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0435-2013 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GB/T 30435-2013 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20.6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7 16:48:42



推荐标签: 电热 干燥箱 干燥箱 30435

内容简介

GB/T 30435-2013 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ICS 19.040 N 6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4352013
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Electric gravity convection and forced ventilation ovens
2014-08-01实施
2013-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0435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四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杭州需中炭恒温技术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
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锡苏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宁波东方加热设备有限公司、安微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衡阳衡仪电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上海爱斯佩克环境设备有限公司、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重庆银河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云生、徐月明、金丽辉、廉振荣、倪一明、王晓峰、金美峰、刘湘衡、沈才忠、 邹苏阳、冯华、徐秋玲、熊知明、何纲健、励雅琴、周修源、周连琴、干家龙、王华斌。
- GB/T30435—2013
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热十燥箱及电热鼓风十燥箱的使用条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本标准适用于对物品进行干燥、烘焙以及十热灭菌等的电热十燥箱及电热鼓风十燥箱(以下简称十燥箱)。
本标准不适用于真空十燥箱、远红外十燥箱及防爆十燥箱等特殊类型的十燥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4793.1--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93.6--2008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6部分:实验室用材料加热设
备的特殊要求
GB16895.12--2001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3节:大气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保护
3使用条件
3.1环境条件
干燥箱应在下列条件下使用: a) 室内使用: b) 温度为5℃~35℃; c) 环境温度低于31℃时最大相对湿度为80%;环境温度为35℃时最大相对湿度线性降
到67%; d) 大气压为80kPa~106kPa; e) 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 f) 污染等级2级,周围无爆炸性气体、高浓度粉尘或腐蚀性气体; g) 周围无强烈振动和气流存在。
3.2 2供电条件
为干燥箱供电的电源应符合以下条件: a) 额定电压:交流220V、380V或其他额定电压,允许偏离额定值的范围为一15%~十10%。 b) 额定频率:50Hz或其他额定频率,允许偏离额定值的范围为士2%。 c) 允许电网电源上出现典型的瞬态过电压。瞬态过电压的标称等级为GB16895.12--2001规定
1 GB/T30435—2013
的脉冲承受电压(过电压)类别Ⅱ。
3.3负载条件
燥箱的负载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每立方米.T.作室容积内放置负载的质量不应超过80kg; b) 负载的总体积不应大于1作室容积的1/5; c) 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任意截面上,负载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该处工.作室截而积的1/3,负载置
放时不可阻塞气流的流动。
4要求 4.1外观
十燥箱涂镀层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露底、起泡、起层或擦伤的痕迹, 4.2 2最高工作温度
干燥箱最高.T.作温度一般可分为200℃、300℃、400℃和500℃。其他温度等级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 4.3 3温度波动度 4.3.1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300℃的电热干燥箱的温度波动度限值为士1.5℃;300℃以上的电热干燥箱的温度波动度限值为士3.0℃。 4.3.2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30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温度波动度限值为土1.0℃;300℃以上的电热鼓风干煤箱的温度波动度限值为士2.0℃。 4.4 温度均匀度 4.4.1电热干燥箱的温度均匀度限值为最高.工作温度的土3.5%。 4.4.2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温度均匀度限值为最高工作温度的土2.5%。 4.5 温度指示误差 4.5.1 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200℃的十燥箱,温度指示误差限值为土3.0℃。 4.5.2 最高工作温度大于200℃的干燥箱,温度指示误差限值为最高工作温度的土1.5%。 4.6 温度稳定度 4.6.1 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200℃的十燥箱,24h内的温度稳定度不应大于2.0℃。 4.6.2 最高.T作温度大于200℃的干燥箱,24h内的温度稳定度不应大于最高工作温度的1.0%。 4.7 表面温度 4.7.1 最高T.作温度不大于200℃的十燥箱,在距箱休门框、观察窗、排气孔、电机轴等周围80mm及
以外的任意表面.,其表面温度不应大于室内温度加35℃。 4.7.2 2最高.T作温度大于200℃的计燥箱,表面温度的限值见式(1)。
T, =T, + 35+ (T-200) /10
..( 1 )
2 GB/T30435—2013
式中: T, 表面温度限值,单位为摄氏度(℃); T. 室内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m 最高工作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4.8换气量
十燥箱应有换气装置,换气量的大小可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 4.9升温时间
平燥箱.T.作空间的温度从35℃升至最高T作温度的时间不应大于120min。 4.10 电气安全 4.10.1绝缘电阻
带电部分对十燥箱外壳的冷态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2。 4.10.2 介电强度
将受试干燥箱的保护导体端子(或电源插头的保护导体端子)作为一端,所有电源输入端短接作为另一端,在两端之间施加按表1确定的50Hz交流正弦波试验电压,在5s内将试验电压升高到规定值,使试验电压不出现明显跳变,然后至少保持5S,应无闪络、电流突然增加或重复飞弧现象。
表 1
受试设备相线--中线电压U|电气间隙 基准试验电压 试验地海拔高度1m~500m时 海拔校正后试验电压
4
V 840 1 390
试验电压修正系数
V 950 1560
mm 0.5 1.5
1.12 1.12
100 4.11 超温保护
干燥箱应设有独立的超温保护装置,其超温保护措施应符合GB4793.6 52008中10.101的规定,超温保护装置应满足GB4793.6--2008中14.3的要求。 4.12连续工作时间
干燥箱连续T作时间不应小于72h。
5试验方法
5.1主要测试仪器与装置 5.1.1温度测量系统
采用铂电阻、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显示仪表组成的温度测量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A GB/T30435—2013
5.3.3T作案容积大于10m的十燥箱,测试点离T.作室内壁的距离,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 5.4外观试验
用目视方法在5.5的测试前和5.15的测试后各检查一次,结果应符合4.1的规定。 5.5最高工作温度试验
将十燥箱温度设置为最高T.作温度,启动温度测量系统记录升温过程,并在达到最高T作温度时继续维持30min以1:。干燥箱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应符合4.2的规定。 5.6温度波动度试验 5.6.1选取十燥箱最高.T作温度作为测试温度,当干燥箱.工作温度达到设定温度2h后测试.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的温度,每1min测量一次温度,30min内共测30个温度值。 5.6.2取测试点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一半,冠以“±”号,为该测试点的温度波动度,其结果应符合4.3的规定。 5.7温度均匀度试验 5.7.1选取十燥箱最高工作温度作为测试温度,当干燥箱工作温度达到设定温度2h后,每1min依次测量一次各测试点的温度,30min内每点各测30个温度值。 5.7.2对测得的温度数据,按测试仪表的修正值进行修正。 5.7.3全部测试温度值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计算各测试点的温度平均值与基准值之差的最大绝对值,冠以“士”号,即为干燥箱的温度均匀度,其结果应符合4.4的规定。 5.8温度指示误差试验 5.8.1选取干燥箱最高.T.作温度作为测试温度,当干燥箱工作温度达到设定温度2h后,每1min依次测量-次各测试点的温度,30min内每点各测30个温度值。 5.8.2对测得的温度数据,按测试仪表的修正值进行修正。 5.8.3计算全部测试温度值的平均值,即干燥箱工作空间温度平均值,干燥箱的温控仪温度指示值与温度平均值之差,即温度指示误差,其结果应符合4.5的规定。 5.9温度稳定度试验 5.9.1 选取干燥箱最高工作温度作为测试温度。 5.9.2尚干燥箱.T作温度达到设定温度2h后测试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的温度,每1min测试一次温度,30min内共测30个温度值,取其平均值为起始温度平均值, 5.9.3每隔4h测试一次,共测6次。每次在5min内用等间隔时间记录6个温度值,并计算其温度平均值。 5.9.4取6个温度平均值中与起始温度平均值之差的最大值,称为十燥箱的温度稳定度,其结果应符合4.6的规定。 5.10表面温度试验
干燥箱在最高工作温度条件下保持慎温2h以上,用表面温度计测试十燥箱的表面温度,测试点为距箱体门框、观察窗、排气孔、电机轴等周围80mm及以外的任意表面,其结果应符合4.7的规定。 5.11换气量试验
按附录A测试干燥箱的换气量,其结果应符合4.8的规定。
5 GB/T30435—2013
5.12升温时间试验
保持十燥箱按最大功率加热,记录T作空间从35℃升至首次达到最高工作温度的时间,其结果应符合4.9的规定。
:电气安全试验
5.13
5.13.1绝缘电阻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采用5.1.3规定的绝缘电阻测量仪,在5.5的测试前进行。试验时应将有关的外部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如果电加热装置、循环装置等部件是通过自动控制电路才能接人测量电路的,则应对这些部件单独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1.10.1的规定。 5.13.2介电强度试验
本试验应在5.13.1的试验之后,在测试和检查合格的产品上进行按表1确定试验电压,按GB4793.1·-2007中6.8.4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时应将有关的外部开关
处于开启状态,如果电加热装置、循环装置等部件是通过自动控制电路才能接入测量电路的,则应对这些部件单独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4.10.2的规定。 5.14超温保护试验
通过检查干燥箱的电气原理图和超温保护元器件的技术文件,确认制造商采取的超温保护措施及元器件是否符合4.11的规定。
如果超温保护装置不能自动复位,超温保护试验进行到使超温保护装置动作1次时结束;如果超温保护装置能够白动复位,应保持试验使超温保护装置连续动作3次时结束。
试验期间以及试验结束以后的一段时间,干燥箱的表面温度应符合4.7的限值规定,干燥箱内部的温升不应超过电气零部件及材料在所处环境的耐热限值。 5.15连续工作时间试验 5.15.1在干燥箱连续72h的工作过程中,应每隔24h按5.6的规定测试温度波动度,并计算其温度平均值。 5.15.2 温度波动度应符合4.3的规定,且相邻24h的温度平均值之差应符合4.6的规定。
:检验规则
6
6.1 检验分类
干燥箱的检验分为: a) 山厂检验; b) 定型检验; c)J 周期检验。
6.2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定型检验和周期检验的项目、要求及试验方法的条款号见表2。
6
上一章:GB/T 30436-2013 静水力学天平 下一章:GB/T 30434-2013 电阻真空计通用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GB/T 32710.10-2016 环境试验仪器及设备安全规范 第10部分: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GB/T 32710.9-2016 环境试验仪器及设备安全规范 第9部分:电热恒温培养箱 QB/T 4978-2016 电热毯、电热垫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 30839.47-2018 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7部分∶电热浴炉 GB/T 10066.12-2020 电热装置的试验方法第12部分∶红外电热装置 GB/T 30839.47-2018 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 第47部分:电热浴炉 GB/T 10066.12-2020 电热装置的试验方法 第12部分:红外电热装置 GB/T 5959.12-2020 电热和电磁处理装置的安全第12部分∶对红外电热装置的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