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849.1-2015 硬质合金 洛氏硬度试验(A标尺)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3849.1-2015 硬质合金 洛氏硬度试验(A标尺)第1部分:试验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59.6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2 08:18:39



相关搜索: 硬度 硬质合金 方法 试验 部分 标尺 洛氏 3849

内容简介

GB/T 3849.1-2015 硬质合金 洛氏硬度试验(A标尺)第1部分:试验方法 ICS77.160 H1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49.1—2015
代替GB/T3849—1983
硬质合金 洛氏硬度试验(A标尺)
第1部分:试验方法
HardmetalsRockwellhardnesstest(scaleA)-
Part 1:Test method
(ISO3738-1:1982,NEQ)
2015-12-10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49.1—2015
前言
GB/T3849《硬质合金洛氏硬度试验(A标尺)》分为如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试验方法;第2部分:标准试块的制备和校准。
本部分为GB/T3849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3849—1983《硬质合金洛氏硬度(A标尺)试验方法》,与GB/T3849—1983相
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增加了前言、规范性引用文件,调整了标准的结构;对原理进行了重新描述;将表1中“金刚石锥体的角度(120士0.5)”改为“金刚石锥体的角度(120°士0.35°)”;增加了洛氏硬度值的表示方法;将原引用标准GB/T2849—1981、GB/T230—1983分别更新为GB/T230.2—2012 GB/T230.1—2009; 将GB/T3849一1983中“5.1.2施加主试验力的速度的控制,应使得硬度计空载时,重锤运动在6~8s内完成。”重新描述为:“7.1b)应无冲击和无振动或无摆动地将测量装置调整至基准位置,从初试验力F。施加至总试验力F的时间应不小于6s且不大于8s。”;将GB/T3849一1983中5.1.3中“主试验力”改为“总试验力”。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3878-1:1982《硬质合金洛氏硬度试验(A标尺)第1部分:试验方法》编制。与ISO3878-1:1982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株洲硬质合金集团
有限公司、自贡硬质合金责任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桂容、陈栋、吴冲浒、肖满斗、樊智锐、孙晓昱、李惠芳、曹万里。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849—1983。 GB/T3849.1—2015
硬质合金洛氏硬度试验(A标尺)
第1部分:试验方法
范围
1
GB/T3849的本部分规定了硬质合金洛氏硬度(A标尺)试验的原理、符号及说明、试验设备、试样、试验程序、结果表示及试验报告。
本部分适用于硬质合金洛氏硬度(A标尺)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4 -2009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 N、T标尺)(ISO6508-1:2005MOD)
GB/T230.2 2012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 标尺)的检验与校准(ISO6508-2.2005,MOD)
3 原理
将圆锥形的金刚石压头按图主分两全步骤压人试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主试验力,测量在初试验力下的残余压痕深度根据,值计算洛氏硬度HRAC见表1


试样
基准线
100
D S
2
图1 GB/T3849.1—2015
表1
符号 a R Fo FI F ho hi e HRA
说 明
金刚石锥体的角度(120°±0.35°) 锥体顶端的曲率半径(0.2mm土0.002mm)初试验力(98.07N土1.96N) 主试验力(490.3N) 总试验力(98.07N+490.3N=588.4N±3.92N) 施加主试验力前,初试验力作用下的压痕深度主试验力作用下,压痕深度的增量卸除主试验力后,在初试验力下压痕深度的残余增量(残余压痕深度)。用0.002mm为单位表示 A标尺洛氏硬度=100-e
4 符号及说明
4.1 符号及说明见表1及图1。 4.2洛氏硬度用符号HR表示,HR前面为硬度值,HR后面为使用的标尺。
示例: A标尺测定的洛氏硬度值为90表示为90HRA。
5设备
5.1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的测量精度不应低于0.2HRA。
5.2 金刚石压头
金刚石压头应符合GB/T230.2一2012的相关规定(圆锥顶角半径的公差为士0.002mm)。 在已校正过的硬度计上检查金刚石压头的性能。由5片试块组成一套硬质合金标准试块。在每片
硬质合金标准硬度块上至少打5个压痕,计算每片标准块的平均硬度及其与标定硬度的差值。算出 5个差值的算术平均值及范围。如果其平均值不超过标定值的土0.3HRA,且极差的范围不超过 0.6HRA,则该压头可以使用。 5.3 硬质合金标准硬度块
应具有表2给出的全部或任一标准硬度块。
2 GB/T 3849.1—2015
表2
硬度块的标定值(HRA)
标准硬度块(序号)
85.5 88.5 91.0 92.0 93.0
1 2 3 4 5
6试样
6.1试样试验面的粗糙度Ra≤2μm。烧结状态的试样表面磨去的厚度应不少于0.2mm。 6.2制样时,要尽量减少由于加工造成过热或急冷致使表面性质发生变化。 6.3在测定具有曲面的试样硬度时,其曲率半径应不小于15mm。为了测定曲率半径小于15mm试样的硬度,要制备至少3mm宽的平面。 6.4所制备的试样厚度应不小于1.6mm。 6.5金刚石压头作用的试样表面应平行于支承面,其平行度每10mm长度不超过0.1mm。
7试验
7.1 试验步骤按GB/T230.1一2009的规定进行,并做以下修正:
a) 新安装压头后,最初的两个读数不予采用; b) 应无冲击、无振动及无摆动地将测量装置调整至基准位置,从初试验力F。施加至总试验力F
的时间应不小于6s且不大于8S; c) 指针停止偏摆后保持总试验力的时间不超过2s,且在2s之内逐渐卸除主试验力而保持初试
验力; d) 为保证对试样良好的支承,应选择合适的试样台; e) 任何两相邻压痕的中心距离及任意压痕中心与试样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5mm。
7.2选择与试样硬度估值最接近的硬质合金标准硬度块,在标准硬度块上测3个洛氏(A标尺)硬度,这3个读数的平均值与标准块所标定的硬度值之差应在士0.5HRA以内。如差值大于士0.5HRA,则要检查硬度计和金刚石压头,并消除产生误差的原因。如差值在士0.5HRA以内,则对试样的硬度平均值加上或减去此差值。 7.3测定硬度时,最初得到的一个读数不予采用,然后在试样上按要求至少打3个压痕测定其硬度 7.4按硬度计的精度读取每个测定值。
8结果表示
单个试样的硬度应按表3修约后的读数,计算算术平均值。 GB/T3849.1—2015
表3
修约到(压痕个数)
读数精度 0.2HRA 0.1HRA
3或4 0.2HRA 0.1HRA
超过4 0.1HRA 0.1HRA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GB/T3849的本部分编号; b) 辨别试样所必需的详细情况; c) 测试结果; d) 本部分未规定的或自选的一切操作; e) 有可能影响结果的任何现象的细节。 注:尚无普遍适用的方法将洛氏硬度值精确地换算成其他硬度,因此,除通过比较试验能获得转换的可靠根据外,
应避免这种换算。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
书号:155066·1-53217 定价:
GB/T3849.1-2015
14.00元
打印日期:2016年6月30日M002A
上一章:GB/T 29090-2012 电池废料的取样方法 下一章:GB/T 3851-2015 硬质合金横向断裂强度测定方法

相关文章

GB/T 3849.2-2010 硬质合金 洛氏硬度试验(A标尺) 第2部分:标准试块的制备和校准 GB/T 230.3-201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A、B、C、D、E、F、G、H、K、N、T标尺)的标定 GB/T 230.2-201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 GB/T 230.1-2018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230.1-2018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230.3-202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GB/T 230.2-202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及压头的检验与校准 JB/T 8133.3-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3部分:洛氏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