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2622-2018 煤层气录井技术规范

Q/SY 02622-2018 煤层气录井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4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5 09:49:23



相关搜索: 煤层气 技术规范 02622

内容简介

Q/SY 02622-2018 煤层气录井技术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26222018
(2018年确认)
煤层气录井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afications for coalbed methane logging
2018—11—12实施
2018—11—12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02622—2018
再版说明
本标准于2018年复审,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 本标准在发市复审结论的同时,按照《关于调整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规则的通知》(中油质
[2016】434号】的要求对标准编号进行了修改。
本次印刷与前一版相比,技术内容与前版完全一致。 本次仅对标准的封面进行了如下修改:
标准编号由Q/SY1622—2013修改为Q/SY02622—2018 一标准发布单位按照企业公章,修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 02622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录井准备 5 地质录井 6 工程录井 7 气体录井 8 完井作业资料录取 9 录井总结报告 10 完井资料上交附录A(资料性附录) 煤层气 #井报表格式附录B(资料性附录) 录非综合图格式附录C(资料性附录) 岩心录井图格式
1

S--.
1
10
11

0
工 Q/SY02622—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录井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湖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录井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丰华、纪伟。陈树宏,李延祥,盛振法。
S
0
ⅡI Q/SY02622—2018
煤层气录井技术规范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地质录用,气体录,工程录井、资料收集整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录升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号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937 煤岩术语 GB/T18023 烟煤的宏观煤岩类型分类 SY/T 5788.2 油气探升气测 #井规范 SY/T 5788.3 油气井地压量 牛规范 SY/T5969 油气探井油气水层泉川综合解释规范 SY/T 6294 录井分析样品现场禾样规范 SY 6348 录井作业安全规程 MT/T 968 煤裂隙描连方法 Q/SY128 录井资料果集与整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3.1
构造煤 deformed coal 煤层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其原生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 的碎裂 破碎、韧性变形,甚至其内
部化学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 光雄
4 录井准备
4.1录井资料准备包括:收集区域地质、工程资料(邻井的地质、工程资料),编写录井施工技术措施,应对复杂情况做出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4.2录井设施,设备,材料准备包括:录井值班房,录并仪器房,岩心及岩屑库房(帐锋)等,预备清洗砂样,岩(煤)心设施,配备砂样烘干箱或砂样晾晒台等。 4.3录井作业安全与防护设备的配备要求按SY6348执行。
1 Q/SY 026222018
5地质录井
5. 1 煤岩分类及描述内容
5.1.1 煤岩描述内容包括:厚度、煤岩成分及其含量、颜色、条痕色、光泽、裂隙、断口、结构、 构造。结核。包裹体。夹研。顶板和底板。相关术语见GB/T12937。 5.1.2煤岩宏观类型分类按GB/T18023执行。 5. 1.3 构造煤按表1进行分 十
表1构造煤分类
构造煤
最障程度碎块保持失校角状,相互之间没有大的移位
类型 光泽碎裂煤 亮一半亮 层状构 可保有 2组以上裂原切割
结构构造条带状结 鸭可里:
装康
微观特征
条带状、层状
完好原生结构消理无次序
维以上裂院印制,计

主要粒级在1mm以上. 张,剪裂隙,压
变形, 暴Al中m 50条/10
碎粒煤 半亮一半暗
剪製
降块无快角
具流动 主要粒级在1mm以下, 揉皱构造、眼球
原生结构消头: 颗粒定揉皱构造


糜棱煤 暗淡
构造、波状消光等
构造
捏虎粉末状
5. 1. 4 煤岩裂隙描述方法按MT/T968执行。 5. 2 岩(煤)屑录井 5.2.1 迟到时间测定间距 5.2.1.1 0m~800m井段,每钻进200m测定1次(或采用理论计算) 5.2.2.2 800m1500m井段, 每钻进100m测定1次 5.2.2.3 超过1500m井段, 每钻进50m测定1次。 5.2.2.4 目的层段,每钻进 #50m测光1次 5. 2. 2 岩(煤)屑采集时间
岩(煤)屑采集时间按SY/T5788.3的规定进行计算 5. 2. 3 岩(煤)屑采集要求 5.2.3.1 应在架空槽挡板前或振动筛下的固定位置采用垂直切携法捞取岩屑,措完一包岩屑后要立即清除剩余岩屑。 5.2.3.2一般情况下,非煤系地层1包/5m煤系地层1包/2m,目的煤层井段1包/1m,每包岩(煤)屑质量不得少于500g。 5.2.3.3岩屑捞取后应立即清洗干净,除去杂物和明显掉块,煤屑应采用淋洗或漂洗,清洗煤屑时要注意观察其含气情况。 5.2.3.4岩屑应自然晾干,避免暴晒,如遇雪雨季节可使用烘箱,烘烤岩屑时温度应控制在90℃一 110℃为宜:严禁烤焦:纯煤屑烘烤温度控制在80℃以下。 2 Q/SY02622—2018
5.2.4岩(煤)屑描述 5.2.4.1 岩屑描述方法按SY/T5788.3执行。 5.2.4.2 煤屑描述按5.1的规定进行(肉眼无法识别的现象除外)。 5.2.5岩(煤)屑采样
岩(煤)屑采样要求按SY/T6294执行。 5.2.6 岩(煤)屑现场保管及入库 5.2.6.1 岩屑现场保管与人车按SY#T5788.3执行 5.2.6.2 煤屑必须干燥后方能装袋,装后成立即用塑料装封存 5.3岩(煤)心录井 5.3.1 岩(煤)心录井准备 5.3.1.1准确预测目的岩(煤)深度 提前20m下达日的媒层顶告单,必要时提前10m一30m进行对比电测。 5.3.1.2钻人目的层之前,应进试验最心,若质量大差,无法辨清地层岩性,影响目的层判别时,亦应取心验证。 5.3.1.3目的煤层取心宜采用绳家取心 5.3.2钻井取心录井 5.3.2.1 目的煤层取心时单次取心进尺一般不超过1m,最大应少于1.3m。 5.3.2.2煤心上提时间不大于T(T=0.02HH为煤层井深,单位为米,T单位为分钟):煤心出筒后晕露时间不大于10min。 5.3.3岩(煤)心整理 5.3.3.1岩(煤)心到达井口后立印出能
心按深至浅的顺序出简。
5.3.3.2 岩心清洗方式按SY 15788.3的规定进行。含气(岩)煤心 律不准清洗。 5.3.3.3 煤心丈量时应将各自然断块对接好。使用米尺自上而下进行史量 5.3.3.4 严重破碎岩(煤) 心,煤采用体积换算法换算其长度。对于 松散破碎的岩(煤)心,不得随意拉长或压缩,按岩心直径的体积装人透明塑料袋,放在相应位置。 袋中朝外放置字体向外的岩心标签,标明本袋岩心块号 破碎岩心质量,所代表岩心的长度 5.3.3.5 岩(煤)心收获率计算按SY/5788.3热行。 5.3.3.6 用醒目的标志在岩(煤)心上标出方向线,箭头指向岩心底部。 5.3.3.7 每块岩心均需按筒次统一编号并粘贴标签。标签包含岩心编号和井号标识,岩心编号用红(白)漆或油浸色笔写明筒次号(左侧),本简次岩心总块数(分母)和该块岩心的序号(分子),标签规格应为宽2.0cm,长3cm的长方形方块(如图1所示),沿支量线制作。

310 图1岩心标签样式
5.3.3.8岩(煤)心经过采样编号以后,还应及时填写岩心筒次标签(见表2)采样清单(见表
3 Q/SY026222018
3)等;岩心筒次票置于筒次岩心顶底界,采样票放在采样位置。
表2岩(煤)心筒次标签样式
井岩(媒)心简次标签
盒号简次井段m
层位编号进尺,m 收获率日期
岩(煤)心长,m
丈量人
表3岩(煤】心采样清单样式
(煤)心取样清单
岩性分析项目采样深度,m 采样单位
心编号柔祥 日期
柔样人
5. 3. 4 岩(煤)心描述 5.3. 4.1 经过采样,编号后的岩(煤)心,应及时描述:煤心描述后应立即用不透气塑料袋封装。 5.3. 4.2 岩心描述按SY/ 5788.3的规定热行。 5.3.4.3 煤心描述按按5.1的现定进行(肉眼无送识别的现象除外)。 5.3.4.4 岩(煤)心出简后进行岩(煤)心应做含气没水试验和密时观察, 包括气泡大小·形状,持续时间,声响情况等,密封试验观察其鼓起速度及程度: 菜大小和水 上珠情况·冒气处应用红笔圈定。 5.3.4.5 煤心描述和含气性观案必须在5min之内完成 5.3.5 岩(煤)心存放 5.3.5.1 岩心装盒后,其保管要求指 按SY/T5788.3执行 5.3.5.2 完井后,应及时填写岩心人库清单。连同岩屑一起按岩心人库的规定送交岩心库。
工程录井

工程录井内容与要求按照Q/SY128的要求执行
7 气体录井
7. 1 随钻气测
7. 1. 1 随钻气测录取参数至少包括:全烃、C1CO2。 7. 1. 2 随钻连续测量,每1m记录1点。 4
上一章:Q/SY 02624-2018 凝析油气井产出剖面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规范 下一章:Q/SY 02621-2018 轻烃录井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Q/SY 1622-2013 煤层气录井技术规范 Q/SY 02621-2018 轻烃录井技术规范 Q/SY 02862-2021 元素录井技术规范 Q/SY 1862-2016 元素录井技术规范 Q/SY 1621-2013 轻烃录井技术规范 Q/SY 02002-2016 远程录井技术规范 Q/SY 02637-2018 红外光谱气体录井规范 Q/SY 1637-2013 红外光谱气体录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