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WJG 125-2010 万向轴承标准 轮毂轴承单元零件 感应淬火及回火

Q/WJG 125-2010 万向轴承标准 轮毂轴承单元零件 感应淬火及回火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6 15:12:34



推荐标签: 标准 轴承 轮毂 淬火 125 单元 单元 零件 万向 零件 万向 wjg

内容简介

Q/WJG 125-2010 万向轴承标准 轮毂轴承单元零件 感应淬火及回火 O/WJG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WJG125-2010 代替Q/WJG125-2006
轮毂轴承单元零件感应火及回火
2010-08-25实施
2010-08-10发布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发布 Q/WJG 125-2010
前言
与原Q/WJG126-2006企业标准相比,主要更改内容如下:
增加了45、40Cr轮毂轴承单元零件的感应萍火回火技术要求;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增加了应防止工件尖角或突出部位过热和过烧;一增加了单元产品零件感应火后金相硬度要求;一增加了回火后金相硬度要求;
- -
一增加了附录图示。 本标准由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提出并批准;本标准由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项目工程部归口;本标准主要制定人:马义太戴永刚徐英武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本标准的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2年首次制订,2006年第一次修订,2010年8月第二次修订。
I Q/WJG125-2010
轮毂轴承单元零件感应萍火及回火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SAE1070、SAE1055、65Mn、55、45、40Cr轮毂轴承单元零件的感应率火回火技术要
求和质量检测。
本标准适用于中碳钢、中碳合金钢及轴承钢制造的轮毂单元零件,经中频感应淬火、回火后检测验
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72 GB/T4340.1 GB/T5617 GB/T13298 JB/T8555 JB/T9204
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转换值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试验方法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热处理技术要求在零件图样上的表示方法钢件感应火金相检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原始组织
指零件在感应淬火前所具有的金相组织。 3.2萍火组织
指零件在感应淬火或低温回火后有效硬化层表层的金相组织。 3.3表面硬度
指零件在有效硬化层表层0.2mm0.5mm深度内的硬度检测值,硬化层的硬度测定采用负荷为9.8N (1kgf)维氏硬度计检测。 3.4极限硬度
般为零件表面所要求最低硬度(HV)的0.8倍。如下式所示: HVL=0.8XHV HVL一极限硬度 HVul.一零件表面所要求的最低硬度
3.5有效硬化层深度DS(硬化层)
检测至零件极限硬度时的深度,一般硬化层曲线检测按0.5mm间距测量,极限硬度附近增加0.2mm 测量点,有效硬化层深度在≤0.3mm范围按插入法计算,结果至少保留一位小数。一般情况下,快速检测允许省略中间部分非计算用测量点。 3.6感应淬火影响层
1 Q/WJG125-2010
指零件经感应萍火后原始组织有相变的部分区域,通常用4%硝酸酒精溶液侵蚀显示,按各组织
显示的明暗程度进行目测分辨或显微镜观察。 3.7感应淬火区域
指零件感应淬火影响层所占的区域。 4技术要求 4.1材料
本标准材料包括SAE1070、SAE1055、65Mn、55、45、40Cr,材料的化学成分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2预备热处理
零件在感应淬火前需经过退火、正火或调质等有利于淬火的预备热处理,粗晶粒组织和较大块状、 网状铁素体是不利于感应淬火的。 4.3外观
零件的外观应无裂纹、碰伤、铁锈、黑皮、油污等,去除铁屑及毛边、飞边和毛刺。 4.4设备 4.4.1感应加热电源为中频电源,其输出频率必须能满足工作要求,输出电压应控制在土2.5%范围内或输出功率在土5%范围内, 4.4.2淬火冷却槽应有足够的容量,并应配备适当的介质循环、清洁及温度调节装置。 4.4.3淬火介质为一般为水溶性介质,常用温度范围为5~40℃。淬火介质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应定期检查。4.5感应淬火、回火方法 4.5.1工件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使工件感应淬火表面完全奥氏体化,应防止工件尖角或突出部位过热和过烧。感应加热时间应根据预处理和硬化层深度要求调节。 4.5.2淬火时应有足够的冷却速度,使工作表面硬度、硬层深度和感应淬火区域均符合要求 4.5.3工件结束时,工件的温度一般在40~95℃之间。 4.5.4所有工件均需采用整体回火,其硬度在产品所规定的范围内。 4.5.5正常生产条件下,工件在淬火后1小时内应进行回火,所有要求回火的工件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回火。 5质量检验 5.1金相硬度要求 5.1.1金相检测检验按GB/T13298、JB/T9204的规定持行。 5.1.2硬度检测选用维氏硬度计9.8N(1kgf),按GB/T4340的规定持行,硬度值转换按GB/T1172的规定执行。 5.1.3除非特别要求,单元产品零件感应萍火后金相硬度要求按照表一;回火后金相硬度要求按照表二,其图示化要求见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
2 Q/WJG125-2010
表1单元产品零件感应火要求
极限硬度
状态
产品材料
检测部位
表面硬度
硬化层
金相组织
A处 感应火 ≥698HV 616HV ≥0.5+2.0mm 3-8级
单元外 B处 感应淬火 ≥770HV 616HV ≥1.2+2.5mm 3-7级圈(球 C处 感应火 ≥770HV
3-7级 3-7级
616HV
≥1.8+2.5mm
类)
D处 感应淬火 ≥770HV 616HV
≥1. 5mm
A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D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H A B处 C处
感应火 ≥770HV 616HV ≥1.5+2.5mm 3-7级感应淬火 ≥770HV 616HV ≥2.0+2.5mm 3-7级沟道最薄区域硬化层最小1.5mm, 尖角处硬化层不得超过6.0mm
法兰 D处
≥1.5+2.5mm 3-7级
SAE1070 65Mn SAE1055
感应淬火 ≥770HV
616HV
H 带卡 E 槽 处
E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球类)
512HV ≥0.8+2.0mm 3-8级
感应淬火
≥655HV
55
E 感应淬火 ≥655HV 512HV ≥1.0+3.0mm 3-8级
不带卡槽 F
由于壁厚原因,部分产品细轴表面允许最小硬度为48HRC(482HV) 感应火 ≥698HV
558HV ≥1. 0+3. 0mm 3-8级

D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E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A
一代 H
法兰 B处 感应火
477HV ≥2.0+3.0mm 3-8级 477HV ≥2.0+3.0mm 3-8级 477HV ≥2.0+3.0mm 3-8级
≥596HV
E处 D处 A
感应淬火 ≥596HV 感应火 ≥596HV
D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E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一代 H
45 40Cr
B处 E处 D处
感应火 ≥544HV 感应淬火 ≥544HV 435HV ≥2.0+3.0mm 3-8级感应火 ≥544HV 435HV ≥2.0+3.0mm 3-8级
435HV ≥2.0+3.0mm 3-8级
法兰
A处 感应淬火 ≥698HV 616HV ≥0.5+2.0mm 3-8级
SAE1070 65Mn SAE1055
单元外圈 B处 感应火 ≥698HV 616HV ≥0.5+2.0mm 3-8级(圆锥类) C处 感应火 ≥770HV 616HV ≥2.0+3.0mm 3-7级
55
滚道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H
3 Q/WJG125-2010
表2单元产品感应淬火+回火要求
产品材料
检测部位
状态回火回火回火回火
表面硬度 655795HV 698-795HV 698-795HV 698-795HV A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D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极限硬度 558HV ≥0.5+2.0mm 3-8级 558HV
硬化层
金相组织
单元外圈 (球类)
A处 B处 C处 D处 H A B处 C处
≥1.2+2.5mm 3-7级 ≥1.8+2.5mm 3-7级
558HV 558HV
≥1.5
3-7级
法兰 (球类)
回火 698-795HV 回火
558HV 558HV
≥1.5+2.5mm 3-7级 ≥2.0+2.5mm 3-7级
698-795HV
沟道最薄区域硬化层最小1.5mm,尖角处硬化层不得超过6.0mm 回火
SAE1070 65Mn SAE1055 55
D处 H
558HV ≥1.5+3.5mm 3-7级
698-795HV E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带卡 E处 回火槽不带 E处 回火
477HV
3-8级
596-795HV
≥0.8+2.0mm
≥1.0+3.0mm 3-8级
596-795HV
477HV
由于壁厚原因,部分产品细轴表面允许最小硬度为45HRC(441HV)
卡槽
F处 回火
≥1.0+3.0mm 3-7级
698-795HV D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E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558HV
一代法兰
A H B处 E处 D处 A H B处 E处 D处
回火回火回火
≥2.0+3.0mm 3-8级
544795HV 544-795HV 544795HV D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E处外缘感应淬火影响层宽度符合图纸要求
435HV 435HV ≥2.0+3.0mm 3-8级 435HV ≥2.0+3.0mm 3-8级
一代法兰
45 40Cr
回火回火回火
≥2.0+3.0mm 3-8级 ≥2.0+3.0mm 3-8级 ≥2.0+3.0mm 3-8级 ≥0.5+2.0mm 3-8级 ≥0.5+2.0mm 3-8级
386HV 386HV 386HV 558HV 558HV 558HV ≥2.0+3.0mm
482-655HV 482-655HV 482-655HV 655-795HV 655-795HV 698-795HV
SAE1070 单元外圈(圆 A处 回火
锥类)
B处 回火
65Mn、55 SAE1055 注:硬化层最厚处不得超过6.0mm, 般情况下,C处表面硬度、 硬化层是必须检测的,其它部位在保证产品合格情况下,允许使用金相法或目测观察,整个感应淬火区域应是连续的,不允许出现火裂纹。 5.1.4感应火零件热处理技术要求首先应符合图纸的规定。 5.1.5热处理技术要求在零件图的表示方法按GB/T8555的规定持行。
回火
3-7级
C处
A Q/WJG125-20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轮毂轴承单元外圈
产品特点:轮毂轴承单元(球类,接触角在30-40°),双沟道感应淬火的外圈。 A:沟道外缘折点,表面硬度58HRC-64HRC(655HV-795HV),淬硬层0.5-2.5mm,金相组织3-8级。A点不明显产品,淬硬层影响层宽度应符合H值最小要求。 B:沟道与轴线相切点,表面硬度60HRC-64HRC(698HV-795HV),淬硬层1.2-3.7mm,金相组织3-7级。B处火组织影响区不能延伸到外表面,硬度为30HRC(288HV)处最大深度不超过车加工后壁厚的2/3。 C:沟道与35°接触角相切点(切线与轴线相交35°,即测量方向与轴线相交55°),表面硬度 60HRC-64HRC(698HV-795HV),淬硬层1.8-4.3mm,金相组织3-7级。 D:沟道内缘折点,表面硬度60HRC-64HRC(698HV-795HV),淬硬层最小深度为1.5mm,金相组织3-7级,当双沟道D区相连时无需检测萍硬层深度。
般情况下,沟道C处表面硬度、硬化层是必须检测的,其它部位在保证产品合格情况下,允许使用
金相法或目测观察,整个感应淬火区域应是连续的,不允许出现淬火裂纹。
?
D处沟道内缘折点
B处沟道与轴线相切点
55°
C处沟道与35度接触角相切点(切线与轴线相交35度,即测量方向与轴线相交55度
A处沟道外缘折点
H处A处外缘感应萍火影响层宽度
H处
图示:双沟道感应淬火的轮毂轴承单元外圈
5 Q/WJG125-201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带卡槽的法兰
产品特点:轮毂轴承单元(球类,角接触区域30-40°),带卡槽的法兰 A:法兰台肩外缘附近的淬火影响层宽度。 B:法兰大R角,测量方法与轴线相交55°,表面硬度60HRC-64HRC(698HV-795HV),硬化层1.5-4.0mm,金相组织3-7级。 C:法兰沟道切点(沟道切线与轴线相交35°,即测量方法与轴线相交55°),表面硬度 60HRC-64HRC(698HV-795HV),硬化层2.0-4.5mm,金相组织3-7级。沟道最薄区域硬化层1.5mm,沟道尖角处最厚硬化层不得超过6.Omm,尖角处组织不得过热。 D:法兰台肩表面,轴向测量,表面硬度60HRC-64HRC(698HV-795HV),硬化层1.5-4.0mm,金相组织3-7级。 E:半挡环卡槽中部表面,表面硬度55HRC-64HRC(596HV-795HV),硬化层0.8-2.8mm,金相组织3-8级。
般情况下,沟道C处表面硬度、硬化层是必须检测的,其它部位在保证产品合格情况下,允许使用
金相法或目测观察,整个感应火区域应是连续的,不允许出现率火裂纹。
B处法兰大R角,测量方向与轴线相交55度
D处法兰台肩表面,轴向测量
C处法兰沟道切点(沟道切线与轴线相交35 度,即测量方向与轴线相交55度)
A处法兰台肩外缘附近的淬火影响层宽度
E处卡槽表面
55° 55°
图示:带卡槽的法兰
6
上一章:GB/T 25763-2010 滚动轴承 汽车变速箱用滚针轴承 下一章:JB/T 5388-2010 滚动轴承 套筒型直线球轴承 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JB/T 13353-2017 滚动轴承汽车轮毂轴承单元试验及评定方法 JB/T 13353-2017 滚动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试验及评定方法 JB/T 10238-2017 滚动轴承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JB/T 10238-2017 滚动轴承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JB/T 10238-2017 滚动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JB/T 10238-2011 滚动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T/ZZB 0274-2017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JB/T 13347-2017 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淬火介质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