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769.3-2010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3部分: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SY/T 6769.3-2010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3部分: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5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8 18:14:56



相关搜索: 规范 管道 施工 塑料 验收 合金 非金属 部分 复合管 6769 复合管 6769

内容简介

SY/T 6769.3-2010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3部分: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P 71 备案号:29437—2010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769.32010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第3部分: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Specificationsforthedesign,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
non-metallicpipelines-
Part 3:Anticorrosion plastic alloy composite pipes
2010—05—01发布
2010-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769.3—2010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管子及管件 6 管道计算 7 管道敷设与连接设计 8 管材的装卸、运输和存放 9 管道的连接施工 10 管道的安装施工 11 试压· 12 峻工验收附录A(资料性附录) 一般技术数据附录B(规范性附录) 公称压力、壁厚及内径偏差附录C(资料性附录) 管道强度校核附录D(资料性附录) 止推座计算附录E(资料性附录) 最小弯曲半径附录F(资料性附录) 液压工具使用压力附录G(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参考文献
5
10
12 13 15 16 1 18
-
.+* SY/T6769.3—2010
前言
SY/T6769--2010《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高压玻璃纤维管线管;一第2部分: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一第3部分: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本部分为SY/T6769一2010的第3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均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
附录。
本部分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文登鸿通管材有限公
司、大庆油田建设集团、吉林油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春明、庄清泉、张杰、吕召军、李晓红、宗大庆、曲良山、韩玉江、王亚林、郭志强、刘洪达、王小林、杜树彬、张丽、王波。
本部分由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ⅡI SY/T6769.3—2010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第3部分: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1范围
SY/T6769的本部分对采用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是指以塑料合金管为内衬层,以连续纤维缠绕形成的增强层为结构层的复合管,以下简称复合管)的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中的管材及附件的选用条件、基本规定、技术界限、计算方法、管道敷设与连接设计、管材的装卸、运输和存放、 管道的连接施工、管道的安装施工、试压及竣工验收进行了规定。
本部分适用于采用HG/T4087规定生产的复合管及管件的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 本部分适用于油田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外埋地复合管管道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Y/T6769一201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50264 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50—2005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423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59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SY/T0415 埋地钢质管道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 SY/T0422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HG/T4087 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Y/T6769的本部分。
3. 1
压力等级 吸pressurerating 按本部分确定的产品压力等级。
3. 2
塑料合金plasticalloy 含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结构单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混合物,并且其中任一组分的比例不小
于5%。 3. 3
管件fittings 指三通、管箍、短接、钢制转换接头和弯头等。
3. 4
制造日期dateofmanufacture 树脂固化完成日期。 SY/T6769.3—2010
3. 5
外观检验visualinspections 通过目测等方法检查材料和产品的可见缺陷。
4基本规定 4.1基本原则 4.1.1复合管的选用应根据介质、参数条件、运行维护要求和敷设地区的地质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4.1.2复合管的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4.1.3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穿跨越和沟壁支撑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以及在特殊地区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执行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4.2适用条件 4.2.1埋地敷设的集输油、含油污水、掺水、注水和注聚合物管道等。 4.2.2介质为原油、清水、含油污水和聚合物目的液等。 4.2.3环境温度:-40℃~70℃。 4.2.4介质温度不宜大于70℃,当介质温度大于50℃时,塑料合金中氯化聚氯乙烯含量应满足使用温度的要求。 4.2.5工作压力:集油管道不应大于6.3MPa,注水和注聚管道不应大于25MPa 4.2.6适用于土壤腐蚀比较严重的地区,不适用于人口密集区和井场等作业频繁区域, 4.2.7穿跨越河流、沟渠、铁路和公路应采用钢管或加套管。 4.3一般技术数据
-般技术数据参见表A.1。
5管子及管件 5.1复合管公称内径、壁厚及公称压力
复合管公称压力、壁厚及内径偏差见附录B 5.2尺寸 5.2.1长度:复合管单管的标准长度为8m,如有特殊长度要求,可向制造商提出。 5.2.2管径:管子及管件的公称直径设计选用范围为DN40~DN250。 5.3管子及管件的保温 5.3.1热力管道根据工艺要求和敷设环境温度条件可采取保温、隔热措施。保温、隔热设计应符合 GB50264和SY/T0415的规定。 5.3.2注水、注聚合物埋地管道在冻土层以下敷设,可不做保温。 6管道计算 6.1管道压降计算 6.1.1供水管道的压降可按式(1)计算:
i= 0. 000915 Q 74
(1)
dy. 774
式中:
水力坡降;
1
2 SY/T6769.3—2010
6.2.3埋地管道总传热系数的确定:
a)应通过实测有关数据,经计算确定或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 b)在不能获得实测资料进行计算时,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可参照GB
50350一2005附录E选取。
6.3管道强度校核
管道强度校核参见附录C。 6.4材料的开列
材料开列应包括以下内容:
管子名称: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管件名称:三通、异径接头、弯头和转换接头等;规格:公称直径DN和公称压力PN;数量:管子(m),管件(个);备注中注明制造标准号HG/T4087:
-
一介质条件:介质名称和设计温度。
7管道敷设与连接设计
7.1管道埋深
管道(管项)埋深不应小于0.8m。 7.2管道间距
同一管槽内敷设多条管道时,相邻管道间距应符合表1中规定的最小净距要求
表1管道最小净距
单位为毫米
公称直径DN 80 100 125
管道最小净距
4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50
65
150~250
40 50 65 80 100 125 150~25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公称直径DN
7.3穿越公路、水渠 7.3.1穿跨越公路、水渠
当穿越应用套管保护时,宜用支架将复合管与套管隔开。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设计,应执行GB 50423和GB50459的规定。 7.3.2穿越横管
复合管与其他管道交叉敷设时,复合管宜从横管下面穿越,相互净距应大于150mm,且不应小于复合管径;从横管上面穿越时,相互净距宜大于200mm。 7.4连接形式 7.4.1螺纹管箍连接
复合管之间应采用螺纹管箍连接,连接形式见图1。当螺纹连接用于复合管与钢管的连接时,应
4 SY/T6769.3—2010
采用焊接转换接头,连接形式见图2。
管箍
复合管
复合管
图1 螺纹管箍连接
转换接头 钢管
复合管

A
图2钢转换接头连接
7.4.2法兰连接
法兰连接可用于复合管与阀门(或钢管)的连接,连接形式见图3。
转换接头
阀门(或钢管)
复合管
O
X
图3法兰连接
7.5管道标志桩
站外管道应在起点、折点和终点设置管道标志桩,且宜在每隔0.2km处设置管道标志桩,标志桩的间距可根据油区管线密集情况适当调整, 7.6支撑与固定 7.6.1设置支撑、固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避免线接触和点受载; b)防止震动与磨损; c)避免过度弯曲。
7.6.2管道出土前3m~5m处宜转换成钢管,并在钢管一侧靠近接头处设置固定支座。 7.6.3阀门应单独支撑。 7.7稳管设计 7.7.1管道直管段的稳管设计,应根据使用经验或通过计算确定是否加设止推座等稳管设施。 7.7.2在管道装有弯头、三通和异径接头处,均应设置止推座。公称直径DN100时,止推座的厚度不应小于500mm。止推座应将管件全部包住,示意图见图4~图7。必要时,止推座的受力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参见附录D。
5 P 71 备案号:29437—2010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769.32010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第3部分: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Specificationsforthedesign,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
non-metallicpipelines-
Part 3:Anticorrosion plastic alloy composite pipes
2010—05—01发布
2010-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769.3—2010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管子及管件 6 管道计算 7 管道敷设与连接设计 8 管材的装卸、运输和存放 9 管道的连接施工 10 管道的安装施工 11 试压· 12 峻工验收附录A(资料性附录) 一般技术数据附录B(规范性附录) 公称压力、壁厚及内径偏差附录C(资料性附录) 管道强度校核附录D(资料性附录) 止推座计算附录E(资料性附录) 最小弯曲半径附录F(资料性附录) 液压工具使用压力附录G(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参考文献
5
10
12 13 15 16 1 18
-
.+* SY/T6769.3—2010
前言
SY/T6769--2010《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高压玻璃纤维管线管;一第2部分: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一第3部分: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本部分为SY/T6769一2010的第3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均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
附录。
本部分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文登鸿通管材有限公
司、大庆油田建设集团、吉林油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春明、庄清泉、张杰、吕召军、李晓红、宗大庆、曲良山、韩玉江、王亚林、郭志强、刘洪达、王小林、杜树彬、张丽、王波。
本部分由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ⅡI SY/T6769.3—2010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第3部分: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1范围
SY/T6769的本部分对采用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是指以塑料合金管为内衬层,以连续纤维缠绕形成的增强层为结构层的复合管,以下简称复合管)的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中的管材及附件的选用条件、基本规定、技术界限、计算方法、管道敷设与连接设计、管材的装卸、运输和存放、 管道的连接施工、管道的安装施工、试压及竣工验收进行了规定。
本部分适用于采用HG/T4087规定生产的复合管及管件的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 本部分适用于油田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外埋地复合管管道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Y/T6769一201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50264 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50—2005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423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59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SY/T0415 埋地钢质管道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 SY/T0422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HG/T4087 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Y/T6769的本部分。
3. 1
压力等级 吸pressurerating 按本部分确定的产品压力等级。
3. 2
塑料合金plasticalloy 含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结构单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混合物,并且其中任一组分的比例不小
于5%。 3. 3
管件fittings 指三通、管箍、短接、钢制转换接头和弯头等。
3. 4
制造日期dateofmanufacture 树脂固化完成日期。 SY/T6769.3—2010
3. 5
外观检验visualinspections 通过目测等方法检查材料和产品的可见缺陷。
4基本规定 4.1基本原则 4.1.1复合管的选用应根据介质、参数条件、运行维护要求和敷设地区的地质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4.1.2复合管的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4.1.3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穿跨越和沟壁支撑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以及在特殊地区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执行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4.2适用条件 4.2.1埋地敷设的集输油、含油污水、掺水、注水和注聚合物管道等。 4.2.2介质为原油、清水、含油污水和聚合物目的液等。 4.2.3环境温度:-40℃~70℃。 4.2.4介质温度不宜大于70℃,当介质温度大于50℃时,塑料合金中氯化聚氯乙烯含量应满足使用温度的要求。 4.2.5工作压力:集油管道不应大于6.3MPa,注水和注聚管道不应大于25MPa 4.2.6适用于土壤腐蚀比较严重的地区,不适用于人口密集区和井场等作业频繁区域, 4.2.7穿跨越河流、沟渠、铁路和公路应采用钢管或加套管。 4.3一般技术数据
-般技术数据参见表A.1。
5管子及管件 5.1复合管公称内径、壁厚及公称压力
复合管公称压力、壁厚及内径偏差见附录B 5.2尺寸 5.2.1长度:复合管单管的标准长度为8m,如有特殊长度要求,可向制造商提出。 5.2.2管径:管子及管件的公称直径设计选用范围为DN40~DN250。 5.3管子及管件的保温 5.3.1热力管道根据工艺要求和敷设环境温度条件可采取保温、隔热措施。保温、隔热设计应符合 GB50264和SY/T0415的规定。 5.3.2注水、注聚合物埋地管道在冻土层以下敷设,可不做保温。 6管道计算 6.1管道压降计算 6.1.1供水管道的压降可按式(1)计算:
i= 0. 000915 Q 74
(1)
dy. 774
式中:
水力坡降;
1
2 SY/T6769.3—2010
6.2.3埋地管道总传热系数的确定:
a)应通过实测有关数据,经计算确定或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 b)在不能获得实测资料进行计算时,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可参照GB
50350一2005附录E选取。
6.3管道强度校核
管道强度校核参见附录C。 6.4材料的开列
材料开列应包括以下内容:
管子名称: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管件名称:三通、异径接头、弯头和转换接头等;规格:公称直径DN和公称压力PN;数量:管子(m),管件(个);备注中注明制造标准号HG/T4087:
-
一介质条件:介质名称和设计温度。
7管道敷设与连接设计
7.1管道埋深
管道(管项)埋深不应小于0.8m。 7.2管道间距
同一管槽内敷设多条管道时,相邻管道间距应符合表1中规定的最小净距要求
表1管道最小净距
单位为毫米
公称直径DN 80 100 125
管道最小净距
4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50
65
150~250
40 50 65 80 100 125 150~25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公称直径DN
7.3穿越公路、水渠 7.3.1穿跨越公路、水渠
当穿越应用套管保护时,宜用支架将复合管与套管隔开。管道穿越和跨越工程设计,应执行GB 50423和GB50459的规定。 7.3.2穿越横管
复合管与其他管道交叉敷设时,复合管宜从横管下面穿越,相互净距应大于150mm,且不应小于复合管径;从横管上面穿越时,相互净距宜大于200mm。 7.4连接形式 7.4.1螺纹管箍连接
复合管之间应采用螺纹管箍连接,连接形式见图1。当螺纹连接用于复合管与钢管的连接时,应
4 SY/T6769.3—2010
采用焊接转换接头,连接形式见图2。
管箍
复合管
复合管
图1 螺纹管箍连接
转换接头 钢管
复合管

A
图2钢转换接头连接
7.4.2法兰连接
法兰连接可用于复合管与阀门(或钢管)的连接,连接形式见图3。
转换接头
阀门(或钢管)
复合管
O
X
图3法兰连接
7.5管道标志桩
站外管道应在起点、折点和终点设置管道标志桩,且宜在每隔0.2km处设置管道标志桩,标志桩的间距可根据油区管线密集情况适当调整, 7.6支撑与固定 7.6.1设置支撑、固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避免线接触和点受载; b)防止震动与磨损; c)避免过度弯曲。
7.6.2管道出土前3m~5m处宜转换成钢管,并在钢管一侧靠近接头处设置固定支座。 7.6.3阀门应单独支撑。 7.7稳管设计 7.7.1管道直管段的稳管设计,应根据使用经验或通过计算确定是否加设止推座等稳管设施。 7.7.2在管道装有弯头、三通和异径接头处,均应设置止推座。公称直径DN100时,止推座的厚度不应小于500mm。止推座应将管件全部包住,示意图见图4~图7。必要时,止推座的受力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参见附录D。
5
上一章:Q/SY GD 0028.2-2011 离心式输油泵机组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第2部分:维护 下一章:GB/T 31561-2015 粘土砂再生成套设备 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SY/T 6769.3-2018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3部分:热塑性塑料内衬玻璃钢复合管 SY/T 6770.3-2010 非金属管材质量验收规范 第3部分: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SY/T 6769.2-2010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2部分: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SY/T 6769.4-2012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4部分:钢骨架增强塑料复合连续管 SY/T 6769.5-2016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5部分: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连续管 SY/T 6769.2-2018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第2部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SY/T6769.2-2018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第2部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SY/T 6769.2-2018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2部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