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833-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管通用技术条件

GB/T 26833-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管通用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0 18:03:52



相关搜索: 仪器 技术 无损检测 条件 工业用 射线管 26833

内容简介

GB/T 26833-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管通用技术条件 ICS 19.100 N 7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833—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管通用技术条件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X-ray tube for industrial detecting
2011-12-01实施
2011-07-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833—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要求
3.1 使用条件 3.2 技术性能 3.3 稳定性 3.4 外观质量及结构 3.5 有效射束角度试验方法 4.1 试验条件 4.2 试验用主要仪器仪表和器具 4.3 X射线管检查 4. 4 管电流稳定度测试 4. 5 X射线管连续工作试验 4. 6 灯丝特性测定 4.7 X射线管超电压试验 4.8 焦点尺寸测定 4.9 有效射线束角度测定 4.10 管帽固定度的检验· 4.11 多股绞合线的机械强度检验 4.12 热稳定性试验 4.13 阴阳极同轴度检查: 4.14 低温、高温和潮湿环境试验 4.15 机械强度试验 4.16X射线照射量率初始值的测定 4. 17 寿命试验 5检验规则 5.1 出厂检验 5.2 型式试验 5.3 寿命试验 5.4抽样方法、组批规则及判定规则.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 标志 6.2 包装
4
1 GB/T26833—2011
6.3运输和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 焦点针孔射线照相附录B(规范性附录) 焦点有效值的测量
:8
9
13
Ⅱ GB/T26833—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负资起草单位:辽宁仪表研究所、丹东荣华射线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丹东市无损检测设备有
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超群无损检测仪器有限公司、丹东市万全无损检测仪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春艳、荣吉萍、吴怡芳、董殿刚、张宏。
Ⅲ GB/T26833—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管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X射线管(以下简称X射线管)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管电压500kV以下的X射线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9329 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3要求
3.1 使用条件
X射线管在下列条件下应正常工作: a)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b) 环境温度-10℃~十40℃(水冷X射线管环境温度2℃~40℃); c)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 d)电源电压为220×(1土10%)V。
3.2技术性能 3.2.1X射线管的灯丝特性。X射线管的灯丝电压、灯丝电流应符合具体产品文件要求,当灯丝电流为产品标准规定值时灯丝电压最大容许误差为其规定值的士10%。 3.2.2X射线管的管电压为额定值的0.3倍时,X射线管的管电流应能达到额定值。 3.2.3X射线管按表1规定进行超电压试验时应无放电和闪烁现象。
表1超电压试验
超过额定管电压百分数
持续时间
额定管电压
阳极电流
min
kV <200
直接强迫循环冷却 「非直接强迫循环冷却
% 10 5 2
15 5 5
3 3 3
≥200且<300
额定阳极管电流的80%
≥300
1 GB/T 26833—2011
3.2.4X射线管的焦点形状应规整,尺寸误差应符合如下要求:
a)焦点标称值大于3.0mm的焦点尺寸误差应小于十30%; b)焦点标称值小于或等于3.0mm的焦点尺寸容许值应符合附录A中表A.4规定。
3.2.5X射线管的X射线照射强度在其曝光场内应均匀。在具体型号的产品文件中,应规定其均匀度。 3.2.6X射线管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管电流不稳定度应不超过5%。 3.3稳定性 3.3.1X射线管寿命即累积正常工作时限,金属玻璃X射线管应不小于400h,金属陶瓷X射线管应不小于500h。在工作时限内X射线照射量率应不低于其初始值的80%,在具体型号的X射线管产品文件中,应规定X射线照射量率的初始值。 3.3.2在测试台上工作,X射线管在额定负荷下,直接强迫循环冷却的X射线管连续工作30min、非直接强迫循环冷却的X射线管连续工作10min应无放电等异常现象。 3.3.3X射线管通过高温低温和潮湿环境试验后,电气参数应符合本标准和产品标准规定。 3.3.4X射线管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按表2进行机械强度试验后外型和电气参数均应符合本标准和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表2机械强度试验条件
额定管电压
加速度 m/s2 39. 2 39. 2 147
频率次/分 40 40 一
脉冲持续时间
类型
次数
kV <200 ≥200 <500
ms -
500 250 250~500
金属玻璃管
金属陶瓷管
2~1
3.4外观质量及结构 3.4.1X射线管的阴极、阳极冷却器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阳极帽、阴极引线帽应有防腐镀层。 3.4.2金属玻璃X射线管的管帽固定应牢固,不应沿轴线移动或转动。 3.4.3金属玻璃X射线管的引出线与管帽焊接应牢固光滑。 3.4.4金属玻璃X射线管的多股绞合线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3.4.5X射线管的封接处应牢固,并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3.4.6金属玻璃X射线管阴极帽轴线与阳极帽(或散热器)轴线间的同轴度应不超过管长度的1%,管长大于500mm时应不超过5mm。 3.4.7X射线管在温度变化时应稳定,应无炸裂和真空度降低现象。 3.4.8X射线管需在制造仓库内静置10昼夜以上,出库时应无漏气现象。 3.4.9X射线管表面镀层应无脱落现象,安装面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1.6。 3.4.10射线管表面没有碰伤和损伤,玻璃壳不应有影响质量的气泡。 3.5有效射束角度
有效射束角度应大于38°。
2 GB/T26833-2011
4试验方法
4.1试验条件
按3.1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进行试验。 4.2试验用主要仪器仪表和器具
试验用主要仪器仪表和器具如下: a) 测量灯丝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5级,高压分压器应不低于1.5级; b) 测定用计量仪总不确定度应小于4.0%; c) 密度计或测微光度计、强光可调阅片灯; d) X射线管测试台(模拟X射线机); e) 冲击试验台; f) 恒温箱、低温箱、潮湿箱; g) 流量计、调压器(5kW); h) 秒表、温度计; i)焦点测试装置及工业X射线胶片。
4.3X射线管检查
用目视进行外观检查,用计量器具进行X射线管外型尺寸及焦点至阳极端面尺寸检查。 4.4管电流稳定度测试
加上规定的灯丝电流(电压)值,经规定预热时间后,升高管电压至规定值,同时快速调节灯丝电流(电压)使阳极电流达到详细规范规定值,开始计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出阳极电流最大变化量。 4.5X射线管连续工作试验
型式试验应达到额定管电压、管电流。直接强迫冷却的X射线管连续工作时间为30min,非直接强迫冷的X射线管的连续工作时间为10min。 4.6灯丝特性测定
加人规定的灯丝电流,待电表读数稳定后,读出相对应的灯丝电压值。 4.7X射线管超电压试验
将X射线管装在X射线管测试台上,加入具体产品规定的灯丝电流(电压)后,给X射线管加人超电压值的一半,调节灯丝电流使阳极电流达到表1规定的数值,且以不大于10kV/s的速度将电压升至表1中规定的超电压值,同时调节灯丝电流(电压),保持阳极电流不变,持续时间按表1规定。 4.8焦点尺寸测定
定向辐射X射线管按本附录A、附录B所规定的测验方法进行。周向辐射X射线管按具体型号产品文件规定的测定方法进行。 4.9有效射线束角度测定
将X射线胶片1与2放置于X射线辐射窗口的中心线位置上,如图1所示。
3 GB/T26833—2011
测量D1与D2及L按式(1)计算辐射角,测试结果应大于规定数值。
Di - D2
α=2arctg
(1)
2L
式中: D和Dz射线束在胶片1和2上辐射范围直径,单位为毫米(mm); L
一胶片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O
图1测量X射线辐射角示意图
4.10管帽固定度的检验
对油绝缘或由螺丝固定的玻璃X光管,将其浸人温度为十70℃的变压器油中8h后取出,在室温下静置2h,然后在玻壳和帽之内加以逐渐增大的扭力矩。直径40mm以下管帽加扭力矩2.26N·m,直径在40mm以下管帽加扭力矩4.4N·m。 4.11多股绞合线的机械强度检验 4.11.1在引出线上作用4.9N的静负荷,引线焊接点不应断裂。 4.11.2将每根引出线在距封口面10mm处夹于直径10mm的两根圆棒中间,来回绕180°,弯曲 10次,引出线折断根数应不超过引出线总和的10%。 4.12热稳定性试验
在恒温箱中,1min内使金属玻璃X射线管的温度变化100℃,在室温下静置1h后重复进行一次。 4.13阴阳极同轴度检查
使用计量器具检查。 4.14低温、高温和潮湿环境试验 4.14.1低温试验。金属玻璃X射线管在温度为一55℃士2℃的低温箱内放置2h,金属陶瓷X射线管在温度为一70℃士2℃的低温箱内放置2h。 4.14.2高温试验。金属玻璃X射线管在温度为85℃士2℃的恒温箱内放置2h,金属陶瓷X射线管在温度为85℃土2℃的恒温箱内放置2h 4.14.3潮湿试验。在温度为40℃士2℃,在带内包装的情况下,空气相对湿度95%的潮湿箱内放置 48 h。
4
上一章:JB/T 8354.4-2015 抛喷丸清理及强化用金属磨料 第4部分:低碳铸钢丸 下一章:NB/SH/T 0570-2017 重整催化剂铂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相关文章

GB/T 26835-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CT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JB/T 11278-2012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 通用技术条件 JB/T 622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电气通用技术条件 GB/T 26595-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周向X射线管技术条件 GB/T 26836-2011 无损检测仪器 金属陶瓷X射线管技术条件 GB/T 26594-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管性能测试方法 GB/T 26593-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CT装置性能测试方法 GB/T 26838-2011 无损检测仪器 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