头* V
安装后首次工作以前经拆卸并重新装配后,如果影响到力、测量装置或试验循环时间接检验不合格时间接检验超过14个月
V
V V 1
V
V V V
-
V J
V
:建议当压头使用2年后要对其进行直接检验。 。可对这些检测项目按顺序进行直接检验,以便找出未通过间接检验的原因,如果能够证明压头失效的原因(例如使用经过校准的压头进行试验),则不需要对其直接检验。
4
上一章:GB/T 230.3-201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A、B、C、D、E、F、G、H、K、N、T标尺)的标定 下一章:GB/T 4340.2-2012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相关文章

GB/T 231.2-202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17394.2-2022 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4340.2-2012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17394.2-2012 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32660.2-2016 金属材料 韦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18449.2-2012 金属材料 努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230.2-202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及压头的检验与校准 GB/T 230.2-201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