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8151.2-2012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硫量的测定 燃烧中和滴定法

GB/T 8151.2-2012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硫量的测定 燃烧中和滴定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2 18:15:35



推荐标签: 化学分析 方法 8151 部分 测定 定法 精矿

内容简介

GB/T 8151.2-2012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硫量的测定 燃烧中和滴定法 ICS 77.120.60 H 13
A84654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151.22012 代替GB/T8151.2—2000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硫量的测定
燃烧中和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zinc concentrates-
Part 2: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 The combustion neutralization titrimetric method
2013-10-01实施
2012-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数码防伪 中 华人 民共和 国
国家标准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硫量的测定
燃烧中和滴定法 GB/T8151.2—2012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5 字数10千字 2013年5月第一版 2013年5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47140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GB/T 8151.2—2012
前言
GB/T8151《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分为20个部分:
第1部分:锌量的测定 沉淀分离NazEDTA滴定法和萃取分离NazEDTA滴定法;第2部分:硫量的测定 燃烧中和滴定法;第3部分:铁量的测定 NazEDTA滴定法;第4部分:二氧化硅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第5部分:铅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6部分: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7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溴酸钾滴定法;第8部分:镉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9部分:氟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第10部分: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第11部分:锑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第12部分:银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3部分: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苯酮分光光度法;第14部分:镍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5部分:汞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第16部分:钻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7部分:锌量的测定 氢氧化物沉淀-NazEDTA滴定法;第18部分:锌量的测定 离子交换-NazEDTA滴定法;第19部分:金和银量的测定 铅析或灰吹火试金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20部分:铜、铅、铁、砷、镉、、钙、镁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部分为GB/T815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8151.2—2000《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硫量的测定》。与GB/T8151.2--2000
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动:
-对文本格式进行了修改;补充了精密度和试验报告。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巴彦淳尔紫金有色
金属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兴凤、郁志铭、奚红杰、徐晓艳、姜求韬、罗永锋、刘亚玲、朝鲁、郭新玲、 杨笑晴、庞文林、苏雪梅、张亚敏。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151.2—1987,GB/T8151.2-2000。 GB/T 8151.2—2012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硫量的测定
燃烧中和滴定法
1范围
GB/T8151的本部分规定了锌精矿中硫量的测定。 本部分适用于锌精矿中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20.00%~40.00%。
2方法提要
试料在高温氧气流中燃烧,使其中硫化物氧化、硫酸盐分解成二氧化硫,以过氧化氢溶液吸收并氧化成硫酸。以甲基红与次甲基蓝为混合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绿色为终点。
技术条件规定量的共存元素不干扰硫的测定。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1氢氧化钠。 3.2变色硅胶。 3.3氧化铜,粉状。 3.4铅粉(wpb≥99.99%)。 3.5硫酸(pl.84g/mL)。 3.6硫酸(1+十1),优级纯。 3.7硝酸(1十3),优级纯。 3.8高锰酸钾-氢氧化钠溶液:称取3.0g高锰酸钾溶于100mL水中,加入10g氢氧化钠(3.1),溶解,装入洗气瓶中。 3.9过氧化氢吸收液:1000mL溶液中含50mL过氧化氢[30%(质量分数)],加1mL混合指示剂(3.12),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3.11)和硫酸(1十19)调至溶液刚呈绿色(限1周内使用)。 3.10硫酸铅基准试剂:称取20g铅粉(3.4)于500mL的烧杯中,加人30mL硝酸(3.7)溶解,待反应完全后过滤除去悬浮物,加入20mL硫酸(3.6),沉降2h后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在烘箱内烘干,放到瓷埚中,于马弗炉780℃灼烧1h,取出稍冷放人干燥器中。待室温后取出放入研钵中研磨,再放人马弗炉780℃灼烧1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作为基准物。 3.1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约0.1mol/L)。 3.11.1配制:取7mL氢氧化钠溶液(400g/L)放人1L的塑料桶中,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 1L,混匀。 3.11.2标定:准确称取0.4000g硫酸铅基准试剂(3.10)于瓷舟中,覆盖0.5g氧化铜(3.3),按分析方法同时进行标定,记录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
按式(1)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1 GB/T8151.2—2012
m ×2
(1)
.
303.26×(V-V)
式中: c mi Vi V. 303.26 平行标定3份,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其极差值不大于7×10-7mol/mL时,取其平均值。否则重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毫升(mol/mL);称取硫酸铅的质量,单位为克(g);标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标定时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硫酸铅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新标定。 3.12混合指示剂:次甲基蓝溶液(1.6g/L)和甲基红乙醇溶液(1.2g/L),使用前按等体积混合。
4仪器
4.1高温管式电炉:最高温度1350℃,常用温度1250℃。 4.2定硫装置见图1。
12
1
6
U
说明:
氧气瓶;减压阀;转子流量计(0~1L/min); 洗气瓶[内装高锰酸钾-氢氧化钠溶液(3.8),液面高约1/3瓶高;洗气瓶[内装硫酸(3.5),液面高约1/3瓶高口];干燥塔(装变色硅胶);高温管式电炉:锥形瓷管(内径18mm,外径22mm,总长600mm);
A
2-
4-
6
8 9 瓷舟(88mm,预先在1000℃灼烧2h);
-150mL吸收管; 11- 滴定管; 12 温度控制器; 13- 可控硅电源; 14 橡胶塞; 15- 乳胶管; 16- 多孔气体扩散管。
to
图1 燃烧中和滴定法定硫装置示意图
2 GB/T8151.2-2012
5试样
5.1样品应通过0.100mm孔筛。 5.2样品预先在105℃士5℃烘1h,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
.
6分析步骤
6.1试料
称取0.15g试样,精确至0.0001g。 6.2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2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6.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6.4测定 6.4.1准备工作。 6.4.1.1接通电源,分2次~3次逐渐加大电压升温至1250℃,并恒温。 6.4.1.2将瓷管锥形头移至炉膛中间灼烧各部分至无气体逸出,按规定位置固定。 6.4.1.3在150mL的吸收管内加入80mL的过氧化氢吸收液,按图1接好全部装置后在通气的条件下,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关闭进气端时吸收瓶内应无气泡产生。如发现漏气,必须调至不漏气为止。 6.4.2将试料(6.1)均匀铺于瓷舟中,覆盖0.5g的氧化铜(3.3),用镍铬丝钩将盛有试料的燃烧瓷舟迅速推人锥形瓷管的温度最高处。立即塞紧胶塞通人氧气助燃,调整氧气的流量在0.15L/min~ 0.20L/min之间,吸收5min后,调整氧气的流量在0.40L/min~0.50L/min之间开始滴定,吸收液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3.11)滴定至刚呈绿色为终点。
7分析结果的计算
硫含量以硫的质量分数ws计,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
ws = ×32. 6 X(-V) ×100
·(2)
mX2
式中: c 32.06 硫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V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毫升(mol/mL);
测定时滴定试料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测定时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Vs m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2位。 GB/T8151.2—2012
8精密度
8.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2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1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1 重复性限
36.15 0. 41
39. 67 0. 45
26.58 0. 30
31.86 0. 34
ws /% r/%
20. 90 0.25
8.2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2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2 再现性限 26.58
36.15 0. 55
39. 67 0.60
ws / % R/%
20. 90 0. 32
31.86 0. 45
0.35
9试验报告
本章规定试验报告所包括的内容。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试样;本部分编号GB/T8151.2—2012;分析结果及其表示;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试验日期。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
书号:155066·1-47140
GB/T8151.2-2012
打印日期:2013年6月19日F007
上一章:GB/T 8151.1-2012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锌量的测定 沉淀分离Na2EDTA滴定法和萃取分离Na2EDTA滴定法 下一章:GB/T 8151.3-2012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铁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相关文章

YS/T 1149.3-2016 锌精矿焙砂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硫量的测定燃烧中和滴定法 YS/T 1149.3-2016 锌精矿焙砂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硫量的测定 燃烧中和滴定法 YS/T 461.3-2013 混合铅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硫量的测定燃烧-中和滴定法 YS/T 239.2-2010 三硫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化合硫量的测定燃烧中和滴定法 GB/T 3884.3-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硫量的测定 重量法和燃烧-滴定法 YS/T 239.3-2010 三硫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游离硫量的测定燃烧中和滴定法 YS/T 1046.3-2015 铜渣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硫量的测定燃烧滴定法 GB/T 1819.10-2017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0部分∶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和碘酸钾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