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5180.6—2019
(2019年确认)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6部分:数据采集
Specification for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Part6:Data collection
2019—12-05发布
2019—12-05实施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5180.6—2019
再版说明
本标准于2019年复审,复审结论为修订。 本标准在发布复审结论的同时,按照《关于调整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规则的通知》(中油质
[2016】434号)的要求对标准编号进行了修改。
本次印刷与前一版相比,技术内容与前版完全一致。 本次仅对标准的封面进行了如下修改:
标准编号由Q/SY1180.6—2014修改为Q/SY05180.6—2019,一标准发布单位按照企业公章,修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5180.6—2019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础地理数据要求 5 管道专业数据要求 6 数据表格清单
1
.......
...
....
Y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数据成果附录B(资料性附录) 数据类型说明附录C(资料性附录) 表分类索引
12 129 133 138
0
.......+...........
附件 修改单
I
Q/SY05180.6—2019
前言
Q/SY05180《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管道高果区识别;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第4部分:管道完整件评价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第6部分:数据采集第7部分:效能评
本部分为Q/SY05180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Q/SY1180 2009管道完 整性管理规范 第6部分 数据库表结构》和Q/SY 1180.7—2009《管道完整性 管理规范 第7部分: 设期管道完整性装 数据收集导则》。本部分以 Q/SY1180.62009为主, 整合了 Q/SY1180 2009的内容, 与Q/SY1180.6—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 下
增加管网、子系统、控制点、站列、在裁点要素、 在线线要素、高线点要素、离线线要素、 离线多边形要素、要素类(特征类)、对象类、事件ID、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等术语(见第 3章); 增加坐标系要求调整不同比例尺数字地图要求调整影像数据类型、范围要求和精度要求(见增加首级控制点管理要求(见4.4);增加管道专业数据要求 (见第5章):调整中心线测量成果的提交要求(见5.1):调整数据表格清单 的提交时问要求(见第6章)删除了表关系图 (见2009 年版的附录A) 增加数据成果表( 见附录增加数据类型说明 见附录B:增加表分类索引(见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西南管道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振宇、周利剑、张新建、贾韶辉、李祎、刘洋、常景龙、任武、李保吉、 余东亮、周永涛、朱钰、刘艳华、王毅辉。
II
Q/SY05180.6—2019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6部分:数据采集
范围
Q/SY05180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管道建设和运营中管道线路完整性管理需要采集数据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管道线路完整性管理数据采集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打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62 1:500, 1000.1:1 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GB/T 12459 GB/T 13401 钢制板对焊管件 GB/T 15968 GB/T 18314 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规范 GB/T 19294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 GB/T 2025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GB/T 20258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539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 CH/T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CH/T 8023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CH/T8024 机载激光 在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 SY/T4108 输油(气) 管道同沟敷设光缆(硅芯管)设计及施工现范 SY/T 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管网lineloop 按照管线之间层次关系对管线进行分类、组织、管理。用于存储管线的描述性信息,例如,管道
公司管网一→东北管网。它是以对象类的形式存在,并不包含任何图形信息。通过管网和站列的关联关系来管理管线数据,每个站列可能属于一个或多个管网对象,而一个管网对象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管网的父管网。
1
Q/SY05180.6—2019
3. 2
子系统 subsystem 按照各管道分公司的管辖区域、省、市地理边界等地界范围对管线进行分类、组织、管理。例
如,兰州子系统、四川子系统。它是对象类,不包含任何图形信息。通过子系统和省、市政边界等多边形要素的关联关系以及子系统范围和站列的关联关系来管理管线数据。 3. 3
控制点 controlpoint 在管线中心线上具有已 知地理位置坐标和里程值的点,包括站列要素的每个起点和终点、沿站列
的变形(弯曲)点或者管线 我交义点。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控制点可以是沿管线的转角桩或沿管线的 GPS测量点,通过这些点可以在管线系统中明确地指述管线的走向。控制点是点要素类。 3. 4
站列stationseries 在管线系统管道中心线 由站列组成:站列由控制点依次组成。站列是通过已知M值(可选,Z
值)的连续的折线段描述的 段管线,它是为管理管线而引出的逻辑上的概念。其中,M值代表里程,乙代表高程。站列是线要素类,每个站列记录都具有起止里程值。 3. 5
在线点要素 online point 根据管线设备与管线的 位置美系 而确定的 类要素,点要素 一定在管道中心线上。例如,阀门、
三通等。在线点要素存储于 巴知M 值(可选, 之值 的点要素类中。通过 过线性参考,在线点要素可以直接定位在管线上。 3, 6
在线线要素 online polyline 根据管线设备与管线的位置关系而确定的一类要素,线要素一定在管道中心线上。例如,套管、
防腐层等。在线线性要素存储于已知M值(可选:Z值)的线要素类中,在图形形状上受管道中心线限制并与其一致。通过线性参考,在线线要系可以直接定位在管线 3. 7
离线点要素 offlinepoint 根据管线周边事物与管线的位置关系而确定的一类要素,点 要素不在管道中心线上。例如,桩、
建筑物等。离线点要素存储于已知M值(可选,Z值):并偏离中心线定 立的点要素类中。离线点要素需要通过GPS地理坐标来定位。 3. 8
离线线要素 offlinepolyline 根据管线周边事物与管线的位置关系而确定的一类要素,管道中心线可能与其交叉或在其旁边。
例如,公路、河流等。离线线性要素存储于线要素类中、离线线性要素可能与管道中心线在多个位置相交,因此一个离线的线要素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在线点位置。离线线要素需要通过GPS地理坐标来定位。 3. 9
离线多边形要素offlinepolygon 根据管线周边事物与管线的位置关系而确定的一类要素,管道中心线可能通过离线面或在其旁
边。例如,湖泊、操场等。离线多边形要素存储于多边形要素类中。离线多边形要素可能与中心线在多个位置相交,因此一个离线的多边形要素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在线点位置。离线多边形要素需要通过 GPS地理坐标来定位。
2
Q/SY05180.6—2019
3. 10
要素类(特征类)、对象类featureclass 空间数据库与普通数据库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够存储事物的空间信息,这主要包括空间的
坐标系和图形信息(包括点、线、面),并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对于这些包含空间信息的事物本部分统称为要素类(特征类),而只保留纯属性信息的称之为对象类。 3. 11
事件ID eventID 即事件标识,所有要素类和对象类都应具有一个称为eventID的属性。eventID属性的目的是提
供一种唯一标识地理数据库中的每个要系成对象,而不依赖于其所属要素类或对象类的机制。它是全球唯一标识符(GUID)(字符型38位)。本部分中eVenID中的“事件”一词并不是表示该属性是事件,只是软件开发的行业术语。eventll)川以作为其他表的外键,数据模型中外键的命名惯例是<要素名>eventID,如StationserieserentllD 3. 12
线性参考linearreferencing 种利用沿着线要素的相对位置来存储地理位置的一种方法
-
3. 13
WGS84坐标系统 WGS8+ coordiante system WGS84坐标系是一种国际上采 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 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
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 (CTP) 方向, 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 轴与之轴、x轴重直构成右手坐标系, 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3. 14
北京54坐标系统 BJZ54co0rdiantesystem 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
标系。 3. 15
西安80坐标系统 XIAN80coordiantesystem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
届大会推荐的数据。该坐标系的 天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 故称! 1980年西安坐标系。 3. 16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CGCS2000-co0rdinate system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售 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
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 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 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辅、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3. 17
1985国家高程基准 nationalverticaldatum1985 1987年颁布命名,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至1979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的
高程基准。 3.18
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措述地面高程或海拔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
3. 19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3
Q/SY05180.6—2019
GNSS包含了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CompaSs(北斗)、欧盟的Galileo系统,可用的卫星数目达到100颗以上。
A 基础地理数据要求
4. 1 数据格式及坐标系统要求
数据格式及坐标系统要求如下:
数字地图文件应为 GeoDatabase格式。 b) 遥感影像应为GeoTill格式
a)
坐标系应采用CGCS2000坐标系 d) 高程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c)
4. 2 数字地图要求 4. 2. 1 1:250000及更小比例尺数字地图 4. 2.1.1 应覆盖管线(含支线)两铺至少各50km 范 4.2.1.2 地图应至少包含行政区划、公路、 铁路、 水系、居民地 等高线等基础地理图层和DEM 数字高程模型。 4.2.1.3 数字地图标准依据国家 同比例尺地图的分层、属性、 编码标准,见GB/T20257和 GB/T20258。 4. 2. 2 1:25000~1:100000数字地图 4.2.2.1 应覆盖管线两侧至少各2km范围。 4. 2. 2. 2 地图应至少包含行政区划、公路、伙路、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植被与土质、地震带、等高线、DEM数字高程模型等基础地理图层 4. 2. 2.3 数字地图标准依据国家同比例尺地图的分层、属性、编码标准,见GB/T20257和 GB/T 20258。 4. 2. 3 1:2000~1:25000数字地图 4. 2.3.1 应覆盖管线两侧至少各200m。 4. 2. 3. 2 天然气管道根据SY IT6G 21的潜在影响区域计算结果, ,双盖范围应大于潜在影响区域。 4. 2.3.3 主要包含行政区划、 公路 铁路、水系、居民地及设施、建(构)筑物、植被与土质、土地及植被、 地震带、等高线、 DEM数字高程模型等基础地理图层、应急资源、站场、阀室、桩等数据层。 4. 2.3. 4 数字地图标准依据国家同比例尺地图的分层、属性、编码标准,见GB/T20257和 GB/T 20258。 4. 3 遥感影像类数据要求 4. 3. 1 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包括卫星遥感影像、航空摄影影像、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数据。 4. 3. 2 影像精度、覆盖宽度和现势性要求 4.3.2.1 针对不同人口密度的地区,影像分辨率要求不同,对于三、四级地区,影像应能够清晰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