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 1966—2022
雷达散射截面法材料反射率
测试系统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forReflectivity
of Radar Cross Section Method Materials Measuring System
2022-04-29发布
2022-10-29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JJF1966—2022
雷达散射截面法材料反射率
测试系统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Reflectivity of RadarCross SectionMethodMaterials
JJF 1966—2022
Measuring System
归口单位:全国新材料与纳米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国防科技工业应用化学一级计量站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二○七研究所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规范委托全国新材料与纳米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966—202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张雨 (国防科技工业应用化学一级计量站) 林帅(国防科技工业应用化学一级计量站) 巢增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二〇七研究所)何山(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潘士兵(国防科技工业应用化学一级计量站)赵京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JJF1966—2022
目 录
引言
(IⅡ) (1) (1 ) (1) (1) (1) (1) (2) (2) (2) (2) (3) (3) (3) (4) (4) (5) (6) (7) (8)
范围· 2 引用文件· 3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 3.2计量单位· 4 概述·
1
计量特性· 6 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5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7.1校准项目 7.2校准方法 8 校准结果的表达·
复校时间间隔.. 附录A空白反射板与标准反射板技术要求附录B雷达散射截面法材料反射率测试系统校准记录格式附录 C 雷达散射截面法材料反射率测试系统校准结果参考格式附录D材料雷达反射率示值误差校准不确定度分析示例
9
-
JJF1966—2022
引言
本规范以J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一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一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性规范制定
本规范参照了GJB5022- 2一2001《室内场缩比目标雷达散射截面测试方法》、 GJB2038A一2011《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试方法》、GJB4238一2001《军用目标特性和环境特性术语》等标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II
JJF1966—2022
雷达散射截面法材料反射率
测试系统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频率范围为6GHz~110GHz的雷达散射截面法材料反射率测试系统(以下简称RCS法测试系统)的校准。其他频率范围测试系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JB2038A一2011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试方法 GJB4238一2001军用目标特性和环境特性术语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3.1术语
本规范采用了GJB2038A一2011和GJB4238一2001的相关术语。 3.1.1材料雷达反射率radarreflectivityofmaterial
在给定波长和极化的条件下,电磁波从同一方向,分别以同一功率密度入射到材料表面和相同尺寸良导体平面上,两者镜面方向反射功率的比值。 3.1.2背景等效反射率equivalentreflectivityofbackground
在相同发射功率、波长和极化条件下,被测材料所处环境的反射功率与定标金属板反射功率的比值。 3.2计量单位
材料雷达反射率单位为dB。根据材料雷达反射率的定义,分别测量材料的雷达反射功率P,和相同尺寸良导体金属平板的雷达反射功率Pm,材料的雷达反射率可通过公式(1)计算。
F=10lg(Pa/Pm)
(1)
式中:一材料雷达反射率,dB: Pa一材料的雷达反射功率,mW; Pm——相同尺寸良导体金属平板的雷达反射功率,mW。
4概述
RCS法测试系统通过分别测量相同尺寸的良导体金属平板的雷达反射功率和平板材料的雷达反射功率,按照公式(1)计算得到材料的雷达反射率。
1
JJF1966—2022
RCS法测试系统主要由矢量网络分析仪、紧缩场(或喇叭收发天线)、信号收发设备、支架及转台、激光定位对准装置、转台驱动控制器、微波暗室、计算机及测试软件等组成,如图1所示。
9
S
1一紧缩场:2一激光定位对准装置;3一支架:4一转台:5一信号收发设备:
6一矢量网络分析仪;7一计算机;8一转台驱动控制器;9一微波暗室
图1RCS法测试系统组成示意图
5 计量特性
计量特性指标见表1。
表1RCS法测试系统计量特性指标计量特性
序号 1 2 3 注:以上指标不用于合格性判定,仅供参考。
性能指标 ≤-50 dB ±1. 0 dB ≤0.2 dB
背景等效反射率反射率示值误差测量重复性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为(23士5)℃,校准过程中温度变化不超过2℃; b)相对湿度:小于80%; c)供电电源:电压(220士22)V,频率(50士1)Hz。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a)空白反射板,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1dB(k=2); b)标准反射板,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1dB(k=2)。 空白反射板与标准反射板技术要求见附录A。
2
JJF1966—2022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校准项目
a)背景等效反射率; b)材料雷达反射率示值误差; c)测量重复性。
7.2校准方法 7.2.1背景等效反射率
a)打开测试系统,预热至少30min; b)根据测试系统要求,设置仪器参数; c)扫描系统背景反射功率; d)将空白反射板放置在支架上,测量其反射功率; e)将空白反射板取下,再次测量反射功率; f)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得出系统背景等效反射率曲线,其最大值应符合表1的
要求。 7.2.2材料雷达反射率示值误差
a)扫描系统背景反射功率; b)将空白反射板放置在支架上,测量其反射功率; c)将标准反射板放置在支架上,测量其反射功率; d)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得到标准反射板的反射率曲线; e)重复测量6次,取6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反射板反射率实测值按照公式(2)计算材料雷达反射率示值误差,其结果应满足表1的要求
(2)
AF=F-F
式中: AF材料雷达反射率示值误差,dB: F—6次反射率测量结果算术平均值,dB; F材料雷达反射率标准值,dB。
7.2.3测量重复性
以7.2.2中一10.00dB金属板的6次测量结果,按照公式(3)计算系统的测量重复性,其结果应满足表1的要求。
Z"- (r: -r)2
?
(3)
n-1
式中: s—测量重复性,dB; n-测量次数; F—--6次反射率测量结果算术平均值,dB; F第i次测量值,dB。
3