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2687.1-2010 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砷、汞、铅、镉、铬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 12687.1-2010 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砷、汞、铅、镉、铬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3 14:58:40



推荐标签: 化学分析 植物 质谱 等离子体 稀土 电感 硝酸 测定 耦合 调节剂 耦合

内容简介

GB/T 12687.1-2010 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砷、汞、铅、镉、铬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S 77.120.99 H 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687.1—2010
代替GB/T12687.3—1990、GB/T12687.4—1990,GB/T12687.6——1990
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砷、汞、铅、镉、铬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rare earth nitrate
for growth regulator for plant-
Part 1:Determination of arsenic,mercury,lead,cadmium
andchromiumcontent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2011-11-01实施
2011-01-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2687.1—2010
前言
GB/T12687《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分析方法》共分3个部分:
第1部分:砷、汞、铅、镉、铬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第2部分:氯量的测定;第3部分:水不溶物量的测定重量法。
-
本部分为第1部分。 本部分是对GB/T12678.3—1990、GB/T12678.4-1990、GB/T12678.6—1990的修订。 本部分与GB/T12678.3—1990、GB/T12678.4—1990、GB/T12678.6—1990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代替发生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代替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量;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代替二苯氨基脲分光光度法测定铬量,测定范围由0.0003%~ 0.010%调整为0.0001%~0.01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代替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铅的测定范围由 0.0010%~0.010%调整为0.0001%~0.010%,镉的测定范围由0.0001%~0.0010%调整为0.0001%~0.010%;增加了精密度(重复性)条款;增加了质量保证和控制条款。
本部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9)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起草。 本部分由包头稀土研究院、包钢稀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长华、李继东、杨萍。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张翼明、张立峰、魏晓鸥、常瑞敏、郑昆。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2678.3—1990,GB/T12678.4—1990,GB/T12678.6—1990。 GB/T12687.1—2010
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砷、汞、铅、镉、铬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范围
GB/T12687的本部分规定了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砷、汞、铅、镉、铬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砷、汞、铅、镉、铬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表 1
元素砷汞铅、镉、铬
质量分数/% 0.00002~0.0020 0.00002~0.0010 0.0001~0.010
2方法原理
试料以稀硝酸溶解,在稀硝酸介质中,以氩等离子体为离子化源,直接测定汞、铅、镉和铬;以草酸沉淀钕基体后进行砷的质谱测定,溶液中氯和残留钕产生的扰分别采用校正方程和干扰系数法校正。 以内标法校正基体的影响。 3试剂与材料 3.1过氧化氢(p1.44g/mL),优级纯。 3.2硝酸(1十1),优级纯。 3.3 硝酸(1十19),优级纯。 3.4 氨水(p0.90g/mL),优级纯。 3.5 氢氧化钠溶液(100g/L),优级纯。 3.6草酸溶液(80g/L),优级纯。 3.7砷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1.3200g烘干至恒重并冷却至室温的三氧化二砷(优级纯),置于 250mL烧杯中,加人20mL氢氧化钠溶液(3.5)溶解,以酚酸作指示剂,用硝酸(3.2)中和至溶液呈无色,再过量2滴。将溶液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砷。 3.8汞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1.0000g金属汞[w(Hg)≥99.99%于250mL烧杯中,加入40mL 硝酸(3.2),低温加热溶解,冷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 1000μg汞。 3.9铅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1.0000g金属铅[w(Pb)≥99.99%于250mL烧杯中,加人40mL硝酸(3.2),加热溶解,冷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铅。 3.10镉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1.0000g金属镉[w(Cd)≥99.99%于250mL烧杯中,加人 40mL硝酸(3.2),加热溶解,冷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 含1000μg镐。 3.11铬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3.7350g预先于105℃~110℃烘干恒重并在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的铬酸钾(优级纯),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1 GB/T12687.1—2010
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铬。 3.12氧化钕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1.0000g经900℃灼烧1h的氧化钕[w(RE0)>99.5%, w(NdzO3/REO)≥99.99%],置于250mL烧杯中,加20mL硝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取下冷却,移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氧化钕。再将此溶液用硝酸(3.3)逐步稀释成1mL含1μg氧化钕的标准溶液。 3.13佬内标溶液:准确称取3.8560g氯佬酸铵[w((NH):RhCls)≥99.99%]于250mL烧杯中,加人40mL硝酸(3.2),加热溶解,冷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 含1000μg佬。再将此溶液用硝酸(3.3)逐步稀释成1mL含0.5μg佬的内标溶液。 3.14混合标准溶液:分别移取1.00mL铬标准贮存溶液(3.11)于1000mL容量瓶中,加人20mL硝酸(3.2),加人几滴过氧化氢(3.1),摇晃使黄色褪去,继续加人1.00mL标准贮存溶液(3.7~3.10),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分别含砷、汞、铅、镉、铬各1μg。 3.15甲酚红指示剂乙醇溶液(1g/L)。 3.16氩气[w(Ar)≥99.99%]。 4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质量分辨率优于(0.8士0.1)amu。 5试样
试样开封后立即称量。 6分析步骤 6.1试料 6.1.1汞、铅、镉、铬的测定,按表2称取试样,精确至0.0001g。 6.1.2碑的测定,按表3称取试样,精确至0.0001g。
表 2
待测元素质量分数/% 0.000 02~0.002 0 >0.0020~0.010
试料量/g 0. 50 0. 25
表 3
试料量/g 0. 50 0. 25
待测元素质量分数/% 0.00002~0.0005 >0.0005~0.002 0
6.2测定次数
称取两份试料进行平行测定,取其平均值 6.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6.4分析试液的制备 6.4.1汞、铅、镉、铬分析试液的制备 6.4.1.1将试料(6.1)置于100mL烧杯中,加5mL水、2mL硝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转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6.4.1.2分取5.00mL试液(6.4.1.1)于50mL容量瓶中,加人1.00mL内标溶液(3.13),加1mL 2 GB/T12687.1—2010
硝酸(3.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待测。 6.4.2砷分析试液的制备 6.4.2.1将试料(6.1)置于100mL烧杯中,加15mL水、2mL硝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趁热加入6mL草酸溶液(3.6),加人1滴甲酚红指示剂(3.15),滴加氨水(3.4)至溶液刚变为橙黄色(pH1.5~2.0),冷却,将溶液和沉淀一起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1h。 6.4.2.2用慢速定量滤纸干过滤试液(6.4.2.1),分取20.00mL滤液于25mL比色管中,加人 0.5mL硝酸(3.2)和0.50mL内标溶液(3.13),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待测。 6.5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6.5.1分别移取0mL、0.20mL、1.00mL、2.00mL、5.00mL、10.00mL混合标准溶液(3.14)于一系列100mL容量瓶中,加人2.00mL内标溶液(3.13),加人2mL硝酸(3.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标准系列溶液砷、汞、铅、镉和铬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ng/mL、2.0ng/mL、10.0ng/mL、50.0ng/mL 和100.0ng/mL。 6.5.2分别移取0mL、0.20mL、1.00mL、2.00mL、5.00mL、10.00mL氧化钕标准溶液(3.12)于一系列100mL容量瓶中,加入2.00mL内标溶液(3.13),加入2mL硝酸(3.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标准系列溶液氧化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ng/mL、2.0ng/mL、10.0ng/mL、50.0ng/mL和 100.0ng/mL。 6.6测定 6.6.1测定元素同位素质量数及校正方程见表4。
表 4
校正方程
元素 Cr As Cd Hg Pb Nd Rh
同位素质量数
52,53 75 111 202 208 146 103
Ir5A,= Ir5Aa3.132× Ism? +2. 736×Ise82
6.6.2将空白试液(6.3)、分析试液(6.4)与标准系列溶液(6.5)同时进行氩等离子体质谱测定。 7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述
将标准系列溶液(6.5)的质量浓度直接输入计算机,用内标法进行校正,由计算机计算并输出空白试液(6.3)、分析试液(6.4)中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
按式(1)计算试料中待测元素的质量分数(%)。当计算汞、铅、镉、铬的质量分数时e2值为零。按式(2)计算Pz。
w. - (e- Po - Pc) : : V. × 10- × 100
(1) (2)
m.V, P2 =k · P3
式中: Pi- 计算机输出的分析试液中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Po- 计算机输出的空白试液中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3 GB/T12687.1—2010
分析试液中残留氧化对As产生的干扰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按式(2)计算;
P2
V2 试液的测定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i- 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一干扰校正系数,即单位质量浓度氧化钕对砷产生的干扰质量浓度;
m- k
Pa 分析试液中残留氧化钕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8 精密度 8.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5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5
元素
质量分数/% 0.000 11 0.000 65 0.001 1 0.002 0 0. 000 09 0.000 47 0.001 0 0.000 05 0.000 26 0. 002 1 0, 009 6 0.000 20 0.001 9 0. 009 4 0. 000 06 0. 000 25 0.002 0 0.009 4
重复性限(r)/%
0.000 03 0.000 10 0.000 2 0.000 3 0.000 04 0.000 10 0.000 2 0.000 02 0.000 06 0.000 3 0.000 6 0.000 05 0.000 3 0.000 5 0. 000 02 0. 000 06 0.000 3 0.0006





注:重复性限(r)为2.83×S,,S,为重复性标准差。 8.2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6所列允许差。
4 GB/T 12687.1—2010
表 6
质量分数/% 0.00002~0.0001 >0. 000 1~0. 000 3 >0.000 3~0.001 0 >0. 001 0~0. 002 0 0.00002~0.0001 >0. 000 1~0. 000 3 >0.000 3~0.001 0 0.0001~0.0003 >0.000 3~0.001 0 >0.001 0~0.003 0 >0. 003 0~0. 008 0 >0.008 0~0.010 0. 0001~0.000 3 >0. 000 3~0. 001 0 >0. 001 0~0. 003 0 >0. 003 0~0. 008 0 >0.0080~0.010 0.0001~0.0003 >0. 000 3~0. 001 0 >0.001 0~0.003 0 >0. 003 0~0. 008 0 >0.00800.010
元素
允许差/% 0. 000 02 0. 000 1 0. 000 3 0. 000 5 0.000 02 0. 000 1 0. 000 3 0. 000 1 0. 000 3 0. 000 6 0. 000 8 0. 001 0 0. 000 1 0. 000 3 0. 000 6 0. 000 8 0. 001 0 0. 000 1 0. 000 3 0. 000 6 0. 000 8 0. 001 0




质量保证和控制每周用自制的控制标样(如有国家级或行业级标样时,应首先使用)校核一次本标准分析方法的有
效性。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重新进行校核。
u 189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砷、汞、铅、镐、铬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12687.1—2010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1千字 2011年5月第一版2011年5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42487定价16.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12687.1-2010
打印日期:2011年6月13日F008A00
上一章:GB/T 2524-2010 海绵钛 下一章:GB/T 3191-2010 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

相关文章

GB/T 26289-2010 高纯硒化学分析方法 硼、铝、铁、锌、砷、银、锡、锑、碲、汞、镁、钛、镍、铜、镓、镉、铟、铅、铋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YS/T 1288.1-2018 高纯锌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镁、铝、钴、铁、镍、铜、砷、银、镉、铟、锡、铅、铋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YS/T 1288.1-2018 高纯锌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镁、铝、钴、铁、镍、铜、砷、银、镉、铟、锡、铅、铋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YS/T 923.1-2013 高纯铋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铅、锌、铁、银、砷、锡、镉、镁、铬、铝、金和镍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YS/T 923.1-2013 高纯铋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铅、锌、铁、银、砷、锡、镉、镁、铬、铝、金和镍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 20899.15-2023 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5部分:铜、铅、锌、银、铁、锰、镍、钴、铝、铬、镉、锑、铋、砷、汞、硒、钡和铍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YS/T 953.11-2014 火法冶炼镍基体料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铅、砷、镉、汞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YS/T 953.11-2014 火法冶炼镍基体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铅、砷、镉、汞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