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879—2020
互感器合并单元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ransformer Merging Units
2020-11-26发布
2021-05-26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JJF1879—2020
互感器合并单元校准规范
JJF 1879—2020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ransformer Merging Units
归口单位:全国电磁计量技术委员会高压计量分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国家高电压计量站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
本规范委托全国电磁计量技术委员会高压计量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879—2020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熊前柱(国家高电压计量站)胡浩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忠东(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许灵洁(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李俊(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杨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李红斌(华中科技大学)
JJF1879—2020
目 录
引言 1 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 3.1 合并单元· 3.2合并单元校验仪 3.3守时误差· N
(IⅡ) (1) (1 )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4) (5) (5) (6) (6) (7) (7) (8) (9) (14) (30)
概述计量特性·
5
5.1对时误差 5. 2 守时误差 5. 3 采样值报文发布离散值· 5. 4 电压通道幅值误差· 5. 5 电压通道相位误差. 5.6 电流通道幅值误差· 5. 7 电流通道相位误差.· 5.8 短时稳定性· 6 校准条件
环境条件· 6.2 校准标准及其他设备·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1 校准项目 7. 2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 7.3 对时误差 7. 4 守时误差 7. 5 采样值报文发布离散值· 7. 6 基本误差 7. 7 短时稳定性· 8 校准结果表达· 9 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附录B校准原始记录格式附录 C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6.1
I
JJF1879—2020
引
本规范依据J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F1059.1一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编写。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Ⅱ
JJF1879—2020
互感器合并单元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能接收(0~120)V、(0~6)A工频模拟信号的互感器合并单元的
标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20840.7一2007互感器第7部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GB/T20840.8一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DL/T281一2012合并单元测试规范 DL/T282一2018合并单元技术条件 DL/T860.92一2016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第9-2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
射(SCSM)基于ISO/IEC8802-3的采样值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
GB/T20840.7—2007、GB/T20840.8—2007、DL/T281—2012和DL/T282— 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合并单元mergingunit
用以对来自二次转换器的电流/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合并单元可以是互感器的一个组件,也可以是一个分立单元,例如装在控制室内。
[GB/T20840.8—2007,定义3.4.2]
3.2合并单元校验仪mergingunitcalibrator
用来测试互感器合并单元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的测试设备。 3.3守时误差punctualityerror
互感器合并单元输出的秒脉冲或者采样同步脉冲信号与标准时钟源同步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差。
4概述
互感器合并单元接收多路常规互感器或电子式互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经交流插件变换为小电压信号,再经ADC插件的低通滤波及ADC采样回路转换为数字信号接人CPU插件;同时互感器合并单元支持1PPS、IRIG-B码(DC码)或 IEC61588对时协议,并采用恒温晶体晶振器,利用外部时间基准对恒温晶体晶振器进
1
JJF1879—2020
行驯服,保证采样数据的均匀性和报文发送的准确性。互感器合并单元工作原理如图1 所示。
装置电源
保护直采
互感器二次侧 交流 信号 ADC
小电压
SV. 母线合并插件 单元(SV)
插件
插件
CPU
插件
聚
SV组网
IRIG-B(DC码)
面板灯
图1合并单元工作原理图
注:本规范中所有的SV均表示DL/T860标准报文。
5计量特性 5.1对时误差
互感器合并单元正常情况下对时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士1uS。 5.2守时误差
互感器合并单元在外部同步信号消失后,在10min内的守时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 ±4 μs。 5.3采样值报文发布离散值
点对点输出模式下,互感器合并单元采样值报文发布离散值不超过10uS
5.4电压通道幅值误差
互感器合并单元的测量用电压通道,在额定电压80%、100%和120%测量点,幅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范围为0.1%~0.5%。
互感器合并单元的保护用电压通道,在额定电压2%、5%、100%、120%、150% 和190%测量点,幅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范围为2%~12%。 5.5电压通道相位误差
互感器合并单元的测量用电压通道,在额定电压80%、100%和120%测量点,相位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范围为5°~20°。
互感器合并单元的保护用电压通道,在额定电压2%、5%、100%、120%、150% 和190%测量点,相位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范围为120°~480°。 5.6电流通道幅值误差
互感器合并单元的测量用电流通道,在额定电流1%、5%、20%、100%和120% 测量点,幅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范围为0.1%~3.5%。
互感器合并单元的保护用电流通道,在额定电流测量点,幅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范围为1%~3%。 5.7电流通道相位误差
互感器合并单元的测量用电流通道,在额定电流1%、5%、20%、100%和120%
2
JJF1879—2020
测量点,相位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范围为5~90°。
互感器合并单元的保护用电流通道,在额定电流测量点,相位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范围为60°~10800°。 5.8短时稳定性
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的标准偏差应不大于对应误差限值的1/3。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校准环境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实验室校准环境温度(10~30)℃,相对湿度不高于85%;现场校准环境温度
(一40~70)℃,相对湿度不高于95%;
b)试验场所应备有(220士22)V,频率为(50士0.5)Hz,容量不小于1kVA,谐波含量不大于5%的交流电源;
c)试验场所接地电阻不大于42。 6.2校准标准及其他设备
由校准系统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不超过被校互感器合并单元最大允许误差的1/3。校准试验用设备符合表1要求。
表1校准试验用设备表
编号
名称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不超过被校互感器合并单元的1/3,分辨力应分别不低于0.01%和0.5
1
合并单元校验仪
对时和守时扩展不确定度(k=2)小于300ns,测量范围大于 10 μs 报文离散度扩展不确定度(k=2)小于3.3us,测量范围大于 20 μs 输出电压、电流幅值和频率10min稳定度小于0.05%,每相电压输出容量不小于0.5VA;每相电流输出不小于0.75VA
2
时间测量仪
3
报文离散度计
三相电压电流功率源
4
输出电压范围(0~10)V,幅值和频率10min稳定度小于 0.05%,输出阻抗不大于50Q 输出时钟频率10min稳定度小于5×10-8
模拟电压信号发生器
5
6
标准时钟源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1 校准项目
校准项目包括对时误差、守时误差、采样值报文发布离散值、基本误差和短时稳定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