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5.100 E 34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 0899—2015
汽车发动机油节能性能的评定
程序VIB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effects of automotive engine oils onfuel economy of passenger cars and light-duty trucks in sequence VIB spark ignition engine
2016-03-01实施
2015-10-27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SH/T0899—2015
次
目
II
前言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3 4 5 方法应用… 6 试验设备 7
方法概要
13 14 14 17 17 24 25 26 27 29 30 36 56 58 59 62 63 64 65 67 68 87
试剂和材料 8 试验装置的准备试验发动机的准备
9 10
试验台架的标定 11 试验程序 12 结果的判断 13 试验报告 14 精密度与偏差附录A (规范性附录)安全预防措施
附录B (规范性附录)缩短时间长度的程序VIBSJ试验要求附录C (资料性附录)试验材料购买,附录 D (规范性附录)简图和流程图附录E (规范性附录)程序VIB燃油规格附录F (规范性附录)机油加热器低熔点合金填充步骤附录G (规范性附录)发动机零件号列表附录H (规范性附录)燃油喷嘴检查附录I (规范性附录)平均值与标准偏差附录J (规范性附录)试验前维护检查清单附录K (规范性附录)不停机换油检查表附录L (规范性附录)机油满刻度及观察窗标定程序附录M (资料性附录)试验报告附录N (规范性附录)窜气通风系统要求
NB/SH/T089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6837一13《用程序VIB火花塞点
火发动机评价乘用车和轻负荷卡车发动机油燃油经济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本标准在采用ASTMD6837一13时进行了修改,本标准与ASTMD6837一13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的部分引用标准采用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删除了ASTMD6837—13中4.1条试验编号形式。 增加了推荐的国内燃油规格,因完全采用原方法燃油规格,需进口大量燃油,不符合国情。
因此,调制了与其相接近的国产试验燃油。经过发动机台架参考油标定试验验证,能够满足试验要求。
ASTMD6837-13方法规定,对于VIB台架,每进行7次试验或90天,无论哪个先到,要进行
参比油试验。我国高档汽车发动机油研发单位较少,每年需做的油样不多,90天的期限不适合现实国情。本方法建议采用每进行7次试验后,用参比油对试验台架进行标定。
修改了10.2条关于参比油试验的论述。 修改了第13章关于试验报告的论述。 修改了14.1条中关于从TMC获取数据的部分。 删除了ASTMD6837一13中附录A1关于TMC的介绍。 增加了附录试验报告格式,统一报告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
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建强、李少玉、卢文彤、魏荣田、刘顺涛、杨本丰、张振华、林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Ⅱ
NB/SH/T0899—2015
汽车发动机油节能性能的评定程序VIB法
警告:本标准的应用可能涉及到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安全预防措施详见附录A。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评定汽车发动机油对乘用汽车和轻负荷卡车燃油经济性影响的方法。试验将指定的 4.6L汽油发动机安装在测功机上,用来评价多级油的燃油经济性。
本标准适用于API/ILSACSJ/GF-2、SL/GF-3、SM/GF-4级汽油机油燃油经济性能评定。 注:SJ级汽油机油采用缩短试验时间方法,在附录B中列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 503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 (马达法) GB/T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GB1922—2006油漆及清洗用溶剂油 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 5487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 GB/T 6536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GB/T 8017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 GB/T 8018 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 GB/T 8019 车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喷射蒸发法) GB/T 8020 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1132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萤光指示剂吸附法) GB/T 11137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GB/T 17040 石油和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17476 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SH/T 0020 测定汽油中磷的试验方法 SH/T0656 石油产品及润滑剂中碳、氢、氮测定法(元素分析仪法) SH/T 0663 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SH/T 0679 航空燃料净热值估算法 SH/T 0689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SH/T 0794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微量法
1
NB/SH/T0899—2015
ASTM D 24oStandard Test Method forHeat of Combus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Fuels by Bomb Calo- rimeter(液态物质燃烧热值试验法
ASTM D 4052Practice for Beporting Rsults of Examination and Analysls of Deposits Formed from Water for SubsurfaceInjection( 本密度、相对缩度和API度测定法(数字密度计法)
Method sor Particulate Contamination in Aviation Fuels by Laboratory Filtration (航空
ASTMD5452 Te
燃料中颗粒污染物测
全室过滤法))
ASTME191/ Stan ard d Specification for Apparatus For Microdetermination of Carbon and Hydrogen in Or- ganic and Organ LAllic 2ompounds(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中碳和氢的微量测定用仪器规格)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更适用于 本文件。
3. 1
4 空 燃比 airfuel ratio (AFR) 人内燃 然烧室的混合的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 车 a tomotive
进
1
3. 2
自身动力靠自身燃料发动机驱动的机器。通常汽车依靠内燃机驱动。
3. 3
lowby
发动机运 转时,从燃烧室审人曲辅
油和空气的混合气
3. 4
oo
before top dead center 套中行程到上止上点前的英文缩写。
王
缸
3.5
calibrate
交准
使用标准仪器检测、校正试验台架各测量设备的精度校准油 calibrate oil 用给定的标鱼来确认发动机台架是否 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标准油。 发动机 engineoil 在发动机 几内部能够减少相互接触的传动部件表面摩擦和磨损、同时兼有冷卸及密封作用的液体,
3.6
3. 7
具有防锈、 、抗沉积物生成 抗磨损、抗氧化及抗泡等功能 3. 8
润滑剂 lub
任何可以在两表 面同起到 小摩擦磨损的物质。
VH
3. 9
参比油 referenceoil
已知其性能特性的润滑油,标定试验 架时作为比较基准。 3. 10
购买方purchaser 提供资金来进行标准试验的人或机构。
2
NB/SH/T0899—2015
3. 11
非参比油 non-referenceoil 除参比油外的润滑油,
3. 12
ARESE
试验油 testoil 使用标准评价的
3.13
试验开始将试验油加人发动机视为试验开始。
3. 14
老化试验油 aged test oil 被检验的发动 机油测试式验前在发动机中按照规定状态使用规定的时间
3. 15 A
老体 aging 在规 定的 发动机上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工作状态进行规定时间的试验。
3.16
磨合break-in 发动机在 规定的状态下运行来减少发动机新部件的摩擦
3.17 L
供应商 centralpart distributor(CPD)
为程 序VIB台架试验提供关键发动机部件和设备的供应
B 式验方法要求对许多部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专用部件和设备进行精心生产,因此选择 华有能力的公司
C 油、安装新礼油滤清器过发动机,减少和大除上次加人润滑油的我留。
作为 3.18
tu isi
可以携带出残存润滑油,确保 保减少上次润滑油残
R 不停机冲洗 flying flush 在木 不停机的情 况下,用冲洗发动机油,在规定的工作状态 下,用来减小前次试验油的影响和清除
注 3. 19
残渣。 3. 20
非标准试 non-standard test 试验工洗 不在标准状态, 使用了非标准的燃料油或没有使用标准硬件配置的式验。
3.21
特殊部件供应商pecialpartdistributor(SPD) 在本试验方法中心 ,指定的特殊部件的生产商或供货商。
3. 22
special test parts (STP)
专用试验件
非关键零件、非生产件或服务维修零化 只能从指定零件供应商获得的试验件。 4方法概要 4.1将4.6L汽油发动机安装到可控转速、扭矩和其它操作参数的试验台架上。
3
NB/SH/T0899—2015
4.2试验方法的测试阶段需要测量五个规定的的转速、扭矩和温度稳定工况的燃油消耗率,试验包括基准参比油、试验油和重复基准参比油的测量过程,试验总时间约133h。 4.3老化试验油可以直接和ASTMBCSAE5W-30基准参比油(以下简称BC油)比较,BC油在试验油前后测量,当试验油和BC油转换时,需要用不停机冲洗的方式,当老化试验油换BC油时需要用清洗油(以下简称BCFHD油)清洗,使前次机油的影响最小化。 4.4试验结果用试验油相对于基准参比油的燃油比油耗的变化百分率表示。
5方法应用
本试验方法在可重复的实验室环境下,可评定汽油机油的节能性能。试验油节能性能通过与BC油比较得出。BC油为SAE5W-30全配方润滑油。与现在生产的汽车在美国环保署(EPA)的循环工况下有一定的相关性。试验将试验油与BC油相比较而不是将两个试验油进行比较,评定汽油机油的节能性能。
6试验设备
6.1概要:对试验台架相关硬件作出规定,如要求使用规定的泵、阀、热交换器、加热器和管径 6.1.1试验方法提供了特殊零件的图纸,当制作特殊零件时,使用规定尺寸。试验要求使用方法中规定的设备。 6.2试验发动机配置:试验发动机为1993年福特4.6LV-8带自动超速档的变速器(AODE)传动发动机。在试验台架上安装发动机(参见附录C.1),使发动机前部高于后部,飞轮面垂直度为3.6°± 0.5°。连接轴的万向节角度相对于垂直面不大于2°,相对水平面保持0°。 6.3实验室环境:实验室保持清洁无尘。送风系统应避免直接吹试验机。 6.4发动机转速和扭矩控制:测功机转速和扭矩的控制系统应满足转速和扭矩的要求(见表1)。使用闭环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发动机油门控制转速,通过控制测功机来控制扭矩。对相关设备进行精确的标定,保证转速和扭矩的精度。 6.4.1测功机:使用Midwest或Eaton生产的37kW758型号的干式测功机(参见附录C.2)。在参比油试验或非参比油试验中不能更换测功机,若在试验中需要更换测功机,则中止试验。更换测功机后,在开始新的试验前校准新的测功机和相关的仪器。 6.4.2测功机扭矩: 6.4.2.1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使用0~45kg的码测量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应满足以下参数:
a)好的温度稳定性: Zero≤0.001%满量程输出(FS0)/℃ Span≤0.001%FS0/℃ b)非线性≤0.05%FSO。 c)温度补偿温度范围为(10℃~49℃)。Lebow生产的型号为3397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经验
证满足要求(参见附录C.3)。 6.4.2.2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制动:不要使用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制动。 6.4.2.3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负载池温度控制:控制负载池温度使负载池内空气温度不随环境温
度变化而变化,负载池内空气温度控制范围为±6℃。 6.4.2.4测功机与发动机连接:使用万向节型连接轴(见6.2)。
4
NB/SH/T0899—2015
表1 程序VIB试验操作工况
阶段5 1500±2
阶段2 800±2
阶段3 800±2
阶段4 1500±2
试验参数
阶段1 1500±2 98. 00±0.07 26. 00±0. 07 26.00±0. 07 98.00±0. 07 98. 00±0. 07
转速/(r/min)b 扭矩/(N·m)b 标称功率/kW 主油道温度/℃ 冷却液人口温度/℃b 试验时间/min°
15. 39 45±1 45±1 60
2. 18 105±1 95±1 60
2. 18 70±1 60±1 60
15. 39 70±1 60±1 60
15. 39 125 ±1 105±1 60 所有工况下都要求的控制参数
温度/℃ 机油循环温度冷却液出口温度进气温度燃油流量计温度燃油油轨温度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负载池温度机油加热器温度压力/kPa 进气压力燃油流量计压力燃油油轨压力进气真空度排气背压(绝对压力)主油道油压曲轴箱真空度流量冷却液流量/(L/min)燃油流量/(kg/h)b 进气湿度/(gr/kg)空燃比空燃比点火正时/°BTDC
记录记录 27±2 20~30(最大变化差不大于4) 20±2 每阶段温度差不大于12 小于205
0.05±0. 02 大于100 205~310 记录 104.00±0.17 记录 0. 00±0. 25
130±4 记录 11.4±0.8 14. 00~ 15. 00 每个阶段 20±2
“控制参数的目标为要求的中间值。 需要严格测量和控制的参数。 “当温度达到设定点时开始计时。 d整个试验的读数最大阶段平均值和试验的各个给段的平均值。
6.5 发动机冷却系统:外部的冷却系统如图D.1、图D.2、图D.3、图D.4和图D.5所示,试验过程
5
ICS75.100 E 34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 0899—2015
汽车发动机油节能性能的评定
程序VIB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effects of automotive engine oils onfuel economy of passenger cars and light-duty trucks in sequence VIB spark ignition engine
2016-03-01实施
2015-10-27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SH/T0899—2015
次
目
II
前言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3 4 5 方法应用… 6 试验设备 7
方法概要
13 14 14 17 17 24 25 26 27 29 30 36 56 58 59 62 63 64 65 67 68 87
试剂和材料 8 试验装置的准备试验发动机的准备
9 10
试验台架的标定 11 试验程序 12 结果的判断 13 试验报告 14 精密度与偏差附录A (规范性附录)安全预防措施
附录B (规范性附录)缩短时间长度的程序VIBSJ试验要求附录C (资料性附录)试验材料购买,附录 D (规范性附录)简图和流程图附录E (规范性附录)程序VIB燃油规格附录F (规范性附录)机油加热器低熔点合金填充步骤附录G (规范性附录)发动机零件号列表附录H (规范性附录)燃油喷嘴检查附录I (规范性附录)平均值与标准偏差附录J (规范性附录)试验前维护检查清单附录K (规范性附录)不停机换油检查表附录L (规范性附录)机油满刻度及观察窗标定程序附录M (资料性附录)试验报告附录N (规范性附录)窜气通风系统要求
NB/SH/T089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6837一13《用程序VIB火花塞点
火发动机评价乘用车和轻负荷卡车发动机油燃油经济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本标准在采用ASTMD6837一13时进行了修改,本标准与ASTMD6837一13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的部分引用标准采用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删除了ASTMD6837—13中4.1条试验编号形式。 增加了推荐的国内燃油规格,因完全采用原方法燃油规格,需进口大量燃油,不符合国情。
因此,调制了与其相接近的国产试验燃油。经过发动机台架参考油标定试验验证,能够满足试验要求。
ASTMD6837-13方法规定,对于VIB台架,每进行7次试验或90天,无论哪个先到,要进行
参比油试验。我国高档汽车发动机油研发单位较少,每年需做的油样不多,90天的期限不适合现实国情。本方法建议采用每进行7次试验后,用参比油对试验台架进行标定。
修改了10.2条关于参比油试验的论述。 修改了第13章关于试验报告的论述。 修改了14.1条中关于从TMC获取数据的部分。 删除了ASTMD6837一13中附录A1关于TMC的介绍。 增加了附录试验报告格式,统一报告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
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建强、李少玉、卢文彤、魏荣田、刘顺涛、杨本丰、张振华、林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Ⅱ
NB/SH/T0899—2015
汽车发动机油节能性能的评定程序VIB法
警告:本标准的应用可能涉及到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安全预防措施详见附录A。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评定汽车发动机油对乘用汽车和轻负荷卡车燃油经济性影响的方法。试验将指定的 4.6L汽油发动机安装在测功机上,用来评价多级油的燃油经济性。
本标准适用于API/ILSACSJ/GF-2、SL/GF-3、SM/GF-4级汽油机油燃油经济性能评定。 注:SJ级汽油机油采用缩短试验时间方法,在附录B中列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 503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 (马达法) GB/T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GB1922—2006油漆及清洗用溶剂油 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 5487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 GB/T 6536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GB/T 8017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 GB/T 8018 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 GB/T 8019 车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喷射蒸发法) GB/T 8020 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1132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萤光指示剂吸附法) GB/T 11137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GB/T 17040 石油和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17476 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SH/T 0020 测定汽油中磷的试验方法 SH/T0656 石油产品及润滑剂中碳、氢、氮测定法(元素分析仪法) SH/T 0663 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SH/T 0679 航空燃料净热值估算法 SH/T 0689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SH/T 0794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微量法
1
NB/SH/T0899—2015
ASTM D 24oStandard Test Method forHeat of Combus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Fuels by Bomb Calo- rimeter(液态物质燃烧热值试验法
ASTM D 4052Practice for Beporting Rsults of Examination and Analysls of Deposits Formed from Water for SubsurfaceInjection( 本密度、相对缩度和API度测定法(数字密度计法)
Method sor Particulate Contamination in Aviation Fuels by Laboratory Filtration (航空
ASTMD5452 Te
燃料中颗粒污染物测
全室过滤法))
ASTME191/ Stan ard d Specification for Apparatus For Microdetermination of Carbon and Hydrogen in Or- ganic and Organ LAllic 2ompounds(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中碳和氢的微量测定用仪器规格)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更适用于 本文件。
3. 1
4 空 燃比 airfuel ratio (AFR) 人内燃 然烧室的混合的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 车 a tomotive
进
1
3. 2
自身动力靠自身燃料发动机驱动的机器。通常汽车依靠内燃机驱动。
3. 3
lowby
发动机运 转时,从燃烧室审人曲辅
油和空气的混合气
3. 4
oo
before top dead center 套中行程到上止上点前的英文缩写。
王
缸
3.5
calibrate
交准
使用标准仪器检测、校正试验台架各测量设备的精度校准油 calibrate oil 用给定的标鱼来确认发动机台架是否 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标准油。 发动机 engineoil 在发动机 几内部能够减少相互接触的传动部件表面摩擦和磨损、同时兼有冷卸及密封作用的液体,
3.6
3. 7
具有防锈、 、抗沉积物生成 抗磨损、抗氧化及抗泡等功能 3. 8
润滑剂 lub
任何可以在两表 面同起到 小摩擦磨损的物质。
VH
3. 9
参比油 referenceoil
已知其性能特性的润滑油,标定试验 架时作为比较基准。 3. 10
购买方purchaser 提供资金来进行标准试验的人或机构。
2
NB/SH/T0899—2015
3. 11
非参比油 non-referenceoil 除参比油外的润滑油,
3. 12
ARESE
试验油 testoil 使用标准评价的
3.13
试验开始将试验油加人发动机视为试验开始。
3. 14
老化试验油 aged test oil 被检验的发动 机油测试式验前在发动机中按照规定状态使用规定的时间
3. 15 A
老体 aging 在规 定的 发动机上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工作状态进行规定时间的试验。
3.16
磨合break-in 发动机在 规定的状态下运行来减少发动机新部件的摩擦
3.17 L
供应商 centralpart distributor(CPD)
为程 序VIB台架试验提供关键发动机部件和设备的供应
B 式验方法要求对许多部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专用部件和设备进行精心生产,因此选择 华有能力的公司
C 油、安装新礼油滤清器过发动机,减少和大除上次加人润滑油的我留。
作为 3.18
tu isi
可以携带出残存润滑油,确保 保减少上次润滑油残
R 不停机冲洗 flying flush 在木 不停机的情 况下,用冲洗发动机油,在规定的工作状态 下,用来减小前次试验油的影响和清除
注 3. 19
残渣。 3. 20
非标准试 non-standard test 试验工洗 不在标准状态, 使用了非标准的燃料油或没有使用标准硬件配置的式验。
3.21
特殊部件供应商pecialpartdistributor(SPD) 在本试验方法中心 ,指定的特殊部件的生产商或供货商。
3. 22
special test parts (STP)
专用试验件
非关键零件、非生产件或服务维修零化 只能从指定零件供应商获得的试验件。 4方法概要 4.1将4.6L汽油发动机安装到可控转速、扭矩和其它操作参数的试验台架上。
3
NB/SH/T0899—2015
4.2试验方法的测试阶段需要测量五个规定的的转速、扭矩和温度稳定工况的燃油消耗率,试验包括基准参比油、试验油和重复基准参比油的测量过程,试验总时间约133h。 4.3老化试验油可以直接和ASTMBCSAE5W-30基准参比油(以下简称BC油)比较,BC油在试验油前后测量,当试验油和BC油转换时,需要用不停机冲洗的方式,当老化试验油换BC油时需要用清洗油(以下简称BCFHD油)清洗,使前次机油的影响最小化。 4.4试验结果用试验油相对于基准参比油的燃油比油耗的变化百分率表示。
5方法应用
本试验方法在可重复的实验室环境下,可评定汽油机油的节能性能。试验油节能性能通过与BC油比较得出。BC油为SAE5W-30全配方润滑油。与现在生产的汽车在美国环保署(EPA)的循环工况下有一定的相关性。试验将试验油与BC油相比较而不是将两个试验油进行比较,评定汽油机油的节能性能。
6试验设备
6.1概要:对试验台架相关硬件作出规定,如要求使用规定的泵、阀、热交换器、加热器和管径 6.1.1试验方法提供了特殊零件的图纸,当制作特殊零件时,使用规定尺寸。试验要求使用方法中规定的设备。 6.2试验发动机配置:试验发动机为1993年福特4.6LV-8带自动超速档的变速器(AODE)传动发动机。在试验台架上安装发动机(参见附录C.1),使发动机前部高于后部,飞轮面垂直度为3.6°± 0.5°。连接轴的万向节角度相对于垂直面不大于2°,相对水平面保持0°。 6.3实验室环境:实验室保持清洁无尘。送风系统应避免直接吹试验机。 6.4发动机转速和扭矩控制:测功机转速和扭矩的控制系统应满足转速和扭矩的要求(见表1)。使用闭环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发动机油门控制转速,通过控制测功机来控制扭矩。对相关设备进行精确的标定,保证转速和扭矩的精度。 6.4.1测功机:使用Midwest或Eaton生产的37kW758型号的干式测功机(参见附录C.2)。在参比油试验或非参比油试验中不能更换测功机,若在试验中需要更换测功机,则中止试验。更换测功机后,在开始新的试验前校准新的测功机和相关的仪器。 6.4.2测功机扭矩: 6.4.2.1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使用0~45kg的码测量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应满足以下参数:
a)好的温度稳定性: Zero≤0.001%满量程输出(FS0)/℃ Span≤0.001%FS0/℃ b)非线性≤0.05%FSO。 c)温度补偿温度范围为(10℃~49℃)。Lebow生产的型号为3397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经验
证满足要求(参见附录C.3)。 6.4.2.2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制动:不要使用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制动。 6.4.2.3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负载池温度控制:控制负载池温度使负载池内空气温度不随环境温
度变化而变化,负载池内空气温度控制范围为±6℃。 6.4.2.4测功机与发动机连接:使用万向节型连接轴(见6.2)。
4
NB/SH/T0899—2015
表1 程序VIB试验操作工况
阶段5 1500±2
阶段2 800±2
阶段3 800±2
阶段4 1500±2
试验参数
阶段1 1500±2 98. 00±0.07 26. 00±0. 07 26.00±0. 07 98.00±0. 07 98. 00±0. 07
转速/(r/min)b 扭矩/(N·m)b 标称功率/kW 主油道温度/℃ 冷却液人口温度/℃b 试验时间/min°
15. 39 45±1 45±1 60
2. 18 105±1 95±1 60
2. 18 70±1 60±1 60
15. 39 70±1 60±1 60
15. 39 125 ±1 105±1 60 所有工况下都要求的控制参数
温度/℃ 机油循环温度冷却液出口温度进气温度燃油流量计温度燃油油轨温度测功机压电式测力传感器负载池温度机油加热器温度压力/kPa 进气压力燃油流量计压力燃油油轨压力进气真空度排气背压(绝对压力)主油道油压曲轴箱真空度流量冷却液流量/(L/min)燃油流量/(kg/h)b 进气湿度/(gr/kg)空燃比空燃比点火正时/°BTDC
记录记录 27±2 20~30(最大变化差不大于4) 20±2 每阶段温度差不大于12 小于205
0.05±0. 02 大于100 205~310 记录 104.00±0.17 记录 0. 00±0. 25
130±4 记录 11.4±0.8 14. 00~ 15. 00 每个阶段 20±2
“控制参数的目标为要求的中间值。 需要严格测量和控制的参数。 “当温度达到设定点时开始计时。 d整个试验的读数最大阶段平均值和试验的各个给段的平均值。
6.5 发动机冷却系统:外部的冷却系统如图D.1、图D.2、图D.3、图D.4和图D.5所示,试验过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