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862—2016
元素录井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elements logging
2016-04—01实施
2016—01一27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862—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术语和定义设备技术条件 3. 1 仪器检测要求 3.2工作环境仪器标定与校验
2
4
4. 1 仪器标定 4.2 仪器校验
标定与校验周期
4.3
样品制作与检测 5. 1 样品制作 5. 2 样品分析资料处理与解释
5
6
6. 1 建立元素特征库 6.2 岩性解释
资料提交
6.3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标定记录格式附录B(资料性附录) X射线元素分析数据表格式附录C(资料性附录) X射线元素解释成果表格式附录D(资料性附录) 元素录井综合图格式……
..................
............................... ..........
Q/SY186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录井一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荆州市华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陆海石油设备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志勇、王东生、倪有利、苑洪瑞、赵宏明、张小东、夏勇、王健、于凡、 杨廷红、黄刚、汪涛、李建华、董灵彦。
II
Q/SY1862—2016
元素录井技术规范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元素录井X射线技术方法(XRF)中的设备技术要求、仪器标定与校验、样品分析、资料处理的要求。
1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岩样的X射线元素录井工作。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X射线元素录井 X ray fluorescence logging 采用元素光谱分析方法,用X射线激发岩样,检测岩样中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通过对元素组
合特征分析来识别岩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2. 2
基础元素 basic elements Na,Mg,Al,Si,P,S,Cl,K,Ca,Ti,V,Cr,Mn,Fe共14种构成三大岩类的主要造岩
元素。 2. 3
主元素 main elements 在岩石构成中含量超过1%的元素。 全元素 all elements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11~92号中的全部元素。
2. 4
2. 5
道值 channel value 元素波谱图的横坐标值,用来刻度元素波谱有效形态起止位置。
3设备技术要求 3.1 仪器检测要求 3.1.1 元素检测范围:全元素。 3.1.2最小检出量见表1。 3.2工作环境 3.2.1 工作电压为(220±11.0)V(AC),频率为(50±2.5)Hz 3.2.2 环境温度为15.0℃~35.0℃,相对湿度为15.0%~75.0%。 3.2.3仪器应水平放置,电磁干扰应不大于1T(特斯拉)。
Q/SY 1862—2016
表1 基础元素最小检出量
元素名称 Na Mg, Al, Si
最小检出量 1% 0. 1% 0. 001%
P, S,Cl, K, Ca, Ti,V, Cr, Mn, Fe
仪器标定与校验 4.1 仪器标定 4. 1.1 标定前仪器稳定时间不少于30min。 4. 1.2 用单元素标样Fe或Ag连续分析5次,进行道值标定,元素的起始道值和结束道值偏离应不大于2个道值,主峰道值偏离应不大于1个道值,脉冲计数相对误差应不大于2%,填写“单元素标定记录表”,参见表A.1。 4.1.3 用国家标准岩石样品进行元素含量标定,每种元素标定点数不少于15个,确定各种元素标定曲线。 4. 2 仪器校验 4. 2.1 重复性校验
4
同一样品在同一条件下连续5次测得的主元素含量值与5次测量的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
相对标准偏差计算公式为:
(N,-N)
RSD =
/N×100%
........... (.)
........
n- 1
式中: RSD—n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
测量次数; N; - 第i次测量值; N- n次测量的平均值。
n
4. 2.2 稳定性校验
同一样品每间隔30min测量1次,5次测得的主元素含量值与5次测量的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
相对标准偏差计算公式同4.2.1。 4.2.3 准确性校验
选取3个未参加标定的国家标准岩石样品进行含量测量,检测含量与国家标准岩石样品实际含量主元素相对偏差不大于5%,填写“元素准确性校验记录表”,参见表A.2。
标准物质相对偏差计算公式为:
2
Q/SY 1862—2016
= lb=al×100%
......... (2)
........
Q
式中: ———元素含量相对偏差,用百分数表示;
样品标准含量值,用百分数表示;样品实测含量值,用百分数表示。
6 一
4.3 标定与校验周期 4.3.1 使用1年或主元素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大于5%,应对仪器进行标定。 4.3. 2 每次开机后应进行元素道值、准确性校验。 4.3.3 每次仪器重新安装后应进行重复性、稳定性、准确性校验。 4.3.4 仪器连续运行10d进行重复性、稳定性校验。
样品制作与检测 5. 1 样品制作 5.1.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干样,质量不少于10g。 5.1.2 样品粉碎颗粒直径应不大于0.1mm。 5.1.3 对岩样进行压片处理时,压力不小于5kN,对不易压制成片的样品添加黏结剂,黏结剂成分应不含原子序数大于11号的元素,并注明黏结剂名称及样品号。 5.2样品分析 5.2.1 样品分析前先抽真空,真空度应不小于90%。 5.2.2 样品分析时间不低于60s。 5.2.3 样品分析提供X射线元素分析数据表,格式参见附录B。
5
资料处理与解释
6
6. 1 建立元素特征库
在进人新的工区录井前,应收集各层位各岩性种类的岩心样进行元素分析,建立起各岩性的元素特征库,用以进行岩性判断对比分析。没有岩心样的可用岩屑样代替
岩性解释根据施工区块各钻遇地层元素特征,选择特征元素建立岩性解释标准,形成X射线元素解释成
6. 2
果表,格式参见附录C。
资料提交
6.3
包括: X射线元素分析数据表(格式参见附录B)。
a) b) X射线元素解释成果表(格式参见附录C)。 c) 元素录井图(格式参见附录D)。
3
Q/SY 1862—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标定记录格式
标定记录格式见表A.1和表A.2。
表A.1 单元素标定记录表
分析时间检测次数 3
元素名称检测项目起始道值主峰道值结束道值脉冲计数设置管流设置管压分析人:
分析日期
结论
审核人:
表A.2 元素准确性校验记录表
元素含量
岩石样品名称
Na
Mg
Al
Ca
Mn
Si
K
Fe
标样1 检测值偏差标样2 检测值偏差标样3 检测值偏差
结论
审核人:
检测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