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37.040.30 G 80 备案号:30147—2011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149—2010
印刷版材用化学品 2-重氮-1-萘醌-5-磺酰氯
Chemicals applied in printing plates- 2-Diazo-1-naphthoquinone -5-sulfonyl chloride
2011-03-01实施
2010-11-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HG/T 4149—2010
前 言
1-2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数码影像材料与数字印剧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本溪市瑞事达化工有限公司、辽宁华海蓝帆化工科技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建立、王怀功、李合成、刘扬、唐英、潘展。
印刷版材用化学品2
·删
蔡
-
HG/T4149—2010
印刷版材用化学品 2-重氮-1-萘醒-5-磺酰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印刷版材用化学品2-重氮-1-萘醒-5-磺酰氯(简写为215)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标志、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印刷版材使用的原材料2-重氮-1-萘醒-5-磺酰氯,不适用于电子行业使用的215。 分子式:C1oHCIN2O3S。 结构式:
SOC
相对分子质量:268.6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2002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6—2003 化学试剂 水分测定通用方法 GB/T 617--2006 化学试剂 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GB/T6679—2003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5—2007 化学试剂 电位滴定法通则
3要求 3.1产品性能
产品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的指标。
表 1
项 目
指标橘黄色至浅棕色结晶体
外观含量/% 游离酸(以盐酸计)/% 分解点/℃ 挥发分/% 水分/% 三氯甲烷中不溶物/% 摩尔吸收系数/[L/(mol·cm)]
> < ≥ < ≤ ≤ Z
98. 0 0. 2 131. 0 0.1 0. 02 0.-1
400nm 600nm
7.8×103~9.0×103
0. 5
1
HG/T4149—2010 3.2保质期
产品自生产之日起,在本标准第7章规定的条件下贮存和运输,保质期为12个月。 4试验方法 4.1试验药品
本标准中规定的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6682一2008中三级水的规定。 本标准中规定的实验室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应符合GB/T601一2002的规定。
4.2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线下用目测的方法对2-重氮-1-萘醒-5-磺酰氯的外观进行检验。 4.3含量的测定 4.3.1方法提要
试样在碱性溶液中使分子中的氯转变为游离氯,再进行电位滴定测定出总氯量。 4.3.2试剂
a) 氢氧化钠溶液:100g/L; b)石 硝酸溶液:20%; c)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4.3.3仪器
a) 电位滴定仪:0.1pH单位,指示电极为氯或银离子电极,参比电极为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 b) 电热恒温水浴锅:恒温范围37℃~100℃,水温波动小于1℃; c)分析天平:感量0.1mg。
4.3.4测定步骤 4.3.4.1方法
称取0.4g~0.5g(精确至0.1mg)试样,放人400mL烧杯中,用100mL丙酮溶解,然后加人 100mL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00g/L氢氧化钠溶液5mL,在磁力搅拌下分解15min~30min后,滴加 20%硝酸溶液5mL,在酸性介质中用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进行电位滴定。以质量分数X (%)表示的含量按式(1)进行计算:
X=cVX0. 268 67×100
(1)
m
式中:大 215的含量,以%表示;
称取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升(mol/L);
V.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单位为毫升(mL);
0.268 67 1mmol215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100%换算因子。 4.3.4.2方法二 4.3.4.2.1称取1.0g土0.05g(精确至0.1mg)试样,放人50mL容量瓶中,用1,4-二氧六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为制备试液。 4.3.4.2.2移取10mL制备试液于100mL烧杯中,加人1mL100g/L氢氧化钠溶液,在70℃~ 8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20min,取出烧杯,冷至室温,用20%硝酸将溶液调成中性(液体由暗红至亮红)。加水至80mL,按GB/T9725一2007中的规定进行电位滴定,用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待测溶液。在滴定近终点时,记录每次滴加标准滴定溶液后滴定管的读数及测得的电位,用GB/ T9725一2007中的二级微商法判定滴定终点,记录消耗的硝酸银体积V1,单位为毫升(mL)。 2
HG/T4149—2010
4.3.4.2.3含量结果的表述按本标准4.4.3的规定执行。 4.4游离酸含量的测定(以盐酸计) 4.4.1方法提要
按照4.3.4.2.1的方法,制备试液样品,加入冰水混合物进行电位滴定,测定出游离氯,以游离氯换算出盐酸含量。 4.4.2测定步骤
移取10mL制备试液放人100mL烧杯中,加入冰水混合液至80mL,用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进行电位滴定。在滴定近终点时,记录每次滴加标准滴定溶液后滴定管的读数及测得的电位,用GB/T9725一2007中的二级微商法判定滴定终点,记录消耗的硝酸银体积V2,单位为毫升(mL)。 4.4.3含量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分数wi(%)表示的含量按式(2)进行计算:
wi=c(Vi-V2)X0. 268 67 ×100
(2)
mX50 10
4.4.4游离酸(以盐酸计)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分数w2(%)表示的游离酸含量按式(3)进行计算(以盐酸计):
V2cX0.03646
(3)
mxo
X100
2=
式(2)与式(3)中:
称取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Vi 电位滴定总氯时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单位为毫升(mL); Vz 电位滴定游离氯时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单位为毫升(mL); 100- -100%换算因子;
0.268 67 -1mmol215的质量,单位为克(g); 0.03646 -1mmol盐酸的质量,单位为克(g)。 4.5分解点的测定
按GB/T617—2006的规定测定。 4.6挥发分的测定 4.6.1仪器
a) 真空干燥器; b)真空泵; c) 分析天平,感量0.1mg; d)具塞称量瓶。
4.6.2测定方法 4.6.2.1具塞称量瓶恒重,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准确至0.1mg,质量记为m1。 4.6.2.2挥发分检测
称取2.0g样品,置于恒重过的具塞称量瓶中,用分析天平称量,准确至0.1mg,质量记为m2。将盛有试样的具塞称量瓶放置在真空干燥器中,在室温、真空度5mmHg下干燥3h,取出后用分析天平称量,质量记为m3。以质量分数w(%)表示的挥发分按式(4)进行计算:
w(%)= m2 -m3)
(4) 3
X100..
m2-ml
HG/T4149—2010
式中: mi 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 干燥前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 干燥后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 -100%换算因子。
4.7水分的测定
按GB/T606—2003的规定测定。 4.8三氯甲烷中不溶物的测定 4.8.1试剂
三氯甲烷,分析纯。 4.8.2仪器
烧结玻璃漏斗,P10(孔径4μm~10μm)。 4.8.3测定步骤
称取5.0g士0.1g(精确至0.1mg)样品,置于50mL烧杯中,用适量三氯甲烷溶解,用已恒重的烧结玻璃漏斗过滤,用三氯甲烷彻底洗涤烧杯和烧结玻璃漏斗,待烧结玻璃漏斗中的三氯甲烷挥发完后,放入烘箱中干燥(60℃土2℃,约3h)烘至恒重,测定三氯甲烷中不溶物的含量。 4.8.4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分数w(%)表示的三氯甲烷中不溶物按式(5)进行计算:
w(%)=m=m2×100 .
(5)
ms
式中: m3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i 烧结玻璃漏斗和残渣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 烧结玻璃漏斗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 -100%换算因子。
4.9摩尔吸收系数的测定 4.9.1试剂
乙二醇独甲醚,分析纯。 4.9.2仪器
a) 紫外分光光度计; b) 石英皿,厚1cm; c) 分析天平,感量0.1mg。
4.9.3测定步骤 4.9.3.1400nm处摩尔吸收系数
称取约0.25g试样(精确至0.1mg),放人100mL容量瓶中,用乙二醇独甲醚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准确吸取该溶液1mL,放入100mL容量瓶中,用乙二醇独甲醚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合,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400nm处的吸光度(A)。400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按式(6)进行计算:
400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A×1.3434×103
(6)
m
式中: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
A- 400nm处的吸光度;
1.3434×103. 215在该浓度下的常数。 4
HG/T4149—2010
4.9.3.2600nm处摩尔吸收系数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1mg),放人50mL容量瓶中,用乙二醇独甲醚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600nm和700nm处的吸光度(A和B)。600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按式(7)进行计算:
600nm处摩尔吸收系数=(A-B)X×13.434
(7)
m
式中: A- -600nm处的吸光度; B- -700nm处的吸光度;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13.434- -215在该浓度下的常数。 5检验规则 5.1组批
以每釜产量为一批。 5.2采样
按GB/T6679—2003中的采样规定执行。 5.3出厂检验
产品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出厂产品符合本标准要求,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 5.4产品验收
经销商或用户有权按本标准规定进行产品验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应予接收。若经检验有不合格项目,则应加倍取样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若仍有不合格项目,经销商或用户有权提出退换货要求。 6包装及标志 6.1包装
产品内包装采用白色和黑色聚乙烯薄膜袋,内袋放有硅胶干燥剂(重10g),外包装用铝箔袋,真空包装,每袋净含量5kg或10kg,或按用户要求包装。 6.2标志
产品的每个包装物件上应有明确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家、产品名称、产品批号、净重量、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编号、易燃固体以及防潮、防雨、防晒、轻拿轻放的字样和图示,图示标志应符合GB/ T190—1990和GB/T191—2000的规定。 7贮存和运输 7.1贮存
产品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贮存温度应低于20℃;防止日光灯和紫外线照射,远离火种、热源,严禁与氧化剂、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食用化学品混合存放。 7.2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防日晒、雨淋和防潮等设施;搬动时应小心轻放,防止破碎;严禁与氧化剂、 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印刷版材用化学品2-重氮-1-萘醒-5-磺酰氯
HG/T4149-—2010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邮政编码100011)
北京云浩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装
880mm×1230mm1/16印张字数11千字
2011年3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5·0914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http://www.cip.com.cn
凡购买本书,如有缺损质量问题,本社销售中心负责调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定价: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