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2800.3-2011 升降台铣床 第3部分:静刚度

JB/T 2800.3-2011 升降台铣床 第3部分:静刚度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4 15:54:32



相关搜索: jb 刚度 部分 2800 铣床 升降台

内容简介

JB/T 2800.3-2011 升降台铣床 第3部分:静刚度 ICS 25.080.20 J 54 备案号:31954—201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2800.3—2011 代替 JB/T 9929—1999
升降台铣床  第3部分:静刚度 Milling machines with table of variable heightPart 3: Static stiffness
2011-05-18 发布
2011-08-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2800.3—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一般要求. 3.1试验条件 3.2 静刚度的表示方法 4试验方法... 5静刚度位移量公差 6 试验中的一些具体规定. 图1卧式铣床试验调整图图2立式铣床试验调整图.
2
....................................
.................................
................................... JB/T 2800.3—2011
前言
JB/T2800《升降台铣床》已知发布了三个部分:
-第1部分:型式与参数; -第2部分:技术条件;第3部分:静刚度。
本部分为JB/T2800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 9929—1999《升降台铣床静刚度》,与JB/T9929—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编号和名称改为JB/T2800.3《升降台铣床第3部分:静刚度》; 将第2章标题“引用标准”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并按照有关规定对内容进行了编辑性修改;将第3章标题改为“一般要求”,将4.1调整为3.1“试验条件”,将“静刚度的表示方法”调整为 3.2; -4.4a)、b)的文字表述做了编辑性修改; 表1和表2的格式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第一机床厂、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立婷、胡瑞琳、金志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n J54 016—1988; -JB/T 9929—1999。
II JB/T 2800.3—2011
升降台铣床 第3部分:静刚度
1 范围
JB/T2800 的本部分规定了升降台铣床静刚度的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台面宽度 200 mm~500 mm 的一般用途的升降台铣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33.2—一2002升降台铣床检验条件 精度检验第2部分:卧式铣床 GB/T3933.3一2002升降台铣床检验条件 精度检验 第3部分:立式铣床
3一般要求 3.1试验条件
被检机床应在按GB/T3933.2或GB/T3933.3检验合格的条件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2 静刚度的表示方法
静刚度是以本部分规定的试验方法施力于刀具模型,工作台相对于刀具模型沿横向所产生的位移
量。 4 试验方法 4.1施力装置、试验心轴、刀具模型和指示器的安装以及施力方向和着力点的调整应按图 1、表 1 或图 2、表 2 的规定。
F
试验心轴;2- 刀具模型;3- 一刀杆支架;4- 一指示器。
图1卧式铣床试验调整图 JB/T 2800.3—2011
表1
工作台面宽度B 主轴旋转轴线到工作台面的距离li 床柱立导轨面到受力点的距离 l2 受力点到刀杆支架轴承端面的距离l3 床柱立导轨面到工作台第一个T形槽中心面的距离 l4 刀具模型锥部受力点处的直径D 试验心轴圆柱部分的直径d 施于刀具模型的力F 力F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与工作台纵向进给方向的夹角α (°) 力 F与其在水平面内投影的夹角β
200 250 320 400 500 125 140 160 180 200 270 280 320 450 520 132 140 160 224 265 305 315 375 505 590 80 100 125 160 200 45 55 65 75 90 45 55 60 70 85
mm mm mm mm mm mm mm kN
d di
12.5 20 31.5 40 30 34 37
5
8
(°) (°)
刀具模型锥体母线与其中心线的夹角力F在垂直平面内的投影与工作台纵向进给方向的夹角几 (°)
K)
/
V
来 15
D
β
X
B
X
H
Fx
B

3 1——试验心轴;2 2——刀具模型;3— 指示器。
K
图 2 立式铣床试验调整图
表 2
工作台面宽度B 主轴端面到工作台面的距离ls 主轴端面到受力点的距离 16 主轴旋转轴线到工作台第一个T形槽中心面的距离l mm 刀具模型锥部受力点处的直径D
200 160 52 60 80 45 5
250 180 67 67 100 125 160 200 55 65
320 200 80 95
400 224 95 106
500 250 112 125
mm mm mm
mm mm kN
试验心轴圆柱部分的直径 d 施于刀具模型的力F 力F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与工作台纵向进给方向的夹角α (°)
75 20
90 31.5
8
12.5 40 30 30 37
(°) (°)
力F与其在水平面内投影的夹角β 刀具模型锥体母线与其中心线的夹角力F在垂直平面内的投影与工作台纵向进给方向的夹角 (°)
2 JB/T 2800.3—2011
4.2调整机床时应遵守下述方法:
a)将带有刀具模型的心轴插入主轴锥孔中并拉紧; b)工作台由外向里移至试验位置; c)升降台由下向上移至试验位置 d)工作台沿纵向移至中间位置,移动方向应与施于刀具模型的力在纵向投影的方向相同(如图1
或图2所示); e)对卧式铣床,再将悬梁由里向外移至检验位置,悬梁上装刀杆支架以支承检验心轴,使悬梁和
刀杆支架的外端面齐平; f)对立式铣床,再将主轴箱(或主轴套筒)位于上极限位置,如主轴箱(或主轴套筒)可回转时,
还应使主轴旋转轴线垂直于工作台面。
4.3指示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对卧式铣床,应使指示器测头位于轴向水平面内并触及刀具模型端面的边缘处; b)对立式铣床,应使指示器测头位于过轴线的横向垂直平面内并触及刀具模型圆柱面的母线上。
4.4试验时所有夹紧部位均应夹紧。 4.5试验时通过带测力计的施力装置缓慢向刀具模型施加力F,使其逐渐达到表3所规定的值 4.6试验时先预试 1 次,不记取读数。然后再试验 3 次,分别计取指示器所示的位移量值。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即为静刚度的位移量。 5静刚度位移量公差 5.1 一 -般的卧式和立式升降台铣床试验时,施于刀具模型的力F和位移量公差按表3中 I的规定。 5.2工作台可回转的卧式升降台铣床和主轴箱(或主轴套筒)可回转的立式升降台铣床试验时,施于刀具模型的力F和位移量公差按表3中II的规定 5.3 3轻型万能铣床试验时,施于刀具模型的力F和位移量允差按表3中II的规定
表 3
位移量公差S
施于刀具模型的力F
工作台面宽度B
kN II 5 8 12.5 20 31.5
mm II 0.36 0.45 0.56 0.70 0.90
mm 200 250 320 400 500
III 一 5 8
III 一 0.32 0.40
1 5 8 12.5 20 31.5
1 0.32 0.40 0.50 0.63 0.80
6 试验中的一些具体规定 6.1万能回转头铣床仅对基本主轴进行静刚度试验。 6.2试验时不应使用悬梁与升降台之间的辅助支架。 6.3施于刀具模型上的力,应是一个不与任何坐标平行的空间力,其作用线应与试验心轴中心相交。
3
上一章:JB/T 2800.1-2011 升降台铣床 第1部分:型式与参数 下一章:JB/T 2825.1-2011 插床 第1部分:参数

相关文章

JB/T 2800.2-2021 升降台铣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 2800.1-2011 升降台铣床 第1部分:型式与参数 JB/T 4182.2-2011 立式内拉床 第2部分:静刚度 JB/T 14209.4-2021 滚珠直线导轨副 第4部分:静刚度 TB/T 3396.3-2015 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 第3部分:组装静刚度的测定 JB/T 12606.3-2016 螺纹旋风铣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JB/T 2944.3-2012 立式万能木模铣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JB/T 4067.3-2011 刻模铣床 第3部分:型式与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