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5049-2010 镍铁

GB/T 25049-2010 镍铁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7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8 09:03:45



相关搜索: 镍铁 25049

内容简介

GB/T 25049-2010 镍铁 ICS.77.100 H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049—2010


Ferronickel
(ISO 650l:1988,Ferronickel-Specification and delivery requirements,MOD)
2010-09-02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5049—2010
前 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6501:1988《镍铁一交货技术条件》(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6501:1988比较,技术上的主要不同之处为: ——增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一在表1中增加了关于砷、铋、铅、和锡含量的要求;一“4.2.3粒状镍铁”中增加“粒状镍铁的粒度检查按照GB/T13247进行。”;将表1移至4.1.1条款中;
将ISO标准中“交货信息”部分内容并人“6包装、运输和储存、标志、质量证明书”部分;一将ISO标准中“争议处理”部分移人附录A; --将ISO标准中“5.2化学分析”部分以列表形式列出各元素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太锅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新、李志斌、范光伟、王贵平。
I GB/T25049—201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炼钢和铸造用不同形态镍铁(锭、块、粒)的交货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1931.1镍、镍铁和镍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GB/T21931.1一 2008,ISO7524:1985,IDT)
GB/T21931.2镍、镍铁和镍合金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GB/T21931.2- 2008,GB/T21931.1--2008,ISO7526:1985,IDT)
GB/T21931.3镍、镍铁和镍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磷钒钼黄分光光度法(GB/T21931.3一 2008,ISO11400:1992,IDT)
GB/T21932镍和镍铁 硫含量的测定 氧化铝色层分离-硫酸锁重量法 GB/T21933.1 镍铁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重量法(GB/T21933.1-2008,ISO6352:1985
IDT)
GB/T21933.2 镍铁 硅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GB/T21933.2—2008,ISO8343:1985,MOD) GB/T21933.3 镍铁 钴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21933.3-2008,ISO7520
1985,IDT)
GB/T24198 镍铁 镍、硅、磷、锰、钻、铬和铜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常规法)
GB/T24585 镍铁 磷、错、铬、铜、钻和硅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25050 镍铁锭或块成分分析用样品的采取(GB/T25050,ISO8050:1988,IDT) GB/T25051 镍铁颗粒成分分析用样品的采取(GB/T25051,ISO8049:1988,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镍铁Ferronickel 从氧化物矿石或其他含镍材料中得到的,镍含量大于等于15%(质量分数)小于80%(质量分数)的
铁和镍的合金。 4技术要求 4.1化学成分 4.1.1不同牌号的镍铁的化学成分见表1。
1 GB/T25049—2010
表1镍铁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牌号
S Cu Cr As
Si
P
SF
Ni
c
Ce
不大于
FeNi20LC 15.0~25.0 FeNi30LC 25.0~35.0 FeNi40LC 35.0~45.0 ≤0.030 0.20 0.030 0,030 0.20 0.10 0.0100.0100.0100.0100.010 FeNi50LC 45.0~65.0 FeNi70LC 60.0~80.0 FeNi20LC LP 15.0~25.0 FeNi30LCLP 25.0~35.0 FeNi40LCLP 35.0~45.0 ≤0.030 0.209 0.0200.030 0.20 0.10 0.0100.0100.0100.0100.010 FeNiSOLC LP 45.0~65.0 FeNi70LC LP 60.0~80.0
1
.
FeNi20MC 15.0~25.0 FeNi30MC 25.0~35.0 FeNi40MC 35.0~45.0 0.030~1.0 1.0 0.030 0,10 0.20 0.50 0.0109 0.010 0.010 0.010|0.010 FeNi5oMC 45.0~65.0 FeNi70MC 60.0~80.0 FeNi20MCLP 15.0~25.0 FeNi30MCLP25.0~35.0 FeNi40MC LP 35.0~45.0 0.030~1,0 1.0 0.0200.10 0.20 0.50 0.010
0.01010.010 00 0.010
FeNi50MCLP 45.0~65.0 FeNi70MC LP 60.0~80.0 FeNi20HC 15.0~25.0 FeNi30HC 25.0~35.0 FeNi40HC 35.0~45.0 1.0~2.5 4.0 0.0300.40 0.20 2.0 0.010 FeNi50HC 45.0~65.0 FeNi70HC 60.0~80.0
0.01010.010 00.0100.010
注1:Co/Ni=1/20至1/40,仅供参考。 注2:牌号中L代表低,M代表中,H代表高。
4.1.2表1中仅给出主元素和常见杂质元素的范围。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其他化学成分要求的镍铁。 4.1.3表1给出的化学成分符合镍铁取制样及分析方法的精度要求。 4.2交货及组批方式
镍铁以锭状、块状或粒状交货。如有特殊情况,由供需双方商定。 4.2.1锭状镍铁
最大质量为100kg;厚度范围:30mm150mm,长度不超过800mm。 锭状镍铁有单炉镍铁组批和多炉镍铁组批两种组批方式。除非特别商定,多炉镍铁组批应选择镍
含量范围在K%~(K+1)%的镍铁。 2 GB/T25049—2010
4.2.2 块状镍铁
块状镍铁是由铸造,或从锭状镍铁上切割而来。交货批只能由以上两种成块方式中任一种构成。 块状镍铁尺寸为25mm~100mm。一批中,块的尺寸应该一致。
块状镍铁有单炉镍铁组批和多炉镍铁组批两种组批方式。除非特别商定,多炉镍铁组批应选择镍含量范围在K%~(K+1)%的镍铁。 4.2.3粒状镍铁
由液体造粒制得的粒状镍铁,粒度范围为2mm~50mm。粒状镍铁的粒度检查按照GB/T13247 进行。
经供需双方商定,粒状镍铁可在干燥后交货。 粒状镍铁有单炉镍铁组批、多炉镍铁混合组批和多炉镍铁非混合组批等三种组批方式,除非特别
商定,多炉镍铁混合组批应选择镍含量范围在K%~(K十n)%的镍铁混合均匀,n最大可为5,多炉镍铁非混合组批应选择镍含量范围在K%~(K十n)%的镍铁,n小于1,这种情况下,组批时可不必混匀。 4.3污染
镍铁的内部及其表面不应有目视显见的炉渣、矿砂等杂物。 5 试验方法
取、制样和分析方法应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仲裁时若采用具有相同精度的其他方法,须供需双方认可。 5.1取制样
镍铁成分分析用样品的采取和制备按照GB/T25050和GB/T25051的规定进行。 5.2化学分析
镍铁的化学分析按照表2的方法进行。
表2 镍铁各元素化学分析方法
序号 I 2 3 4 5 6 7 00 9
元索 c Si P s Ni Co Cu Cr
分析方法 GB/T 21931.1
GB/T21933.2或GB/T24585或GB/T24198 GB/T21931.3或GB/T24585或GB/T24198
GB/T21931.2或GB/T21932 GB/T21933.1或GB/T24198
GB/T21933.3或GB/T24585或GB/T24198
GB/T24585或GB/T24198 GB/T24585或GB/T24198
As,Sn、Pb.Sb.Bi
参照附录B的方法
5.3 分析结果与争议处理参见附录A。 6
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镍铁一般以散装交货,可以用卡车、火车或其他装载工具装运,装载量一般为5t~30t,火车车厢装
载量可达60t。粒状或块状镍铁也可以其他包装形式交货,每个包装单位重量通常为50kg~1000kg. 包装外应有明显的标志。
镍铁的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3650的规定。
3 GB/T25049—20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分析结果与争议处理
A.1分析结果可由以下三种方法获得。如有争议时,双方可按照本附录A.2的规定,对分析或制样进行仲裁。
方法一,由供方提供的证书获得供货方提供的分析证书,需给出表1中规定或供需双方商定的其他元素的含量。 方法二,由需方现场取样、分析获得需方现场取样、分析,应按照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标准方法的要求进行。 方法三,双方交换分析获得双方交换分析,应按照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标准方法的要求进行取制样和化学分析,得到的镍铁中镍
(或其他元素)的分析结果应该相互交换。
如果双方分析结果的差不超过双方商定的允许偏差,双方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应该被双方接受。 如果双方分析结果的差超过双方商定的允许偏差,执行本附录中“A.2争议处理”的规定
A.2争议处理
协商方案和仲裁方案对取制样和化学分析的争议处理均适用,可独立使用或依次使用。 协商方案和仲裁方案可接受的分析结果应该在如下规定的限制范围内:低限—争议双方中低含量值减去双方商定的允许偏差;高限一一争议双方中高含量值加上双方商定的允许偏差。
A.2.1协商方案
此方案在双方认同的地方,由其中一方在另一方或另一方认可的代表在场时执行检验操作。 若已进行分析且得到的分析结果在A.2中规定的范围内,此结果作为最终结果。若分析结果超出
此范国,应依照A.2.1的规定,另行组织检验程序重新检验或按A.2.2规定执行。 A.2.2仲裁方案
双方协商选定仲裁者。 仲裁制得的试样是最终试样。 仲裁结果是最终结果。 如果试样经双方分析后再由仲裁者分析,且得到的仲裁结果在A.2中规定的范围之内,则此仲裁
结果作为最终裁定的基础。若分析结果超出此范围,应依照A.2.1执行新的检验,或按A.2.2重新选定仲裁者执行新的仲裁
4 GB/T25049—201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镍铁砷、锡、锑、铋和铅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B.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碑、锡、锑、铋和铅的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镍铁中碑、锡、锑、铋、铅含量的测定。各元素测定范围见表B.1。
表B.1各元素测定范围
元素 As Sn Sb Bi Pb
测定范围(质量分数)/%
0.005~0.20 0.005~0.20 0,005~0,10 0.005~0.10 0.005~0.10
B.2方法提要
试料用硝酸-盐酸分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射光谱仪测量溶液中待测元素的强度,根据标准溶液制作的校准曲线求出待测元素含量。 B.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与其纯度相当的水。 B.3.1盐酸,pl.19g/mL。 B.3.2硝酸,pl.42g/mL。 B.3.3 3氩气,>99.99%。 B.3.4标准溶液 B.3.4.1砷标准溶液,100μg/mL。
称取0.1320g三氧化二碑(光谱纯),置于100mL烧杯中,慢侵加人10mL硝酸(B3.2),加热溶解,待全溶后,加入2mL硫酸(2.5mol/L),缓慢加热,并蒸发除去大部分硝酸后,移至高温处冒烟,取下稍冷,加10mL水,加热溶解盐类,待全溶后取下,冷却至室温,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此溶液1mL含100μg砷。 B.3.4.2砷标准溶液,10μg/mL。
移取10.00mL砷标准溶液(B.3.4.1),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 含10碑。 B.3.4.3锡标准溶液,100μg/mL。
称取0.1000g高纯金属锡(质量分数大于99.9%),精确至0.0001g。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 20mL盐酸(1+1),加热溶解,冷至室温,转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1十9)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1mL含100μg锅。 B.3.4.4锡标准溶液,10μg/mL。
分取10.00mL锡标准溶液(B.3.4.3)于1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1十19)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μg锡。
5 GB/T25049—2010
B.3.4.5 5锑标准溶液,100μg/mL。
称取0.1000g金属锑(质量分数大于99.9%),精确至0.0001g。溶解于20mL盐酸中,转移至 1000mL容量瓶中,用稀盐酸(1十9)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液1mL含100μg锑。 B.3.4.6锑标准溶液,10μg/mL。
移取10mL梯的标准溶液(B.3.4.5)至1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1十19)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μg锑。 B.3.4.7铋标准储备溶液,100μg/mL。
称取0.1000g纯金属铋(质量分数大于99.9%),精确至0.0001g。置于100mL烧杯中,慢慢加人20mL硝酸(1十1),加热溶解,取下稍冷,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稀硝酸(1十4)稀释至刻度,混勾。此溶液1mL含100μg。 B.3.4.8铋标准溶液,10μg/mL。
移取10.00mL铋标准溶液(B.3.4.7),于100mL容量瓶中,用稀硝酸(2十98)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1mL含10μg铋。 B.3.4.9铅标准溶液,100μg/mL。
称取0.1000g纯金属铅溶解(质量分数大于99.9%),精确至0.0001g。置于100mL烧杯中,慢慢加人20mL(1十1)硝酸,煮沸,赶尽氮氧化物,冷却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μg/mL铅。 B.3.4.10铅标准溶液,10μg/mL。
移取10mL铅标准储备液(B.3.4.9)至100mL容量瓶中,用稀硝酸(2十98)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1mL含10.0μg/mL铅。 B.3.5高纯度镍,待测元素含量低于0.001%(质量分数)。 B.3.6高纯度铁,待测元素含量低于0.001%(质量分数)。 B.4仪器 B.4.13 单刻度移液管和单刻度容量瓶。 B.4.2分析天平,能够精确地称至0.0001g。 B.4.3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仪 B.4.3.1一般要求
可以使用任何型号的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在测定之前,按照制造商的仪器使用说明书的建议和实验室定最分析操作来初始调节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并进行性能试验。仪器短期稳定性不超过1.0%和长期稳定性不超过1.5%。 B.4.3.2分析谱线
表B.2列出建议的分析谐线。在采用之前,应仔细评价光谱干扰,如果有干扰应进行光谱干扰校正。
表B.2建议的分析谱线
As
元索分析线波长/nm 189.042,193.496 189.989 B.5分析步骤 B.5.1试样量
Sn
Sb 206.838
Bi
Pb
179.193,206.170 220.351,405.781
称0.50g试样,精确到0.0001g,置于150mL锥形瓶中。 B.5.2空白试样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6
上一章:BS EN 10169-2010 Continuously organic coated (coil coated) steel flat products— Technical delivery c 下一章:Q/WG(DX)01-2010 工业用钢轨

相关文章

GB/T 25051-2010 镍铁颗粒 成分分析用样品的采取 GB/T 30072-2013 镍铁 镍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GB/T 25050-2010 镍铁锭或块 成分分析用样品的采取 GB/T 42794-2023 镍铁 碳、硫、硅、磷、镍、钴、铬和铜含量的测定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42794-2023 正式版 镍铁 碳、硫、硅、磷、镍、钴、铬和铜含量的测定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 镍铁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化学活化的研究 镍铁回转窑—干燥窑系统电除尘器工艺分析及应对策略 JC/T 2503-201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镍铁渣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