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292019
(2019年确认)
气田天然气醇胺法脱碳装置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gas field natural gas CO removal unit
with alcohol amine method
2019—12—05实施
2019—12-05发布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60292019
再版说明
本标准于2019年复审,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 本标准在发市复审结论的同时,按照《关于调整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规则的通知》(中油质
[2016】434号】的要求对标准编号进行了修改。
本次印刷与前一版相比,技术内容与前版完全一致。 本次仅对标准的封面进行了如下修改:
标准编号由Q/SY1683—2014修改为Q/SY06029—2019:一标准发布单位按照企业公章,修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6029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5 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
1
0
内腐蚀控制及材料选择
b
Q/SY0602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王远江。缪晖、卢任务。洗祥发,车天雷,孟凡丽、李海荣、郭庆生,张
津、吴知谦、夏成宓
S E
ⅡI
Q/SY06029—2019
4.2装置的处理能力应根据气田开发方案的稳产期产气量确定。装置的操作弹性除设计委托书或合同另有规定外,宜设计处理量的60%~100%。若原料气的组成波动较大,应对关键参数进行核算。 4.3装置年设计开工天数宜按330天计算。 4.4产品设计质量标准应符合GB17820的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允许与用户以合同方式规定其他规格的产品 4.5装置设计应满足正常开工,停工及紧急事故处理的需要。 4.6自动控制设计应根据装置设计处理能力、工艺特点和生产要求,合理确定自动化水平。宜设置 CO组分在线分析仪对产品气质量进行监 4.7工艺设备应以装置设计操作上限的物料平衡、热平衡为设计依据, 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进行计算。 4.8应按照SY6503的要求设置可燃C体检测报警仪,参照GB50493的要求及释放源实际情况设置CO气体检测报管仪 4.9脱碳装置宜设置独立的紧急停车系统ESD,ESD控制器按照评估的SIL等级设置,未进行SIL 评估可按照SIL2等级及以上配置。进出站管线及装置应设置超压关断、放空联锁安全仪表功能,压力、温度、液位等参数高低报警取锁功催应 应分配在BPCS《基本过程控制系统)中实现。 4.10脱碳装置的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 尚应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5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
5.1脱除天然气中CO有多种工艺流程。工艺就程应根据不同的气质条件,操作条件和产品要求刘各种工艺流程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 5.2装置设计应选用合理的工艺参数,实现装置节能高效运行。 5.3脱碳落液宜采用配方潜满 5.4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宜不大于50 5.5 在天然气进人脱碳吸收塔前,应根据天然气中可能扶带的杂质情况设置合适的杂质去除设施。 5.6 脱碳吸收塔顶出来的湿净化气宜与原料气进行换热 5. 7 落液循环量应根据原料气条件,产品气的要求和工艺流程合理确定。 5.8 再生温度较高时,宜设置费。富液换热器。 5. 9 贫液进人吸收塔温度不宜低于 OC货液冷印宜果用空冷 5. 10 富液宜设置富液闪蒸 美闪蒸 气进人燃料气系统时,闪蒸罐的操作! 压力宜大于1.0MPa(g)。 5. 11 脱碳溶液系统应设活 性族过越器,并应在共后设置机械过滤器防止 活性炭进人系统。 5. 12 再生塔底重沸器中的落液温度可根据产品气质量要求确定,但不直超过127℃。 5. 13 再生塔项出来的酸气应按设计委托或合同要求进行处理。并回收利用。若不利用时,宜采用放空筒排放,并采取防冻防腐蚀措施。 5. 14 酸气冷却器宜采用空气冷器 5.15 脱碳装置应设溶液低位排空管线和低位罐。 5.16 吸收塔和再生塔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吸收塔,再生塔宜根据原料气气质条件确定采用浮阀塔或填料塔。吸收塔采用浮阀塔时,可
设多个贫液进口。吸收塔应有良好的除设施,
b) 当采用浮阅塔时,塔板数应根据净化天然气质量标准和对CO2吸收率的要求经计算确定:
吸收塔和再生塔的板间距宜取0.6m。 当采用填料塔时:宜采用散堆填料。填料塔的设计空塔气速不宜大于泛点流速的60%。
2
Q/SY060292019
5.17脱碳装置应设销质立式谁顶落液诺罐,储罐的充满系数宜取0.85。诺罐的容量应能储存单套装置检修时排出的全部液。当储罐储存的落液在环境温度下影响抽出时,储罐内应设加热设施。储罐应设氨气保护设施。 5.18当天然气处理量大时,宜设多列脱碳装置,可共用溶液储存等系统。 5.19落液循环泵宜选用离心泵。在吸收系统压力较高且溶液循环量较大的装置中,溶液循环泵可采用水力透平回收富液的部分能量。连续运转的泵应设置备用泵。 5.20负荷变化范围大的电驱动设备宜采用变频控制
6内腐蚀控制及材料选择
6.1 落液储罐和低位罐宜采用内涂层防牌 6.2 当二氧化碳分压天于0.21MPa时,设备宜采用不锈钢复合钢板或不锈钢 6.3 再生塔宜采用不锈钢复合钢板或不锈钢。 6.4 接触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和设备设计应清足以下要求:
a) 碳钢和低合金钢材料的管道腐蚀裕量应大手或等于3mm:设备屑蚀裕量应大于或等
于4mm. b) 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可不计腐蚀裕量。 C 在碳钢和低合金钢管道系统中应按GB/T23258的相关要求进行属蚀监测或检测
6.5 5复合钢板耐蚀合金层材料的厚度应大于或等于3mm。 6.6 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材料应为固溶态 6.7 双箱不锈销书料直进行铁亲体/奥氏体相比例检测,有害淀相试验及金相检验
I
610262090 XS/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气田天然气醇胺法脱碳装置设计规范
Q/SY060292019
t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
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排版印刷
(内部发行)
电
880×1230毫米16开车0.5印张15千字 2022年11月北京第1版 2022年11月北京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1-20469定价:10.00元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