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836-2011 无损检测仪器 金属陶瓷X射线管技术条件

GB/T 26836-2011 无损检测仪器 金属陶瓷X射线管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1 08:40:43



相关搜索: 仪器 技术 无损检测 条件 射线管 金属陶瓷 金属陶瓷 26836

内容简介

GB/T 26836-2011 无损检测仪器 金属陶瓷X射线管技术条件 ICS 19. 100
GB
N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6836--2011
无损检测仪器
金属陶瓷X射线管技术条件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 Specification for metal ceramic X-ray tube
2011-12-01实施
2011-07-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836—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I
术语定义 4要求 4.1环境要求 4.2性能要求 4.3稳定性要求 4.4外观质量及结构 5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2试验用主要仪器仪表和器具 5.3管电流的试验方法 5.4灯丝特性的测定 5.5管电流稳定度的测试 5.6 焦点尺寸的测定 5.7超电压试验 5.8X射线辐射角的测定方法 5.9 X射线辐射强度均匀性的测试 5.10 寿命试验方法 5.11 连续工作试验· 5.12 高温、低温、潮湿试验 5.13 机械强度试验· 5.14 管帽固定牢度检查· 5.15 多股绞合线的机械强度试验, 5.16 热稳定性试验 5.17 外观质量· 6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2 出厂检验项目 6.3型式检验 6.4抽样方法与组批规则及判定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3 GB/T26836—2011
7.2 包装 7.3运输和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 焦点针孔射线照相附录B(规范性附录) 焦点有效值的测量
8
12
II GB/T26836—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辽宁仪表研究所、丹东荣华射线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超群无损检测仪器有限公司、丹东市万全无损检测仪器厂、丹东市无损
检测设备有限公司、丹东市通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春艳、荣吉萍、董殿刚、傅岩、张宏、陈刚。
I GB/T26836—2011
无损检测仪器
金属陶瓷X射线管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陶瓷(含波纹)X射线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
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500kV以下的工业探伤用金属陶瓷X射线管(以下简称金属陶瓷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9329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3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本。
3. 1
金属陶瓷X射线管metal-ceramicX-raytube 用金属做套管和用陶瓷做外壳的文射线管。
4要求
4.1环境要求
金属陶瓷管按照规定的工作规程,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为10℃~十40℃(水冷X射线管环境温度2℃40℃); b)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 c)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d)电源电压为220×(1士10%)V。
4.2性能要求 4.2.1电源为50Hz交流电,当负载从零增加到最大值时,电源电压的变化应不大于土10%。 4.2.2金属陶瓷管的灯丝特性。当灯丝电流为产品标准规定值时,灯丝电压误差应不超过规定值的士10%。 4.2.3金属陶瓷管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并在工作时间内,管电流不稳定度应不超过5%。
1 GB/T26836—2011
4.2.4 金属陶瓷管的焦点标称值:
a) 焦点标称值不大于3.0的焦点尺寸容许值应符合附录A中表A.4的规定; b) 焦点标称值大于3.0的焦点尺寸误差应小于30%。
4.2.5 金属陶瓷管按表1的规定进行超电压试验时,应无放电和闪烁现象。
表1超电压试验
超过管电压百分数
持续时间min
额定管电压
试验管电流
kV ≥200 < 200
% 5 10
直接强追循环冷却 非直接强迫循环冷却
5 5
3 3
额定管电流的80%
4.2.6金属陶瓷管在其规定的辐射角范围内,X射线辐射强度应均匀,相对密度差应不大于0.4。 4.2.7 金属陶瓷管的寿命即累积正常工作时限,金属陶瓷X射线管应不小于500h。 4.3稳定性要求 4.3.1金属陶瓷管在规定的负荷、工作规程和工作时间内,管电流应稳定,管内应无放电等异常现象:
-对工作时间为5min或少于5min的间断工作的金属陶瓷管连续工作次数应不少于10次; -对工作时间不超过15min的间断工作的金属陶瓷管连续工作次数应不少于5次;对工作时间超过15min的金属陶瓷管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少于30min。
4.3.2金属陶瓷管应能承受表2所规定的高温、低温和潮湿试验。每次试验后外观检验应无机械损伤,金属零件应无锈蚀。且满载工作10min内,最高工作管电压、规定的阳极电流无异常。
表2高温、低温、潮湿试验
试验项目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潮湿试验
试验条件
试验时间/h
在温度为85℃±2℃的恒温箱内在温度为一55℃士3℃的低温箱内
2 2 48
在温度为40℃±2℃,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的潮湿箱内
4.3.3金属陶瓷管的机械强度要求,按表3进行耐震动和冲击试验后,应无机械损伤和松动,且满载工作10min内,额定工作管电压、阳极电流应无异常。
表3机械强度试验
额定工作管电压 机械试验
加速度 m/s? 10 50 10 50
冲击次数
冲击频率 t/min
试验时间 min
震动频率
kv <200
类型振动试验冲击试验振动试验冲击试验
Hz 2~80

60
500
40
10~55
30
≥200
250
40
2 GB/T26836—2011
4.4外观质量及结构 4.4.1金属陶瓷管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工作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4.2金属陶瓷管管帽固定应牢固,不应沿轴线移动或旋转。 4.4.3金属陶瓷管的多股绞合线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4.4.4金属陶瓷管的封接处应牢固,并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4.4.5金属陶瓷管阴极帽轴线与阳极帽(或散热器)轴线之间的同轴度应不超过管子长度的1%,管长大于500mm时应不超过5mm及安装面粗糙度要求应不低于Ra1.6。 4.4.6金属陶瓷管的冷却方式一般为三种类型,各种类型应能在相应的冷却条件下正常工作:
a) 强迫油循环冷却,流量应不少于15L/min,进油温度应不高于60℃; b) 强迫水冷却,流量应不少于3L/min,进水温度应不超过35℃; c) 强迫风冷,流量7m/min~8m/min。
4.4.7金属陶瓷管阳极帽、阴极引线帽应有防腐镀层并无脱落现象。 4.4.8金属陶瓷管表面应无碰伤和划伤。
5i 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按4.1规定进行。 5.2试验用主要仪器仪表和器具 5.2.1测量灯丝用电压表、电流表的精度应不低于1.5级,FJ-300kV单臂高压分压器的精度应不低于 1.5级,其他电表的精度应不低于2.5级。 5.2.2测定用剂量仪总不确定度应小于4.0%。 5.2.3密度计或测微光度计,强光可调阅片灯。 5.2.4金属陶瓷管测试台。 5.2.5 调压器(5kW)。 5.2.6 冲击试验台及振动试验台。 5.2.7 焦点测试装置及工业文射线胶片。 5.2.8 流量计。 5.2.9 恒温箱、低温箱。 5.2.10 潮湿箱。 5.2.11秒表、温度计。 5.3管电流的试验方法
将金属陶瓷管装在测试台上,按规定的工作规程,将灯丝电流、管电压调至规定值时,由mA表针的指示数可读取管电流值。 5.4灯丝特性的测定
加入规定的灯丝电流,待电表读数稳定后,读出相对应的灯丝电压值。 5.5管电流稳定度的测试
加上规定的灯丝电流(电压)值,经规定预热时间后,升高管电压至规定值,同时快速调节灯丝电流
3 GB/T26836—2011
(电压)使阳极电流达到规定值,开始计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出阳极电流最大变化量。 5.6焦点尺寸的测定
按照附录A、附录B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7超电压试验
将文射线管装在文射线管测试台上,接照规定的工作规程使其达到表1规定,进行超电压试验。
5.8X射线辐射角的测定方法
将X射线胶片1与2放置于X射线辐射窗口的中心线位置上,如图1所示。测量D1、D2及L,按式(1)计算辐射角,测试结果应大于规定数值。
D, - D2
α=2arctg 2L
(1 )
式中: D、Dz-—射线束在胶片1和2上辐射范围直径,单位为毫米(mm);
胶片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
-
C
图1测量X射线辐射角示意图
5.9X射线辐射强度均匀性的测试
5.9.1结构分析用管各输出窗辐射强度均匀性的测试。 5.9.1.1将X射线胶片放置在紧紧靠着射线输出窗口的不透光盒子内。 5.9.1.2用详细规范规定的条件进行一次曝光。 5.9.1.3用密度计测量各窗口辐射场胶片黑度的平均值(取3~4点)来衡量该窗口辐射能通量密度的大小,测量时注意使每个测定点的区域不超过最大照射场尺寸的5%,胶片密度应不超过0.2。 5.9.1.4由各窗口测得的辐射场胶片密度的平均值来确定各输出窗辐射能通量密度的不均匀性。 5.9.2周向辐射X射线管射线强度均匀性的测试。
周向辐射X射线管的测量点,是在有用射线区域内,与管子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与管子轴线等距且以120°角度配置的3个点上进行。用X射线剂量仪来测定辐射能量密度的均匀性。 5.10寿命试验方法 5.10.1用累计X射线的工作小时数测定单独X射线管的寿命。 5.10.2寿命试验时管电流为额定值,管电压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0%。 5.10.3寿命试验的管子每工作100h测定一次X射线辐射剂量率,当单支管子的X射线辐射剂量率
4
上一章:NB/SH/T 0383-2017 炮用润滑脂 下一章:GB/T 2449.2-2015 工业硫磺 第2部分:液体产品

相关文章

GB/T 26595-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周向X射线管技术条件 GB/T 26833-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管通用技术条件 GB/T 26835-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用X射线CT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JB/T 9394-2011 无损检测仪器 X射线应力测定仪技术条件 JB/T 11278-2012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 通用技术条件 JB/T 6221-2012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电气通用技术条件 JB/T 12456-2015 无损检测仪器 线路板检测用X射线检测仪技术条件 GB/T 36071-2018 无损检测仪器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检测仪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