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927—2021
医用CR/DR性能模体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Phantoms Used in
Computed Radiography (CR) and Digital Radiography (DR)
2021-10-18发布
2022-04-18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JJF1927—2021
医用 CR/DR 性能模体
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JJF 1927—2021
Phantoms Used in Computed Radiography
(CR) and Digital Radiography (DR)
归口单位:全国电离辐射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宜宾市计量测试所
本规范委托全国电离辐射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927—2021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范杰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张从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陈凤娟(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林滔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李兴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宋海龙(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王 昆(宜宾市计量测试所)
JJF1927—2021
目 录
引言 1
(IⅡ)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4) (4) (5) (5) (5) (6) (9) (10) (19)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4 概述·
计量特性. 5.1 低对比度 5. 2 衰减体厚度. 5.3 均匀性…·· 5. 4 测试卡标识误差. 5.5线对标识误差…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7 校准项目与校准方法 7. 1 低对比度…· 7. 2 衰减体厚度·· 7. 3 均匀性: 7. 4 测试卡标识误差· 7. 5 线对标识误差 8 校准结果表达·
5
复校时间间隔· 附录A 校准原始记录(推荐)格式样式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样式附录 C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附录D 标准试件
9
.
1
JJF1927—2021
引言
本规范依据J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一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一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编制
针对医用CR/DR性能模体的实际情况,本校准规范的制定参考了JJG1078一2012 《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WS76一2020《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II
JJF1927—2021
医用CR/DR性能模体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医用CR/DR性能模体,以及多功能模体中用于医用CR/DR性能测量部分有关模块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1035电离辐射计量术语及定义 JJG1078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 GB/T23903射线图像分辨力测试计 WS76一2020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JJF1035、JJG1078、GB/T239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术语 3.1.1低对比度分辨力lowcontrastresolution
可从均匀低密度背景中分辨出来的规定形状和面积的最低对比度,用百分比表示。
3.1.2均匀性uniformity
模体材料和沿厚度差异带来的模体等效厚度的差异,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3.1.3线对密度densityoflinepair
线对宽度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线对总数,单位为LP/mm。 3.2计量单位
模体几何长度的单位名称:毫米;符号:mm。
4概述
医用CR/DR性能模体(以下简称模体),是用于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性能检测的装置。其具有特定深度的孔(或突出)、标尺、均匀区域等,用于检测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的低对比度分辨力、空间分辨力、光野与辐射野一致性等计量参数。模体一般由低对比度分辨力模块、空间分辨力测试插件、辐射野与光野一致性检测卡和均匀性测试插件等部分组成。
1
JJF1927—2021
5计量特性 5.1低对比度
非密封型模体:孔深度标称值范围(0.07~3.20)mm,最大允许误差土0.02mm;密封型模体:标称对比度最小值0.8%,最大允许误差土0.6%①。
5.2衰减体厚度
最大允许误差:±0.05mm。 5.3均匀性:0.75%。 5.4测试卡标识误差
辐射野与光野一致性检测卡标尺标识分度值不大于2mm,标识长度值最大允许误差±2mm。 5.5线对标识误差
栅条铅当量为0.1mmPb,最大线对不小于5.0LP/mm,相邻线对束的间距不小于2.5mm,线对长度不小于15mm;线对密度值最大允许误差:土5%(0.1LP/mm~ 2.8LP/mm),±8%(3.0LP/mm~5.0LP/mm),±10%(5.6LP/mm~10LP/mm)。
注:以上指标不适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1.1环境温度:(20士5)℃,校准测量期间温度变化不超过1℃。 6.1.2相对湿度:30%~85%。 6.1.3无明显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电磁干扰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2.1千分尺/表
千分尺测量范围(0~25)mm,最大允许误差士0.002mm;千分表测量范围(0~10)mm,最大允许误差士0.007mm。 6.2.2钢直尺
测量范围(0~500)mm,分辨力0.5mm,经检定合格。 6.2.3万能工具显微镜
最大允许误差:士0.005mm。 6.2.4其他设备 6.2.4.1标准试件
见附录D。 6.2.4.2医用数字摄影(DR)系统X射线辐射源(以下简称DR机)
管电压范围(50~150)kV;管电流范围不小于300mA,探测器灰阶不小于14-bit,
辐射野经过均匀性校准②。
①推荐用工业CT情况下最大允许误差士0.02mm。 ②可用工业C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