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GD 0028.2 - 2011
代替:Q/SYGD0028.2-2001,Q/SYGD0030.2-2001.Q/SYGD0031.2-2001,Q/SYGD0081.2-2002
Q/SYGD0082.2-2002,Q/SYGD0083-2002,Q/SYGD0178-2006,Q/SYGD0201.2-2009
离心式输油泵机组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第2部分:维护
Operating/maintenance/repair regulations for oil pump unit
Part 2: Maintenance
2011-06-30实施
2011-03-28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发布
Q/SYGD0028.22011
目 次
前言
.. II ..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维护周期 4 维护内容 5 主要零部件质量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润滑油使用与更换· 附录B(资料性附录)泵与电机同轴度的计算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泵轴承拆装步骤·
1
...3
Q/SYGD0028.2-2011
前言
Q/SYGD0028《离心式输油泵机组操作维护修理规程》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操作一第2部分:维护第3部分:大修理本部分为Q/SYGD0028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Q/SYGD0028.2-2001《ZM型输油泵机组维修保养规程》、Q/SYGD0030.2-2001《KS型
输油泵机组维护保养规程》、Q/SYGD0031.2-2001《DKS型输油泵机组维护保养规程》、Q/SYGD0081.2-2002 《KSY型输油泵机组技术规范第2部分:维护保养规程》、Q/SYGD0082.2-2002《D型输油泵机组操作规范第2部分:维护保养规程》、Q/SYGD0083-2002《SMI型输油泵机组操作维护保养及修理规程》 Q/SYGD0178-2006《MSD型和HSB型输油泵机组运行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和Q/SYGD0201.2-2009《KDY 型离心输油泵操作维护修理规程第2部分:维护》。本部分以Q/SYGD0201.2-2009为主,整合了以上其余标准的部分内容,与Q/SYGD0201.2-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4.1.6泵机组的辅助系统应按本标准第1部分的要求进行检查。”的内容; -增加了“4.3.8检查机械密封总成完好。”的内容;
一增加了“4.3.9根据泵机组振动、温度情况,确定是否更换机械密封或轴承。”的内容;
增加了“4.4长期备用泵机组保养”的内容;一删除了“附录B输油泵机械密封拆装步骤”;一增加了“泵与电机同轴度的计算方法”。(见附录B)本部分由中国石油管道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公司生产处、长庆输油气分公司、秦皇岛输油气分公司、沈阳输油气分公司、
长春输油气分公司。
本部分的主要起草人:高晞光、陈显飞、徐洪敏、张吉泉、刘泽年、杨晓峰、褚军、李志丹。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SYGD0028.2-2001、Q/SYGD0030.2-2001、Q/SYGD0031.2-2001、Q/SYGD0081.2-2002、 Q/SYGD0082.2-2002、Q/SYGD0083-2002、Q/SYGD0178-2006、Q/SYGD0201.2-2009。
II
Q/SYGD0028.2-2011
离心式输油泵机组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第2部分:维护
1范围
Q/SYGD0028的本部分规定了卧式离心式输油泵机组的维护周期、维护内容及主要零部件质量要求
等相关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输油管道用卧式离心式输油泵机组。其他相近类型离心泵机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SY96长输管道电气设备检修规程 Q/SYGD0106机泵运行监控装置检定规程
3维护周期
3.1日常维护每日进行一次。 3.2泵机组维护保养周期按累计运行时间分为2000h维护和8000h维护。
4运行中检查
4.1 目常维护内容
4.1.1 检查泵机组各连接部位、密封件,应无松动、渗漏现象。 4.1.2检查泵机组所有阀门和仪表,均应正常可靠运行。 4.1.3检查泵机组润滑油箱和恒位油杯,液位应在正常范围内。 4.1.4清除泵机组的灰尘和油污。 4.1.5检查泵机组伴热温控系统,应正常运行。 4.1.6泵机组的辅助系统应按本标准第1部分的要求进行检查。 4.1.7泵机组每次维护时间、内容及存在问题应做好记录。
4.22000h维护内容
4.2.1检查泵机组和附件,应齐全、完整、清洁,各连接处无渗漏
1
Q/SYGD 0028.2-2011
4.2.2检查泵机组排污系统,确认泄漏开关检测罐流量孔板不缺损、伴热保温正常、排污阀开关灵活,排污系统完好。 4.2.3清洗泵机组润滑油箱,更换润滑油(脂)。润滑油(脂)的使用与更换见附录A。 4.2.4检查调整泵机械密封的定位,紧固定位螺丝。 4.2.5在机械密封泄漏量超标时,应予以维修或更换。 4.2.6找正泵与电机的同轴度,其偏差不大于0.05mm,并保证联轴器的轴向间隙在3mm~5mm范围内。泵与电机同轴度的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
4.38000h维护内容
4.3.1完成2000h维护全部内容。 4.3.2检查泵机组配套仪表安装和性能,相关参数的要求执行Q/SYGD0106 4.3.3检查机械密封循环管路,检查并清洗过滤器、旋液分离器和节流孔板,确保管路畅通。 4.3.4检查泵机组转速、温度、振动、压力和差压等参数,若超标,应予以检修更换。泵轴承拆装见附录C。 4.3.5检查联轴器状况,检查弹性元件,如损坏严重予以更换 4.3.6检查电动机的电气性能,执行Q/SY96 4.3.7根据电机的磁力中心对机组同轴度重新找正。 4.3.8检查机械密封总成完好。 4.3.9根据泵机组振动、温度情况,确定是否更换机械密封或轴承。
4.4长期备用泵机组保养
4.4.1 每周盘车90°。 4.4.2每半年检查轴承箱和机械密封
5 主要零部件质量要求
5.1机械密封 5.1动环、静环的密封面不应有裂纹、掉角、划痕、麻点及偏磨现象。 5.2弹簧表面无腐蚀,自由长度允许误差不超过土1mm。 5.3动环、静环及机械密封总成应完好。 5.2滚动轴承 5.2.1用放大镜检查滚动轴承内环与外环的滚道,滚动体和保持架无剥皮、麻点、研痕和裂纹。 5.2.2用手转动轴承,应运转灵活平稳。在转动过程中不应有振动、跳动或突然停止转动现象。 5.3滑动轴承
2
Q/SYGD0028.2-2011
5.3.1轴瓦的合金层与瓦壳紧密结合,不应有分层和脱壳。合金层和两半轴瓦的中分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裂纹、气孔、重皮、夹渣和碰伤等缺陷。 5.3.2上瓦合金层无研痕,轴径与下瓦接触角度为60°~90°,接触面积均匀,上下瓦口四角与轴径接触良好。 5.3.3下瓦瓦背与瓦座接触均匀,接触面积在60%以上,瓦背不准加垫片,轴瓦中开面只允许加 0.5mm以下铜皮,允许用刮研瓦的中开面的方法调整轴瓦间隙。
5.4泵轴颈
5.4.1无键联接轴颈不应有剥皮、麻点、腐蚀、纵向划痕和裂纹。环向划痕不应集中在一处,深度不应超过0.02mm 5.4.2轴颈与轴承内环配合尺寸应符合图纸规定。 5.4.3轴颈与联轴器的配合应符合图纸规定,未规定时可采用H7/k6配合。键槽顶部留有0.2mm~ 0.4mm的间隙。键槽应无严重变形痕迹。 5.4.4轴颈表面与联轴器内孔腐蚀、斑点和划痕不应超过周长的1/5,深度不应超过0.1mm,最大点面积不应超过10mm,划痕深度不应超过0.05mm。
5.5甩油环
5.1.1 根据泵轴尺寸及润滑油箱油量的不同,甩油环的工作淹没油位应高出甩油环的底部3mm~6mm。 5.1.2甩油环长时间运转后,油环与轴接触的内表面各部位磨损程度不同,使甩油环不圆度加剧并导致甩油环重量圆周方向分布不均而使甩油环摆动加剧。具体数据见表1。
表1容许甩油环直径不圆度
甩油环内径
任何两个相距90°测量点的不圆度平均值
mm >140~200 >200~280 >280~400 >400~500 >500~600
mm 0. 5 0. 6 0. 7 0. 8 0. 9
3
Q/SY GD 0028.2-20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润滑油使用与更换
A.1离心泵使用润滑油型号通常为32#机械油或N46#耐磨油,电机使用的润滑脂型号通常为2#或3#锂基润滑脂。 A.2泵轴承箱油位应在润滑油液位视窗的1/2~2/3之间;恒位油杯液位应保持在2/3以上, A.3更换润滑油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停运泵机组; b)从泵润滑油箱底部放油阀放掉润滑油; c)清洗轴承箱; d)从泵轴承箱润滑油添加孔添加润滑油,直到油位达到液位视窗的1/2~2/3之间为止; e)取下恒位油杯,将其注满润滑油,放回原位时应将油杯连接管口通向轴承箱方向; f)油杯中的油流流入轴承箱后,取下油杯,重复上述步骤,液位达到规定要求
4
Q/SYGD 0028.2—2011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泵与电机同轴度的计算方法
B.1泵与电机找同轴度时,以泵转子中心为基础来调整电机转子中心,使电机中心成为泵中心的延续。找正前,先将电机座及其垫片清洁,垫片规格要符合规定。 B.2旋松联轴器螺栓,泵和电机联轴器各保留一组对角分布的螺栓;将百分表装在专用支架上,在电机联轴器端面靠近边缘处装两块百分表,表头垂直指向联轴器的端面,互相错开180°以补偿轴向窜量造成的误差;在电机联轴器最大外径处装一块百分表,表头垂直指向联轴器的外径。 B.3百分表针调到零位,按泵转向转动转子,泵轴和电机轴同时旋转,在0°、90°、180°、 270°时,记录百分表的读数,再转回到360°位置时,百分表指示应恢复零位(见图B.1)。
A1
B2'
Bi'
B "
A2
B2" B4"
B3"-
Bs'
A4
B4'
A3
A1 [B2
Ba A2
AB
BA A3
图B1 1百分表读数示意图
5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GD 0028.2 - 2011
代替:Q/SYGD0028.2-2001,Q/SYGD0030.2-2001.Q/SYGD0031.2-2001,Q/SYGD0081.2-2002
Q/SYGD0082.2-2002,Q/SYGD0083-2002,Q/SYGD0178-2006,Q/SYGD0201.2-2009
离心式输油泵机组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第2部分:维护
Operating/maintenance/repair regulations for oil pump unit
Part 2: Maintenance
2011-06-30实施
2011-03-28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发布
Q/SYGD0028.22011
目 次
前言
.. II ..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维护周期 4 维护内容 5 主要零部件质量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润滑油使用与更换· 附录B(资料性附录)泵与电机同轴度的计算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泵轴承拆装步骤·
1
...3
Q/SYGD0028.2-2011
前言
Q/SYGD0028《离心式输油泵机组操作维护修理规程》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操作一第2部分:维护第3部分:大修理本部分为Q/SYGD0028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Q/SYGD0028.2-2001《ZM型输油泵机组维修保养规程》、Q/SYGD0030.2-2001《KS型
输油泵机组维护保养规程》、Q/SYGD0031.2-2001《DKS型输油泵机组维护保养规程》、Q/SYGD0081.2-2002 《KSY型输油泵机组技术规范第2部分:维护保养规程》、Q/SYGD0082.2-2002《D型输油泵机组操作规范第2部分:维护保养规程》、Q/SYGD0083-2002《SMI型输油泵机组操作维护保养及修理规程》 Q/SYGD0178-2006《MSD型和HSB型输油泵机组运行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和Q/SYGD0201.2-2009《KDY 型离心输油泵操作维护修理规程第2部分:维护》。本部分以Q/SYGD0201.2-2009为主,整合了以上其余标准的部分内容,与Q/SYGD0201.2-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4.1.6泵机组的辅助系统应按本标准第1部分的要求进行检查。”的内容; -增加了“4.3.8检查机械密封总成完好。”的内容;
一增加了“4.3.9根据泵机组振动、温度情况,确定是否更换机械密封或轴承。”的内容;
增加了“4.4长期备用泵机组保养”的内容;一删除了“附录B输油泵机械密封拆装步骤”;一增加了“泵与电机同轴度的计算方法”。(见附录B)本部分由中国石油管道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公司生产处、长庆输油气分公司、秦皇岛输油气分公司、沈阳输油气分公司、
长春输油气分公司。
本部分的主要起草人:高晞光、陈显飞、徐洪敏、张吉泉、刘泽年、杨晓峰、褚军、李志丹。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SYGD0028.2-2001、Q/SYGD0030.2-2001、Q/SYGD0031.2-2001、Q/SYGD0081.2-2002、 Q/SYGD0082.2-2002、Q/SYGD0083-2002、Q/SYGD0178-2006、Q/SYGD0201.2-2009。
II
Q/SYGD0028.2-2011
离心式输油泵机组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第2部分:维护
1范围
Q/SYGD0028的本部分规定了卧式离心式输油泵机组的维护周期、维护内容及主要零部件质量要求
等相关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输油管道用卧式离心式输油泵机组。其他相近类型离心泵机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SY96长输管道电气设备检修规程 Q/SYGD0106机泵运行监控装置检定规程
3维护周期
3.1日常维护每日进行一次。 3.2泵机组维护保养周期按累计运行时间分为2000h维护和8000h维护。
4运行中检查
4.1 目常维护内容
4.1.1 检查泵机组各连接部位、密封件,应无松动、渗漏现象。 4.1.2检查泵机组所有阀门和仪表,均应正常可靠运行。 4.1.3检查泵机组润滑油箱和恒位油杯,液位应在正常范围内。 4.1.4清除泵机组的灰尘和油污。 4.1.5检查泵机组伴热温控系统,应正常运行。 4.1.6泵机组的辅助系统应按本标准第1部分的要求进行检查。 4.1.7泵机组每次维护时间、内容及存在问题应做好记录。
4.22000h维护内容
4.2.1检查泵机组和附件,应齐全、完整、清洁,各连接处无渗漏
1
Q/SYGD 0028.2-2011
4.2.2检查泵机组排污系统,确认泄漏开关检测罐流量孔板不缺损、伴热保温正常、排污阀开关灵活,排污系统完好。 4.2.3清洗泵机组润滑油箱,更换润滑油(脂)。润滑油(脂)的使用与更换见附录A。 4.2.4检查调整泵机械密封的定位,紧固定位螺丝。 4.2.5在机械密封泄漏量超标时,应予以维修或更换。 4.2.6找正泵与电机的同轴度,其偏差不大于0.05mm,并保证联轴器的轴向间隙在3mm~5mm范围内。泵与电机同轴度的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
4.38000h维护内容
4.3.1完成2000h维护全部内容。 4.3.2检查泵机组配套仪表安装和性能,相关参数的要求执行Q/SYGD0106 4.3.3检查机械密封循环管路,检查并清洗过滤器、旋液分离器和节流孔板,确保管路畅通。 4.3.4检查泵机组转速、温度、振动、压力和差压等参数,若超标,应予以检修更换。泵轴承拆装见附录C。 4.3.5检查联轴器状况,检查弹性元件,如损坏严重予以更换 4.3.6检查电动机的电气性能,执行Q/SY96 4.3.7根据电机的磁力中心对机组同轴度重新找正。 4.3.8检查机械密封总成完好。 4.3.9根据泵机组振动、温度情况,确定是否更换机械密封或轴承。
4.4长期备用泵机组保养
4.4.1 每周盘车90°。 4.4.2每半年检查轴承箱和机械密封
5 主要零部件质量要求
5.1机械密封 5.1动环、静环的密封面不应有裂纹、掉角、划痕、麻点及偏磨现象。 5.2弹簧表面无腐蚀,自由长度允许误差不超过土1mm。 5.3动环、静环及机械密封总成应完好。 5.2滚动轴承 5.2.1用放大镜检查滚动轴承内环与外环的滚道,滚动体和保持架无剥皮、麻点、研痕和裂纹。 5.2.2用手转动轴承,应运转灵活平稳。在转动过程中不应有振动、跳动或突然停止转动现象。 5.3滑动轴承
2
Q/SYGD0028.2-2011
5.3.1轴瓦的合金层与瓦壳紧密结合,不应有分层和脱壳。合金层和两半轴瓦的中分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裂纹、气孔、重皮、夹渣和碰伤等缺陷。 5.3.2上瓦合金层无研痕,轴径与下瓦接触角度为60°~90°,接触面积均匀,上下瓦口四角与轴径接触良好。 5.3.3下瓦瓦背与瓦座接触均匀,接触面积在60%以上,瓦背不准加垫片,轴瓦中开面只允许加 0.5mm以下铜皮,允许用刮研瓦的中开面的方法调整轴瓦间隙。
5.4泵轴颈
5.4.1无键联接轴颈不应有剥皮、麻点、腐蚀、纵向划痕和裂纹。环向划痕不应集中在一处,深度不应超过0.02mm 5.4.2轴颈与轴承内环配合尺寸应符合图纸规定。 5.4.3轴颈与联轴器的配合应符合图纸规定,未规定时可采用H7/k6配合。键槽顶部留有0.2mm~ 0.4mm的间隙。键槽应无严重变形痕迹。 5.4.4轴颈表面与联轴器内孔腐蚀、斑点和划痕不应超过周长的1/5,深度不应超过0.1mm,最大点面积不应超过10mm,划痕深度不应超过0.05mm。
5.5甩油环
5.1.1 根据泵轴尺寸及润滑油箱油量的不同,甩油环的工作淹没油位应高出甩油环的底部3mm~6mm。 5.1.2甩油环长时间运转后,油环与轴接触的内表面各部位磨损程度不同,使甩油环不圆度加剧并导致甩油环重量圆周方向分布不均而使甩油环摆动加剧。具体数据见表1。
表1容许甩油环直径不圆度
甩油环内径
任何两个相距90°测量点的不圆度平均值
mm >140~200 >200~280 >280~400 >400~500 >500~600
mm 0. 5 0. 6 0. 7 0. 8 0. 9
3
Q/SY GD 0028.2-20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润滑油使用与更换
A.1离心泵使用润滑油型号通常为32#机械油或N46#耐磨油,电机使用的润滑脂型号通常为2#或3#锂基润滑脂。 A.2泵轴承箱油位应在润滑油液位视窗的1/2~2/3之间;恒位油杯液位应保持在2/3以上, A.3更换润滑油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停运泵机组; b)从泵润滑油箱底部放油阀放掉润滑油; c)清洗轴承箱; d)从泵轴承箱润滑油添加孔添加润滑油,直到油位达到液位视窗的1/2~2/3之间为止; e)取下恒位油杯,将其注满润滑油,放回原位时应将油杯连接管口通向轴承箱方向; f)油杯中的油流流入轴承箱后,取下油杯,重复上述步骤,液位达到规定要求
4
Q/SYGD 0028.2—2011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泵与电机同轴度的计算方法
B.1泵与电机找同轴度时,以泵转子中心为基础来调整电机转子中心,使电机中心成为泵中心的延续。找正前,先将电机座及其垫片清洁,垫片规格要符合规定。 B.2旋松联轴器螺栓,泵和电机联轴器各保留一组对角分布的螺栓;将百分表装在专用支架上,在电机联轴器端面靠近边缘处装两块百分表,表头垂直指向联轴器的端面,互相错开180°以补偿轴向窜量造成的误差;在电机联轴器最大外径处装一块百分表,表头垂直指向联轴器的外径。 B.3百分表针调到零位,按泵转向转动转子,泵轴和电机轴同时旋转,在0°、90°、180°、 270°时,记录百分表的读数,再转回到360°位置时,百分表指示应恢复零位(见图B.1)。
A1
B2'
Bi'
B "
A2
B2" B4"
B3"-
Bs'
A4
B4'
A3
A1 [B2
Ba A2
AB
BA A3
图B1 1百分表读数示意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