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6027-2023 工业用正丁醇

GB/T 6027-2023 工业用正丁醇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8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17:50:47



相关搜索: 工业用 正丁醇 6027

内容简介

GB/T 6027-2023 工业用正丁醇 ICS71.080.60 CCS G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027—2023 代替GB/T6027—1998
工业用正丁醇
n-Butanol for industrial use
2024-04-01实施
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赏会 发布 GB/T 602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6027一1998《工业正丁醇》,与GB/T6027一199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1998年版的第1章); b) 更改了技术要求(见表1,1998年版的表1); c) 增加了外观的测定方法(见5.2); d) 增加了三刺激值比色法测定色度的方法(见5.3); e) 删除了沸程的测定方法(见1998年版的4.3); f) 更改了密度的测定方法(见5.4,1998年版的4.2): g) 更改了正丁醇含量的测定方法,增加了异丁醇含量的测定方法(见5.5,1998年版的4.4); h) 更改了酸度测定的计算公式(见5.7.5,1998年版的4.6.5); i) 增加了卡尔·费休库伦电量法测定水分的方法(见5.8.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充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诚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南通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聊城鲁西多元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香梅、赵强、王笑妍、刘志军、刘兰兰、朱婧、钱桂芳、师亚丽、祁国庆、秦清、 邢军、张燕丽、张艳君、吕坚、李骏、刘金环、夏晶、刘会园、孙广好、张艳、姚军善、陈军、吴晓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5年首次发布为GB/T6027—1985,1989年第一次修订; —1998年第二次修订时,并入了GB/T9014—1988《工业用合成正丁醇》;一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I GB/T 6027—2023
工业用 月正丁醇
警示一一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正丁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合成法生产的工业用正丁醇。 注:正丁醇分子式为C,H1。O,结构式为CH(CHz);OH,相对分子质量为74.12(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2013 液体石油化工产品密度测定法 GB/T 3143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 立—铂-钻色号)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 6324.2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挥发性有机液体水浴上蒸发后干残渣的测定 GB/T6324.6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体色度的测定三刺激值比色法 GB/T 6324.8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 第8部分:液体产品水分测定卡尔:费休库仑电量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722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工业用正丁醇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T6027—2023
5.5.2 试剂和材料 5.5.2.1 氮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经硅胶、分子筛充分干燥和净化。 5.5.2.2 氢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经硅胶、分子筛充分干燥和净化。 5.5.2.3 空气:经硅胶、分子筛充分干燥和净化 5.5.3 仪器 5.5.3.1 气相色谱仪:配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进样分流装置,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符合 GB/T9722中的有关规定。仪器的线性范围应满足定量分析要求。 5.5.3.2 记录仪:计算机色谱工作站。 5.5.3.3 进样器:微量进样器,10μL。 5.5.4 色谱柱及色谱操作条件
推荐的毛细管色谱柱和典型色谱操作条件见表2,典型色谱图及保留时间见附录A。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效果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表 2 推荐的毛细管色谱柱和典型色谱操作条件
项目
条件
毛细管色谱柱固定相柱温汽化室温度/℃ 检测器温度/℃ 氢气流量/(mL/min)空气流量/(mL/min)辅助气流量/(mL/min)载气(N)流量/(mL/min)分流比进样体积/μL
熔融石英毛细管,60m×0.32mmX0.25μm(柱长×柱内径×液膜厚度)
聚乙二醇20M
初始100℃,保持20min,升温速率80℃/min,终温200℃,保持15min
260 300 40 400 30 0.5 50 : 1 1.0
5.5.5 分析步骤
启动气相色谱仪,按照表2所列条件调试仪器,在仪器稳定运行后,用微量注射器吸取1.0μL样品,快速注人气相色谱仪,待全部组分流出后,色谱工作站自动输出分析结果。 5.5.6 结果计算
各组分含量w;,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A; ZA;
X(100-W*)
.......(l)
w; =
式中: A,
样品中组分i的峰面积;
3 GB/T6027—2023
ZA;样品中所有组分的峰面积和; W水—-—按5.8测定的样品中水分的数值,%。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正丁醇含量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5%,异丁醇含量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 5.6 硫酸显色试验 5.6.1方法提要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硫酸处理样品,并将显示的颜色与相同体积的标准比色溶液比较。 5.6.2试剂 5.6.2.1 硫酸:优级纯,使用前应确认硫酸无色透明。 5.6.3仪器 5.6.3.1 锥形瓶:250mL,具内磨口。 5.6.3.2 回馏冷凝管:带有玻璃磨口接头,与5.5.3.1配套。 5.6.3.3 滴定管:10mL。 5.6.3.4 比色管:100mL。 5.6.4分析步骤
取100mL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锥形瓶中,放人冰水浴中冷却5min,继续保持浸没在冰水浴中,摇动锥形瓶并立即以每秒2滴的速度用滴定管滴加8mL硫酸。在滴加硫酸时,要不断摇动锥形瓶,以确保样品的温度不超过20℃。滴加硫酸完毕后,锥形瓶仍留在冰水浴中,保持3min。然后,装上回馏冷凝管,接通冷却水,转移至沸水浴中,使水浴液面略高于瓶内样品液面。保持(60士1)min后,取出锥形瓶,去掉回馏冷凝管,用冷水冷却至室温。将样品倒人比色管中,按GB/T3143的规定进行比色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7 酸度(以乙酸计) 5.7.1方法提要
在乙醇介质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体积计算样品的酸度。 5.7.2试剂和溶液 5.7.2.1 乙醇:体积分数为95%。 5.7.2.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5mol/L。 5.7.2.3 酚酸指示液:10g/L。 5.7.3仪器 5.7.3.1 量筒或量杯:50mL。 5.7.3.2 单标线移液管:50mL。 5.7.3.3 微量滴定管:10mL,分度值为0.02mL或0.05mL。 5.7.4分析步骤
量取25mL乙醇置于锥形瓶中,加人2滴~3滴酚献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中和至
4 GB/T6027—2023
微红色。再移取50.0mL样品于此锥形瓶中,混合均匀,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微红色保持30s不褪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5.7.5结果计算
酸度,以乙酸的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
cV,X60.05
w=V2p2o ×1 000 X 100
.(2)
式中: c VI V2 - 样品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滴定样品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0℃时样品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β20 60.05--乙酸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5%。
5.8水分 5.8.1卡尔·费休直接滴定法(仲裁法)
按GB/T6283的规定进行,量取样品的体积为10.0mL,或根据样品中水分含量取适量的体积。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5%。
5.8.2卡尔·费休库仑电量法
按GB/T6324.8的规定进行。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5%。
5.9蒸发残渣
按GB/T6324.2的规定进行。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1%。
6 检验规则
6.1表1所列项目均为型式检验项目,其中外观、色度、正丁醇含量、异丁醇含量、硫酸显色试验、酸度和水分为出厂检验项目。在正常情况下,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生产配方、工艺及原料有较大改变时; b)1 停产后重新恢复生产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6.2采样按GB/T6678和GB/T6680的规定进行,总采样量不少于2L,分装于两个干燥清洁的密封良好的玻璃瓶中。瓶上粘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瓶供分析检验用,另一瓶密封保存备验 6.3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中若有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从2倍数量的包装中采样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5 GB/T6027—2023
7 标志和随行文件
7.1 标志
工业用正丁醇包装容器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当采用件装容器包装时,其标志内容包括: a) 生产企业名称; b) 产品名称; c) 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 d) 净含量; e) 本文件编号; f) 符合GB190规定的易燃液体标志。 注:该化学品相关的安全信息见附录B。
7.2 随行文件
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明,内容包括: a) 生产企业名称; b) 产品名称; c) 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 d) 产品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 e) 本文件编号。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包装
工业用正丁醇应用干燥、清洁的槽车或其他符合要求的包装物包装。
8.2 2运输
工业用正丁醇运输应遵守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相关规定,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并防止日晒雨淋
8.3 贮存
工业用正丁醇应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或贮存于储罐中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相关安全信息见附录B。
6 ICS71.080.60 CCS G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027—2023 代替GB/T6027—1998
工业用正丁醇
n-Butanol for industrial use
2024-04-01实施
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赏会 发布 GB/T 602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6027一1998《工业正丁醇》,与GB/T6027一199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1998年版的第1章); b) 更改了技术要求(见表1,1998年版的表1); c) 增加了外观的测定方法(见5.2); d) 增加了三刺激值比色法测定色度的方法(见5.3); e) 删除了沸程的测定方法(见1998年版的4.3); f) 更改了密度的测定方法(见5.4,1998年版的4.2): g) 更改了正丁醇含量的测定方法,增加了异丁醇含量的测定方法(见5.5,1998年版的4.4); h) 更改了酸度测定的计算公式(见5.7.5,1998年版的4.6.5); i) 增加了卡尔·费休库伦电量法测定水分的方法(见5.8.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充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诚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南通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聊城鲁西多元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香梅、赵强、王笑妍、刘志军、刘兰兰、朱婧、钱桂芳、师亚丽、祁国庆、秦清、 邢军、张燕丽、张艳君、吕坚、李骏、刘金环、夏晶、刘会园、孙广好、张艳、姚军善、陈军、吴晓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5年首次发布为GB/T6027—1985,1989年第一次修订; —1998年第二次修订时,并入了GB/T9014—1988《工业用合成正丁醇》;一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I GB/T 6027—2023
工业用 月正丁醇
警示一一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正丁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合成法生产的工业用正丁醇。 注:正丁醇分子式为C,H1。O,结构式为CH(CHz);OH,相对分子质量为74.12(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2013 液体石油化工产品密度测定法 GB/T 3143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 立—铂-钻色号)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 6324.2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挥发性有机液体水浴上蒸发后干残渣的测定 GB/T6324.6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体色度的测定三刺激值比色法 GB/T 6324.8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 第8部分:液体产品水分测定卡尔:费休库仑电量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722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工业用正丁醇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T6027—2023
5.5.2 试剂和材料 5.5.2.1 氮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经硅胶、分子筛充分干燥和净化。 5.5.2.2 氢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经硅胶、分子筛充分干燥和净化。 5.5.2.3 空气:经硅胶、分子筛充分干燥和净化 5.5.3 仪器 5.5.3.1 气相色谱仪:配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进样分流装置,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符合 GB/T9722中的有关规定。仪器的线性范围应满足定量分析要求。 5.5.3.2 记录仪:计算机色谱工作站。 5.5.3.3 进样器:微量进样器,10μL。 5.5.4 色谱柱及色谱操作条件
推荐的毛细管色谱柱和典型色谱操作条件见表2,典型色谱图及保留时间见附录A。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效果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表 2 推荐的毛细管色谱柱和典型色谱操作条件
项目
条件
毛细管色谱柱固定相柱温汽化室温度/℃ 检测器温度/℃ 氢气流量/(mL/min)空气流量/(mL/min)辅助气流量/(mL/min)载气(N)流量/(mL/min)分流比进样体积/μL
熔融石英毛细管,60m×0.32mmX0.25μm(柱长×柱内径×液膜厚度)
聚乙二醇20M
初始100℃,保持20min,升温速率80℃/min,终温200℃,保持15min
260 300 40 400 30 0.5 50 : 1 1.0
5.5.5 分析步骤
启动气相色谱仪,按照表2所列条件调试仪器,在仪器稳定运行后,用微量注射器吸取1.0μL样品,快速注人气相色谱仪,待全部组分流出后,色谱工作站自动输出分析结果。 5.5.6 结果计算
各组分含量w;,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A; ZA;
X(100-W*)
.......(l)
w; =
式中: A,
样品中组分i的峰面积;
3 GB/T6027—2023
ZA;样品中所有组分的峰面积和; W水—-—按5.8测定的样品中水分的数值,%。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正丁醇含量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5%,异丁醇含量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 5.6 硫酸显色试验 5.6.1方法提要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硫酸处理样品,并将显示的颜色与相同体积的标准比色溶液比较。 5.6.2试剂 5.6.2.1 硫酸:优级纯,使用前应确认硫酸无色透明。 5.6.3仪器 5.6.3.1 锥形瓶:250mL,具内磨口。 5.6.3.2 回馏冷凝管:带有玻璃磨口接头,与5.5.3.1配套。 5.6.3.3 滴定管:10mL。 5.6.3.4 比色管:100mL。 5.6.4分析步骤
取100mL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锥形瓶中,放人冰水浴中冷却5min,继续保持浸没在冰水浴中,摇动锥形瓶并立即以每秒2滴的速度用滴定管滴加8mL硫酸。在滴加硫酸时,要不断摇动锥形瓶,以确保样品的温度不超过20℃。滴加硫酸完毕后,锥形瓶仍留在冰水浴中,保持3min。然后,装上回馏冷凝管,接通冷却水,转移至沸水浴中,使水浴液面略高于瓶内样品液面。保持(60士1)min后,取出锥形瓶,去掉回馏冷凝管,用冷水冷却至室温。将样品倒人比色管中,按GB/T3143的规定进行比色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7 酸度(以乙酸计) 5.7.1方法提要
在乙醇介质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体积计算样品的酸度。 5.7.2试剂和溶液 5.7.2.1 乙醇:体积分数为95%。 5.7.2.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5mol/L。 5.7.2.3 酚酸指示液:10g/L。 5.7.3仪器 5.7.3.1 量筒或量杯:50mL。 5.7.3.2 单标线移液管:50mL。 5.7.3.3 微量滴定管:10mL,分度值为0.02mL或0.05mL。 5.7.4分析步骤
量取25mL乙醇置于锥形瓶中,加人2滴~3滴酚献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中和至
4 GB/T6027—2023
微红色。再移取50.0mL样品于此锥形瓶中,混合均匀,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微红色保持30s不褪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5.7.5结果计算
酸度,以乙酸的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
cV,X60.05
w=V2p2o ×1 000 X 100
.(2)
式中: c VI V2 - 样品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滴定样品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0℃时样品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β20 60.05--乙酸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5%。
5.8水分 5.8.1卡尔·费休直接滴定法(仲裁法)
按GB/T6283的规定进行,量取样品的体积为10.0mL,或根据样品中水分含量取适量的体积。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5%。
5.8.2卡尔·费休库仑电量法
按GB/T6324.8的规定进行。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5%。
5.9蒸发残渣
按GB/T6324.2的规定进行。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1%。
6 检验规则
6.1表1所列项目均为型式检验项目,其中外观、色度、正丁醇含量、异丁醇含量、硫酸显色试验、酸度和水分为出厂检验项目。在正常情况下,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生产配方、工艺及原料有较大改变时; b)1 停产后重新恢复生产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6.2采样按GB/T6678和GB/T6680的规定进行,总采样量不少于2L,分装于两个干燥清洁的密封良好的玻璃瓶中。瓶上粘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瓶供分析检验用,另一瓶密封保存备验 6.3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中若有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从2倍数量的包装中采样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5 GB/T6027—2023
7 标志和随行文件
7.1 标志
工业用正丁醇包装容器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当采用件装容器包装时,其标志内容包括: a) 生产企业名称; b) 产品名称; c) 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 d) 净含量; e) 本文件编号; f) 符合GB190规定的易燃液体标志。 注:该化学品相关的安全信息见附录B。
7.2 随行文件
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明,内容包括: a) 生产企业名称; b) 产品名称; c) 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 d) 产品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 e) 本文件编号。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包装
工业用正丁醇应用干燥、清洁的槽车或其他符合要求的包装物包装。
8.2 2运输
工业用正丁醇运输应遵守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相关规定,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并防止日晒雨淋
8.3 贮存
工业用正丁醇应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或贮存于储罐中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相关安全信息见附录B。
6
上一章:GB/T 23962-2023 工业用一乙胺 下一章:GB/T 23963-2023 工业用二乙胺

相关文章

SH/T 1495-2022 工业用叔丁醇 HG/T 4879-2016 工业用叔丁醇钠 HG/T 4878-2016 工业用叔丁醇钾 HG/T 4144-2010 工业用二正丁胺 HG/T 4475-2012 工业用乙二醇正丁醚 丁醇尾气回收新工艺的工业应用 HG/T 4476-2012 工业用乙二醇正丁醚乙酸酯 SH/T 1496-2022 工业用叔丁醇酸度的测定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