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9250-2012 远红外线干燥箱

GB/T 29250-2012 远红外线干燥箱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93.2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7 17:10:38



相关搜索: 远红外 干燥箱 干燥箱 29250

内容简介

GB/T 29250-2012 远红外线干燥箱 ICS 19.040 N 6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50—2012
远红外线干燥箱
Farinfrared ovens
2013-06-01实施
2012-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50-2012
目 次
前言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使用条件产品分类
2
4 5 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6 1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 红外箱的换气量测试 GB/T 29250—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四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杭州雪中炭恒温技术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
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衡阳衡仪电气有限公司、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东方加热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无锡苏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上海爱斯佩克环境设备有限公司、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重庆银河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云生、徐月明、金丽辉、刘湘衡、金美峰、沈才忠、周修源、王晓峰、廉振荣、 倪一明、邹苏阳、冯华、徐秋玲、熊知明、何纲健、周连琴、励雅琴、王家龙、王华斌。
H GB/T29250-2012
远红外线干燥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远红外线干燥箱(以下简称红外箱)的使用条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远红外辐射能发生器(通称为远红外辐射器或辐射元件)对物品进行于燥、烘焙的干燥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4793.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4793.6--2008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6部分:实验室用材料加热设
备的特殊要求
3使用条件
3.1环境条件
红外箱应在下列条件下使用: a) 室内使用; b) 温度:5℃~35℃; c) 环境温度低于31℃时最大相对湿度为80%,环境温度为35℃时最大相对湿度线性降
到67%; d) 大气压:80kPa~106kPa; e) 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 f) 污染等级2级,周围无爆炸性气体、高浓度粉尘或腐蚀性气体; g) 周围无强烈振动和气流存在。
3.2供电条件
为红外箱供电的电源应符合以下条件: a),额定电压:交流220V或380V,允许偏离额定值的范围为一15%~十10%; b)额定频率:50Hz,允许偏离额定值的范围为士2%; c) 允许电网电源上出现典型的瞬态过电压。
3.3负载条件
红外箱的负载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每立方米工作室容积内放置负载的质量不应超过80kg;
1 GB/T 29250—2012
b)负载的总体积不应大于工作室容积的1/5; c) 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任意截面上,负载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该处工作室截面积的1/3,负载置
放时不可阻塞气流的流动。
4产品分类
红外箱按换热方式分为鼓风型红外箱和非鼓风型红外箱。
5要求
5.1外观
红外箱涂镀层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勾,不应有露底、起泡、起层或擦伤的痕迹。
5.2最高工作温度
红外箱最高工作温度--般可分为:200℃、300℃、400℃和500℃。其他温度等级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 5.3温度波动度 5.3.1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300℃的非鼓风型红外箱的温度波动度限值为土1.5℃;300℃以上的非鼓风型红外箱的温度波动度限值为士3.0℃。 5.3.2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300℃的鼓风型红外箱的温度波动度限值为士1.0℃;300℃以上的鼓风型红外箱的温度波动度限值为士2.0℃。 5.4温度均匀度 5.4.1非鼓风型红外箱的温度均匀度限值为最高工作温度的土3.5%。 5.4.2鼓风型红外箱的温度均匀度限值为最高工作温度的土2.5%。 5.5温度指示误差 5.5.1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200℃的红外箱,温度指示误差限值为士3.0℃。 5.5.2最高工作温度大于200℃的红外箱,温度指示误差限值为最高工作温度的士1.5%。 5.6温度稳定度 5.6.1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200℃的红外箱,24h内的温度稳定度不应大于2.0℃。 5.6.2最高工作温度大于200℃的红外箱,工作室容积不大于2m*时,24h内的温度稳定度不应大于最高工作温度的1.0%;工作室容积大于2m时,24h内的温度稳定度不应大于最高工作温度的1.5%。 5.7表面温度 5.7.1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200℃的红外箱,在距箱体门框、观察窗、排气孔、电机轴等周围80mm及以外的任意表面上,其表面温度不应大于室内温度加35℃。 5.7.2最高工作温度大于200℃的红外箱,表面温度的限值见式(1):
T=T,+35+(T-200)/10
.....(1)
2 GB/T29250——2012
式中: T一表面温度限值,单位为摄氏度(℃); T,一一室内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最高工作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5.8换气量
红外箱应有换气装置,换气量的大小可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 5.9升温时间
红外箱工作空间的温度从35℃升至最高工作温度的时间不应大于120min。 5.10 电气安全 5.10.1绝缘电阻
红外箱带电部分对箱壳的冷态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Q。 5.10.2 介电强度
将受试红外箱的保护导体端子(或电源插头的保护导体端子)作为端,所有电源输人端短接作为另一端,在两端之间施加按表1规定的50Hz交流正弦波试验电压,在5s内将试验电压升高到规定值,使试验电压不出现明显跳变,然后至少保持5s,应无击穿、闪络、电流突然增加或重复飞弧现象。
表 1
受试设备相线一中线电压(U)电气间隙 基准试验电压 试验地海拔高度(1~500)m 海拔校正后试验电压
v 150 V 1 390
v 1 560
时试验电压修正系数
mm 1. 5
1. 12
5.11超温保护
红外箱应设有独立的超温保护装置,其超温保护措施应符合GB4793.6一2008中10.101的规定,超温保护装置应满足GB4793.6一2008中14.3的要求。 5.12 2连续工作时间
红外箱连续工作时间不应小于72h。 5.13 3辐射元件 5.13.1辐射元件的涂层应无开裂、局部剥落的现象。 5.13.2辐射元件应能承受骤冷试验并保持正常工作性能。 5.13.3辐射元件辐射特性曲线峰值处的波长在红外箱工作温度下,应大于4μm。 5.13.4辐射元件涂层的全辐射系数应大于0.8。
3
上一章:GB/T 29813-2013 分析器系统 技术咨询和投标评估指南 下一章:GB/T 29299-2012 半导体激光测距仪通用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GB/T 24131.2-2017 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带红外线干燥单元的自动分析仪加热失重法 GB/T 24131.2-2017 生橡胶 挥发分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带红外线干燥单元的自动分析仪加热失重法 消谱线弯曲长波红外成像光谱仪设计 不需干燥预处理过程获得含水汽的丙酮气体样品的高质量红外光谱 Q/SY 03011-2024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离线快速分析技术实施规范 T/CTES 1039-2021 纺织品 评定织物经洗涤和干燥后外观平整度的试验方法 红外图像分析法 GB/T 30435-2013 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GB/T 29251-2012 真空干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