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4262-2010 散装浮选铅精矿取样、制样方法

GB/T 14262-2010 散装浮选铅精矿取样、制样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3 14:28:43



相关搜索: 方法 精矿 散装 散装 14262

内容简介

GB/T 14262-2010 散装浮选铅精矿取样、制样方法 ICS 77.120.01 D 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262-—2010 代替GB/T142621993
散装浮选铅精矿取样、制样方法
Methods for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of
flotation lead concentrates in bulk
2011-09-01实施
2010-12-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4262—2010
前 創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262—1993《散装浮选铅精矿取样、制样方法》。与原标准GB/T14262—1993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订了取样精密度和总精密度;修订了份样数;一修订了基本批量和批量; -修订了制样流程;修订了水分测定天平的感量要求;补充了袋装取样法;对水分测定步骤进行了细化和明确。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
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陕西东岭冶炼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青林、赵军锋、谭仪文、黄元华、何宗蒲、金明典、谢雪飞、卓毓瑞、常国占、 周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262-1993。 GB/T14262—2010
散装浮选铅精矿取样、制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散装浮选铅精矿的取样、制样和测定水分的程序及方法。 本标准适应于散装浮选铅精矿的化学成分、水分及其他物理项目检测所用试样的采取、制备和水分
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4260一2010散装重有色金属浮选精矿取样、制样通则
3术语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4260中的术语和定义。
4要求
4.1不同检验批量的取样、制样及测定的总精密度(βsPM)和取样精密度(βs)(见表1)。
表1不同检验批铅精矿应取最少份样数
品质波动类型
检验批量N/
大 8.≥2.5 28 40 76
小 8,<1.0 4 6 12
中 1.0≤8,<2.5
βs / %
PspM/%
t
≤70 >70~140 >140~500
20 30 54
1.134 0. 949 0. 688
1. 174 0. 997 0. 752
4.2本标准所列取样方法中的第一种方法视为无系统偏差方法。 4.3本标准规定以铅的百分含量作为铅精矿的品质特性。 4.4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取样和制样时,应根据需要进行精密度校核试验。 4.5如因条件限制,可酌情变更取样方法,但必须经校核试验确认其无显著性差异,方可采用。 4.6成分试样应妥善保管三个月(国际贸易保存六个月),以备核查。 4.7如果交货矿的品质很不均匀或混人外来夹杂物,由供需双方协商。 4.8取样、制样所用设备、工具和盛样容器必须保持清洁、于燥、耐用。盛样容器应有较好的密封性,以防试样变质。水分试样应置于干燥、洁净的密闭容器中,以防水分发生变化。
1 GB/T14262—2010 4.9 品质波动试验方法、精密度校核试验方法及取样系统误差校核试验方法分别按GB/T14260中附录A、附录B、附录C的规定进行。 4.10整个取样、制样过程中应遵守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5取样
5.1取样工具 5.1.1取样钎(取样探针),其规格尺寸见图1。
单位为毫米
图1取样钎
5.1.2取样铲,其规格尺寸见图2及表2。
(α=c)
图2取样铲示意图表2 2取样铲规格及尺寸
取样铲尺寸/mm
容量/ mL 约180 约120
适应范围松散矿粘结矿
编号 15 10
b 40 35
d 60 50
c 70 60
a 70 60
e 30 25
2 GB/T142622010
5.1.3钢锹和铁锤。 5.1.4带盖盛样桶或内衬塑料膜的盛样袋。 5.2取样程序 5.2.1 验明检验批或副批的质量。 5.2.2根据检验批量的大小、品质波动类型及取样精密度要求,确定所需最少份样数。 5.2.3确定取样方法、工具及份样量。 5.2.4确定份样组合方式,见图5。 5.3份样数 5.3.1不同检验批所取最少份样数应不少于表1的规定。 5.3.2当铅精矿的品质波动类型不明时,应按品质波动“大”的类型来选取份样数,但应尽早进行品质波动试验,以确定其类型。 5.4份样量 5.4.1用取样铲取样时,应按表2规定选用适合的份样铲。份样量约为400g。 5.4.2用取样钎(取样探针)取样时,份样量约为400g。 5.4.3所取份样的质量应基本一致,其质量变异系数(Cv)不大于20%。 5.5取样方法 5.5.1系统取样法
系统取样法分为质量系统取样和时间系统取样。它是在一批精矿装卸或计量的移动过程按一定的质量或时间间隔采取份样。
质量系统取样的取样间隔按公式(1)计算,遇小数则保留整数部分。
TM
.(1)
A
式中: T,—取样质量间隔,单位为吨(t); Nt检验批量,单位为吨(t);
一标准中规定的份样数。
n-
-
时间系统的取样间隔按公式(2)计算,小数则保留整数部分。
T. ·(2)
式中: T2取样时间间隔,单位为分(min); Ni—检验批量,单位为吨(t); n标准中规定的份样数; G—每小时装卸量,单位为吨小时(t/h)。 系统取样法的第一个份样时,可在第一个间隔内随机采取,但不可在第一间隔的起点取份样,以后
按计算的间隔采取份样。在一个检验批内按固定的间隔取完应取的份样数,若铅精矿的装卸尚在进行,仍应按规定的间隔继续取份样、直至整批铅精矿装卸完毕为止。
如在传运皮带上或落口处取样,需截取铅精矿流的全截面。用抓斗、铲车及其他工具装卸时,应在装卸过程新露精矿面上采取份样;也可在抓斗、铲车中采取,取样点应均匀分布在整批精矿的各个部位。
3 GB/T14262-2010
5.5.2分层取样法
一批精矿在装卸过程中分数层(不得少于三层)取样,根据每层的质量,按比例在新露出的面上均匀布点取样。每层应取的份样数按公式(3)计算,遇小数则进为整数。
..(3)
n≥n.N
N,
式中: n; n N;一每层的质量,单位为吨(t); N一检验批质量,单位为吨(t)。
每层应取的份样数;表1中规定的份样数;
5.5.3货车取样法
当一批铅精矿用火车或汽车交货时,应在每辆货车上均匀布点,扒去表层(取样部位)30.mm~ 50mm,用取样钎从上垂直插人底部,旋转后采取有代表性的份样。避免只从表层或某局部采样。如果取样钎无法插到底部,则将铅精矿卸到指定场地,围绕料堆按上、中、下三层以表1规定最少份样数取样。
当检验批量增大时,货车应取份样数按公式(4)进行计算,如遇小数则进为整数。
Ni
n≥nN
.(4)
式中: ni n 一表1中规定的份样数; N, 检验批量,单位为吨(t); N- 基本批量,单位为吨(t)。 火车交货时,应按表1中规定的份样数取样。当检验批由多辆货车组成时,每辆货车应取份样数按
-货车应取的份样数;
公式(5)计算,如遇小数则进为整数。
n≥M
..(5)
式中: n2 每辆货车应取的份样数;
表1中规定的份样数;
n
M- 检验批的总车数。 注:当货车装载质量不同时,份样数的分配与装载质量成正比。 汽车交货时,如果检验批量小于70t,应取份样数按公式(6)计算,如遇小数则进为整数。
n3 ≥n N N
.(6)
式中: ns 汽车应取的份样数;
表1中规定的份样数;
n Ni 检验批量,单位为吨(t); N -基本批量,单位为吨(t)。 当检验批由多辆汽车组成时,每辆汽车应取份样数参照公式(5)计算,如遐小数则进为整数。 4 GB/T14262—2010
5.5.4袋装取样法
当一批袋装铅精矿需要在货车上取样时,同样适用5.5.3规定的货车取样法。 1000kg以上袋装精矿,应逐袋随机采取份样,每袋应取份样数按公式(7)进行计算,如遇小数则进
为整数。
n≥M n
(7)
式中: n4 每袋中应取的份样数; n一—表1中规定的份样数; Mi检验批的总袋数。 50kg~100kg的袋装精矿,按一定的袋数间隔抽取样袋,用取样钎沿抽出的每一样袋的任一顶角
直插至另一对角,旋转后取出试样。取样袋数间隔根据表1中规定的最大品质波动类型的份样数和检验批的总袋数按公式(8)进行计算,如遇小数则进为整数。
T≥M
(8)
n
式中: Ts 取样袋数间隔;
表1中规定的份样数;
n M, 检验批的总袋数。 注:对于集装箱装铅精矿,由于倾倒后分为散装和袋装,取样方法参照货车取样法或袋装取样法。
6制样
6.1制样设备及工具 6.1.1制样研磨机。 6.1.2恒温鼓风干燥箱。 6.1.3份样铲,见图3及表3。
(a=c)
图3份样铲
5 GB/T14262—2010
表3份样铲规格及尺寸
份样铲尺寸/mm 6
料层厚度/
容量/ mL 约70 约35 约16 约2
编号 5. 0 P 2. 8 P 1. 0 P 0. 25 P
o 50 40 30 15
d 40 30 25 12
mm 20~30 15~25 10~20 5~10
c 50 40 30 15
30 25 20 10
6.1.4 磨矿板及磨矿锤。 6.1.5 不锈金属缩分板、分样板。 6.1.6 标准筛,筛孔为100μm。 6.1.7 毛刷。 6.1.8 盛样容器及成分试样袋。 6.2 制样要求 6.2.1 在制样过程中,应防止试样的任何变化和污染。 6.2.2 制备水分试样时,应保证试样中的水分不发生任何变化。 6.2.3 当试样过湿发粘难于制备成分试样时,可在不高于105℃士5℃的干燥箱中或空气中进行预干燥至制样不发生困难为止。 6.2.44 制样后设备不能残留试样。 6.2.5试样应充分混匀,以减少缩分误差。 6.2.6 5严格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制样,并根据需要按GB/T14260的附录B进行精密度校核试验。 6.3 制样程序
按照图5程序,进行份样组合和试样制备。 6.4缩分方法 6.4.1 份样缩分法
将样品置于平整、洁净的磨矿板上,平铺成厚度均匀的长方形平堆,将平堆划分成等分的网格。缩分大样不得少于20格,缩分副样不得少于12格,见图4。根据平堆的厚度从表3中选择合适的份样铲和挡板,从每一网格的任意部位垂直插入,铲取等量的一铲集合为缩分试样。如果缩分后的试样质量小于所需质量,应增加每铲的质量或网格数。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
X
挡板
X
X
X
X X X
X
图4份样缩分示意图
6
上一章:GB/T 26019-2010 高杂质钨矿化学分析方法 三氧化钨量的测定 二次分离灼烧重量法 下一章:GB/T 15677-2010 金属镧

相关文章

GB/T 25952-2010 散装浮选镍精矿取样、制样方法 GB/T 14261-2010 散装浮选锌精矿取样、制样方法 GB/T 14263-2010 散装浮选铜精矿取样、制样方法 GB/T 14260-2010 散装重有色金属浮选精矿取样、制样通则 YS/T 96-2021 散装浮选铜精矿中金、银分析取制样方法 SN/T 0066-2015 进口散装铬矿石取样、制样方法 SN/T 3357-2012 进口散装铜精砂取样、制样方法 YS/T 3005-2011 浮选金精矿取样、制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