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0.100.20 J 11 备案号: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919—2010 代替JB/T8919-1999
滚动轴承
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 技术条件
Rolling bearings-
Insert bearings and eccentric locking collars Specifications
2010-07-01实施
2010-0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8919—20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JB/T8919一1999《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 套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JB/T8919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1999年版和本版的第2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对符号的排列顺序进行了调整(1999年版和本版的第4章);修改了部分图形(1999年版和本版的图6、图7);增加了轴承及偏心套成品抽样检查项目表(见表6);增加了“标志”的内容(见第8章);增加了“储运”的内容(见9.2)。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东莞市TR轴承有限公司、南安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新昌
皮尔轴承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李建林、杨荣谋、左传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8919—1999。 -ZB J11008—1987。
1
JB/T8919—2010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球面球轴承(以下简称轴承)和偏心套的技术要求、测量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外形尺寸符合GB/T3882一1995的轴承和偏心套,供制造厂生产、检验和用户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07.2—2005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ISO1132-2:2001,Rollingbearings- Tolerances-Part 2:Measuring and gaug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MOD)
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3882一1995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外形尺寸 GB/T4199—2003滚动轴承公差定义(ISO1132-1:2000,Rollingbearings—Tolerances—Part
1:Terms and definitions,MOD)
GB/T6930—2002滚动轴承词汇(ISO5593:1997,IDT) GB73241994通用锂基润滑脂 GB/T8597一2003滚动轴承防锈包装 GB/T18254—2002 高碳铬轴承钢 GB/T246052009 滚动轴承产品标志 JB/T1255-2001 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JB/T5304—2007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径向游隙 JB/T6641-2007 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JB/T7361—2007 滚动轴承零件硬度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4199一2003和GB/T6930一2002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符号(见图1~图7)
GB/T3882一1995给出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H:内圈或偏心套偏心表面单一偏心量 Kia:成套轴承内圈径向跳动 Kea:成套轴承外圈径向跳动 Vdsp:内圈单一平面内径变动量 4A1s:偏心套偏心表面单一宽度偏差 4Bs:内圈单一宽度偏差
I
JB/T8919—2010
4B2:偏心套单一宽度偏差 Admp:内圈单一平面平均内径偏差 Ads:偏心套单一内径偏差 4d2s:偏心套偏心表面小端单一内径偏差 Adlmp一Acmp:用圆锥孔两端实际平均直径的偏差之差值的极限表示的锥度公差 4Dmp:外圈单一平面平均外径偏差(外球面单一平面平均直径偏差) 4Hs:内圈或偏心套偏心表面单一偏心量偏差
图1 带顶丝轴承(UC型) 图2 带偏心套轴承(UEL型)
图3 锥孔轴承(UK型)
R
图4 带顶丝轴承(UB型)
图5带偏心套轴承(UE型)
图7偏心套
图6带偏心套轴承的内圈偏心部分
5技术要求 5.1材料及热处理
JB/T8919-2010
5.1.1轴承套圈和钢球采用符合GB/T18254一2002规定的GCr15、GCr15SiMn轴承钢制造。套圈滚道的硬度为59HRC~65HRC,其他热处理质量应符合JB/T1255一2001的规定。 5.1.2偏心套采用符合GB/T699一1999规定的35A优质碳素结构钢制造,或采用性能相当或更优的其他材料制造。 5.2公差 5.2.1轴承的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应符合表1~表3的规定。
表1圆柱孔内圈
μm Kia
d mm
Aanrp 上偏差 下偏差 max +15
4hs 上偏差 下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max +100
4Bs
Vap
到 18 30 50 80 120 +28 0
超过 10 18 30 50 80 120 注:当用户需要时,内孔表面可以涂镀, 表中所列公差亦适用于涂镀后的内孔表面,
-100 -100 100
-120 120 -120 150 200 28 250
0 0 0 0
10 12 14 16 19 22
0 0 0 0 0 0
12 15 18 2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8 +21 +24
+33
35
180
0
100
表2 2圆锥孔内圈
μum
d mm
Sdanp
Adlmp-Aahrp 上偏差 +18 +21 +25 +30 +35 +40
超过 10 18 30 50 80 120
上偏差 +27 +33 +39 +46 +54 +63
下偏差 0 0 0 0 0 0
下偏差 0 0 0 0 0 0
到 18 30 50 80 120 180
表3外圈
μum
D mm
Apnp
Kea max 20 25 35 40 45 50 60
超过 30 50 80 120 150 180 250
到 50 80 120 150 180 250 315
上偏差 0 0 0 0 0 0 0
下偏差 11 13 -15 -18 -25 30 35
注:4Dmp的下偏差值仅适用于离开外圈端面1/4宽度的径向平面内
5.2.2 偏心套的尺寸公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m
JB/T 8919—2010
表4偏心套
μum
d mm
Aars
Ais
441s
4ds
4g2s
超过 到 上偏差 下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10 35 +250 +25 +300 0 +100 100 +270 270 0 180
55 +300 +25 +400 80
+100 100 +330 330 0 +100 100 +330 330
35 55 5.3 表面粗糙度
180 220
0 0
+300
+25
+400
0
轴承和偏心套配合表面和端面的表面粗糙度按表5的规定。
表5表面粗糙度值
μm
表面名称轴承配合表面
表面粗糙度值Ra max
1.25 1.25 6.3 6.3
轴承端面偏心套配合表面偏心套端面
5.4径向游隙
轴承的径向游隙值按JB/T5304一2007的规定。 5.5残磁
轴承的残磁按JB/T6641一2007的规定。 5.6标志
轴承的标志按GB/T24605一2009的规定。 5.7其他 5.7.1轴承用润滑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7324一1994的规定,其装填量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如有特殊要求时,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确定、 5.7.2轴承的密封装置在运转中,除密封圈唇口与内圈外径接触处允许相互摩擦外,其余部位均不应发生摩擦 5.7.3轴承的密封性能应符合制造厂主管部门的规定。 5.7.4偏心套应进行氧化等表面防锈处理。 6测量方法 6.1公差的测量 6.1.1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的测量
轴承通用的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的测量按GB/T307.2一2005的规定。 在测量外圈球径时,应在离开外圈端面1/4宽度的球面区域的几个通过球心的截面内进行多次测量。
6.1.2偏心量偏差4s的测量(见图8)
在内圈内孔表面上施加两个互成120°的支点,将千分表置于偏心表面上(如图中所示),内圈旋转一周以上,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的1/2即为内圈偏心量H,值,并由下式计算出内圈偏心量偏差4Hs:
4Hs=H-H
同理,也可测出偏心套的偏心量偏差4值。
JB/T8919—2010
博
e
图8内圈偏心量的测量
6.2径向游隙
径向游隙的测量按JB/T5304一2007的规定。 6.3硬度
硬度的测量按JB/T7361一2007的规定。 6.4残磁
轴承残磁的测量按JB/T6641一2007的规定。 7检验规则 7.1轴承及偏心套由制造厂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检验,质量合格的轴承及偏心套应附有质量合格证。 7.2轴承及偏心套的成品检验抽样方法应按GB/T2828.1一2003的规定,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Ⅱ 级,主要检查项目的可接收质量限AQL值为1.5,次项为4.0。主要检查项目、次要检查项目按表6的规定。若用户有其他要求时,可与制造厂协商确定。
表6轴承及偏心套成品抽样检查项目
序号 1 轴承内径偏差及变动量 2 轴承外径偏差及变动量
序号 1 2 3 4 5
主要检查项目
次要检查项目
As42s4A1s 轴承和偏心套配合表面和端面的表面粗糙度残磁限值外观质量标志和防锈包装
径向游隙 4 Kiav Kea
偏心套的尺寸公差
5
6 轴承和偏心套偏心量偏差4Hs 1
配合表面粗糙度
8标志
轴承上应标志轴承代号和商标(或其制造厂代号),标志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GB/T24605一2009 的规定。 9包装与储运 9.1经终检合格的成品轴承应按GB/T8597一2003进行防锈和包装。 9.2商品轴承在正常储运条件下,应保证一年内不生锈。防锈期自出厂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