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7673-2011 硫化铜、铅、锌和镍精矿 散装干物料质量损失的测定

GB/T 27673-2011 硫化铜、铅、锌和镍精矿 散装干物料质量损失的测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33.4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2 08:32:55



相关搜索: 质量 物料 测定 损失 精矿 散装 散装 硫化铜 27673

内容简介

GB/T 27673-2011 硫化铜、铅、锌和镍精矿 散装干物料质量损失的测定 ICS 77.120.01 D 42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7673-2011
硫化铜、铅、锌和镍精矿散装干物料质量损失的测定
Copper,lead,zinc and nickel concentrates- Determination of mass loss of bulk material on drying
(ISO10251:2006,MOD)
2012-10-01实施
2011-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7673—2011
前言
本标准是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10251:2006《硫化铜、铅、锌和镍精矿 散装于物料质量损失的测定》。 本标准与ISO10251:2006相比,主要改动如下:
-对术语、定义和条文内容的表述方式按汉语习惯进行了修改;一对引用标准进行了修改;修改了推荐用最初干燥时间;一删除了原国际标准中情性气氛下干燥的内容。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康、卜少田、张亚海、毕建明、赵军锋、查小明、殷红霞、常冀湘、周文英。 GB/T27673—2011
硫化铜、铅、锌和镍精矿散装干物料质量损失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硫化铜、铅、锌和镍精矿散装干物料质量损失的测定方法,在本标准规定的干燥条件下,质量损失被定义为水分质量损失的百分比。
注:为了使精矿中金属含量的测定不产生误差,注意采用相同的干燥条件对散装物料和吸湿水分的测定或制备预
干试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260散装重有色金属浮选精矿取样、制样通则 ISO9599硫化铜、铅和锌精矿试样中水分测定重量法(Copper,lead,zincandnickelconcen
trates---Sampling procedures for determination of metal and moisture conten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样品representative sample 在精密度和偏差可以接受的限度内,能代表大批量精矿的一定数量的精矿。
3. 2
批量lot 取样代表的一定数量的精矿。
3.3
批样lotsample 代表该批量的精矿数量(样品)。
3. 4
次批sub-lot
个批被再次划分的部分,每个部分取一个次样用于单独分析,如水分的测定。
3. 5
次样subsample 代表次批的一定数量的精矿。
3.6
份样increment 取样装置一次操作中选取的精矿数量。 GB/T 27673—2011
3.7
水分样品moisturesample 用于水分测定的试料所代表的一定数量的精矿。 注:也可选择对全部水分样品进行干燥来测量其水分含量。
3.8
试验样品laboratorysample 被加工成可用于试验室的样品和也可进一步加工和选择用于化学分析的一个或多个样品。
3. 9
普通样品commonsample 被干燥用于测定质量损失具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精矿,其后可进一步加工和选择用于化学分析
的一个或多个样品。 3. 10
试样testsample 在选择一个或多个试料之前,从试验样品获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精矿,进行干燥或水分测定。
3. 11
试料testportion 从一个水分试样、试验室样或试样中采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精矿,其用于水分测量或全分析。
4干燥方法
4.1总则
将试样在105℃土5℃下干燥至恒定的质量,并在干燥过程中确定质量损失的百分比以测量水分的含量。如果该精矿易氧化、分解,或存在易挥发元素或存在有机试剂(见附录A),干燥至恒定质量是很困难或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水分测定和化学分析的样品应采用间歇式干燥。
针对不同的精矿选择下列一种方法进行干燥。干燥方法的选择程序见图1所示。 4.2方法1
试样能被干燥至恒定质量,精矿可通过附录A试验,用水分试样或普通样品直接被干燥成恒定质量。 4.3方法2
试样能被干燥至恒定质量,但附录A试验结果的质量是一个较高值,表明该精矿是易氧化矿,采用普通样品直接干燥至恒定质量。 4.4方法3
试样能被干燥至恒定质量,但附录A试验结果的质量是一个较低值,表明该精矿在持续期间失去了有机成分,采用普通样品直接干燥至恒定质量。 4.5方法4
试样不能被干燥至恒定质量,且长时间内持续失去质量,表明该精矿可能失去水分、发生分解或挥发,按第8章对每类精矿进行干燥后,普通样品采用间歇式干燥,并在以后的分析前不再干燥。 2 GB/T27673—2011
水分试样
千燥成恒定


?

通过附录A
试验
?
5
否(增加质量)
失去质量
否(失去质量)
增加质量
a


t
方法5 普通样品和间歇式干燥
方法4 普通样品和间歇式干燥
方法3 普通样品
方法2 普通样品
方法1 普通样品
图1 干燥方法流程图
4.6方法5
在试样不能被干燥至恒定质量,且在开始干燥一段时间后持续增加质量的情况下,表明该精矿在干燥时可能被氧化,按第8章对每类精矿进行干燥后,普通样品采用间歇式干燥,并在以后的分析前不再干燥。
5仪器
5.12 烘箱,换气式,温度为105℃士5℃。 5.2上血天平,按表1的规定感量为0.01%。 GB/T 27673--2011
5.3烘干盘,具有一定的尺寸使样品铺开不超过30mm厚。烘干盘应由耐蚀和耐热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玻璃或塘瓷等。
表1样品质量和称量最小精度
样品质量/kg
天平称量的最小精度/g
0.1 0. 2 0. 5 1 2 5
1 2 5 10 20 50
注:称量平台应用合适的绝缘材料加以隔热,如采用13mm厚的聚苯乙烯。
6制样
用于水分测定的样品应按GB/T14260的规定采取和加工。如果该精矿较粘或过湿,样品应预干燥以便制备。样品中预干燥的水分含和总的水分含量应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测定。本标准不适用于使用干燥样品对易挥发元素(如汞或硫)的测定。该种样品可以在室温下阴干,进行化学分析的同时,其水分的测量按ISO9599进行。
7水分试样的采取方法
7.1总则
用于水分测定的样品应尽可能在接近计量测定的地点及时采取,然后对样品进行加工,并立即称量试料以减小误差。
不允许采用筛分方式破碎结块,因为这样会改变水分含量的结果。 注:如果存在结块,试样的最小质量应符合7.2、7.3和7.4的规定,或者增加水分测定的次数,以保证结果的精
密度。
7.2从大样中采取
当从大样采取时,按表2的规定采取4个不超过1kg的试样,其中2个用于最初的水分含量的测定。其余两个试样应按第8章规定的步骤进行称量,并保存在带盖的盘中。
表2用于水分测定的最小试样数
样品类型大样副样份样
试样数 4 2 1 1
每批副样数
2~3 ≥4 GB/T27673-2011
7.3从副样中采取
从批料中采取的副样不可合并成一个大样的样品时,用于水分含量测定的最小试样数应按表2的规定从每个分级样品中采取,每个试样的质量不大于1kg。
在从每个副批中采取副样时,每个副批的质量应在批料中水分含量计算的同时进行记录。 7.4从份样中采取
用每个份样进行水分测定时,应按表2的规定从每个份样中采取不大于1kg的试样用于水分含量的测定。
每个份样的质量应在计算批中水分含量的同时进行记录。
8样品干燥至恒定质量的步骤
按表1规定的精确度称量烘干盘,记为m1,将试样(不大于1kg)放入烘干盘,用合适的工具将其铺平,按表1规定的精度立即进行称量,记作m2。
将盘子和试样放人烘箱中,按预定的时间在105℃士5℃下进行烘干。 注1:最初的干燥时间凭经验而定,大多数情况推荐用12h。 注2:一旦开始进行干燥,其间烘箱中不要放人其他湿的样品。 从烘箱中取出盘子和试样,趁热称量。在105℃士5℃下再次烘干盘子和试料4h。从烘箱中取出
再趁热称量,必要时重复该步骤直到连续两次对盘子和干试样的测定值之差不大于初始试样质量的 0.05%为止,按表1规定的精度记下干试样加盘子的质量为m3。
注;在最初烘干时,应打碎试料表面的任何结壳或结块,以便水分的蒸发。 如果连续两次4h烘干,其盘子加干试料的质量之差大于初始试样质量(m2一m)的0.05%,或质
量m3仍然在增加,说明4.4或4.5描述的情况存在。该干燥过程应被中止,并将盘子加试样的质量作为最终质量m3。
当干燥这类精矿时,总的干燥期(也就是24h)中的初始干燥期采用16h。
9计算
9.1试样中水分含量
试样中水分含量按式(1)计算,表示为质量分数:
100(mz-ms)
X=
(1 )
mz-mi
式中: X - 试样中水分含量的质量分数; mi 烘干盘质量,单位为克(g); mz- 烘干盘加湿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 烘干盘加干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结果报告的工作表格式见附录C。
9.2批量中水分含量 9.2.1从大样中采取
批量中水分含量的计算应按图2的流程进行。 GB/T 27673-2011
测量两个值
X1,*2
X+X2 2
[x-x 接受该两个值
结束

再测量两个值
数据,,g,
Xr+X+g+X4
Xmial< 2
结束
接受该四个值
Amd
4
剔除最大值和最小值平均剩下的两个值
结束
注:a)铅、锌精矿水分<6%时,r=0.14%
其他情况 b) 铅、锌精矿水分<6%时,r2=0.18%
r=0.20%
其他情况
r2=0.25% 图2 批料中水分测定结果处理流程图
9.2.2从几个副样中采取
采取几个副样,从每个副样中取单一试样。副样的水分含量就是副批的水分含量。但是,如果从每个副样中采取两个试料,那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就为副批的水分含量。该批的水分含量按式(2)计算,表示为质量分数:
.*(2 )
式中: WL- -试样中水分含量的质量分数(%); P
副批的数量;第i次批料中水分的质量分数(%);
W;
6
上一章:GB/T 27674-2011 硫化铜、铅和锌精矿 试样中湿存水分的测定 重量法 下一章:YS/T 581.18-2012 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8部分: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压片)法测定元素含量

相关文章

GB/T 27680-2011 铜、铅、锌和镍精矿 检查取样误差的实验方法 GB/T 27679-2011 铜、铅、锌和镍精矿 检查取样精密度的实验方法 GB/T 30082-2013 硫化铜、硫化铅和硫化锌精矿 批料中金属质量的测定 GB/T 3884.6-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YS/T 521.6-2009 粗铜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砷、锑、铋、铅、锌和镍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 445.9-2019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铅、锌和镉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4262-2010 散装浮选铅精矿取样、制样方法 YS/T 521.5-2009 粗铜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锌和镍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