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331—2011
电感测微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forInductive Micrometers
2011-12-28发布
2012-06-28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331—2011
电感测微仪校准规范
JJF1331—2011 代替JJG396—2002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InductiveMicrometers
归口单位: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中原量仪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1331—2011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黄玉珠(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贾晓杰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范乃胤(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于振溪(中原量仪股份有限公司)石作德(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姜志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JJF1331—2011
目 录
引言 1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 4 概述.
(I) (1) (1) (1) (1)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8) (8) (9) (10) (13) (16)
计量特性.…. 5. 1 零位平衡· 5. 2 漂移· 5.3 示值变动性 5. 4 轴向测头测杆径向受力对示值的影响 5.5 测力及测力变化 5.6 示值误差 5. 7 “和”与“差”演算示值误差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6.2 校准用设备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1 校准项目: 7.2校准方法· 8校准结果的表达: 9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配对法校准示值误差计算示例附录B0.01um挡位数显式电感测微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附录C0.1μm挡位数显式电感测微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附录D 校准证书内容及内页格式
5
.
I
JJF1331—2011
引言
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一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94一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JJG396一2002《电感测微仪》共同构成支撑校准规范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与JJG396一2002《电感测微仪》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规范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检定规程改为校准规范进行修订;一取消了“鉴别力”、“响应时间”计量特性要求;一对“测力”计量特性要求的校准方法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测力变化的要求;一将对“示值稳定度”的描述改为“漂移”,修改了数显电感测微仪漂移的技术
指标;一将原规程中用2等量块以配对法或直接法对示值误差校准改为用量块(2等或 3等)进行;增加了附录B,C,D。
JJG396—2002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JG396—1985,JJG804—1993。
Ⅱ
JJF1331—2011
电感测微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分辨力(分度值)(0.01~10)μm、标称范围(一1000~十1000)μm 电感测微仪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GB/T26094—2010电感测微仪 GB/T26095一2010电子柱电感测微仪 GB/T26097-2010数显电感测微仪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
3.1零位平衡zerobalance
在转换电感测微仪量程挡位时,各挡零位示值的一致性。 3.2示值变动性thevariationindication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仪器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其结果之间的最大差异。
4概述
电感测微仪是一种测量微小位移量的高准确度测量仪器,它由轴向或旁向电感传感器(测头)将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显示装置将被测量显示出来。电感测微仪按显示装置的不同分为数显式、指针式和电子柱式三种型式。其外形见图1、图2、图3。
2、
Pg
图1数显式电感测微仪
1一数字表;2一测量功能选择开关;3一量程转换开关;4一放大倍数调整旋钮;5-零位调整旋钮;6一轴向测头
图2指针式电感测微仪
1一指针;2一指示表;3一放大倍数调整旋钮;4一量程转换开关;5—测量功能选择开关;6一轴向测头
1
JJF1331—2011
图3电子柱式电感测微仪
1一量程转换开关;2-平衡电位器;3一放大倍数调整旋钮;4—“-”超指示灯;5—合格指示灯;
“+”超指示灯;7 “+”超量程指示灯;8一指示光柱;9- ”超量程指示灯;
5
10—零位调整旋钮;11一轴向测头
5计量特性 5.1零位平衡
零位平衡不超过表1的规定 5.2漂移
漂移不超过表1的规定
S
5.3示值变动性
示值变动性不超过表1的规定轴向测头测杆径向受力对示值的影响
5.4
轴向测头测杆径向受力对示值的影响应不超过表1的规定
表1计量特性
轴向测头测杆径向受力对示值的影响
电感测微仪的型式数显式指针式电子柱式
漂移 μm 0. 2 0. 1 0. 2
零位平衡
示值变动性
μm 0.04 0. 1 0. 2
2个分辨力 1/2个分度值 1/3个分度值 1个分度值
0.03 μm
1个分度值
5.5测力及测力变化
测力不大于设计规定值,测力变化不超过测力值的士20%。 5.6示值误差 5.6.1数显式电感测微仪分辨力为0.01um挡位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08μm;其他各挡位的最大允许误差8按式(1)计算。
8;=±0.3%(s+)
(1)
式中:
-校准点的标称值,μm;
S l—校准点挡位的量程,μm。
2
JJF1331—2011
5.6.2指针式电感测微仪分度值为0.1um挡位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10μm;其他各挡位的最大允许误差按式(2)计算。
(2)
8,=±1%(s;+)
式中: s:—校准点的标称值,μm; l—校准点挡位的量程,μm。
5.6.3电子柱式电感测微仪各挡位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1个分度值。 5.7 “和”与“差”演算示值误差
“和”与“差”演算的示值误差不超过演算范围的1%。 注:以上指标不是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6 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1.1校准室温度(20土1)℃,温度变化不大于0.5℃/h,相对湿度不大于80%。 6.1.2校准室内应无影响测量的灰尘、振动、噪音、腐蚀性气体及较强磁场的影响, 6.1.3校准用的电源应避免电压突变。 6.2校准用设备
校准用设备见表2。
表2校准项目和校准用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校准项目零位平衡
设备名称及计量特性
测量台架测量台架,3等量块测量台架,3等量块
漂移示值变动性
轴向测头测杆径向受力对示值的影响
测量台架,分度值0.01N测力计
测力及测力变化
测力仪MPE:士1% 2等、3等量块,测量台架 2等、3等量块,测量台架
示值误差
“和”与“差”演算示值误差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校准前,电感测微仪和校准用器具等温平衡时间不少于4h,并使电感测微仪通电预热大于30min。用旁向测头校准时,其测杆轴线应和台架工作面的垂直方向垂直。
首先检查外观和各部分的相互作用,确定没有影响校准计量性能的因素后再进行
校准。 7.1校准项目
校准项目见表2。 7.2校准方法 7.2.1零位平衡
在仪器放大倍数正确的情况时,将测头安装在测量台架(以下简称台架)上,使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