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020 E 13 备案号:43188—2014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466—2013 代替SY/T5466·-2004
钻前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
Well site preparation and layout requirements
2014-04-01实施
201311-28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54662013
目 次
前言
范用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3 钻前工程技术要求 3. 1 井场选择原则 3.2并位的确定 3.3井场方向的规定 3. 大门方向的确定 3.5 井场面积的确定 3.6 基础选型与布置的技术要求 3.7 井场及道路 井场设备布置 4. 1 主要设备的布置 4. 2 净化系统 4.3 发电房及油罐区 . 井控设备 . 5 井场主要用房
.
5
.6 消防器材 4. 7 其他设施的布置 .8 不同类型钻机井场布置示意图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同类型钻机井场布置示意图
SY/T5466—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H标准化T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5466-200《钻前T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与SYT566-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增加了ZJ90钻机井场面积(见表1):一增加了ZID.2IDB钻机井场布置示意图(见A6):一删除了英文版内容(见204年版):一删除了安全标志的摆放条款(见2期4年版的第5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技术服务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刚,马金山、胡世红。 本标准代替SY/T5466—2004。 SY/T566-2004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 5466 --1997; SYT5958-:199
-
II
SY/T5466-2013
钻前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地石油和天然气井的钻前工程和井场主要设备布置的技术要求及不同类型钻机的井场布置
本标准适用于陆地石油和天然气井的钻前工程和不同类型钻机的井场布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087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SY5225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5505 丛式井平台布置 SY/T 5972 钻机基础选型 SY5974 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SY/T6199 钻井设施基础规范 SY/T 6276 6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JTGBO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钻前工程技术要求
3.1井场选择原则 3.1.1 根据白然环境、钻机类型及钻井工艺要求确定钻井设备安放位置。 3.1.2井场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在河滩、海滩地区应避开讯、潮期进行钻前施工。 3.1.3 充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方便施工。 3.1.满足防洪。防喷、防爆、防火、防毒、防冻等安全要求。 3.1.5 有利废弃物回收处理,声光屏蔽等。防止环境污染。 3.1.6 在选择并场时应考虑钻机井架和动力基础选在挖方处。 3.1.7 在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井场布置时。应有切实的防护设施 3.2# 并位的确定 3.2.1 根据勘探或开发部门给定的井位坚标,由建设单位、地质部门和施工单位实地勘测确定地面井口位置。基础施工结束后应复测井位坐标。 3.2.2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tM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m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不小于5m。在地下矿产采掘区钻井。井筒与采掘坑道、矿井坑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m1。 3.2.3含硫油气井井场应选在较空旷的位置。宜在前后或左右方向能让盛行风畅通。
V
SY/T5466—2013
3.2.4井口距堤坝、水库的位置应根据国家水利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3.3井场方向的规定 3.3.1以井口为中点。以井架底座的两条垂直平分线的延长线为准线,划分井场的前、后、左、右。 3.3.2以与大门平行的井架底座的垂直平分线为准线,大门所在区域为前。 3.3.3站在大门前方的准线上,面对大门,准线左侧区域为左,准线右侧区域为右, 3.大门方向的确定 3.4.1 大门方向应符合井控安全要求。 3.4.2布置大门方向应考虑风频、风向。大门方向应面向季节风。一般情况下的井架大门方向要朝南或东南。 3.4.3大门方向宜面向进人井场的道路,井场道路宜从前方进人。 3.4.4含硫油气井的大门方向应面向盛行风。 3. 5 井场面积的确定 3.5.1井场面积是指钻机主要设备、辅助设施、沉砂池、排污池。生产用房、锅炉房、燃烧池、放喷池和井场内道路所占的面积。 3.5.2各类型钻机井场面积见表1(不含放喷池、燃烧池)。
表1各类型钻机井场面积
长度 m ≥80 ≥80 ≥9 ≥100 ≥105 ≥120 ≥140
宽度 m ≥8I 8 29 ≥10 ≥105 2110 2120
井场面积
钻机级别 ZJ ZJ21 ZJ.31F ZJ-/ ZJ5IP ZJ7 ZJ1
m2 ≥640 ≥640 M81W HW ≥11125 ≥1320 ≥168
注:井场前后为长,井场左右为宽。
3.5.3燃烧池和放喷池的设置应符合并控安全要求。实施欠平衡钻井作业的还应在井场有侧增加个面积不小于1(Hm的燃烧池,在井场左侧增加一个面积不小于10Hm的放喷池。燃烧池和放喷池的池体高度应在2m以上,池体边缘距井口应在75m以上。 3.5.→在环境敏感地区。如盐池、水库,河流等。应在右侧增加-个专用的体积不少于2m的放喷池,池体边缘距井口应在75m以上。 3.5.5丛式井井场面积应符合SY/T5505的规定 3.5.6进行特殊工艺井施工时。应根据施工的特殊性、设备等因素,在表1规定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井场面积。 3.6基础选型与布置的技术要求
3.6.1 基础选择及布置原则应符合SY/T5972的规定 2
SY/T 5466—2013
3.6.2 基础施T的技术要求除应符合SY/T6159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设备基础地基承载能力不小于0.15MPa,遇不良地基应进行技术处理
a
b) 冻土地区现浇混凝土基础的基底应埋人冻结线以下深度不小于250mm。
设备基础顶面应高于场面不小于1Hmm。 d) 钻井液储备罐如果未配供给、输出设施,储备罐底座应高于钻井液循环罐顶面5(mm以
上:钻井液储备罐如果配备有相应的供给。输出设施,则储备罐可不配高支架,底座可与钻井液循环罐底座处于同一平面上。水罐应满足钻台正常用水:储油高架罐底座应高于柴油机供油箱顶部200mm以上,
er 为防止基础积水,基础之间的地表宜采用适当水泥抹成厚50mm水泥面。并挖出排水沟。 )预留钻井鼠洞和圆(方)井和一开沟。
3.7井场及道路 3.7.1井场 3.7.1.1井场应平坦坚实,能承受大型车辆的行驶。 3. 7.1.2 井场应满足钻井设备的布置及钻井作业的要求 3.7.1.3 井场中部应高于四周,以利于排水。 3.7. 1. 井场,钻台下,机房下,泵房要有通向污水池的排水沟。 3.7.1.5 雨季时。井场周围应挖环形排水沟 3.7.1.6 井场应有利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布置 3.7.1.7 井架绷绳锚坑或绷绳墩位置应按相应类型钻机的井架安装说明书执行。 3.7.1.8 在草原、苇塘,林区的井,布置井场时应按照防火。防爆、防污染等国家及地方法规执行。 3.7. 1.9 在山区、丘陵地区、河床、海滩。湖泊。盐田、水库、水产养殖场钻井,井场应相应设置防洪。防泥石流。防山体滑坡、防腐蚀、防污染等安全防护设施。 3.7.1.10在沙漠布置井场应注重防风、防沙。 3.7.1.11 农田内井场四周应挖沟或围土堤,与毗邻的农田隔开。井场内的污油、污水。钻井液等不得流人田闻或水溪 3.7.2道路 3.7.2.1 山岭丘陵地区选定井场道路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 3. 7. 2. 2 通往井场的道路,应满足建井周期内各型车辆安全通行,特别应考虑满足抢险车辆的通行。 3.7. 2. 3 油气田的干道公路宜采用JTGB01规定的三级公路标准。 3.7.2.1 油气田单井井场道路宜采用JTGB01规定的四级公路标准。 3.7. 2. 5 根据油气田地质构造和井位布局确定道路走向。 3.7.2.6 特殊地区(如沙漠、草原、海滩)的井可修建能满足运输通行条件的道路。 3.7.2.71 高含硫油气井还宜修有一条备用应急通道,以便一旦出现硫化氢或二氧化硫的紧急情况下可根据风向选择从现场撒高。 3.7.3路面处理 3.7.3.1对于钻井作业周期较长或雨季钻井施工的井场道路,路面以能使车辆顺利通行为原则并预留会车台,必要时可铺垫碎石、钢渣或废砖等。铺垫宽度不得小于m高度视路基而定。 3.7.3.2对通往井场的干线路,路面铺垫宽度不小于8m:高度不小于(.3m,拐弯处路面需加宽 1m~2m边坡比1:1.25
Y
SY/T5466—2013
3.7.3.3路拱坡度一般为3%5% 3.7.4桥涵 3.7.4.1i 通往井场的道路桥涵类别应根据油气田运输车辆的特殊性和钻操区的实际情况而定。 3. 7.4. 2 桥涵设计所采用的车辆荷载等级按JTGB《1的规定执行。计算荷载应采用“公路一I级” 或“公路 Ⅱ级"。 3.7.4.3 修筑道路要根据地形合理设置涵洞以利于排水。涵洞顶部覆盖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5m。 3.7.5井场环保 3.7.5.1 在钻前「程设计和施T中,环境保护按照SY/T6276的要求执行 3.7.5.2 井场内应有良好的清污分流系统。 3.7.5.3 并场后(或右)侧应修建钻井液储备池(罐)。净化系统一侧应修建排污池。配备废液处理装置。振动筛附近应修建沉砂坑。 3.7.5. 钻井液储备池。排污池、沉砂坑应采取防渗漏及其他防污染措施 3.7.5.5 发电房和油罐区四周应有环形水沟。并配备污油回收罐 3.7.5.6 使用油基钻井液的排污池和沉沙坑应满足油基和水基钻屑分开的要求。 3.7.6房屋 3.7.6.1 井场生产用房的布置应本着固地制宜、合理布局、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原则综合考虑。 3.7.6.2 野营房应置于井场边缘5m外的上风处。含硫油气井施工时,野营房离井口不小于3川m。 3.7.6.3 钻井的主要设备宜设置遮盖棚
井场设备布置
. 1 E 主要设备的布置 .1.1根据大门方向及不同类型钻机布置井架底座。绞车,柴油机及联动机、电动机、钻井泵的位置。 . 1. 2 柴油机排气管出口避免指向油罐区。 .1.3含硫油气井所有设备的安放位置应按照SY/T5087的要求执行。 .2净化系统 .2.1 循环罐布置在井场的右侧,其中心线距井口11m~18m从振动筛依次向后设置。 4.2.27 高架钻井液槽应设置一定的坡度并满足录井要求。 .2.3除气器、除砂器、除泥器、离心机依次安装在循环罐上。 .3发电房及油罐区 4.3.1 机械钻机 .3.1.1 发电房应布置在井场的左方。与井口的距离不小于3m。 4.3.1.2 油罐区应布置在井场的左后方。与井口的距离不小于30m。 .3.1.3 发电房与油罐区的距离不小于m。 4.3.2电动钻机 .3.2.12 发电机组和电控房(SCR/MCC)应并排置于井场的后方:与井口的距离不小于3)m 4
SY/T 5466—2013
. 3. 2.2 油罐区应布置在发电机组的后方或左后方。与井口的距离不小于3m。 4.3.2.3发电房与油罐区的距高不小于20m。 .井控设备 . . 1 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应布置在井口左前方。距井口不小于25m。 4..2压井管汇设置在井口左侧。其技术要求按照SY5974的要求执行。 .3 节流管汇设置在井口右侧。其技术要求按照SY5974的要求执行。 . 放喷管线应按照SY5225的要求执行;含硫油气井其放喷管线按SY/T5087的要求执行。 .4.5 液气分离器应安装在井口右侧距井口11m~1m的地方。 4.5井场主要用房 .5.1 综合录井房。地质值班房、钻井液化验房、值班房应摆放在大门前方井场边缘安全位置。 .5.2材料房、消防房。工具房等井场用房宜摆放在井场左前方有利于生产的位置。平台经理房(队长房)、钻井监督房等用房宜摆放在井场前侧有利于安全和指挥生产的位置, .5.3 锅炉房距井口应不小于50m距油罐区应不小于30m .5. 含硫油气并井场工程值班房。地质值班房。钻井液化验房设置的位置应按SY/T5087的规定执行。 .6消防器材 4.6.1 消防器材配备数量按SY597的要求执行。 . 6. 2 含硫油气井消防器材房的摆放按SY/T5087的要求执行 .6.3 消防砂应堆放在柴油罐和发电房附近。 4.7其他设施的布置 .7.1 欠平衡等特殊钻井作业的钻井设施位置按相关标准执行。 4.7.2钻井液材料应摆放在混合漏斗或加重泵附近。
3不同类型钻机井场布置示意图
.8
钻井井场示意图是以井口为基准的示意图。各种类型钻机井场布置示意图参见附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