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5711-2010 铸造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GB/T 25711-2010 铸造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9 09:33:40



推荐标签: 机械 铸造 技术 条件 25711

内容简介

GB/T 25711-2010 铸造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ICS,25. 120. 30 J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11—2010
铸造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Foundry machinery--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11-07-01实施
2010-12-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5711—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铸造机械集团公司、宁波思进机械有限
公司、青岛双星铸造机械有限公司、青岛三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德志、卢军、吴正涛、刘汝斌、丁仁相、吴寿喜。
I GB/T25711—2010
铸造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造机械基本要求、加工和装配质量、外观质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铸造机械(以下简称机器)的设计、制造、质量检验和维修。各类铸造机械应按本标准给出的原则补充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576机床润滑系统 GB7251.24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对母线于线系统(母线槽)的特殊要求 GB/T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 6标牌 GB20905 铸造机械安全要求 GB50277 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3000 铸造设备型号编制方法 JB/T5365.1铸造机械清洁度测定方法 重量法 JB/T5365.2铸造机械清洁度测定方法 显微镜法
声功率级测定
JB/T6331.1铸造机噪声的测量方法 JB/T6331.2 :铸造机噪声的测量方法 声压级测定 JB/T8356.1机床包装技术条件 JB/T8356.2机床包装箱 JB/T8832机床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JB/T9978铸造机械术语
3基本要求
3.1型号、名称和参数
3.1.1 机器的型号、名称应按照JB/T3000和JB/T9978的规定进行编制和给出。
1 GB/T25711—2010
3.1.2机器的型式、参数与尺寸应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协议的规定。 3.2设计原则 3.2.1机器的设计应布局合理、造型美观、性能先进、便于操作和维护。 3.2.2应防止和减少机器运转时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对人身健康造成危害。 3.2.3应提高机器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 3.2.4机器应节能环保。 3.2.5机器应采取措施,充分提高可靠性,保证其使用寿命。 3.2.6整体或分部运输的机器应符合运输和装载的规定。 3.3性能和结构
机器性能和结构应满足有关标准或技术协议的要求,机器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和模块化。
3.4配套要求
机器上所使用的配套产品(包括电气、液压、气动元件或设备和专用工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或质标志。 3.5成套性 3.5.1出厂的机器应保证成套性,备有能正常使用所需的备品备件、易损件和专用工具,并在相应的技术文件中规定。 3.5.2备品备件、易损件均应保证使用性能和互换性。 3.6安全与卫生
3.6.1机器应按GB20905和GB5083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对人或设备造成损害。 3.6.2机器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有害物,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 3.6.3机器运转时不应有异常的声响,机器的噪声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3.7电气系统 3.7.1机器的电气系统应符合GB5226.1和GB7251.2的规定。 3.7.2机器的数控系统应符合JB/T8832的有关规定。 3.8液压、气动、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 3.8.1机器的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 3.8.2机器的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 3.8.3机器的润滑系统应有观察供油情况的装置和指示油位的油标,润滑应良好,并符合GB/T6576 的规定。 3.8.4机器的冷却系统应保证冷却充分、可靠。 3.8.5机器的液压、气动、冷却和润滑系统及其他部位不应漏(渗)油、漏(渗)水、漏气。冷却液不应混人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
2 GB/T257112010
3.9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采购、安装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10起重输送设备
起重输送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3.11机器的安装
机器的安装应符合GB50277标准的规定。
3.12铭牌和标牌 3.12.1机器上应有铭牌和操作指示、维护和安全等标牌。 3.12.2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 3.12.3机器上应有牢固的厂名和商标。 3.13随机技术文件 3.13.1 机器随机供应的技术文件至少应包括
a) 使用说明书; b) 合格证明书; c)装箱单。
3.13.2机器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符合GB/T9969的规定。
4加工和装配质量
4.1 机器的加工质量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 4.2机器上各种零件材料的牌号、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3 机器零部件的材料、性能均应符合有关标准和工艺文件的规定。 4.4机器应按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5高速旋转的零、部件,应进行动或静平衡试验和校正。 4.6 机器的清洁度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5外观质量
5.1机器的外观表面不应有图样未规定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其他损伤。 5.2机器外露的加工表面不应有磕碰、划伤和锈蚀。 5.3机器的防护罩应平整、匀称,不应翘曲、凹陷。 5.4机器零、部件外露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匀称,除设计规定外不应有明显的错位。错位量和错位不匀称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机器的门、盖与机器的结合面应贴合,贴合缝隙值不应大于表1的规定。 机器的电气柜、电气箱等的门、盖周边与其相关件的缝隙应均匀,缝隙不均匀值不应大于表1的
规定。
3 GB/T25711—2010
表 1 错位不均匀量
单位为毫米缝隙不均匀值
结合面边缘及门、盖边长尺寸
错位量 1 2 3 4 5
贴合缝隙值
≤315 >315~500 >500~1250 >1250~2500
0. 5 1 1 1. 5 2
0. 5 I 1. 5 2
0. 5 1 1. 5 2
>2 500
注1:当配合面边缘及门、盖边长的长、宽不一致时,按长边尺寸确定允许值。 注2:错位不均匀量指外露结合面边缘同一边或对应边最大错位量与最小错位量的差值。 注3:缝隙不均匀值指门、盖间对开缝或其相对机器本体间最大缝隙值与最小缝隙值的差值。
5.5机器外露零件表面不应有磕碰、锈蚀。螺钉、铆钉、销子端部不应有扭伤、锤伤等缺陷。 5.6金属手轮轮缘和操作手柄应有防护层。 5.7电镀件、发黑件色调应一致,保护层应完整,不应有褪色、脱落现象。 5.8机器上的各种管路、线路应布置紧凑、排列整齐、固定牢靠,不应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现象,也不应产生扭曲、折叠等现象。 5.9机器零件的涂漆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规定。 5.10机器上的各种标牌应清晰、耐久。产品铭牌应固定在机器明显的位置,并应平整牢固、不歪斜。
6试验方法
6.1机器检验的基本要求 6.1.1机器检验时,应注意防止气流、光线和热辐射等外部干扰。 6.1.2机器应防止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有环境温度要求的应在其规定条件下进行检验。 6.1.3检验前,应将机器安置在适当的基础上,按照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调平机器,并应符合相应精度检验标中规定的安装要求。 6.1.4检验过程中,不应调整影响机器精度和性能的结构和零件。用地脚螺栓紧固的机器,在检验过程中不应重新调整安装水平,否则应复检调整后受到影响的有关项目。 6.1.5检验一般应在制造完毕的成品上进行,特殊情况下可按使用说明书拆卸某些零部件。 6.1.6机器由于结构的限制或不具备规定的测试工具时,可用与标准等同效果的方法代替。 6.2基本参数和尺寸规格的检验
基本参数和尺寸规格应符合有关机器参数标准、尺寸连接标准的规定;如无标准,则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 6.3基本性能试验
机器在试验过程中,应进行下列项目检验: a)安全装置的可靠性; b)各种操作项目; c) 各种部件的调整、调节装置的可靠性; d)所有指示器、控制装置、传感器、数显装置等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4 GB/T25711—2010
e)各种配套装置及其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与可靠性; f) 液压、气动、冷却、润滑系统及电气系统的灵敏度、密封性及可靠性; g)各种联锁; h)监控装置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6.4配套、成套检验
检验机器的配套性和成套性,应符合本标准3.4、3.5的规定。 6.5安全与卫生
检验机器的安全与卫生应符合本标准3.6的规定。 6.6加工和装配质量检验
机器的加工和装配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的第4章的规定。 6.7外观检验
机器的外观检验应符合第5章的规定。 6.8空运转试验 6.8.1每台机器应在无负荷状态下进行空运转试验,其连续空运转时间不应少于4h。连续运转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故障,如出现异常或故障,在查明原因进行调整或排除后,应重新开始试验。试验时,自动循环应包括所有功能和全部工作范围,各次自动循环之间的休止时间不应大于1min。 6.8.2在主轴轴承达到稳定温度时,检验主轴轴承的温升和最高温度,其值应不超过表2的规定。
表 2 最高温度 60 70
单位为摄氏度
轴承形式滑动轴承滚动轴承
温升 25 35
6.8.3在额定工作压力下使系统连续运行至油液达到热平衡后,检验油液的温度和温升,其温度最高不应高于55℃。 6.8.4自动、手动操纵机构,动作应灵活、准确、可靠。 6.8.5调整机构、夹紧机构、读数指示器和其他装置,应平稳、准确、灵敏、可靠。 6.8.6机器的工作机构与操纵机构,动作应灵活可靠、相互协调、运转平稳和无不正常声响。 6.8.7在空运转条件下,机器的噪声应按JB/T6331.1或JB/T6331.2的规定进行检验。 6.8.8机器的清洁度应按JB/T5365.1或JB/T5365.2的规定进行检验。 6.8.9机器的安全装置按GB20905的规定进行检验。 6.8.10 机器的电气系统应按GB5226.1的规定进行检验。 6.8.11 机器数控系统应按JB/T8832的规定进行检验。 6.8.12 机器的液压、气动、冷却和润滑系统应符合3.8的规定。 6.9负荷试验 6.9.1成批生产的定型产品允许抽检,抽检台数和试验时间应根据批量大小、制造质量情况,在其产品
5 GB/T25711—2010
标准中做出规定。 6.9.2机器应根据性能和类型进行最大负荷、生产率、最大工作行程和其他指标进行试验。 6.9.3机器的工作机构均应在额定负荷下进行试验,动作应相互协调、灵活可靠、运转平稳和无不正常声响,并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6.9.4机器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劳动防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6.9.5凡制造厂因条件限制,暂时无法进行试验检验的项目,在征得用户同意后,允许与用户共同考核。 6.10精度检验 6.10.1将机器安装和调整好,使机器处于工作状态位置。 6.10.2精度检测方法应符合各类产品标准的规定。 6.10.3每台机器在空运转试验或负荷试验前后均应检测其几何精度。检测过程中,不允许对影响精度的机构和零件进行调整。实测数值,应记入检验单中。 6.11包装检验
机器的包装检验应符合8.1~8.4的规定。 6.12可靠性检验
戒批生产的机器,应在生产户或用户户进行考核。
6.13其他
按机器的技术文件或供需双方合同中所列的其他内容检验。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每台机器应在制造厂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应附有合格证明书。 7.1.2机器的出厂检验项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基本参数和尺寸规格; b)基本性能; c)加工和装配质量; d)精度; e)外观; f)空运转; g) 包装; h)随机文件及附件。
7.2 2型式检验 7.2.1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广生产的试验定型鉴定时: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工艺、材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每三年进行一次; d) 停产二年以上、恢复正常生产时: 6
上一章:JB/T 11164-2011 吊钩抛丸清理机 技术条件 下一章:GB/T 31562-2015 铸造机械 清洁度测定方法

相关文章

YC/T 10.6-2018 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造碳钢件 JB/T 3905-2017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铸造铝合金通用技术条件 JB/T 3905-2017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铸造铝合金通用技术条件 JB/T 3904-2017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金属型、砂型铸造铝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25932-2010 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通用技术条件 GB/T 25711-2023 铸造机械 通用技术规范 GB/T 25711-2023 正式版 铸造机械 通用技术规范 GB/T 41376-2022 啤酒机械通用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