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340.2-2012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4340.2-2012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7 16:55:40



相关搜索: 硬度 金属材料 4340 硬度计 检验 试验 维氏 部分

内容简介

GB/T 4340.2-2012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ICS19.060;77.040.10 N 71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40.2—2012 代替GB/T4340.2-—1999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Metallic materials-Vickers hardness test--
Part 2:Ver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
(ISO6507-2:2005,MOD)
2013-06-01实施
2012-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码防伪 GB/T4340.2---2012
用中文的小数点符号“,”代替英文的小数点符号“,”。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莱州华银试
验仪器有限公司、上海泰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尚材试验机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陶泽成、陈洪程、周巧云、马财棵、虞伟良、盛健勇、杨琼。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 76641987; GB/T17198—1997; GB/T4340.2—1999。
I GB/T 4340.2—2012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1范围
GB/T4340的本部分规定了按GB/T4340.1测定维氏硬度用的维氏硬度计(以下简称硬度计)的检验和校准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检验硬度计基本功能的直接检验法和对硬度计综合检查的间接检验法。间接检验法可独立地用于使用中的硬度计的定期常规检验。
如果硬度计还可用于其他方法的硬度试验,则应按每一种方法单独地对硬度计进行检验。 本部分也适用于便携式硬度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4340.1—2009,ISO6507- 1:2005,MOD)
GB/T4340.3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4340.3一2012, ISO6507-3:2005,MOD)
GB/T7997硬质合金维氏硬度试验(eqvISO3878:1983) GB/T13634单轴试验机检验用标准测力仪的校准(GB/T13634—2008,ISO376:2004,Metallic
materials-Calibration of force-proving instruments used for verification of uniaxial testing machines, IDT)
3一般要求
在检验硬度计以前,应对其进行检查以确保硬度计按制造者的说明书正确安装,并要特别检查: a)压头主轴在其导向体中能够滑动; b)压头牢固地安装在主轴孔中; c)i 试验力的施加和卸除无冲击或振动,且不影响读数; d) 如果硬度计的测量装置与主机为一体,则:
从卸除试验力到测量压痕的转换过程不影响读数;照明不影响读数;需要时,压痕中心要位于视场中心。
测量显微镜的照明装置应均匀的照明整个视场,并应在压痕与周围表面之间产生最大的对比度。
4直接检验
4.1总则 4.1.1直接检验宜在(23士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如果在此温度范围以外进行检验,则应在检验报
1 GB/T 4340.2—2012
告中注明。 4.1.2用于检验和校准用的器具应溯源到国家基准。 4.1.3 直接检验包括:
a) 试验力的校准; b) 压头的检测; c) 压痕测量装置的校准; d) 试验循环时间的检测。
4.2试验力的校准 4.2.1对硬度计工作范围内的每一个试验力均应进行测量。只要适合,应选择在试验过程中主轴的整个移动范围内至少3个间隔相等的位置上对每个试验力进行测量。 4.2.2应在主轴的每一位置上对每个试验力进行3次测量。每次读数之前的瞬间,主轴的移动方向应与试验时的移动方向一致。 4.2.3应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测量试验力:
使用符合GB/T13f34规定的1级标准测力仪测量; -用校准过量的然码或具有相同准确度的其他方法施加一个准确到士0.2%的办,使该力与被测试验力相平衡。 4力的每十次测量均应在表1给出的试验力标称值的允差以内。
4.2.4
表1 试验力允差
试验力范围:F
允差 % ±1. 0 ±1.5
N F≥1.961
d098@7≤F<1.961
4.3压头的检测
注:金刚石压头的说明见附豪A。 4.3.1金刚石正四棱锥体的四个面应抛光且无表面缺陷。 4.3.2通过直接测量或通过在投影屏上测量压头的投影能够对压头的形状进行检测。 4.3.3金刚石棱锥体锥项两相对面夹角应为136°土0.5°(觅图1)。
注:两相对面夹角也可以通过两相对夹角确定,其值为148.11°±α.78°。
136±0.5°
图1金刚石棱锥体的锥角 GB/T4340.2--2012
4.3.4金刚石棱锥体轴线与压头柄轴线(垂直于安装面)的夹角应小于0.50°。4个面应相交于一点,表2中给出了相对面间交线的最大允许长度(见图2)。
说明: 7
交线长度。
图2压头锥顶交线的示意图
表2 2相对面间交线的最大允许长度
试验力范围F
交线的最大允许长度α
N F≥49.03
mm 0. 002 0. 001 0, 000 5
1.961≤F<49.03 0.098 07≤F<1.961
4.4测量装置的校准 4.4.1 所需的测量装置的分辨力根据要测量的最小压痕的大小而定。
压痕测量装置标尺的分度应能按表3的规定估测压痕对角线。
表3压痕测量装置的分辨力和最大允许误差
对角线长度 d
测量装置的分辨力 0.0002mm
最大允许误差
mm d≤0.040
±0.000 4mml) ±1.0%d) ±0.002 mml)
0.040 0.5% d 0.001 mm
d>0.200
注: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所需的测量装置放大倍数V应满足以下条件:
VXd≥14mm
当压痕对角线d<0.035mm时,可能不满足此条件,但放大倍数宜至少为400倍。
这里的“士”号是本部分加上的,国际标准ISO6507-2:2005原文中没有该符号。
1)
3
上一章:GB/T 231.2-201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下一章:GB/T 28909-2012 超高强度结构用热处理钢板

相关文章

GB/T 17394.2-2022 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17394.2-2012 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231.2-202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32660.2-2016 金属材料 韦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231.2-201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18449.2-2012 金属材料 努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230.2-202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及压头的检验与校准 GB/T 230.2-201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