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 020 E 13 备案号:53435—2016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7072016 代替 SY/T 6707—2008
海洋井场调查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marine well site survey
2016一01一07 发布
2016-06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707—2016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 定义和缩略语
1
总则 4. 1. 调查目的 4. 2 调查范围 4. 3 调查内容 4. 4 调查项目 4. 5 调查方法 4.6 调查程序桌面研究方案制定海上调查 7. 1 导航和定位 7. 2 工程物探调查 7. 3. 海底表层取样·. 7. 4 .工程地质钻探· 7. 5 原位测试· 7. 6 海洋水文观测室内试验·
4
5
6
11
12
16
8
16
8. 1 基本要求 8. 2 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8.3 土的化学性质试验· 8. 4 土的力学性质试验· 8. 5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8.6 岩土的分类与命名 9 资料解释 9. 1 水深资料解释 9.2 海底地貌资料解释 9.3 地层剖面资料解释 9. 4 多道数字地震资料解释 9.5 磁力调查资料解释…· 9.6 灾害性地质条件分析和评价 9. 7 岩土现场资料解释
16 16 17
17
17
18
18 .8
..........
18 C
C
1
SY/T 6707—2016
9.8岩土室内资料解释及工程分析 9.9水文观测资料解释· 10报告编制 10.1 桌面研究报告 10. 2 工程物探调查报告 10.3 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10. 4 海洋水文观测报告 10. 5 成果报告书格式 11资料归档 11.1 现场原始资料 11.2 室内土工试验资料 11.3解释成果报告 11.4 电子文件附录A(资料性附录) 调查方法选择附录B(资料性附录) 工程物探作业班报附录C(资料性附录) 十字板剪切试验附录D(资料性附录) 标准贯人试验·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钻孔柱状图样式· 附录F(规范性附录) 钻孔编录中使用的术语和符附录G (资料性附录) 自升式钻井装置基础承载力分析参考文献
19 20 20 20 20 23 24 25 25 25 25 25 25 27
29 . 31 ... 33 ... 34 :35 :37
.
·
.....
··
43
I
SY/T 6707—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 6707—2008《海洋井场调查规范》。与SY/T 6707—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水深由1500m增加到3000m,并增加了对“海洋水文观测”的适用性说明(见第1章);修改、增加了部分术语、定义和缩略语(见第3章);修改了调查内容(见4.3);将原“调查内容”改为“调查项目”(见4.4);补充了针对于深水的工程物探调查方法(见 4.5.1);增加了“海洋水文观测”的方法(见4.5.3)和要求(见7.6);增加了“桌面研究”(见第5章)和“方案制定”(见第6章);修改、补充了对“导航和定位”的要求(见7.1);修改、补充了对工程物探调查测线布置的要求(见7.2.1);修改、补充了对“水深调查”的要求(见7.2.2);修改、补充了对“海底地貌调查”的要求(见7.2.3.6,7.2.3.8,7.2.3.10和7.2.3.11);增加了针对于深水“地层剖面调查”的要求(见7.2.4.6,7.2.4.7和7.2.4.12);修改、补充了对“多道数字地震调查”的要求[见7.2.5.2中的b),7.2.5.2中的e), 7.2.5.3,7.2.5.4中的g)和7.2.5.4中的i)]; 增加了采用潜器拖电磁力调查作业的要求(见7.2.6.7);修改、补充了海底表层取样的“点位布置”(见·7.3.2)和“取样规格”(见7.3.3);修改、补充了对钻探取样孔的数量和深度的要求(见7.4.3);增加了对钻探取样方式和取样收获率的要求(见7.4.4.2和7.4.4.4);增加了静力触探试验(CPT)点位数量和测深深度的要求(见7.5.2.2);补充了对钻孔 CPT和海床 CPT测试的要求(见7.5.2.8和 7.5.2.9) 修改、补充了对“土的力学性质试验”的要求(见8.4和表2);增加了对资料归档电子文件的要求(见11.4);增加了针对于工程物探和工程地质的不同调查方法的选择(见附录 A); 增加了“工程物探作业班报”(见附录B); 修改、补充了“自升式钻井装置基础承载力分析”的方法(见附录G);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建兵、金元刚、周杨锐、朱友生、王金明、宋林松。 本标准代替了 SY/T 6707—2008。
II
SY/T 6707—2016
海洋井场调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3000m水深以内的移动式海洋钻井装置井场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式海洋钻井装置井场的工程物探、工程地质和海洋水文观测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2763.8 海洋调查规范 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GB/T 17424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GNSS)技术要求 GB 17501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 GB/T 17503 海上平台场址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T24949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用电磁罗经 GB 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SY/T 10020 海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SY/T 10030海上固定平台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推荐作法 工作应力设计法 SY/T 10040浮式结构物定位系统设计与分析的推荐作法 DNV RP E303:黏±中吸力锚的岩土设计和安装(Geotechnical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suction
anchors in clay)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灾害性地质特征geohazard features 对海洋钻井装置、导管架平台、海底管道及海底结构物的安装和作业具有潜在危害的各种海底及
海底以下的不良工程地质因素和现象。 3.2
不良地质现象unfavorable geological phenomena 由各种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工程地质条件不良现象的统称。海洋工程中常见的不良地质
现象主要有含碳酸盐沉积地层(珊瑚礁、贝壳质砂和钙质胶结的砂土)、滑坡、滑塌、泥石流、海底侵蚀、海底冲刷、活动断层、浅层气、埋藏古河道、透镜体、沙丘、大型沙波、泥火山、天然气水合物等。
1
SY/T 6707—2016
3.3
海底取样seabed sampling 海底取心seabed coring 井场调查中获取海底浅表层沉积物柱状或块状样品的作业。
3. 4
海底原位测试 seabed in-situ testing 在海底进行的用以获取被测试地层的相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各种测试作业的总称。海底原位测
试主要包括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和 T型棒(T-bar)试验等。 3.5
钻孔原位测试down-hole in-situ testing 将测试仪器或工具下放到钻孔中进行测试,以获取被测试地层的相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各种测
试作业的总称。海上钻孔原位测试主要包括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剪切波速测试和地球物理测井等。 3.6
深拖调查deep tow survey 将一种或几种海洋调查仪器进行组合搭载到一条深水拖体上,通过将拖体沉放到预定深度进行调
查,以减少水体对仪器探测效果影响的一种深水工程物探方法。 3.7
ROV 调查ROV survey 将一种或几种海洋调查仪器进行组合搭载到遥控潜水器(ROV)上,通过操作员将ROV操作到
预定深度进行调查,以减少水体对仪器探测效果影响的一种工程物探方法。 3.8
AUV 调查AUV survey 将一种或几种海洋调查仪器进行组合搭载到自主式水下潜器(AUV)上,AUV按照预先设定的
参数和程序下潜到预定深度进行调查,以减少水体对仪器探测效果影响的一种深水工程物探方法。 3.9
潜器diving device 深拖、遥控潜水器(ROV)和自主式水下潜器(AUV)三种搭载工具的统称。
3.10
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DCP)以声波在流动液体中的多普勒频移来测量流速的仪器。
3.11
静力触探试验 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 也称为“圆锥贯入试验”。通过一套机械或液压装置将一定规格尺寸的圆锥形探头用静力以恒定
的速率压人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直接测量探头贯入时的锥头阻力和侧摩阻力等参数的试验方法。 3.12
温盐深仪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CTD) 用于测量深度以及温度和盐度垂直连续变化的自记仪器。
3. 13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利用卫星提供全球范围内实时导航定位服务的各种定位系统的通称。
3.14
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ifferentia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DGNSS)
2
SY/T 6707-2016
通过在固定测站和移动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利用在固定测站(已知精确三维坐标的基准台)上所测得卫星定位误差数据校正移动测站上定位结果,以提高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方法。 3.15
标准贯入试验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SPT) 种工程地质钻孔原位测试方法,即在钻孔中通过质量为63.5kg的锤,从76cm的高度自由下
落,将一定规格尺寸的标准贯人器打人土层中,根据贯人器贯人一定深度得到的锤击数来判定土层性质。 3.16
超短基线ultra short baseline (USBL) -种水下声学定位系统,由换能器和应答器组成。系统将所有声单元安装在一个收发器中组成声
基阵(换能器),通过测定声单元的相位差来确定换能器到目标的方位;通过测定声波传播的时间,再用声速剖面修正波束线,确定换能器到目标的距离。
4 总则
4.1调查目的
查明井场调查范围内影响海洋钻井装置就位和作业的潜在灾害性地质特征和不良地质现象;评价海洋钻井装置基础的稳定性和锚系泊能力;提供井场评价所需的水文环境资料。 4.2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应根据海洋钻井装置的类型、水深以及前期桌面研究成果确定,通常要求如下: a)滩海海域井场调查应充分考虑海洋钻井装置及辅助作业船的活动区域,调查范围为(1000m
×1000m)~ (4000m×4000m)。 b)坐底式钻井装置和自升式钻井装置井场调查的范围为(1000m×1000m)~(4000m×
4000m)。 c)系泊定位式钻井装置井场调查范围为水深的(5~9)倍,最小调查范围为 2500m×2500m
或根据锚泊区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d)动力定位式钻井装置井场调查范围为3000m×3000m。 在确定深水、超深水井场调查范围时,应适当考虑对大范围滑塌、同沉积断层等潜在灾害地质体
的调查。 4.3调查内容 4.3.1井场调查的重点在于鉴别和标绘出调查区域内海底以下、海底表面、海面及水体中与钻井作业安全有关的各种因素。 4.3.2海底以下(针对钻井作业)潜在灾害性地质因素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a)浅层气、浅层水流、天然气水合物。 b) 浅层断层。 c)松散的砂层、古河道。 d)海底稳定性(垮塌、滑移)、泥火山等。
4.3.3海底表面自然和人为障碍物及不良地质现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a)水深及地形变化。 b)分 斜坡稳定性。 c)海底地貌特征,如生物礁、海底冲沟、海底结构物(水下井口、基盘等)、海底底质变化。
3
SY/T 6707—2016
d) 海底管道、海底电缆和光缆、人工遗弃物等。 4.3.4海面及水体中的作业环境相关要素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作业气候窗、风力及海浪情况。
a)
b)潮汐、海流、内波流、水温梯度。
作业海区的航运、军事、渔业、洄游动物活动情况
c)
d) 海洋倾废区、海洋生物保护区等。 4.3.5海底沉积物的工程地质特征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沉积物类型及分布。 b)沉积物的物理及力学特性。
4.4调查项目
根据调查作业区的水文特点、钻井装置性质和作业需求,结合对本地区的认知程度,可选择下列部分或全部调查项目:
a) 水深调查。 b) 海底地貌调查。 c) 地层剖面调查。 d) 多道数字地震调查。 e) 磁力调查。 f) 海底表层取样。 g) 工程地质钻探。 h) 海底原位测试。 i) 土工试验。 j) 海洋水文观测。 k) 海底摄像。
4.5 调查方法 4.5.1工程物探调查的主要方法包括:
a) 水深调查:采用单波束或多波束回声测深仪,作业方式分为船载和潜器搭载两种。 b) 海底地貌调查:采用侧扫声呐系统,作业方式分为常规拖曳式和潜器搭载两种。 c) 浅地层剖面调查:分别采用浅、中和较深地层剖面仪,作业方式分为船载、表面拖曳和潜器
搭载三种。
d) 多道数字地震剖面调查:采用二维/三维数字地震资料采集系统。 e) 磁力调查:采用高精度海洋磁力仪。 f) 深拖调查:采用深拖系统进行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调查和浅地层剖面探测。 g) ROV调查:采用ROV 进行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调查和浅地层剖面探测。 h)AUV 调查:采用 AUV 进行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调查和浅地层剖面探测。 注:在进行深拖调查、ROV调查、AUV调查作业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同步进行船载单波束测深、中深度地层剖
面调查和多道数字地震剖面调查等项目。
4. 5. 2 工程地质调查的主要方法包括:
a) 海底表层取样:采用蚌式、箱式取样器取样。 b) 海底柱状取样:采用重力、重力活塞、振动取样器取样。 c) 海底原位测试:采用海床静力触探试验和十字板剪切试验方法。 d) 工程地质钻探:采用旋转方式钻进,并按一定间距获取岩土样品,技术条件允许时可综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